火燒洛陽!
竇樂心說你們怎麽會想出這種可怕的事情來呢。
竇樂笑著拿出一隻小木盒,從中抽出一根木條,輕輕一劃。
火柴。
那陶罐內,是煉焦的副產品,煤焦油,眼下竇樂也沒有更好的使用方式,隻能當放火的東西了。隻有少數的一些,混進去製作火柴時的原料。
竇樂說道:“我是嚇唬王世充,所有的陶罐之中,隻有幾十隻摻了這個。這東西很貴的,提煉相當的不容易,就幾斤,我還要用來製作火柴的。”
李世民也是鬆了一口氣:“斷不敢火燒洛陽。武安君水淹鄢城,後世也諸多非議。”
竇樂這才說道:“我是逼兩天後王世充帶兵出城,在洛陽城前煮了朱粲。此事,還需二郎統兵,獨孤武都等許多洛陽文武,會在王世充帶精銳出城在洛陽城西與我對峙之時,從洛陽城北方帶全部家眷逃出洛陽。”
聽到這話,李世民一轉身:“來人,地圖!”
李靖這才站了出來:“殿下,洛陽城中,若這麽多官員逃離。王世充必會安插眼線監視其餘的文武,也有可能定下許多規則。王世民失了民心,又失去文武的支持,我大唐滅鄭,指日可待。”
竇樂哈哈一笑:“啊,這麽複雜呀。洛陽城裏獨孤修德之父獨孤機,我府上韋夫人的舅舅,是獨孤夫人的親堂兄。所以,我就想著怎麽把人救出來。”
李世民看看李靖,再看看竇樂。
就這個話題,一個字都沒講,隻說到:“李長史,隨我共議。”
“是,遵殿下之命。”
李靖也站在了地圖前:“殿下請看,城北皆平原,出城一路北上,直奔大河(黃河),用船來接應。城南有伊水,派一小隊,佯做從城南離開,備好船隻吸引追兵,國舅火攻之術怕是讓洛陽諸軍心中恐懼,下臣以為,以火攻之。”
“城北,運河之上再備船隻,用以迷惑王世充。從城北陸路到大河(黃河)邊,僅五十裏,多備馬匹,繼續有婦孺,半日可達。或西去,或過河。”
聽完,李世民點點頭。
過了河,還有大唐解池守軍接應。
講完後,李靖解釋道:“國舅推演過……”
竇樂騰一下就站了起來:“我啥也沒想過,我出去溜達溜達,看什麽時候開飯。”
李世民隻是笑笑。
竇樂出去後,李靖繼續說:“國舅推演過,在洛陽城想殺王世充,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助我大軍破城,也是極難,所以隻能接應他們離城,洛陽城,當下兵精糧足,而且多由王世充親信統領,強攻實為不智。”
李世民明白,依當下的力量,強攻洛陽城根本就不可能。
就算調唐軍主力前來,攻下了,也是慘勝,那麽接下來還有什麽力量可以爭霸中原,一統天下。
強攻,是最下下策。
至於竇樂裝糊塗,李世民不介意,隨便裝,反正自己心中有數。
眼下,手上有一萬精兵,李世民的親兵三千,竇樂的親兵四千多,再加上新安守軍,就算是開打,也不虛,救人出來並不難。
李世民開始和李靖討論,具體的戰術安排。
李靖又說道:“殿下,國舅的意思是,他的親兵,能不用則不用。”
“甚好,這是一支奇兵,不可輕易示人。”
李世民太知道了,竇樂親兵中的八百陌刀兵,就算是他領軍,不扔進去一萬人都沒效果,打不贏,隻能讓這隻八百陌刀兵累趴下。
而三千精騎。
馬,換了又換,人,換了又換,精銳中挑精銳。
就這三千精騎,若是遇上尋常的敵人,縱然十倍,二十倍,也敢正麵衝陣。
比起他手下三千親衛,強的是裝備、訓練、單兵素質。
最普通的騎兵,一個月,五貫錢月錢。
家裏,一百二十畝實實在在的田,或是一個織布坊,或是管理一個大水車的紗坊。
話說此時,長安城。
韋玎別看年齡小,現在可是相當有排麵的人,就是皇宮裏的尹德妃見到她都躲著走。
這天,她參加完長安城貴族家千金們舉辦的宴會。
回到家中。
“姐姐,我聽裴家姐姐,還有宇文家姐姐說,郎君這次去洛陽,是去救人的。”
韋珪懶洋洋的靠在軟榻上:“救人,洛陽城還有人需要他去救?”
