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
在竇樂看來。
自己和楊弘武算什麽親戚,八杆子也打不著。
竇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韋玎的母親是楊氏。
楊弘武說道:“論楊家這邊的輩份算,你是我的表叔,國舅的堂兄,左武侯大將軍,就是去年過世的竇抗,其母是隋文帝的姐姐。”
“再依楊家來算呢,我的母親出自京兆韋氏是國舅夫人的姑姑,堂姑姑。”
說到這裏,楊弘武壓低聲音:“去年宮裏病死的那個,是我姨表親的表弟。”
“楊侑?”
“我母親的親姐姐的兒子。”
說完,楊弘武接著講:“還有,依竇氏來算……”
“再算,以宇文家族來算,國舅的嫡母是北周襄陽公主……”
竇樂聽著頭暈。
楊弘武算的可是真細,這個堂姨,那個表姑,這個舅舅,那個表叔……
聽楊弘武這麽一算,竇樂自己也是嚇了一跳。
很近的親戚,自己和當今的各大世家,能扯上五個。如果遠親也算,自己僅在長安城的親戚,就有大幾百人。
正說著呢。
又有客人到。
宇文士及。
楊弘武笑了:“別看他比你老,他的祖父是宇文盛,也就是你的嫡舅舅,他來要稱呼你一聲表叔。”
竇樂一捂臉:“你怎麽把這麽複雜的親戚關係都能記下。”
楊弘武倒也沒避諱:“我來投奔親戚,自然要認真研究一下,結果一研究發現,咱們是親上加親,所以就來投奔親戚了。”
話音沒落,又有人來了。
竇軌。
頭疼。
竇樂感覺家裏來的客人太多了。
宇文士及來,也沒急著找竇樂,他先去登記入職,現在他是晉王府司馬,自然要先熟悉晉王府、齊王府、國舅府這邊的職責分配,以及其他的官吏。
竇軌來到竇樂麵前:“來弟這裏討杯酒喝,聖人下詔書叫我回長安,任命為我益州道行台左仆射,便宜行事。而後,聽從弟的調派,兵馬、糧草諸事。”
“先住下。”
竇軌又說道:“我從益州回來的時候,特意請了一位奇人。”
說罷。
竇軌衝著楊弘武拱手一禮,帶著身邊的隨從跟著國舅府的管事往側院去了。
楊弘武說道:“竇軌別看整日笑嗬嗬,卻是出了名治軍嚴厲,他去益州沒多久,滄州的盜賊少了大半,將益州遊手好閑者重罰,益州的錢糧比去年怕是要高出兩成。”
竇樂:“實話說,你到底想幹什麽?”
楊弘武思考片刻:“我楊家現在人丁單薄,沒點依靠很難翻身,所以才來投奔親戚的。”
竇樂隻是笑。
楊弘武尷尬的一笑:“我長兄,弘禮在東宮為舍人,次兄弘義在秦王府,三兄弘文在族中經營家業,我呢正好是千牛備身,就來投靠國舅了。”
說到這裏,楊弘武歎了一口氣:“想那年,我父在朝中舉報我堂兄造反,都說我父在獄中被殺害,卻有幾人知,我父是自盡,為了我們兄弟幾人。”
聽到這裏,竇樂再說什麽就對不起楊弘武這番話了。
“行,咱們是親戚,住下吧。”
楊弘武拱手一禮,神情有些傷感。
剛才那番話,竇樂聽的明白。
如果不是當年楊嶽在關鍵的時候舉報楊玄感造反,怕是此時弘農楊氏能被滅族。
楊玄感造反是被誅三族的。
楊嶽是楊玄感的親叔叔。
用專業術語講。
楊家這麽做,就是對衝。
竇樂並不介意,再說了自己也有要求助於楊家的地方。
到傍晚的時候,宇文士及才找了一個竇樂有空的時間,將碎掉的鏡子,還有那隻前隋的珍寶,九寸琉璃盤的碎片給竇樂看。
竇樂用根小木條翻看著那九寸琉璃盤的碎片:“這東西是珍寶,聽聞價值連城呢。”
宇文士及坐在一旁:“值一貫,還是千貫,全憑國舅作主。”
竇樂說道:“值千貫,這東西實際上不值錢,就說那金色的一套,是製作的時候將一點點金粉融進去,剛製作出來的時候並不顯色,需要有經驗的工匠控製溫度複燒,再次燒到軟的像麵團一樣的時候,會出現極漂亮的紅色。”
“慢慢的降溫,最終就是金色。”
