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很想說一句,秦王府的大敵是太子府。
但這話,到嘴邊他沒說出口。
或許舅舅是對的。
把太子府作為敵人時刻掛在嘴邊,對秦王府沒有什麽實質上好處,反而會有麻煩。
竇樂轉身回屋。
重要的那些,已經蓋完了,竇樂拿回印信還給李世民。
“二郎,我就先不回長安了。玄霸和元吉的婚事,因為要打仗所以已經推遲了很久,我這個當舅舅的,也要去找點寶貝好給他們作大婚的禮物。”
“還有,我想去一下韋澤關,而後在臘月一定會回到長安城。”
李世民聽完後:“舅舅,玄霸與元吉大婚,怎麽也要到明年三月了。臘不定,正不娶。他們的婚事也不可能草率的辦,一定要大辦的。”
“恩,恩。”
李世民又說道:“舅舅從韋澤關回來,再去一下楊家,問問,楊家是否會讓吉兒在楊家暫住,然後從楊家出閣。”
“好,我去問問。”
楊廣的女兒,楊吉兒。
這是要嫁給玄霸當晉王妃的,若是隨便找一個宅子出門,確實不合適。
楊堅當年說自己是弘農楊氏,弘農楊氏也沒說不是,默許了這個事。所以,楊吉兒從弘農楊家出門,再加上前隋公主的身份,這才配得上晉王妃這個身份。
李世民確實考慮的相當周詳。
與李世民說好,竇樂當天就離開了洛陽城,沒帶四支親兵衛隊,隻帶家丁四百之外,還帶了一個人。
竇建德。
看著竇樂的車隊走遠,李世民一拍腦袋。
忘記了。
忘記問關於麒麟衛的事。
算了,回長安再問吧。
第一晚紮營的時候,竇樂特意請竇建德吃火鍋。
竇建德一隻手捧著碗,看著竇樂在調小料,放了胡麻醬、芫荽、蒜泥……
竇建德問:“我到了長安城,會死?”
竇樂反問:“你說呢?”
竇建德再問:“我想不明白,為什麽就敗了,還敗的這麽慘。”
竇樂夾了一片羊肉放在鍋裏:“王世充知道打不過唐軍,所以堅壁清野,避而不戰,他不知道的是,我們也不想和他打,這次的目標,原本就是你。所以,王世充不打,就已經敗了。”
“他不出戰,無論勝負,河南各州縣都為了自己,一定會降。而整個河南都降了,一座洛陽孤城,拿什麽來打下去。洛陽,也隨之就會隨了。這是戰略上的勝利,上兵伐謀。”
聽完。
竇建德問:“我呢?”
竇樂:“你,就不應該來洛陽。攻打河東才是上策,選擇來洛陽,你已經敗了。其二,你可能算是隋末出身最低微的霸主了,所以你沒有管理能力,你的部下已經被賄賂的千窗百孔。有我的人,也有王世充的人。”
“最後,我不是嘲笑你的出身,而是因為你的見識有限,你隻知道你有多少兵馬,卻沒有一隻真正的精銳,以你的見識,你也不會想到,唐軍有多強。”
竇建德拿起筷子開始吃,一邊吃一邊說:“我現在知道了,唐軍有多強。”
竇樂給了竇建德一瓶酒:“如果,我若不能保下你的命,我會親自送你上路。要怪,就怪這亂世。你是個好人。說明一下,好人不是讚美,隻是一個最直白的評價。”
竇建德沒再說話,隻管吃。
自從被俘虜之後,三天都沒好好吃過什麽東西了。
敗了就是敗了。
他已經有了被殺掉的心理準備。
至於竇樂說他是好人,他聽得出來,這真不是在讚美他。
與此同時。
韋澤關。
馬三寶正拿著戰報給李秀寧匯報。
“殿下,滅鄭之戰,我唐軍戰死不足百,傷不過千。戰報上沒有記錄過攻城戰,也就是整個河南,沒有一座城池是攻下來的。皆降。”
李秀寧一隻手按著額頭:“王世充,滅了?”
