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城的夜晚美不勝收。
古建築沿江而建,兩旁五光十色的霓虹燈照射在江麵上,每隔十來米就可見的酒吧傳來的勁爆音樂將江水震蕩的波光粼粼。
整個城內,熱鬧非凡,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前來這裏旅遊的青年男女。身處在這古樸與流行有機結合的姹紫嫣紅之中,不免令人感吸這裏的浪漫。
寧孺威、聶飛前、成剛、蔣卉英在巷子裏兜兜轉轉半天,隻能找得一家苗家手拉麵館,吃上一碗手拉麵,幾根油條。
沿江而下,人多嘴雜,相互說話,若是小聲一些,對方根本聽不見。
寧孺威緊緊拉著聶飛前的手,因為一不留意,就會麵臨走散,若是兩人分開,哪怕隻是相隔十米之差,也很難在人群之中一眼就認出對方。
其實旅遊有時候就是“人雲亦雲”。
好的景觀自然是前提,但最重要的是看旅遊者的心情,隻有擁有好的心情,才算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旅遊。如果一大群人都有好心情,自然會傳染給其他人。在歡樂的氣氛中,即使在毫無意義的旅遊中,也會變得有意義。
這晚他們每到一個景點,都要合影留念,特別是聶飛前和蔣卉英,似乎很享受這種時光,無論單人或是雙人還是三人照片,她們都照了一大堆,有時候還會請一個陌生人為她們拍照。
寧孺威和成剛,被兩個女孩子拉去擺各種pose,差不多折騰了幾個小時,他們已經感覺精疲力盡,而聶飛前和蔣卉英還玩的不亦樂乎。
快走出那段繁華的酒吧路段,他們來到了一個幽靜的河邊沙灘旁。
寧孺威找了一個石凳子,一屁股坐在上麵,雙腳感覺還在發麻。仰天長吐一口氣,心想終於可以安靜一會兒了。
另外三個人,則還在河邊拍照,完全不知疲倦。
一切美好的風景,都需要靜心去觀賞。
寧孺威左顧右盼,內心不禁感慨這座古城的魅力。突然,聽得一陣清脆的擊打聲......
咚...啪啪...咚...啪啪...咚咚啪啪咚啪—咚...啪啪...咚...啪啪...咚咚啪啪咚啪—咚...啪啪...咚...啪啪...咚咚啪啪咚啪......
曾經我也痛過我也恨過怨過放棄過,在自己的房間裏,覺得幸福遺棄我。如果沒有分離背叛的醜陋,怎麽算是真愛過。請你試著相信一愛再愛不要低下頭,別怕青春消逝,就不信單純的美夢,我在這岸看著你,又為你的堅持感動......
咚...啪啪...咚...啪啪...咚咚啪啪咚啪—咚...啪啪...咚...啪啪...咚咚啪啪咚啪—咚...啪啪...咚...啪啪...咚咚啪啪咚啪......
寧孺威定眼望去,二十來米開外,一個年輕女子,此刻正有節奏地拍打著苗家手鼓,輕唱著陶晶瑩的《女人心事》。
她在石板街道的一旁,坐在一張木凳上,身前擺放著兩張簸箕,裏麵裝著各種小裝飾品,應該是賣給那些前來這裏旅遊的遊客。
她一身花白色連衣裙,雙腿間夾著一個苗家手鼓。
她麵目清秀,臉上似乎寫滿了滄桑,她的心情旁人很難猜出是好還是壞,隻能從她的歌聲中去感受。
她的嗓語清脆,悅耳動聽,歌聲中透露著淡淡的憂傷。此刻的她,正如這首歌一樣,似乎在講述屬於她的故事。
寧孺威對這首歌並不陌生,他在一旁靜靜地觀看著,那女子將《女人心事》本來沒有那麽多的重複內容,重複唱了很多遍。
差不多十來分鍾時間之中,寧孺威的眼神從未離開過她。
這時,聶飛前過來了,緊挨著寧孺威坐下,道:“寧哥哥。你怎麽一個人在這裏坐著?”
“你看。”寧孺威把手指向那個女子。“我覺得這手鼓挺有意思的。”寧孺威一手輕輕地摟著聶飛前的肩,繼續說道。
“唱的很好聽。”聶飛前似乎也被那女子的歌聲感染,目不轉睛地盯著她,不願移開半點。
聶飛前可能也有些折騰累了,她陪著寧孺威一直盯著不遠處的女子看,聽了一首歌又一首歌。
可能那女子已經發現了他們在盯著自己看,此時正向他們招手,示意他們過去。
聶飛前看了寧孺威一眼,似乎在問要不要過去瞧瞧?
