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樂想讓執失武去聯絡草原各族,給李淵上尊號,天可汗。
這事的壞處呢,不是占了未來屬於李二的尊號,而是草原萬一真的是臣服,那自己將來怎麽去發兵征討,還是隻能慢慢的同化?
思考再三,竇樂還是感覺這個尊號的好處多過壞處。
竇樂便說道:“去聯絡草原各部,給聖人上尊號,請聖人祭天,領天可汗的尊號。這事辦好,隻要你家不造反,有唐一代富貴榮華不在話下。”
執失武激動的手都在顫抖,想道謝都不知道如何開口了。
竇樂又說道:“就這樣,別沒事經常來見我,關於你兒子想和那個公主訂親的事,在我看來無所謂,你想折騰就去折騰吧。”
“是,是。”
執失武趕緊退著離開了這屋。
出門才轉身,雙手捧著剛才拿著就一直沒放下的酒碗,小跑著就離開了。
竇樂呢,眯著眼睛繼續看美女版胡旋舞,這比一群糟老爺們跳的好看多了。
突然,竇樂坐直了身體:“有福。”
蘇有福嗖的一下就出現在竇樂身側:“國舅,小的在。”
“悄悄的去找杜依藝,如果他醉了,就等他醒了再說。如果他醉,就去告訴他,讓他秘密的安排,給趙德言加封一個國公的爵位。接下來,派出可靠的信使……”
竇樂思考著。
分析了當年的各種形勢之後,竇樂作出了決定:“去找太子,讓他扛下這事,如果太子殿下沒意見,就對外宣稱,趙德言是原太子府屬官,為破解頡利可汗對大唐的威脅,前往突厥潛伏在頡利可汗身邊。”
“如果太子不願意扛這事,就讓柴紹去扛。”
蘇有福:“小的明白,小的自己往北去,見太子殿下。”
“也好,莫外傳。”
蘇有福又問:“小的鬥膽問一句,這趙德言是何人?”
竇樂:“敗類。既然你要北上,還有一件事情也一並辦了,告訴劉文靜,逃往百濟,先安定下來,我自會有安排。順便……”竇樂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蘇有福秒懂:“趙德言,死在見屍,活要變屍。”
竇樂點點頭。
派往突厥最大的奸細,其實是劉文靜。
竇樂要保劉文靜,隻有讓趙德言出來扛雷。然後讓劉文靜順利的逃往百濟。
傍晚時分,竇樂回家。
第二天就,說什麽都不出門,就在家裏陪著韋玎。
韋玎挺著肚子,翻看著堆積如山的請柬,今日的她,已經不是當年病的要死,和竇樂一起回到大興城的小丫頭了。
“獨孤夫人今日前往裴家……
“楊夫人去楊氏在長安的大宅,也算是回家,選一隊舞姬帶上……
“陰夫人,去屈突家,代國舅給屈突老將軍靈前送一份戰報……
韋玎很從容的安排著家裏每個人接下來的日程。
在長安城內,貴婦女眷之間的宴會可不能輕視。
滅突厥,大唐皇帝要大宴七日。
各家各府,也有小宴慶祝,更有貴婦女眷的私宴。
國舅府不開宴。
沒理由。
卻也沒人說什麽。
竇樂裝醉,不想去參加皇宮宴會,也一樣,沒人說什麽。
皇宮內女眷的宴會,韋玎讓韋纖芸代表國舅府去了,論輩份,雖然不是同一房的,卻同是京兆韋氏,若在族中,韋玎要叫韋纖芸一聲姑姑的。
因為韋纖芸年長,經曆的事情也多,沉穩。
除了她,還真沒誰合適代表國舅府去皇宮參加萬貴妃主持的宴會。
就這樣,在長安城酒、肉的消耗量驚人的日子中,又過了兩天。
李靖回來了。
帶著完整的戰場記錄文書。
在李靖回來的當天,竇樂卻離開的長安城,往城南去了。
一天後,澇河旁。
這裏距離南山馬場不太遠,隻有三十裏不到。
竇樂站在河邊,看著澇河上的水車,一眼望不到頭,黃燦燦的麥田。
“國舅,打聽清楚了。”
竇樂指著河對岸的麥田:“麥子黃子,還有多少天收割?”
