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自己說的,他的夫人拳腳、騎術什麽的都比他強。
竇樂笑了:“還說沒被夫人揍過?”
李靖很淡定:“這個揍與國舅說的那個揍是不同的。”
好吧。
李秀寧領軍的水平如何呢?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
竇樂想的隻是雁門關,李秀寧考慮的卻是定、匡、原、朔四州,李靖卻加上渭、豳兩州。接著,李靖和李秀寧都認為,靈州也是防禦位置之一。
沒一會功夫,李秀寧給何潘仁打了一個眼色,何潘仁立即起身到屋外,然後將門關上。
李秀寧站了起來,用刀鞘指著地圖:“突厥南下,以劫掠為主,雁門、朔州才會是突厥人進攻的方向,他們的目標是並州,因為並州大倉,備有大量的貨物,錢糧!”
李靖搖了搖頭:“如果隻是突厥人,這麽說沒錯。但突厥那邊還有前隋的人。聲東擊西,蘭州那邊也有大倉,往西域的貨物,還有往來的商人。攻靈州,目標蘭州。”
李秀寧:“竇建德舊部,一定會投靠突厥人,河北若出兵,雁門關必會是突厥人首選的目標。”
李靖聽完,沉思。
竇樂問了一句:“突厥人就是為打劫,為什麽不兩邊同時下手呢?”
李靖和李秀寧同時搖頭:“不可能。”
李秀寧解釋:“從突厥這位新可汗的行事來看,他就是為了獨吞邊市的貿易,既然南下劫掠,他若不是親自帶兵,那麽他一點實際的好處也拿不到,草原是十八部。”
李靖也支持這個說法:“誰搶到歸誰,不可能分兵。除非,身為突厥大可汗,不顧其他部落的生死,用其他部落的人去吸引我大唐兵力,他再南下。”
竇樂順著往下說:“就是這話,他可以不要臉,去忽悠幾個部落去靈州,然後那邊打起來了,再讓河北那邊出兵,感覺晉陽這邊守軍被調離,再帶人南下。”
李靖看著竇樂:“國舅,突厥這位新的大可汗,安排別人去送死,他等著撿便宜,這等自毀威信的事情,身為突厥大可汗,他怎麽敢這樣。”
“萬一呢?”
“萬一……”李靖思考片刻:“不如,設個局,試試?”
李秀寧也說道:“身為突厥大可汗,想讓草原十八部都信服,靠武力肯定不行的,要靠威望,若自毀信用,損人利已,怕是草原十八部不會服他,怨恨積累的多了,就會有部落不再奉他為大可汗。”
竇樂:“執失部心裏痛快不,有怨恨嗎?”
李秀寧這才相信了:“若真是這樣,那突厥怕要內亂了。”
竇樂:“緩解內部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外開戰!”
聽完竇樂這句話,李秀寧的視線又回到了地圖上,她開始堅信突厥即將南下,也不由的對李靖高看一眼:“你這個反賊,兵法還不錯。”
李靖心說:誰是反賊?你全家都是反賊。
可眼下,自己是臣子,這是公主,李靖感覺剛才那句話還是當沒聽到最合適。
不過,這位公主在統兵的水準上,還真的很厲害。
當天傍晚,新的布防圖在李靖與李秀寧這兩位天才統帥的重新安排下,完成了。
竇樂問李秀寧:“平陽,那果子皮呢,寫信。”
李秀寧不解:“寫信?”
竇樂:“對呀,這麽大規模的調整邊城防務,不需要請聖旨嗎?”
李秀寧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竇樂。
竇樂有點懵,自己說錯什麽了嗎?
李靖在旁說了一句:“國舅,不太懂朝堂上的事情。”
李秀寧點了點頭。
李靖對竇樂說道:“公主殿下離開韋澤關,因為韋澤關是聖人親自安排由公主殿下鎮守,所以需要請求聖人。”
“眼下,邊城調防。依唐律,聖詔、太子製、秦王製,有著相同的效用。依朝堂上默認的,在軍務上,國舅府開府,同時兼管晉、齊兩王府,所以製,可調兵馬。公主殿下也是開府的公主。”
(皇帝的旨叫詔,太子府的命令叫製。)
“換個國舅能明白的簡單說哪,今日調整邊城防務,除聖人親詔之外,就是太子府、秦王府都不得更改。”
李靖這麽一解釋,竇樂明白了。
自己是後世辮子劇看多了,動不動就跪,什麽高呼萬歲等等。
自己手上的印章,竟然權力這麽大。
竇樂又問了:“若是我搬到晉陽,專心對付突厥呢?”