韋玎:“裴家出了信物,裴家姐姐還給她爹爹與兄長寫了信。宇文家也一樣。”
韋珪這才轉頭看向韋玎:“當真?”
“也就是我,旁人不知,她們也不會告訴旁人,隻是擔心不知道結果如何,想來問我,我就告訴她們,郎君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韋珪倒是有些緊張了。
韋珪的親生母親是楊氏,但依禮,獨孤氏也是她名義上的母親,因為父親先娶的是獨孤氏,後獨孤氏死於開皇七年,她出生於開皇十七年,母親是續弦,也是正妻之位。
她開始擔心,能不能順利在洛陽城把人救出來。
那救出來後,五叔公、六叔公會如何呢?
會如何?
給綁起來,刀架在了脖子上。
洛陽這邊。
王世充領精銳出城,隻是殺了朱粲與其黨羽,換唐軍退兵,雖然無奈,卻是他當下最好的選擇。
否則讓竇樂在這裏折騰著,自己是沒輸,可軍心在不斷的降低,洛陽城周邊也是亂子四起。從洛陽以東調兵過來,也沒實際的意義。
很明顯,一旦開打,唐軍就會退回新安、宜城固守。
但,王世充萬萬沒想到,竇樂引他出城,城南、城北皆有戰事。
竇樂叫人喊話:“說了,不攻城就不攻城,我隻是接幾個人出來,我沒過門的夫人,你要叫嬸嬸的,在長安城也是有許多好友的,我順便接她們的家人去長安城團聚,你何必大驚小怪呢。”
竇樂風輕雲淡的說,隻是接幾個人從洛陽出來,王世充你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這話,把王世充惡心的當場就想翻臉。
可看竇樂身邊隻有一千多人,反而不敢動了。
領軍多年,他不相信竇樂就憑這點人,敢麵對自己數萬大軍。
竇樂心說你們怎麽會想出這種可怕的事情來呢。
竇樂笑著拿出一隻小木盒,從中抽出一根木條,輕輕一劃。
火柴。
那陶罐內,是煉焦的副產品,煤焦油,眼下竇樂也沒有更好的使用方式,隻能當放火的東西了。隻有少數的一些,混進去製作火柴時的原料。
竇樂說道:“我是嚇唬王世充,所有的陶罐之中,隻有幾十隻摻了這個。這東西很貴的,提煉相當的不容易,就幾斤,我還要用來製作火柴的。”
李世民也是鬆了一口氣:“斷不敢火燒洛陽。武安君水淹鄢城,後世也諸多非議。”
竇樂這才說道:“我是逼兩天後王世充帶兵出城,在洛陽城前煮了朱粲。此事,還需二郎統兵,獨孤武都等許多洛陽文武,會在王世充帶精銳出城在洛陽城西與我對峙之時,從洛陽城北方帶全部家眷逃出洛陽。”
聽到這話,李世民一轉身:“來人,地圖!”