竇樂命人將那套拿出來:“為什麽說這東西值千貫,因為普通人永遠也用不到。別說是這個,就是上好的瓷器普通人也用不到。長安那邊,我去佃戶家中看過,陶碗、木碗才是普通人家使用的。”
宇文士及的反應讓竇樂有點意外。
因為,竇樂說的這些普通人事情,宇文士及並不知道。
竇樂還在繼續說:“其實,許多東西普通人都用不上。就說是炭爐吧,許多貧苦的人幾天才做一次飯,熬出來的粥,放涼了就是一塊,吃的時候切一塊,用一點幹草枯枝燒一點溫水。”
“所以,無論是叫琉璃,還是叫水晶,都是貴族們使用的,也可以作為聖人賞賜番屬的用品。是商品,千貫才是合適的價格。”
宇文士及問:“此事,臣下已經明白。臣下作為晉王府司馬,當下的要務請國舅安排。”
竇樂想了想後說道:“知道為什麽我是這麽熱衷於推行茶道,因為茶那怕是最粗最差的茶,或者說,修剪茶樹而剪下來的葉子也罷。這必須要用到熱水,再加上茶葉。”
“我查過了,往前算十年,京兆府無論男女,平均壽命不足二十六歲,當然也和戰亂有關。”
“我大唐,首先要讓京兆府的人均壽命超過六十歲。”
“這是聖人代天牧民的功績。”
“所以,管京兆府的日常事務,茶葉的價格呢,要讓普通人喝的起。同時,普通人手中有錢,才會花錢。增加工坊、增加商貿、增加耕田、增加畝產,很簡單吧。”
“我們的目標是,人均非戰死的自然壽命超過六十歲。不能說可以隨意吃肉,至少每旬都能吃上一次肉,寒有衣、饑有食、居有屋,這不過份吧,也挺簡單的吧。”
聽到這裏,宇文士及站了起來:“國舅,古之盛世也達不到國舅所言,不是簡單,是非常難。”
在竇樂看來。
自己和楊弘武算什麽親戚,八杆子也打不著。
竇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韋玎的母親是楊氏。
楊弘武說道:“論楊家這邊的輩份算,你是我的表叔,國舅的堂兄,左武侯大將軍,就是去年過世的竇抗,其母是隋文帝的姐姐。”
“再依楊家來算呢,我的母親出自京兆韋氏是國舅夫人的姑姑,堂姑姑。”
說到這裏,楊弘武壓低聲音:“去年宮裏病死的那個,是我姨表親的表弟。”
“楊侑?”
“我母親的親姐姐的兒子。”
說完,楊弘武接著講:“還有,依竇氏來算……”
“再算,以宇文家族來算,國舅的嫡母是北周襄陽公主……”
竇樂聽著頭暈。
楊弘武算的可是真細,這個堂姨,那個表姑,這個舅舅,那個表叔……
聽楊弘武這麽一算,竇樂自己也是嚇了一跳。
很近的親戚,自己和當今的各大世家,能扯上五個。如果遠親也算,自己僅在長安城的親戚,就有大幾百人。
正說著呢。
又有客人到。
宇文士及。
楊弘武笑了:“別看他比你老,他的祖父是宇文盛,也就是你的嫡舅舅,他來要稱呼你一聲表叔。”
竇樂一捂臉:“你怎麽把這麽複雜的親戚關係都能記下。”
楊弘武倒也沒避諱:“我來投奔親戚,自然要認真研究一下,結果一研究發現,咱們是親上加親,所以就來投奔親戚了。”
話音沒落,又有人來了。
竇軌。
頭疼。
竇樂感覺家裏來的客人太多了。
宇文士及來,也沒急著找竇樂,他先去登記入職,現在他是晉王府司馬,自然要先熟悉晉王府、齊王府、國舅府這邊的職責分配,以及其他的官吏。
竇軌來到竇樂麵前:“來弟這裏討杯酒喝,聖人下詔書叫我回長安,任命為我益州道行台左仆射,便宜行事。而後,聽從弟的調派,兵馬、糧草諸事。”
“先住下。”
竇軌又說道:“我從益州回來的時候,特意請了一位奇人。”
說罷。
竇軌衝著楊弘武拱手一禮,帶著身邊的隨從跟著國舅府的管事往側院去了。
楊弘武說道:“竇軌別看整日笑嗬嗬,卻是出了名治軍嚴厲,他去益州沒多久,滄州的盜賊少了大半,將益州遊手好閑者重罰,益州的錢糧比去年怕是要高出兩成。”
竇樂:“實話說,你到底想幹什麽?”