“滅了,就戰報上說,洛陽文武突然叛亂,將王世充全家殺死,開城投降。王世充這邊有名的武將,一共死了四人,王世充的弟弟,長子,大將王仁則、女婿單雄信。洛陽這邊,除了內亂之外,死在我唐軍手中的,不足三千。”
“其中殺敵五百,是秦王殿下派兵馬攻打管州在城外作戰。其餘的都在洛陽周邊,現已經知曉,國舅一直都在洛陽城外。”
李秀寧點了點頭。
馬三寶翻開另一份,翻的時候說道:“殿下,咱們軍中參謀都在議論這事,都認為這是用計滅鄭,是什麽計,隻有殿下回長安麵聖才可知曉。”
“繼續。”
馬三寶接著念:“虎牢關外,秦王殿下領七千二百兵馬,半個時辰擊潰竇建德,並且活捉了竇建德。秦王殿下所帶七千二百人,無一受傷。”
李秀寧:“就這些?”
“戰報上就這些。”
李秀寧輕輕一拍桌子:“竇建德十萬兵馬,二郎領不足萬人,無一人受傷?”
馬三寶:“戰報上就是這麽寫的。”
李秀寧:“我要知道細節。”
馬三寶:“問了虎牢關過來送信的人,當時他還在虎牢關城頭,隻看到秦王殿下領八百人衝陣,然後竇建德就敗了,兩翼的各三千騎兵,接敵衝殺了不足五百步。”
李秀寧一臉的不可思議。
馬三寶:“殿下,這不是你信不信的,竇建德就是敗了,人也被捉了,這不會有假。”
李秀寧沒接話。
因為她想不出來這是怎麽打的。
馬三寶又說:“殿下,還有件事,齊王殿下領兵,得十三州,七十餘縣。”
李秀寧問了一句:“沒有冒領別人的功勞?”
馬三寶:“應該沒有吧,同功還有兩位將軍。”
李秀寧擺了擺手,示意馬三寶可以離開了,她有點想不明白,到底在洛陽還有虎牢關發生了什麽,雙線作戰,還同時滅了王世充,擊敗了竇建德十萬大軍。
唐軍戰死不足百人。
這怎麽可能。
別說李秀寧不信,整個長安城都沒幾個朝臣敢相信。
可長安城的普通人信。
這會,國舅府、西市的店鋪都掛出牌子。
都是掛兩塊牌子,左一塊,右一塊。
兩個牌子上寫滿了字。
但這話,到嘴邊他沒說出口。
或許舅舅是對的。
把太子府作為敵人時刻掛在嘴邊,對秦王府沒有什麽實質上好處,反而會有麻煩。
竇樂轉身回屋。
重要的那些,已經蓋完了,竇樂拿回印信還給李世民。
“二郎,我就先不回長安了。玄霸和元吉的婚事,因為要打仗所以已經推遲了很久,我這個當舅舅的,也要去找點寶貝好給他們作大婚的禮物。”
“還有,我想去一下韋澤關,而後在臘月一定會回到長安城。”
李世民聽完後:“舅舅,玄霸與元吉大婚,怎麽也要到明年三月了。臘不定,正不娶。他們的婚事也不可能草率的辦,一定要大辦的。”
“恩,恩。”
李世民又說道:“舅舅從韋澤關回來,再去一下楊家,問問,楊家是否會讓吉兒在楊家暫住,然後從楊家出閣。”
“好,我去問問。”
楊廣的女兒,楊吉兒。
這是要嫁給玄霸當晉王妃的,若是隨便找一個宅子出門,確實不合適。
楊堅當年說自己是弘農楊氏,弘農楊氏也沒說不是,默許了這個事。所以,楊吉兒從弘農楊家出門,再加上前隋公主的身份,這才配得上晉王妃這個身份。
李世民確實考慮的相當周詳。
與李世民說好,竇樂當天就離開了洛陽城,沒帶四支親兵衛隊,隻帶家丁四百之外,還帶了一個人。
竇建德。
看著竇樂的車隊走遠,李世民一拍腦袋。
忘記了。
忘記問關於麒麟衛的事。
算了,回長安再問吧。
第一晚紮營的時候,竇樂特意請竇建德吃火鍋。
竇建德一隻手捧著碗,看著竇樂在調小料,放了胡麻醬、芫荽、蒜泥……
竇建德問:“我到了長安城,會死?”
竇樂反問:“你說呢?”