寧孺威點了點頭,兩人朝那女子走了過去。
“大姐。你的歌聲真好聽。”聶飛前上前,便微笑著說道。
“不過胡亂哼幾句罷了。我在這裏呆了很久,從沒一個人認真聽過我唱歌。謝謝你們肯聽我唱歌。”女子語氣平淡,臉上無喜無悲,很從容,就如看破紅塵一樣。
“這手鼓也挺有意思的,你玩兒的不錯。”寧孺威是打心底佩服,毫無誇讚拍馬屁之意。
“要不要試試?”女子一邊說,一邊將手鼓遞給寧孺威。
寧孺威接過來,胡亂拍打幾下,感覺毫無章法可言。為了不丟人現眼,很快便將手鼓還給了那女子。
“這東西不錯。”聶飛前從簸箕內拿起一個小包,上麵繡著各種花紋,非常漂亮。
“這些都是我親手繡的。”
寧孺威仔細一看,裏麵全是刺繡品,花花綠綠,十分漂亮。由於好奇,刻意挑了一張手絹怕,拿在手中,認真打量著,一個大紅“囍”字,周圍鑲嵌很多不知名的花,心想隻有手法靈巧,想象豐富,才能繡出這麽美麗的圖案。
“這是我們家鄉哭嫁用的手絹。這些東西在這邊似乎不太受歡迎。”女子繼續解釋道。
“聽你口音,也不像是本地人呀?怎麽會跑在這裏來呢?”寧孺威覺得她聲音特別熟悉,隨口問了一句。
“我巴城人,來這邊快大半年了。”
“巴城?”
“嗯。是不是覺得和你們說話很像?兩位應該也是白鷺州那邊的吧?”
“我們也是巴城人。”
“好巧。”
“不過我們是巴城鄉下的。”
“我都不知我應該是巴城哪裏人,或許半個巴城城內人,半個離雁人吧。”女子臉上,再一次露出淡淡的憂傷。語氣中,似乎對現實充滿著抱怨。
“你是離雁的?”聶飛前本來一直在看刺繡,聽得“離雁”兩個字,頓時驚住了。
“小妹妹知道離雁?”女子同樣好奇地看著聶飛前。
“我也是離雁人。”聶飛前道。
“這麽巧?”盡管遇上了老鄉,本應是一件高興的事,可她臉上還是不見半點笑意。
“我是土生土長的離雁人。姐,你怎麽會來這裏呢?”聶飛前親切地稱呼她一聲姐,很好奇她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
“這說來話就長了......”
古建築沿江而建,兩旁五光十色的霓虹燈照射在江麵上,每隔十來米就可見的酒吧傳來的勁爆音樂將江水震蕩的波光粼粼。
整個城內,熱鬧非凡,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前來這裏旅遊的青年男女。身處在這古樸與流行有機結合的姹紫嫣紅之中,不免令人感吸這裏的浪漫。
寧孺威、聶飛前、成剛、蔣卉英在巷子裏兜兜轉轉半天,隻能找得一家苗家手拉麵館,吃上一碗手拉麵,幾根油條。
沿江而下,人多嘴雜,相互說話,若是小聲一些,對方根本聽不見。
寧孺威緊緊拉著聶飛前的手,因為一不留意,就會麵臨走散,若是兩人分開,哪怕隻是相隔十米之差,也很難在人群之中一眼就認出對方。
其實旅遊有時候就是“人雲亦雲”。
好的景觀自然是前提,但最重要的是看旅遊者的心情,隻有擁有好的心情,才算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旅遊。如果一大群人都有好心情,自然會傳染給其他人。在歡樂的氣氛中,即使在毫無意義的旅遊中,也會變得有意義。
這晚他們每到一個景點,都要合影留念,特別是聶飛前和蔣卉英,似乎很享受這種時光,無論單人或是雙人還是三人照片,她們都照了一大堆,有時候還會請一個陌生人為她們拍照。
寧孺威和成剛,被兩個女孩子拉去擺各種pose,差不多折騰了幾個小時,他們已經感覺精疲力盡,而聶飛前和蔣卉英還玩的不亦樂乎。
快走出那段繁華的酒吧路段,他們來到了一個幽靜的河邊沙灘旁。
寧孺威找了一個石凳子,一屁股坐在上麵,雙腳感覺還在發麻。仰天長吐一口氣,心想終於可以安靜一會兒了。
另外三個人,則還在河邊拍照,完全不知疲倦。
一切美好的風景,都需要靜心去觀賞。
寧孺威左顧右盼,內心不禁感慨這座古城的魅力。突然,聽得一陣清脆的擊打聲......
咚...啪啪...咚...啪啪...咚咚啪啪咚啪—咚...啪啪...咚...啪啪...咚咚啪啪咚啪—咚...啪啪...咚...啪啪...咚咚啪啪咚啪......
