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同學們拿到了畢業證。
這天對寧孺威來說,無疑是意義非凡的日子,他和郭元鵬一樣,同時拿到了農學院和音樂學院兩本畢業證書,還拿到了農學學位和藝術學位雙學位。
大學匆匆四年,雖然找工作之事還遲遲沒有確定下來,但在學校該拿的證書,和一係列與學習成績無關的獎勵,對寧孺威來說收獲了不少。
在找工作這件事上,不少公司都曾想和寧孺威簽約,但不管哪家公司,不論公司好與不好,寧孺威都一口拒絕了。也有幾家事業單位寧孺威可以選擇去,但這些單位都不是在六州或者白鷺州,寧孺威沒有找到一個讓自己滿意的職位,也放棄了就業的機會。
寧孺威已經打定主意要留的地方,首選就是白鷺州,其次才是六州,至於其它地方,不管職位有多大的誘惑,他都不可能離開這兩個地方。
拿到這兩份沉甸甸的畢業證書,寧孺威和其他同學一樣,心情都是複雜的。
十六年的學生生涯,隨著拿到這兩本畢業證書,也畫上了完美的句號。從一個什麽事都不懂的小孩,到一個23歲的大男孩子,其中走過來的路,有辛酸,有苦惱,同時也有歡樂,也有瘋狂。
最天真的無知,留在了校園,最歡快的微笑,留在了校園,最絢麗的部分青春,也留在了校園,寧孺威在校園中走過了十多年難忘的時光,這十多年來,他一步一步在成長,一步一步學會獨立去思考問題。
寧孺威仰天長歎,感恩父母的幸苦付出,讓他度過了這十多年的美好校園時光,也感謝一路走來遇見的每一個同學,認識他們,是寧孺威一生之中最寶貴的財富。
“我們畢業啦......”
“六州大學,再見了!”
“我們終於大學畢業啦......”
拿到證書這一刻,同學們手拉手在校園大喊。
此時的他們就像一群瘋子,一群含淚又幸福的瘋子。
這聲“我們畢業啦”聲音中飽含了他們十多年來的不懈奮鬥,飽含了他們走過的青春之路,也飽含了他們對未來人生的美好憧憬。
畢業證書就是自己另一張名片,今後,大家或許都得靠它去求生。
一陣大吼後,同學們緊緊擁在了一起,回想起了十多年走過來的奮鬥之路......
這天,06農學班又一次來到操場上,大家拿著畢業證書,合影了他們最後一張“全家福”。
在一場簡單的集體道別後,大家各自分開。
下午,06農學班最先離開的人是華西猛,他家就在六州,而其他人都得等待第二天才離開。
華西猛離開的時候,班上的籃球隊、足球隊成員全部到場,也包括部分女同學都來為他送別。
華西猛和大家一一擁抱,相互留下最美好的祝願。
這天下午,班上走了十來個同學。
每個人的離開,都是一份不舍。
畢竟,他們都是在這個地方共同生活了四年的兄弟姐妹,但又到了不得不說再見的時候。
聚是一種歡喜,一種緣分,離是一種憂愁,一種希望。
晚上,603寢室聚在一起,今晚是他們最後一頓大團圓晚餐。
依舊是二師兄火鍋店,依舊是一鍋脆皮豬腳。
二師兄火鍋店,在這四年時間中603寢室不知來了這裏多少次,似乎對這裏留下了深厚的感情。
“二師兄。我們畢業了,今晚再來看你一次。”剛進門,魯肇明便道。
魯肇明的話也不假,二師兄似乎已經成了他們的大廚,成立他們校外用餐的固定餐廳。
“好嘞。祝兄弟們前程似錦,節節升高。今晚我會拿出我最好的廚藝,也送你們幾個小菜,感謝你們這幾年來對小店的關照。”
配胖的二師兄,還是那副可愛和藹的樣子,四年來他似乎從沒變過。他的熱情,兄弟們銘記在心,他作為飯店老板,多次勸他們少喝酒,也多次在他們醉酒後,免費給他們送上幾盤解酒菜,這些大家都還清清楚楚地記得。
這晚,他們差不多一人喝了一斤酒,回寢室的時候,各自攙扶著,口中還有說不完的話題:
那年,他們相互起了綽號......
老叫花、雞娃兒、老妖、華南虎、順子、花雞公、陰包穀、電燈泡、禦林軍、矮腳虎、洞洞、黑蛋等一連串經典的綽號,不會因為畢業而消失,這將永遠延續下去。
那年,他們一起為了冠軍拚搏過......
