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發兵河東。
竇建德正在思考著這個建議。
劉黑闥上前:“發兵河東,我軍沒有任何的好處,王世充已經丟了半個河南,無論是錢糧都不能回報大夏,趁唐軍與鄭軍兩敗俱傷之時,我們隻要消滅了唐軍與鄭軍的有生力量,半數河南州府盡歸我軍。”
竇建德糾結了。
論好處多,還是趁兩敗俱傷的時候,下手最合適。
劉黑闥此時又說道:“唐國舅竇樂在韋澤關,要是攻打河東,一定要走韋澤關。我軍並沒有太多的攻城器械,若是數月也攻不下韋澤關,而洛陽已經被唐軍占領,那這仗打的還有什麽意義。”
“出兵,洛陽。”
竇建德不再說話了。
淩敬擋在竇建德麵前,正準備再勸,卻被劉黑闥一把拉開:“你一個酸書生,懂什麽打仗。”
“夏王……”淩敬被擋在一旁。
竇建德出兵了。
發兵十萬,號稱二十萬大軍,從河北往洛陽而來。
幾天後,長安。
眼看就要夏收了,李淵獨自一人站在城南,南山馬場外的坡地上,望著眼前的麥田。
劉政會上前:“聖人,日頭太大,莫曬傷了。”
李淵搖了搖頭:“六百裏加急,竇建德出兵了,號稱二十萬大軍直撲洛陽,算一算日子,最多再有十天,不七天,就會與二郎在河南的兵馬相遇。”
劉政會在旁安慰:“聖人,天下最好的兩名統帥都在洛陽城外,我們大唐必勝。”
李淵歎了一口氣:“他們也不寫信回來。”
劉政會沒回答,指了指遠處,一隊騎士正飛奔而來。
李淵臉上出現了一絲喜色。
有信回來,就是好事。
騎士衝到李淵麵前,一騎上前:“聖人,國舅有密信。”
躲在一旁守著李淵的禁軍衛士出來兩人,接過信盒,先檢查漆封,這才送到了李淵麵前。
李淵打開,眉頭皺了起來。
劉政會正準備問,李淵已經將信收了起來:“傳詔,調晉陽軍主力盡出,赴韋澤關,交由平陽統帥,伺機出關,攻打河北諸城。”
“是。”
大唐,確實有兩位最頂尖的統帥。
但竇樂並不認為,另一位是自己。
另一位,是李靖。
竇樂負責出點子,李靖已經拿出全套的作戰方案,六百裏加急往韋澤關送。
韋澤關。
李秀寧站在自己的屋內,看著架子上的甲。
每一片甲,都有很長的紅綢,全身甲是金色與紅色交織的,羽甲葉很薄,交疊著。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受到攻擊,至少都會有七片以上的甲葉疊加防禦。
這甲,李秀寧自拿到,就舍不得穿。
因為,太華麗。
“報,國舅來信。”
李秀寧伸手接過,一看就不是竇樂的親筆,因為字跡太優美,以李秀寧對竇樂的認知,寫出的字能讓人勉強認識就已經算是非常認真在寫了。
“公主!”
李秀寧身邊副將馬三寶上前。
李秀寧說道:“舅舅說,已經派人往長安請旨,會有晉陽的精銳前來,讓我伺機領軍出關,趁竇建德主力去往洛陽,攻打河北。”
“公主,洛陽能同時應付王世充與竇建德兩路大軍嗎?”