說話的親衛叫竇鐵,上前回答:“再有十日吧,等杏兒也黃了的時候,正好收麥子。”
竇樂點了點頭。
杏成熟之後,就到了收麥子的日子。
步行,穿過田間地頭,竇樂來到了一處村子,沒等竇樂往村子裏走,村裏人就已經聚集在村口。
沒等竇樂開口呢,就見一個老婦人,至少在竇樂眼中,鬢角已經有點發白的,自然就是老婦人。
老婦人上前:“郎君,我夫,吾兒,可有斬下賊頭,可有報答郎君之恩。二子已成年,有妻有婢,已留下一子一女,有勇力……”
竇樂懵了一下,幾乎隻是一瞬間,竇樂破防了。
竇樂轉過身,站在一旁的竇鐵看到竇樂眼圈發紅,立即上前高喊:“曾二牛,山營輔兵七隊,伍什長,得賊首五隻,奪弓一副。”
這個奪弓,是代表殺了對方一名至少是帶百人的弓手隊正一名。
“曾家大郎,重甲騎伍長,奪兩旗,斬七將,斬賊八十三具……”
竇鐵高聲念著。
竇樂卻是背著手看著遠方。
剛才那句話,是真的讓他破防了。
這個村子,說是竇樂家的佃戶也合適,說不是,也可以。
當年南山馬場留下的力士。
家眷們就在竇樂得到的田地安居下來,負責耕種田地,養馬、養牛,再借河水建成水車,紡織、磨麵。
換一個角度,國舅府親兵,就是竇樂的私兵。
這些,就是竇樂私兵的家眷。
那婦人內心肯定是悲傷,見到自己卻第一時間先問,自己的丈夫,兒子是不是奮勇殺敵了,然後又讓自己的二兒子來從軍。
這不由的讓竇樂想到了穿越前的一些事情。
差別僅僅隻是,這婦人不知有大唐,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國舅,以郎君相稱,還是當年在南山馬場的稱呼。她心中,隻有當年給了她家屋子、織機、田地的竇郎君。
竇樂原計劃,一一去拜訪那些戰死在滅突厥戰場上,親兵的家眷。
計劃是計劃。
現實是,知道竇樂在這個村子,周邊二十裏內,都自己過來了。
竇樂親自探訪是心意。
親兵家眷哪能真的在家等著。
這事的壞處呢,不是占了未來屬於李二的尊號,而是草原萬一真的是臣服,那自己將來怎麽去發兵征討,還是隻能慢慢的同化?
思考再三,竇樂還是感覺這個尊號的好處多過壞處。
竇樂便說道:“去聯絡草原各部,給聖人上尊號,請聖人祭天,領天可汗的尊號。這事辦好,隻要你家不造反,有唐一代富貴榮華不在話下。”
執失武激動的手都在顫抖,想道謝都不知道如何開口了。
竇樂又說道:“就這樣,別沒事經常來見我,關於你兒子想和那個公主訂親的事,在我看來無所謂,你想折騰就去折騰吧。”
“是,是。”
執失武趕緊退著離開了這屋。
出門才轉身,雙手捧著剛才拿著就一直沒放下的酒碗,小跑著就離開了。
竇樂呢,眯著眼睛繼續看美女版胡旋舞,這比一群糟老爺們跳的好看多了。
突然,竇樂坐直了身體:“有福。”
蘇有福嗖的一下就出現在竇樂身側:“國舅,小的在。”
“悄悄的去找杜依藝,如果他醉了,就等他醒了再說。如果他醉,就去告訴他,讓他秘密的安排,給趙德言加封一個國公的爵位。接下來,派出可靠的信使……”
竇樂思考著。
分析了當年的各種形勢之後,竇樂作出了決定:“去找太子,讓他扛下這事,如果太子殿下沒意見,就對外宣稱,趙德言是原太子府屬官,為破解頡利可汗對大唐的威脅,前往突厥潛伏在頡利可汗身邊。”
“如果太子不願意扛這事,就讓柴紹去扛。”
蘇有福:“小的明白,小的自己往北去,見太子殿下。”
“也好,莫外傳。”
蘇有福又問:“小的鬥膽問一句,這趙德言是何人?”