那年,他們為了討論一個女孩子天方夜譚到通宵......
那年,他們為了約女孩子出來吃飯想方設法過......
那年,他們為了打遊戲在網吧通宵過......
那年,他們因為掛科擔驚受怕過......
一切的一切,這些清晰的畫麵,大家都還曆曆在目。
第二天一早,寧孺威準備回巴城了。
本來郭元鵬極力勸解寧孺威留在六州,可寧孺威說還是準備先回巴城看望父母後,再作打算。見寧孺威去意已決,郭元鵬也沒再留了,隻說了句“來了六州後聯係”。
學校門口,班上來了二十多個同學,大家一一和寧孺威道別。
寧孺威擁抱了每個同學,心中那份不舍,隻能用這句“咱們後會有期”作為最後的“禮物”送給大家。
當寧孺威轉身那一刻,身後揮舞著那麽多雙手,這是對寧孺威四年來結下深厚同學情誼的一一展示,也是對他為人的充分肯定。
麵對同學們的不舍,寧孺威再次回頭向大家揮了揮手,身後留下那“六州大學”幾個大字和同學們一雙雙難舍難分的眼神......
出了篤行路,寧孺威打了個電話給陸珍珍,說是要離開六州了。陸珍珍非要出來送寧孺威,寧孺威說趕時間,隻能回到六州後再聯係。
當寧孺威到湖中公園的時候,無孀已經在那裏等了很久。見到身上背著包裹的寧孺威出現,無孀快速上前,深深擁住了他。
“回去把事情辦好後,記得來六州。我說過,你不來六州,我就來巴城。”
無孀緊緊抱著寧孺威,心中有十萬個不舍,她很想跟著寧孺威回巴城,可被寧孺威一口回絕,也隻能呆在這裏安安心心上班,期望著有一天寧孺威能再次回來。
兩人纏纏綿綿很久,寧孺威終究還是離開了。
在去車站的路上,寧孺威心情萬般複雜。
很多種思緒在他心中衝來衝去、相互撞擊,搞得寧孺威心煩意亂。
校園生活已經結束,人生到此已經畫上了一個小小的句號。然而,前路又該何去何從?
這天對寧孺威來說,無疑是意義非凡的日子,他和郭元鵬一樣,同時拿到了農學院和音樂學院兩本畢業證書,還拿到了農學學位和藝術學位雙學位。
大學匆匆四年,雖然找工作之事還遲遲沒有確定下來,但在學校該拿的證書,和一係列與學習成績無關的獎勵,對寧孺威來說收獲了不少。
在找工作這件事上,不少公司都曾想和寧孺威簽約,但不管哪家公司,不論公司好與不好,寧孺威都一口拒絕了。也有幾家事業單位寧孺威可以選擇去,但這些單位都不是在六州或者白鷺州,寧孺威沒有找到一個讓自己滿意的職位,也放棄了就業的機會。
寧孺威已經打定主意要留的地方,首選就是白鷺州,其次才是六州,至於其它地方,不管職位有多大的誘惑,他都不可能離開這兩個地方。
拿到這兩份沉甸甸的畢業證書,寧孺威和其他同學一樣,心情都是複雜的。
十六年的學生生涯,隨著拿到這兩本畢業證書,也畫上了完美的句號。從一個什麽事都不懂的小孩,到一個23歲的大男孩子,其中走過來的路,有辛酸,有苦惱,同時也有歡樂,也有瘋狂。
最天真的無知,留在了校園,最歡快的微笑,留在了校園,最絢麗的部分青春,也留在了校園,寧孺威在校園中走過了十多年難忘的時光,這十多年來,他一步一步在成長,一步一步學會獨立去思考問題。
寧孺威仰天長歎,感恩父母的幸苦付出,讓他度過了這十多年的美好校園時光,也感謝一路走來遇見的每一個同學,認識他們,是寧孺威一生之中最寶貴的財富。
“我們畢業啦......”
“六州大學,再見了!”
“我們終於大學畢業啦......”
拿到證書這一刻,同學們手拉手在校園大喊。
此時的他們就像一群瘋子,一群含淚又幸福的瘋子。
這聲“我們畢業啦”聲音中飽含了他們十多年來的不懈奮鬥,飽含了他們走過的青春之路,也飽含了他們對未來人生的美好憧憬。
畢業證書就是自己另一張名片,今後,大家或許都得靠它去求生。
一陣大吼後,同學們緊緊擁在了一起,回想起了十多年走過來的奮鬥之路......