李靖回答:“國舅開府之後,還兼任並州大都督,此官職不是虛職,而是實職,因為國舅配有大總管印信,晉陽這裏自然是國舅說了。”
“原來,是這樣。”
竇樂還真是不了解朝堂。
拿著竇樂的信印,李秀寧的信印,李靖快速調整邊城布局。
除靈州、雁門關保持野戰能力之外,其餘的地方,都做好隨時準備堅壁清野,回城全力防禦的準備。
也就是一旦開打。
無論突厥人往那時跑,除了靈州、雁門關兩地,其餘的全部收縮防禦。
特別是朔州,還在加固城牆。
說到加固城牆,竇樂笑了:“我給你們看一樣寶貝,這東西我安排工匠已經研究了很久,雖然沒有完全成功,卻是可以勉強使用了。”
在調派兵馬的時候,竇樂開始在朔州城玩泥巴。
竇樂準備的材料不多,因為原先生產的地點在耀州,晉陽這邊還沒有開始建爐。
幾塊一丈長,一尺五寬,帶著五個碗口粗的洞。
內混有鋼條子。
就是竇樂兒時原時空農村蓋房用的樓板。
柴紹用大錘砸了半天,也沒砸碎幾塊。
之前,建城用的是石頭,再使用糯米、生石灰、石灰岩磨成的石粉混合,也算是一種混凝土。
卻是需要將石頭磨成整齊的方形。
或者是燒出巨大的方磚。
竇樂這邊半成品水泥的好處就是,可以使用不規則的石頭來堆起來,建築的速度、成本都會大大降低。
強度,更是成數倍往上增加。
為什麽要加固朔州。
因為這裏有大倉庫,光是存的茶葉就夠突厥人發一次大財。
晉陽城存的更多。
竇樂笑了:“還說沒被夫人揍過?”
李靖很淡定:“這個揍與國舅說的那個揍是不同的。”
好吧。
李秀寧領軍的水平如何呢?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
竇樂想的隻是雁門關,李秀寧考慮的卻是定、匡、原、朔四州,李靖卻加上渭、豳兩州。接著,李靖和李秀寧都認為,靈州也是防禦位置之一。
沒一會功夫,李秀寧給何潘仁打了一個眼色,何潘仁立即起身到屋外,然後將門關上。
李秀寧站了起來,用刀鞘指著地圖:“突厥南下,以劫掠為主,雁門、朔州才會是突厥人進攻的方向,他們的目標是並州,因為並州大倉,備有大量的貨物,錢糧!”
李靖搖了搖頭:“如果隻是突厥人,這麽說沒錯。但突厥那邊還有前隋的人。聲東擊西,蘭州那邊也有大倉,往西域的貨物,還有往來的商人。攻靈州,目標蘭州。”
李秀寧:“竇建德舊部,一定會投靠突厥人,河北若出兵,雁門關必會是突厥人首選的目標。”
李靖聽完,沉思。
竇樂問了一句:“突厥人就是為打劫,為什麽不兩邊同時下手呢?”
李靖和李秀寧同時搖頭:“不可能。”
李秀寧解釋:“從突厥這位新可汗的行事來看,他就是為了獨吞邊市的貿易,既然南下劫掠,他若不是親自帶兵,那麽他一點實際的好處也拿不到,草原是十八部。”
李靖也支持這個說法:“誰搶到歸誰,不可能分兵。除非,身為突厥大可汗,不顧其他部落的生死,用其他部落的人去吸引我大唐兵力,他再南下。”
竇樂順著往下說:“就是這話,他可以不要臉,去忽悠幾個部落去靈州,然後那邊打起來了,再讓河北那邊出兵,感覺晉陽這邊守軍被調離,再帶人南下。”
李靖看著竇樂:“國舅,突厥這位新的大可汗,安排別人去送死,他等著撿便宜,這等自毀威信的事情,身為突厥大可汗,他怎麽敢這樣。”
“萬一呢?”