竇建德再問:“我想不明白,為什麽就敗了,還敗的這麽慘。”
竇樂夾了一片羊肉放在鍋裏:“王世充知道打不過唐軍,所以堅壁清野,避而不戰,他不知道的是,我們也不想和他打,這次的目標,原本就是你。所以,王世充不打,就已經敗了。”
“他不出戰,無論勝負,河南各州縣都為了自己,一定會降。而整個河南都降了,一座洛陽孤城,拿什麽來打下去。洛陽,也隨之就會隨了。這是戰略上的勝利,上兵伐謀。”
聽完。
竇建德問:“我呢?”
竇樂:“你,就不應該來洛陽。攻打河東才是上策,選擇來洛陽,你已經敗了。其二,你可能算是隋末出身最低微的霸主了,所以你沒有管理能力,你的部下已經被賄賂的千窗百孔。有我的人,也有王世充的人。”
“最後,我不是嘲笑你的出身,而是因為你的見識有限,你隻知道你有多少兵馬,卻沒有一隻真正的精銳,以你的見識,你也不會想到,唐軍有多強。”
竇建德拿起筷子開始吃,一邊吃一邊說:“我現在知道了,唐軍有多強。”
竇樂給了竇建德一瓶酒:“如果,我若不能保下你的命,我會親自送你上路。要怪,就怪這亂世。你是個好人。說明一下,好人不是讚美,隻是一個最直白的評價。”
竇建德沒再說話,隻管吃。
自從被俘虜之後,三天都沒好好吃過什麽東西了。
敗了就是敗了。
他已經有了被殺掉的心理準備。
至於竇樂說他是好人,他聽得出來,這真不是在讚美他。
與此同時。
韋澤關。
馬三寶正拿著戰報給李秀寧匯報。
“殿下,滅鄭之戰,我唐軍戰死不足百,傷不過千。戰報上沒有記錄過攻城戰,也就是整個河南,沒有一座城池是攻下來的。皆降。”
李秀寧一隻手按著額頭:“王世充,滅了?”
“滅了,就戰報上說,洛陽文武突然叛亂,將王世充全家殺死,開城投降。王世充這邊有名的武將,一共死了四人,王世充的弟弟,長子,大將王仁則、女婿單雄信。洛陽這邊,除了內亂之外,死在我唐軍手中的,不足三千。”
“其中殺敵五百,是秦王殿下派兵馬攻打管州在城外作戰。其餘的都在洛陽周邊,現已經知曉,國舅一直都在洛陽城外。”
李秀寧點了點頭。
馬三寶翻開另一份,翻的時候說道:“殿下,咱們軍中參謀都在議論這事,都認為這是用計滅鄭,是什麽計,隻有殿下回長安麵聖才可知曉。”
“繼續。”
馬三寶接著念:“虎牢關外,秦王殿下領七千二百兵馬,半個時辰擊潰竇建德,並且活捉了竇建德。秦王殿下所帶七千二百人,無一受傷。”
李秀寧:“就這些?”
“戰報上就這些。”
李秀寧輕輕一拍桌子:“竇建德十萬兵馬,二郎領不足萬人,無一人受傷?”
馬三寶:“戰報上就是這麽寫的。”
李秀寧:“我要知道細節。”
馬三寶:“問了虎牢關過來送信的人,當時他還在虎牢關城頭,隻看到秦王殿下領八百人衝陣,然後竇建德就敗了,兩翼的各三千騎兵,接敵衝殺了不足五百步。”
李秀寧一臉的不可思議。
馬三寶:“殿下,這不是你信不信的,竇建德就是敗了,人也被捉了,這不會有假。”
李秀寧沒接話。
因為她想不出來這是怎麽打的。
馬三寶又說:“殿下,還有件事,齊王殿下領兵,得十三州,七十餘縣。”
李秀寧問了一句:“沒有冒領別人的功勞?”
馬三寶:“應該沒有吧,同功還有兩位將軍。”
李秀寧擺了擺手,示意馬三寶可以離開了,她有點想不明白,到底在洛陽還有虎牢關發生了什麽,雙線作戰,還同時滅了王世充,擊敗了竇建德十萬大軍。
唐軍戰死不足百人。
這怎麽可能。
別說李秀寧不信,整個長安城都沒幾個朝臣敢相信。
可長安城的普通人信。
這會,國舅府、西市的店鋪都掛出牌子。
都是掛兩塊牌子,左一塊,右一塊。
兩個牌子上寫滿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