這天,06農學班又一次來到操場上,大家拿著畢業證書,合影了他們最後一張“全家福”。
在一場簡單的集體道別後,大家各自分開。
下午,06農學班最先離開的人是華西猛,他家就在六州,而其他人都得等待第二天才離開。
華西猛離開的時候,班上的籃球隊、足球隊成員全部到場,也包括部分女同學都來為他送別。
華西猛和大家一一擁抱,相互留下最美好的祝願。
這天下午,班上走了十來個同學。
每個人的離開,都是一份不舍。
畢竟,他們都是在這個地方共同生活了四年的兄弟姐妹,但又到了不得不說再見的時候。
聚是一種歡喜,一種緣分,離是一種憂愁,一種希望。
晚上,603寢室聚在一起,今晚是他們最後一頓大團圓晚餐。
依舊是二師兄火鍋店,依舊是一鍋脆皮豬腳。
二師兄火鍋店,在這四年時間中603寢室不知來了這裏多少次,似乎對這裏留下了深厚的感情。
“二師兄。我們畢業了,今晚再來看你一次。”剛進門,魯肇明便道。
魯肇明的話也不假,二師兄似乎已經成了他們的大廚,成立他們校外用餐的固定餐廳。
“好嘞。祝兄弟們前程似錦,節節升高。今晚我會拿出我最好的廚藝,也送你們幾個小菜,感謝你們這幾年來對小店的關照。”
配胖的二師兄,還是那副可愛和藹的樣子,四年來他似乎從沒變過。他的熱情,兄弟們銘記在心,他作為飯店老板,多次勸他們少喝酒,也多次在他們醉酒後,免費給他們送上幾盤解酒菜,這些大家都還清清楚楚地記得。
這晚,他們差不多一人喝了一斤酒,回寢室的時候,各自攙扶著,口中還有說不完的話題:
那年,他們相互起了綽號......
老叫花、雞娃兒、老妖、華南虎、順子、花雞公、陰包穀、電燈泡、禦林軍、矮腳虎、洞洞、黑蛋等一連串經典的綽號,不會因為畢業而消失,這將永遠延續下去。
那年,他們一起為了冠軍拚搏過......
那年,他們為了討論一個女孩子天方夜譚到通宵......
那年,他們為了約女孩子出來吃飯想方設法過......
那年,他們為了打遊戲在網吧通宵過......
那年,他們因為掛科擔驚受怕過......
一切的一切,這些清晰的畫麵,大家都還曆曆在目。
第二天一早,寧孺威準備回巴城了。
本來郭元鵬極力勸解寧孺威留在六州,可寧孺威說還是準備先回巴城看望父母後,再作打算。見寧孺威去意已決,郭元鵬也沒再留了,隻說了句“來了六州後聯係”。
學校門口,班上來了二十多個同學,大家一一和寧孺威道別。
寧孺威擁抱了每個同學,心中那份不舍,隻能用這句“咱們後會有期”作為最後的“禮物”送給大家。
當寧孺威轉身那一刻,身後揮舞著那麽多雙手,這是對寧孺威四年來結下深厚同學情誼的一一展示,也是對他為人的充分肯定。
麵對同學們的不舍,寧孺威再次回頭向大家揮了揮手,身後留下那“六州大學”幾個大字和同學們一雙雙難舍難分的眼神......
出了篤行路,寧孺威打了個電話給陸珍珍,說是要離開六州了。陸珍珍非要出來送寧孺威,寧孺威說趕時間,隻能回到六州後再聯係。
當寧孺威到湖中公園的時候,無孀已經在那裏等了很久。見到身上背著包裹的寧孺威出現,無孀快速上前,深深擁住了他。
“回去把事情辦好後,記得來六州。我說過,你不來六州,我就來巴城。”
無孀緊緊抱著寧孺威,心中有十萬個不舍,她很想跟著寧孺威回巴城,可被寧孺威一口回絕,也隻能呆在這裏安安心心上班,期望著有一天寧孺威能再次回來。
兩人纏纏綿綿很久,寧孺威終究還是離開了。
在去車站的路上,寧孺威心情萬般複雜。
很多種思緒在他心中衝來衝去、相互撞擊,搞得寧孺威心煩意亂。
校園生活已經結束,人生到此已經畫上了一個小小的句號。然而,前路又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