“萬一……”李靖思考片刻:“不如,設個局,試試?”
李秀寧也說道:“身為突厥大可汗,想讓草原十八部都信服,靠武力肯定不行的,要靠威望,若自毀信用,損人利已,怕是草原十八部不會服他,怨恨積累的多了,就會有部落不再奉他為大可汗。”
竇樂:“執失部心裏痛快不,有怨恨嗎?”
李秀寧這才相信了:“若真是這樣,那突厥怕要內亂了。”
竇樂:“緩解內部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外開戰!”
聽完竇樂這句話,李秀寧的視線又回到了地圖上,她開始堅信突厥即將南下,也不由的對李靖高看一眼:“你這個反賊,兵法還不錯。”
李靖心說:誰是反賊?你全家都是反賊。
可眼下,自己是臣子,這是公主,李靖感覺剛才那句話還是當沒聽到最合適。
不過,這位公主在統兵的水準上,還真的很厲害。
當天傍晚,新的布防圖在李靖與李秀寧這兩位天才統帥的重新安排下,完成了。
竇樂問李秀寧:“平陽,那果子皮呢,寫信。”
李秀寧不解:“寫信?”
竇樂:“對呀,這麽大規模的調整邊城防務,不需要請聖旨嗎?”
李秀寧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竇樂。
竇樂有點懵,自己說錯什麽了嗎?
李靖在旁說了一句:“國舅,不太懂朝堂上的事情。”
李秀寧點了點頭。
李靖對竇樂說道:“公主殿下離開韋澤關,因為韋澤關是聖人親自安排由公主殿下鎮守,所以需要請求聖人。”
“眼下,邊城調防。依唐律,聖詔、太子製、秦王製,有著相同的效用。依朝堂上默認的,在軍務上,國舅府開府,同時兼管晉、齊兩王府,所以製,可調兵馬。公主殿下也是開府的公主。”
(皇帝的旨叫詔,太子府的命令叫製。)
“換個國舅能明白的簡單說哪,今日調整邊城防務,除聖人親詔之外,就是太子府、秦王府都不得更改。”
李靖這麽一解釋,竇樂明白了。
自己是後世辮子劇看多了,動不動就跪,什麽高呼萬歲等等。
自己手上的印章,竟然權力這麽大。
竇樂又問了:“若是我搬到晉陽,專心對付突厥呢?”
李靖回答:“國舅開府之後,還兼任並州大都督,此官職不是虛職,而是實職,因為國舅配有大總管印信,晉陽這裏自然是國舅說了。”
“原來,是這樣。”
竇樂還真是不了解朝堂。
拿著竇樂的信印,李秀寧的信印,李靖快速調整邊城布局。
除靈州、雁門關保持野戰能力之外,其餘的地方,都做好隨時準備堅壁清野,回城全力防禦的準備。
也就是一旦開打。
無論突厥人往那時跑,除了靈州、雁門關兩地,其餘的全部收縮防禦。
特別是朔州,還在加固城牆。
說到加固城牆,竇樂笑了:“我給你們看一樣寶貝,這東西我安排工匠已經研究了很久,雖然沒有完全成功,卻是可以勉強使用了。”
在調派兵馬的時候,竇樂開始在朔州城玩泥巴。
竇樂準備的材料不多,因為原先生產的地點在耀州,晉陽這邊還沒有開始建爐。
幾塊一丈長,一尺五寬,帶著五個碗口粗的洞。
內混有鋼條子。
就是竇樂兒時原時空農村蓋房用的樓板。
柴紹用大錘砸了半天,也沒砸碎幾塊。
之前,建城用的是石頭,再使用糯米、生石灰、石灰岩磨成的石粉混合,也算是一種混凝土。
卻是需要將石頭磨成整齊的方形。
或者是燒出巨大的方磚。
竇樂這邊半成品水泥的好處就是,可以使用不規則的石頭來堆起來,建築的速度、成本都會大大降低。
強度,更是成數倍往上增加。
為什麽要加固朔州。
因為這裏有大倉庫,光是存的茶葉就夠突厥人發一次大財。
晉陽城存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