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的表情變的嚴肅。


    在他想來,王帳必是一場極慘烈的惡戰。


    看到竇樂哭的傷心,李淵趕緊勸:“弟,莫傷心,莫傷心。”


    竇樂速度極快,拿出一份疏:“姐夫,加倍撫恤吧。”


    “好,好,好。”李淵都沒細看,拿起大印,用印。


    然後召集相應的官員進來,正式下詔書,這一次加倍撫恤。官員們開始走流程的時候,李淵這才安排竇樂趕緊去洗漱,好好休息一下。


    等一切辦好,詔書都備案,隻等大軍回歸就正式發布。


    前線戰報。


    大戰,每天都會有一份戰報送回長安的。


    李淵正準備去和竇樂聊聊,聽到戰報送到,便打算看一眼,此時戰事已經結束,頡利都在押往長安的路上,肯定不會再有什麽變故。


    李淵拿起戰報,一眼。


    混賬!


    果真是混賬。


    李淵看到了李靖報上的最終傷亡數字。


    傷兵滿營是沒錯,但不是大軍營盤,而是醫兵的營。


    竇樂的親兵損失了一半。


    是傷、殘、亡的數量,達到正兵的一半,可傷、殘、亡的數字卻是是連輔兵都算上的。


    受損最重的是三千精騎,戰死三百零一人。


    然後是山營,戰死七十七人。


    李淵看看四周,腦海中想著,要不要撤回那份加倍撫恤的詔書呢。


    可再想想,就這點戰死士卒的數量,加五倍似乎也沒多少。


    更何況,這次大勝之後得來的牛、羊、馬、金、銀、鐵器,現在都沒辦法統計,隻有海量二字。


    罷了,罷了。


    這個竇樂什麽時候讓人省心了,或許才讓人頭疼。


    唐對突厥。


    不是大勝。


    而是唐滅突厥。


    世間盛傳,大唐國舅,就是滅國的國舅,輕易不會開戰,開戰即滅國。


    長安城內,無論是官員、商旅、走卒……都不敢相信戰報是真的。


    強大的突厥,滅了。


    這麽高興的日子,當如何?


    自當跳舞。


    大唐皇宮,被竇樂盛情邀請,不遠數千裏來到長安的頡利大可汗,穿著鮮豔的服裝,一曲胡旋舞,讓李淵一個人就喝下了半鬥酒。


    裴寂的興奮的跑到大殿中間,來了一曲他不知道從哪裏學到的奔馬舞。


    大唐後宮大殿,成了鬥舞之地。


    若不是萬貴妃想盡辦法攔著,喝了半鬥酒的大唐皇帝李淵都要衝進舞池來上一曲。


    突然,李淵看著大殿:“樂郎呢?”


    “醉了。”


    “醉了?他喝了多少?”李淵心說,我這才剛開始喝,他就醉了。


    萬貴妃在桌上看看,終於找到一個放調料的小碗,一寸大小的碗口,比劃了一下:“就這麽多。”


    李淵歎了一口氣,無奈的搖了搖頭,起身吩咐:“上酒。傳詔,長安城再加十日無宵禁,增發酒令。”


    今天是大宴。


    國舅府的女眷們都進宮裏,自稱酒量最差的燕夏都已經喝了一升多。


    國舅,竇樂,喝了一寸大小的小碗,一碗酒就醉了。


    隻有極少數的人知道,竇樂此時躲在皇宮某個角落,蘇有福陪著,正在觀看一支回鶻族長獻上的舞姬的舞蹈水準。


    蘇有福在旁邊遞上一碗已經接近竇樂認知中的甜稠酒的米酒。


    “國舅,就鴻臚寺精通西域的學士們與咱們國舅府裴學士的研究,這批舞姬是回鶻從一個叫斯拉部落搶來的白奴與回鶻人所生,選長相奇特的訓練成舞姬。”


    竇樂拿著小碗稠酒,一邊吃著火鍋,一邊看著。


    麵前是一群最低身高一七五,平均身高一米八的混血兒,與自己記憶中,天山那邊的美女還是不同的。


    竇樂臉微紅,也不知道是那點稠酒,還是火鍋,或者是……


    蕭瑀來了。


    “國舅,正殿之上如此熱鬧,卻獨自躲在這裏?”


    竇樂也沒避諱:“一群糟老爺們跳舞有什麽好看的。”


    蕭瑀:“這些胡姬,上得了國舅的眼?”


    竇樂給蕭瑀倒上酒:“我在想,回鶻人怎麽會得到斯拉部落的白奴,他們往西跑到了哪裏?我有一個錯誤的認知,我一直認為回鶻應該在天山一帶定居的,此時我大概知道,他們跑的挺遠。”


    回鶻人確實跑的挺遠。


    他們有在貝加爾湖的,也有幾乎跑到中亞的,甚至更遠。


    蕭瑀沒接這個話。


    回鶻,跑的再遠對於大唐而言,也就是一個蠻夷部落。


    蕭瑀說道:“家姐來信。”


    竇樂轉過頭了,蕭瑀的姐姐,就是大隋蕭皇後。


    竇樂:“關於,我去嶺南的事?”


    “有,但不止這點。先說嶺南,若是依國舅與馮盎所約,那麽必須盡快準備,從長安去往嶺南,安穩些需要兩個月,或是三個月的時間。”


    竇樂不理解:“帶上行李就出門,還要準備什麽?”


    蕭瑀:“輕車簡從是吧。我算了算,小一萬人左右。”


    “小,小一萬人。”竇樂還真的給嚇了一跳,自己說的輕車簡從,怎麽還要小一萬人。


    蕭瑀給算了:“依親兵,四營各帶二百人,這就是依兩千人計算的。”


    竇樂也反駁,因為要把輔兵、夥頭軍、馬夫、醫兵……這些全部都帶上,還真是兩千人這個數量。


    竇樂說道:“我請了師傅,帶二百道友,四百弟子同往。”


    蕭瑀:“這又是兩千人。國舅夫人即將臨盆,肯定不能遠行。國舅南下不是去打仗的是,是去訪友,自然要帶上有身份的夫人。這又是要依一千人算起。”


    “我家要去些人,另三家也要去些人,世家們也會派人跟隨,這又是至少兩千人。”


    “聖人必有對馮盎的賞賜,也要隨行。”


    “還有……”


    讓蕭瑀這麽算呀算,一萬人沒擋住。


    別說是一路上的吃喝,僅僅是用水這一項,都是一個需要有行軍經驗的將軍帶著一個團隊來管理,否則肯定會出亂子。


    蕭瑀突然笑了:“我個人推薦,李道宗為行軍總管。”


    “李道宗呀!”竇樂都忍不住笑了。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選。


    眼下,李道宗很悲劇。


    作為皇親,大唐皇帝李淵的堂侄,也算是一位優秀的將軍,可是無論去哪裏都會引起士兵們的不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國舅縱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福氣泥娃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福氣泥娃娃並收藏大唐之國舅縱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