李靖這才站了出來:“殿下,洛陽城中,若這麽多官員逃離。王世充必會安插眼線監視其餘的文武,也有可能定下許多規則。王世民失了民心,又失去文武的支持,我大唐滅鄭,指日可待。”
竇樂哈哈一笑:“啊,這麽複雜呀。洛陽城裏獨孤修德之父獨孤機,我府上韋夫人的舅舅,是獨孤夫人的親堂兄。所以,我就想著怎麽把人救出來。”
李世民看看李靖,再看看竇樂。
就這個話題,一個字都沒講,隻說到:“李長史,隨我共議。”
“是,遵殿下之命。”
李靖也站在了地圖前:“殿下請看,城北皆平原,出城一路北上,直奔大河(黃河),用船來接應。城南有伊水,派一小隊,佯做從城南離開,備好船隻吸引追兵,國舅火攻之術怕是讓洛陽諸軍心中恐懼,下臣以為,以火攻之。”
“城北,運河之上再備船隻,用以迷惑王世充。從城北陸路到大河(黃河)邊,僅五十裏,多備馬匹,繼續有婦孺,半日可達。或西去,或過河。”
聽完,李世民點點頭。
過了河,還有大唐解池守軍接應。
講完後,李靖解釋道:“國舅推演過……”
竇樂騰一下就站了起來:“我啥也沒想過,我出去溜達溜達,看什麽時候開飯。”
李世民隻是笑笑。
竇樂出去後,李靖繼續說:“國舅推演過,在洛陽城想殺王世充,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助我大軍破城,也是極難,所以隻能接應他們離城,洛陽城,當下兵精糧足,而且多由王世充親信統領,強攻實為不智。”
李世民明白,依當下的力量,強攻洛陽城根本就不可能。
就算調唐軍主力前來,攻下了,也是慘勝,那麽接下來還有什麽力量可以爭霸中原,一統天下。
強攻,是最下下策。
至於竇樂裝糊塗,李世民不介意,隨便裝,反正自己心中有數。
眼下,手上有一萬精兵,李世民的親兵三千,竇樂的親兵四千多,再加上新安守軍,就算是開打,也不虛,救人出來並不難。
李世民開始和李靖討論,具體的戰術安排。
李靖又說道:“殿下,國舅的意思是,他的親兵,能不用則不用。”
“甚好,這是一支奇兵,不可輕易示人。”
李世民太知道了,竇樂親兵中的八百陌刀兵,就算是他領軍,不扔進去一萬人都沒效果,打不贏,隻能讓這隻八百陌刀兵累趴下。
而三千精騎。
馬,換了又換,人,換了又換,精銳中挑精銳。
就這三千精騎,若是遇上尋常的敵人,縱然十倍,二十倍,也敢正麵衝陣。
比起他手下三千親衛,強的是裝備、訓練、單兵素質。
最普通的騎兵,一個月,五貫錢月錢。
家裏,一百二十畝實實在在的田,或是一個織布坊,或是管理一個大水車的紗坊。
話說此時,長安城。
韋玎別看年齡小,現在可是相當有排麵的人,就是皇宮裏的尹德妃見到她都躲著走。
這天,她參加完長安城貴族家千金們舉辦的宴會。
回到家中。
“姐姐,我聽裴家姐姐,還有宇文家姐姐說,郎君這次去洛陽,是去救人的。”
韋珪懶洋洋的靠在軟榻上:“救人,洛陽城還有人需要他去救?”
韋玎:“裴家出了信物,裴家姐姐還給她爹爹與兄長寫了信。宇文家也一樣。”
韋珪這才轉頭看向韋玎:“當真?”
“也就是我,旁人不知,她們也不會告訴旁人,隻是擔心不知道結果如何,想來問我,我就告訴她們,郎君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韋珪倒是有些緊張了。
韋珪的親生母親是楊氏,但依禮,獨孤氏也是她名義上的母親,因為父親先娶的是獨孤氏,後獨孤氏死於開皇七年,她出生於開皇十七年,母親是續弦,也是正妻之位。
她開始擔心,能不能順利在洛陽城把人救出來。
那救出來後,五叔公、六叔公會如何呢?
會如何?
給綁起來,刀架在了脖子上。
洛陽這邊。
王世充領精銳出城,隻是殺了朱粲與其黨羽,換唐軍退兵,雖然無奈,卻是他當下最好的選擇。
否則讓竇樂在這裏折騰著,自己是沒輸,可軍心在不斷的降低,洛陽城周邊也是亂子四起。從洛陽以東調兵過來,也沒實際的意義。
很明顯,一旦開打,唐軍就會退回新安、宜城固守。
但,王世充萬萬沒想到,竇樂引他出城,城南、城北皆有戰事。
竇樂叫人喊話:“說了,不攻城就不攻城,我隻是接幾個人出來,我沒過門的夫人,你要叫嬸嬸的,在長安城也是有許多好友的,我順便接她們的家人去長安城團聚,你何必大驚小怪呢。”
竇樂風輕雲淡的說,隻是接幾個人從洛陽出來,王世充你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這話,把王世充惡心的當場就想翻臉。
可看竇樂身邊隻有一千多人,反而不敢動了。
領軍多年,他不相信竇樂就憑這點人,敢麵對自己數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