曾經我也痛過我也恨過怨過放棄過,在自己的房間裏,覺得幸福遺棄我。如果沒有分離背叛的醜陋,怎麽算是真愛過。請你試著相信一愛再愛不要低下頭,別怕青春消逝,就不信單純的美夢,我在這岸看著你,又為你的堅持感動......
咚...啪啪...咚...啪啪...咚咚啪啪咚啪—咚...啪啪...咚...啪啪...咚咚啪啪咚啪—咚...啪啪...咚...啪啪...咚咚啪啪咚啪......
寧孺威定眼望去,二十來米開外,一個年輕女子,此刻正有節奏地拍打著苗家手鼓,輕唱著陶晶瑩的《女人心事》。
她在石板街道的一旁,坐在一張木凳上,身前擺放著兩張簸箕,裏麵裝著各種小裝飾品,應該是賣給那些前來這裏旅遊的遊客。
她一身花白色連衣裙,雙腿間夾著一個苗家手鼓。
她麵目清秀,臉上似乎寫滿了滄桑,她的心情旁人很難猜出是好還是壞,隻能從她的歌聲中去感受。
她的嗓語清脆,悅耳動聽,歌聲中透露著淡淡的憂傷。此刻的她,正如這首歌一樣,似乎在講述屬於她的故事。
寧孺威對這首歌並不陌生,他在一旁靜靜地觀看著,那女子將《女人心事》本來沒有那麽多的重複內容,重複唱了很多遍。
差不多十來分鍾時間之中,寧孺威的眼神從未離開過她。
這時,聶飛前過來了,緊挨著寧孺威坐下,道:“寧哥哥。你怎麽一個人在這裏坐著?”
“你看。”寧孺威把手指向那個女子。“我覺得這手鼓挺有意思的。”寧孺威一手輕輕地摟著聶飛前的肩,繼續說道。
“唱的很好聽。”聶飛前似乎也被那女子的歌聲感染,目不轉睛地盯著她,不願移開半點。
聶飛前可能也有些折騰累了,她陪著寧孺威一直盯著不遠處的女子看,聽了一首歌又一首歌。
可能那女子已經發現了他們在盯著自己看,此時正向他們招手,示意他們過去。
聶飛前看了寧孺威一眼,似乎在問要不要過去瞧瞧?
寧孺威點了點頭,兩人朝那女子走了過去。
“大姐。你的歌聲真好聽。”聶飛前上前,便微笑著說道。
“不過胡亂哼幾句罷了。我在這裏呆了很久,從沒一個人認真聽過我唱歌。謝謝你們肯聽我唱歌。”女子語氣平淡,臉上無喜無悲,很從容,就如看破紅塵一樣。
“這手鼓也挺有意思的,你玩兒的不錯。”寧孺威是打心底佩服,毫無誇讚拍馬屁之意。
“要不要試試?”女子一邊說,一邊將手鼓遞給寧孺威。
寧孺威接過來,胡亂拍打幾下,感覺毫無章法可言。為了不丟人現眼,很快便將手鼓還給了那女子。
“這東西不錯。”聶飛前從簸箕內拿起一個小包,上麵繡著各種花紋,非常漂亮。
“這些都是我親手繡的。”
寧孺威仔細一看,裏麵全是刺繡品,花花綠綠,十分漂亮。由於好奇,刻意挑了一張手絹怕,拿在手中,認真打量著,一個大紅“囍”字,周圍鑲嵌很多不知名的花,心想隻有手法靈巧,想象豐富,才能繡出這麽美麗的圖案。
“這是我們家鄉哭嫁用的手絹。這些東西在這邊似乎不太受歡迎。”女子繼續解釋道。
“聽你口音,也不像是本地人呀?怎麽會跑在這裏來呢?”寧孺威覺得她聲音特別熟悉,隨口問了一句。
“我巴城人,來這邊快大半年了。”
“巴城?”
“嗯。是不是覺得和你們說話很像?兩位應該也是白鷺州那邊的吧?”
“我們也是巴城人。”
“好巧。”
“不過我們是巴城鄉下的。”
“我都不知我應該是巴城哪裏人,或許半個巴城城內人,半個離雁人吧。”女子臉上,再一次露出淡淡的憂傷。語氣中,似乎對現實充滿著抱怨。
“你是離雁的?”聶飛前本來一直在看刺繡,聽得“離雁”兩個字,頓時驚住了。
“小妹妹知道離雁?”女子同樣好奇地看著聶飛前。
“我也是離雁人。”聶飛前道。
“這麽巧?”盡管遇上了老鄉,本應是一件高興的事,可她臉上還是不見半點笑意。
“我是土生土長的離雁人。姐,你怎麽會來這裏呢?”聶飛前親切地稱呼她一聲姐,很好奇她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
“這說來話就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