楊弘武思考片刻:“我楊家現在人丁單薄,沒點依靠很難翻身,所以才來投奔親戚的。”
竇樂隻是笑。
楊弘武尷尬的一笑:“我長兄,弘禮在東宮為舍人,次兄弘義在秦王府,三兄弘文在族中經營家業,我呢正好是千牛備身,就來投靠國舅了。”
說到這裏,楊弘武歎了一口氣:“想那年,我父在朝中舉報我堂兄造反,都說我父在獄中被殺害,卻有幾人知,我父是自盡,為了我們兄弟幾人。”
聽到這裏,竇樂再說什麽就對不起楊弘武這番話了。
“行,咱們是親戚,住下吧。”
楊弘武拱手一禮,神情有些傷感。
剛才那番話,竇樂聽的明白。
如果不是當年楊嶽在關鍵的時候舉報楊玄感造反,怕是此時弘農楊氏能被滅族。
楊玄感造反是被誅三族的。
楊嶽是楊玄感的親叔叔。
用專業術語講。
楊家這麽做,就是對衝。
竇樂並不介意,再說了自己也有要求助於楊家的地方。
到傍晚的時候,宇文士及才找了一個竇樂有空的時間,將碎掉的鏡子,還有那隻前隋的珍寶,九寸琉璃盤的碎片給竇樂看。
竇樂用根小木條翻看著那九寸琉璃盤的碎片:“這東西是珍寶,聽聞價值連城呢。”
宇文士及坐在一旁:“值一貫,還是千貫,全憑國舅作主。”
竇樂說道:“值千貫,這東西實際上不值錢,就說那金色的一套,是製作的時候將一點點金粉融進去,剛製作出來的時候並不顯色,需要有經驗的工匠控製溫度複燒,再次燒到軟的像麵團一樣的時候,會出現極漂亮的紅色。”
“慢慢的降溫,最終就是金色。”
竇樂命人將那套拿出來:“為什麽說這東西值千貫,因為普通人永遠也用不到。別說是這個,就是上好的瓷器普通人也用不到。長安那邊,我去佃戶家中看過,陶碗、木碗才是普通人家使用的。”
宇文士及的反應讓竇樂有點意外。
因為,竇樂說的這些普通人事情,宇文士及並不知道。
竇樂還在繼續說:“其實,許多東西普通人都用不上。就說是炭爐吧,許多貧苦的人幾天才做一次飯,熬出來的粥,放涼了就是一塊,吃的時候切一塊,用一點幹草枯枝燒一點溫水。”
“所以,無論是叫琉璃,還是叫水晶,都是貴族們使用的,也可以作為聖人賞賜番屬的用品。是商品,千貫才是合適的價格。”
宇文士及問:“此事,臣下已經明白。臣下作為晉王府司馬,當下的要務請國舅安排。”
竇樂想了想後說道:“知道為什麽我是這麽熱衷於推行茶道,因為茶那怕是最粗最差的茶,或者說,修剪茶樹而剪下來的葉子也罷。這必須要用到熱水,再加上茶葉。”
“我查過了,往前算十年,京兆府無論男女,平均壽命不足二十六歲,當然也和戰亂有關。”
“我大唐,首先要讓京兆府的人均壽命超過六十歲。”
“這是聖人代天牧民的功績。”
“所以,管京兆府的日常事務,茶葉的價格呢,要讓普通人喝的起。同時,普通人手中有錢,才會花錢。增加工坊、增加商貿、增加耕田、增加畝產,很簡單吧。”
“我們的目標是,人均非戰死的自然壽命超過六十歲。不能說可以隨意吃肉,至少每旬都能吃上一次肉,寒有衣、饑有食、居有屋,這不過份吧,也挺簡單的吧。”
聽到這裏,宇文士及站了起來:“國舅,古之盛世也達不到國舅所言,不是簡單,是非常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