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戰而勝,這種事情雖然讓人羨慕。


    但是。


    士兵們不爽呀。


    特別是晉陽軍中的小部分突厥人,還有來自西域的番兵,想升官,想擁有爵位,想擁有土地,擁有奴婢,擁有大宅子。


    當下長安也是給機會,你讀書,給你機會當官。


    可讀書這種事情。


    世家大族幾千宗族子弟,能讀出來的也就幾十人,本就不識字的番兵們想靠讀書往上升,難如登天,就算是大世族不擋他們的升遷之路,都沒可能。


    所以,打仗是唯一能往上成為貴族的路線。


    沒仗打,沒軍功,拿什麽升遷。


    這剛把酒擺上,杜依藝跑了進來:“國舅,急報。”


    竇樂點了點頭。


    杜依藝說道:“長安城派出六百裏加急,頡利可汗派出使者,借地祭天。朝堂之上皆言,突厥有可能大舉南下,舉草原十八部兵馬入侵我大唐。”


    後麵的好理解,前麵竇樂沒聽懂:“什麽叫借地祭天?”


    杜依藝回答:“麻池不是被咱們占了,麻池西北數裏,便是突厥人的祭天聖地,所以頡利可汗派出使者,要在那裏祭天。然後還特意給國舅寫了信,說明年準備南下進攻,舉兵三十萬,要與國舅再決高下。”


    竇樂聽完後,表情凝重。


    之前與突厥作戰,都是小打小鬧,多是突厥派一部分人馬,支持反王們。


    這次,怕是突厥來真的。


    頡利可汗用強硬的手段,幾乎把草原十八部的精銳都弄到他那裏。


    這一戰,非同小可。


    竇樂思考片刻,對馮盎說道:“兄先歸嶺南,秋天之前我前往嶺南。”


    馮盎抱拳一禮,算是回應。


    竇樂對杜依藝說道:“安排一下,準備回長安,派出信使,讓李靖安排好軍務,速歸長安。”


    “是。”


    李道宗看著竇樂。


    竇樂也看著李道宗。


    就這麽沉默了好一會,竇樂問:“幾千裏防線,突厥人會從何處為主攻?朔州、幽州、潞州?突厥這次下戰書,必定是有備而來,若不能謹慎應對,可能會有敗仗。你選一處帶兵鎮守吧。”


    李道宗也是在認真的思考。


    突厥這次算是下戰書了,無論從那個角度分析,這都不是一場簡單的防禦戰。


    原本呢,竇樂還想把李道宗打發到蜀地去,往西南給擴大一點領土,這突厥人這種等同於下戰書的行為,那肯定有一場惡戰要打。


    哪裏最難打?


    竇樂這幾年不斷的帶兵打仗,兵法肯定不能和李靖相比,但也有那麽一點水平。


    他感覺,朔州最危險。


    事實上,李道宗也是這麽想的,朔州最危險的。


    朔州是晉陽,甚至是整個並州的北防門戶,當下去往北恒城,以及更往北一些,白道川邊市的主要貨物,都是在晉陽集中的。


    晉陽僅是茶葉一項的存貨,相當於北恒城開邊市之前,草原十八部向中原采購茶葉總和的十倍以上。


    白道川修的很堅固,卻孤懸於北恒城北邊,四周多是草原,少山。從戰術上講,是可以繞過不打的。


    不是必攻之城。


    但朔州卻是不同,占據要道。


    攻打朔州,以朔州為踏板,直撲晉陽,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戰術。


    李道宗想到這裏,便主動說道:“末將想去朔州。”


    竇樂隻是點點頭:“去做準備吧。”


    看著李道宗離開,竇樂對馮盎施禮:“兄,不遠送了?”


    馮盎明白,眼下若說大唐最大的敵人是誰?


    不是百濟,新羅不配,高句麗算是一敵,卻還排不上。


    突厥。


    突厥才是大唐最大的敵人。


    這邊所有的事情竇樂都可以扔下不管,因為突厥絕對是大敵。


    竇樂也不是要趕馮盎離開,隻是即將與突厥開戰,馮盎留在這裏不合適,畢竟馮盎這次過來,也並非提及要去長安覲見,也沒說給大唐皇帝獻禮。


    私自帶兵馬北上,這已經是大忌。


    但馮盎是誰。


    雖然無沒有王位,卻是連大唐皇帝都不得不承認的嶺南王。


    隻能安撫,不可力敵的那種。


    自己重兵在幽州,馮盎在這裏,李淵倒不會緊張,因為自己壓得住。


    如果自己返回長安,馮盎還留在這裏。


    李淵就睡不安穩了。


    馮盎也明白這層道理,約定秋天在番禺等候竇樂,便帶著自己的艦隊離開。


    竇樂親自去送。看著馮盎的艦隊遠去,竇樂突然說道:“王績。”


    “下臣在。”


    “親自去見李道宗,私下告訴我,就說是我保了,他可以與麾下將士討論,選擇一處地方防守。”


    王績愣住了。


    過了一小會,回過神來王績開始笑:“國舅,自己選的,到時候無論麵對什麽,也不得抱怨。隻是國舅越是這麽說,我怎麽感覺,越是會有趣。”


    竇樂轉過頭:“若真的有趣,不戰而勝,而且不是一件好事?誰願意看到生靈塗炭,打仗會死人,可卻不得不打,這次突厥若是全力南下,我……有點怕。”


    王績突然變的嚴肅:“國舅,若朔州城守不住,我雖隻是一個讀書人,卻也提得起短刀,拉得開輕弓。我家兄弟三人,長兄、次兄皆已過世。我三仕三隱,今在國舅府為官,我想看到書中所言之盛世。”


    “若,朔州城破,我可背起二十三斤半的火藥包,狂奔八百六十步。請國舅照顧我家中三百餘口。”


    竇樂從來沒見過如此嚴肅的王績。


    王績的長兄王通,當世大儒,名滿天下。次兄王凝,修隋書,當世名流。王績自己呢,也是一位名揚天下的名人,詩書無雙,酒量逆天。


    一個文人,在自己麵前說要抱著火藥包去衝敵陣。


    竇樂信。


    因為王績總是一副很隨性的樣子,有那一種某天心情不好就辭職的氣勢,今天卻是這麽嚴肅,竇樂也是頭一次見。


    竇樂轉回身,看著大海:“回長安,請殿前大議事。突厥人如果突然南下,我倒是不怕,因為他們的目標是劫掠。這次不同,我感覺頡利可汗這次想玩命。”


    “得令!”


    王績退下,甩著大寬袖子,走路都帶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國舅縱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福氣泥娃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福氣泥娃娃並收藏大唐之國舅縱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