竇樂:“敗類。既然你要北上,還有一件事情也一並辦了,告訴劉文靜,逃往百濟,先安定下來,我自會有安排。順便……”竇樂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蘇有福秒懂:“趙德言,死在見屍,活要變屍。”
竇樂點點頭。
派往突厥最大的奸細,其實是劉文靜。
竇樂要保劉文靜,隻有讓趙德言出來扛雷。然後讓劉文靜順利的逃往百濟。
傍晚時分,竇樂回家。
第二天就,說什麽都不出門,就在家裏陪著韋玎。
韋玎挺著肚子,翻看著堆積如山的請柬,今日的她,已經不是當年病的要死,和竇樂一起回到大興城的小丫頭了。
“獨孤夫人今日前往裴家……
“楊夫人去楊氏在長安的大宅,也算是回家,選一隊舞姬帶上……
“陰夫人,去屈突家,代國舅給屈突老將軍靈前送一份戰報……
韋玎很從容的安排著家裏每個人接下來的日程。
在長安城內,貴婦女眷之間的宴會可不能輕視。
滅突厥,大唐皇帝要大宴七日。
各家各府,也有小宴慶祝,更有貴婦女眷的私宴。
國舅府不開宴。
沒理由。
卻也沒人說什麽。
竇樂裝醉,不想去參加皇宮宴會,也一樣,沒人說什麽。
皇宮內女眷的宴會,韋玎讓韋纖芸代表國舅府去了,論輩份,雖然不是同一房的,卻同是京兆韋氏,若在族中,韋玎要叫韋纖芸一聲姑姑的。
因為韋纖芸年長,經曆的事情也多,沉穩。
除了她,還真沒誰合適代表國舅府去皇宮參加萬貴妃主持的宴會。
就這樣,在長安城酒、肉的消耗量驚人的日子中,又過了兩天。
李靖回來了。
帶著完整的戰場記錄文書。
在李靖回來的當天,竇樂卻離開的長安城,往城南去了。
一天後,澇河旁。
這裏距離南山馬場不太遠,隻有三十裏不到。
竇樂站在河邊,看著澇河上的水車,一眼望不到頭,黃燦燦的麥田。
“國舅,打聽清楚了。”
竇樂指著河對岸的麥田:“麥子黃子,還有多少天收割?”
說話的親衛叫竇鐵,上前回答:“再有十日吧,等杏兒也黃了的時候,正好收麥子。”
竇樂點了點頭。
杏成熟之後,就到了收麥子的日子。
步行,穿過田間地頭,竇樂來到了一處村子,沒等竇樂往村子裏走,村裏人就已經聚集在村口。
沒等竇樂開口呢,就見一個老婦人,至少在竇樂眼中,鬢角已經有點發白的,自然就是老婦人。
老婦人上前:“郎君,我夫,吾兒,可有斬下賊頭,可有報答郎君之恩。二子已成年,有妻有婢,已留下一子一女,有勇力……”
竇樂懵了一下,幾乎隻是一瞬間,竇樂破防了。
竇樂轉過身,站在一旁的竇鐵看到竇樂眼圈發紅,立即上前高喊:“曾二牛,山營輔兵七隊,伍什長,得賊首五隻,奪弓一副。”
這個奪弓,是代表殺了對方一名至少是帶百人的弓手隊正一名。
“曾家大郎,重甲騎伍長,奪兩旗,斬七將,斬賊八十三具……”
竇鐵高聲念著。
竇樂卻是背著手看著遠方。
剛才那句話,是真的讓他破防了。
這個村子,說是竇樂家的佃戶也合適,說不是,也可以。
當年南山馬場留下的力士。
家眷們就在竇樂得到的田地安居下來,負責耕種田地,養馬、養牛,再借河水建成水車,紡織、磨麵。
換一個角度,國舅府親兵,就是竇樂的私兵。
這些,就是竇樂私兵的家眷。
那婦人內心肯定是悲傷,見到自己卻第一時間先問,自己的丈夫,兒子是不是奮勇殺敵了,然後又讓自己的二兒子來從軍。
這不由的讓竇樂想到了穿越前的一些事情。
差別僅僅隻是,這婦人不知有大唐,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國舅,以郎君相稱,還是當年在南山馬場的稱呼。她心中,隻有當年給了她家屋子、織機、田地的竇郎君。
竇樂原計劃,一一去拜訪那些戰死在滅突厥戰場上,親兵的家眷。
計劃是計劃。
現實是,知道竇樂在這個村子,周邊二十裏內,都自己過來了。
竇樂親自探訪是心意。
親兵家眷哪能真的在家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