李秀寧一隻手按在那副甲上:“來人,替我披甲。”
“是。”
在披甲的時候,李秀寧閉著眼睛,心中在想。
最初,自己遇到竇樂,他自己也說,他不記得事了,也不是真的舅舅,所以自己隻想著給玄霸找一個玩伴,誰想父皇確認是去求仙問道的舅舅。
第一次出兵,就滅了薛舉,然後接著是李軌。
在晉陽,又滅了劉武周。
這一戰。
李秀寧細思,她有一種感覺,舅舅和二郎真正的目標根本就不是王世充,他們就沒把王世充放在眼裏。
他們的目標,從一開始就是竇建德。
誰敢相信,以一敵二。
李秀寧無論怎麽想,都想不出來,舅舅和二郎哪裏來的自信,憑什麽敢同時麵對王世充與竇建德的大軍。
話說兩邊。
虎牢關。
李世民也接到了竇樂的信。
同樣,是竇樂講想法,李靖負責完善。
李世民看到幾張圖,上麵標注著騎兵的陣形。
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等人都圍了過來。
李世民解釋:“中陣,用青龍衛以鋒矢陣突擊。待青龍衛衝到中陣,兩翼,各三千騎兵,以魚鱗陣攻擊,先帶馬槊,一擊之後換戰刀。白虎衛伺機而動,目標帥旗。”
“國舅的意思是,先打一陣,趁竇建德大軍初到,打掉他的士氣。本王以為,十萬大軍,當以截糧、襲擾為優,待竇建德軍心不穩,再進行總攻。”
講解完打法,李世民伸手接過李玄霸:“玄霸,隨二兄出陣,我們在中軍。”
“好呀,好呀。”
李世民的想法沒錯,這一仗就是按至少一個月的時間去計算的。
但,竇樂卻不是這個意思。
李靖也不是。
因為,李世民並不知道青龍衛有多強。
次日,竇建德大軍到了關前,正準備列陣,卻見唐軍已經在虎牢關外擺好陣式。
八百騎,如鐵塔一樣的站在那裏,旁邊有一名輔兵正在用精料喂馬。
程咬金在輔兵的幫助下,用高凳上馬。
騎馬走到八百騎麵前:“一年前,老程頭一次在晉陽見到你們。那個時候,你們也就是比尋常人強一點,這一年來,你們訓練,老程也跟著,你們去采獨葉草,老程也去了。”
“去年夏天,咱們四人一隊,扛著大木料在山裏跑。秋天,負重七十斤,山裏跑二十裏,跑完了還不能歇著,還要練弓,然後還要去砍木料給自己的馬修馬廄。”
“到了冬天,咱們光著脖子,外麵下著大雪,咱們去一車又一車的燒焦炭,手裏的戰刀,是咱們一錘一錘自己打出來的。”
“一起吃,一起住。”
程咬金將手中馬槊往竇建德方向一指:“今個,一起殺敵。”
“立旗!”
程咬金這一聲吼,旗手將青龍衛的青龍旗舉了起來。
“上馬!”
八百人齊刷刷的踏著木凳翻上馬背,輔兵將戰刀掛在馬鞍上,將馬槊送到每個人手中,然後遞上一隻皮袋。
“飲酒!”
竇建德正在思考著這個建議。
劉黑闥上前:“發兵河東,我軍沒有任何的好處,王世充已經丟了半個河南,無論是錢糧都不能回報大夏,趁唐軍與鄭軍兩敗俱傷之時,我們隻要消滅了唐軍與鄭軍的有生力量,半數河南州府盡歸我軍。”
竇建德糾結了。
論好處多,還是趁兩敗俱傷的時候,下手最合適。
劉黑闥此時又說道:“唐國舅竇樂在韋澤關,要是攻打河東,一定要走韋澤關。我軍並沒有太多的攻城器械,若是數月也攻不下韋澤關,而洛陽已經被唐軍占領,那這仗打的還有什麽意義。”
“出兵,洛陽。”
竇建德不再說話了。
淩敬擋在竇建德麵前,正準備再勸,卻被劉黑闥一把拉開:“你一個酸書生,懂什麽打仗。”
“夏王……”淩敬被擋在一旁。
竇建德出兵了。
發兵十萬,號稱二十萬大軍,從河北往洛陽而來。
幾天後,長安。
眼看就要夏收了,李淵獨自一人站在城南,南山馬場外的坡地上,望著眼前的麥田。
劉政會上前:“聖人,日頭太大,莫曬傷了。”
李淵搖了搖頭:“六百裏加急,竇建德出兵了,號稱二十萬大軍直撲洛陽,算一算日子,最多再有十天,不七天,就會與二郎在河南的兵馬相遇。”
劉政會在旁安慰:“聖人,天下最好的兩名統帥都在洛陽城外,我們大唐必勝。”
李淵歎了一口氣:“他們也不寫信回來。”
劉政會沒回答,指了指遠處,一隊騎士正飛奔而來。
李淵臉上出現了一絲喜色。
有信回來,就是好事。
騎士衝到李淵麵前,一騎上前:“聖人,國舅有密信。”
躲在一旁守著李淵的禁軍衛士出來兩人,接過信盒,先檢查漆封,這才送到了李淵麵前。
李淵打開,眉頭皺了起來。
劉政會正準備問,李淵已經將信收了起來:“傳詔,調晉陽軍主力盡出,赴韋澤關,交由平陽統帥,伺機出關,攻打河北諸城。”
“是。”
大唐,確實有兩位最頂尖的統帥。
但竇樂並不認為,另一位是自己。
另一位,是李靖。
竇樂負責出點子,李靖已經拿出全套的作戰方案,六百裏加急往韋澤關送。
韋澤關。
李秀寧站在自己的屋內,看著架子上的甲。
每一片甲,都有很長的紅綢,全身甲是金色與紅色交織的,羽甲葉很薄,交疊著。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受到攻擊,至少都會有七片以上的甲葉疊加防禦。
這甲,李秀寧自拿到,就舍不得穿。
因為,太華麗。
“報,國舅來信。”
李秀寧伸手接過,一看就不是竇樂的親筆,因為字跡太優美,以李秀寧對竇樂的認知,寫出的字能讓人勉強認識就已經算是非常認真在寫了。
“公主!”
李秀寧身邊副將馬三寶上前。
李秀寧說道:“舅舅說,已經派人往長安請旨,會有晉陽的精銳前來,讓我伺機領軍出關,趁竇建德主力去往洛陽,攻打河北。”
“公主,洛陽能同時應付王世充與竇建德兩路大軍嗎?”
李秀寧一隻手按在那副甲上:“來人,替我披甲。”
“是。”
在披甲的時候,李秀寧閉著眼睛,心中在想。
最初,自己遇到竇樂,他自己也說,他不記得事了,也不是真的舅舅,所以自己隻想著給玄霸找一個玩伴,誰想父皇確認是去求仙問道的舅舅。
第一次出兵,就滅了薛舉,然後接著是李軌。
在晉陽,又滅了劉武周。
這一戰。
李秀寧細思,她有一種感覺,舅舅和二郎真正的目標根本就不是王世充,他們就沒把王世充放在眼裏。
他們的目標,從一開始就是竇建德。
誰敢相信,以一敵二。
李秀寧無論怎麽想,都想不出來,舅舅和二郎哪裏來的自信,憑什麽敢同時麵對王世充與竇建德的大軍。
話說兩邊。
虎牢關。
李世民也接到了竇樂的信。
同樣,是竇樂講想法,李靖負責完善。
李世民看到幾張圖,上麵標注著騎兵的陣形。
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等人都圍了過來。
李世民解釋:“中陣,用青龍衛以鋒矢陣突擊。待青龍衛衝到中陣,兩翼,各三千騎兵,以魚鱗陣攻擊,先帶馬槊,一擊之後換戰刀。白虎衛伺機而動,目標帥旗。”
“國舅的意思是,先打一陣,趁竇建德大軍初到,打掉他的士氣。本王以為,十萬大軍,當以截糧、襲擾為優,待竇建德軍心不穩,再進行總攻。”
講解完打法,李世民伸手接過李玄霸:“玄霸,隨二兄出陣,我們在中軍。”
“好呀,好呀。”
李世民的想法沒錯,這一仗就是按至少一個月的時間去計算的。
但,竇樂卻不是這個意思。
李靖也不是。
因為,李世民並不知道青龍衛有多強。
次日,竇建德大軍到了關前,正準備列陣,卻見唐軍已經在虎牢關外擺好陣式。
八百騎,如鐵塔一樣的站在那裏,旁邊有一名輔兵正在用精料喂馬。
程咬金在輔兵的幫助下,用高凳上馬。
騎馬走到八百騎麵前:“一年前,老程頭一次在晉陽見到你們。那個時候,你們也就是比尋常人強一點,這一年來,你們訓練,老程也跟著,你們去采獨葉草,老程也去了。”
“去年夏天,咱們四人一隊,扛著大木料在山裏跑。秋天,負重七十斤,山裏跑二十裏,跑完了還不能歇著,還要練弓,然後還要去砍木料給自己的馬修馬廄。”
“到了冬天,咱們光著脖子,外麵下著大雪,咱們去一車又一車的燒焦炭,手裏的戰刀,是咱們一錘一錘自己打出來的。”
“一起吃,一起住。”
程咬金將手中馬槊往竇建德方向一指:“今個,一起殺敵。”
“立旗!”
程咬金這一聲吼,旗手將青龍衛的青龍旗舉了起來。
“上馬!”
八百人齊刷刷的踏著木凳翻上馬背,輔兵將戰刀掛在馬鞍上,將馬槊送到每個人手中,然後遞上一隻皮袋。
“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