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整個婺陵接連出現了士兵昏迷的現象。一開始隻是幾個人,旁邊的兄弟發現這些人怎麽叫都叫不醒。後來發展到早上醒過來的人也陷入了昏迷。一時間,整個隊伍裏人心惶惶。


    軍醫在第一時間檢查了昏迷的人,沒有找到任何中毒的痕跡。但是肯定有什麽誘因造成了他們的昏迷。軍醫命令軍醫處的人一部分翻找醫書,找尋相關的記錄。而另一部分人則被派出去調查士兵們最近接近了什麽東西,尤其是吃食。


    經過了一個早上的翻閱、調查,沒有得出任何進展。士兵們吃的東西沒有問題,而醫術上的記載都指明要找出病因,對症下藥。雖然這話說了等於沒說,但是確實是這個理。醫術上記述了多種可引發昏迷的原因,也列出了相對應的解法。隻是誘因眾多,解法也頗複雜,這就給治療造成了苦難。更況且現在連誘因都沒找到。


    裴羽也在調查的隊列中。她總覺得這些人更像是中了毒,可是沒有證據。連軍醫都沒有發現中毒的痕跡,這就更奇怪了。任何事情,隻要發生了,則必然會留下蛛絲馬跡。


    胡老頭兒說過,凡是中毒者,必然是接觸了什麽東西,或是皮膚接觸,或是口服,或是鼻子吸入。士兵們這次的昏迷明顯是有人故意而為之,此時此地,最有可能下手的隻有敵對的北國軍隊。如果是他們,會以何種方式下手?軍糧不可能,這些軍糧全都是經由專門的人管理的,不應該出問題。既然不是軍糧,那就應該是…水!沒錯,隻有水可以。


    想到這,裴羽趕忙問了婺陵中的一名軍醫,詢問他婺陵境內是否有河流流經,並且平時的水源是否來自那條河。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她和那名軍醫即刻趕到了那河流查看情況。


    那名軍醫認真地檢查了水質,果不其然,在裏麵發現了一種物質。若是不仔細看的話,會把它認作是平常的沙石。但實際上明顯不是。這種東西帶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混到了水中,會引發人的暈厥。服用的時間越長,中毒的程度就會越深,也就越難清醒。


    找到了誘因,接下來就要解毒了。這解毒的過程也很麻煩。需要將多種具有解毒功效的草藥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煎煮,之後給中毒的人服下。過一個時辰即可暫時解毒,去除一部分毒素後,中毒者會清醒過來。雖然隻是去了一部分毒,但總比一直昏迷好。


    找到解決辦法後,軍醫處的所有人都行動起來。配藥材的配藥材,切藥的切藥材,煎藥的煎藥,一時間忙碌無比。


    等到一批人服下了解藥後,又發現了另一個問題。有一味藥材不夠了,需要馬上去尋找。否則這解藥會失去原有的作用。裴羽自告奮勇去找藥材,另有兩人也站出來和她一起去。去找藥材這件事要和隊長以及將軍報告,獲得他們的允許。


    隊長向將軍匯報後,將軍又另外派了五名士兵和他們一起去。他們沿著後山的小路悄悄離去,去婺陵後方的一座山上尋找藥材。這是一位軍醫給他們值得方向。據他的了解,這座山上藥材很多,他們一定可以找到。


    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北國軍隊會在這個時候來襲。雖然之前早有準備,但是此次士兵中毒一事,對婺陵的兵力有很大的影響。有些士兵剛從昏迷中醒來,身體還十分虛弱。有的士兵還尚在昏迷之中。剩下那些中毒不深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這樣一隻隊伍,注定了最後的結局。


    但即使是這樣,一眾士兵們還是咬緊牙關,拿上武器,迎敵。城牆上排列了一列又一列的弓箭手,他們緊緊的抓著手中的箭,時刻準備出擊。城牆下也集聚了眾多士兵,準備迎敵。


    這一刻,他們的行動都是自發的,沒有任何人催促或是命令。


    早在哨兵來報,北國軍隊來襲的時候,王琛就深感這一次在劫難逃。聯係到之前的種種,也全都明白了。北國這一次真的出了一手好招,是他大意了。現在要考慮的是,接下來該怎麽辦。如果戰,必然是輸。如果不戰,難道就這樣投降了嗎?軍帳內的一眾將領吵得不可開交,眾說一詞,但就是沒有得出最終的解決方案。


    他們此刻的爭吵沒有任何意義,隻是在為自己找出路而已。對於他們來說,即使敵人已經兵臨城下,還是為自己找條出路比較重要。雖然早就已經知道了他們的麵目,可是還是覺得無比作嘔。對於王琛而言,此刻最重要的是如何保住這些士兵,而不是身後的那些得與失。


    最後,還是王琛出麵停止了這場爭吵。他隻說了一句話:“降,後果我來承擔。”說完便走出了軍帳。剩下的將領,麵麵相覷。不知道對於他們,這一刻是如釋重負多一點,還是幸災樂禍多一點。


    王琛來到了城門,聽監察的人匯報了最新的情況。北國軍隊陳列在婺陵外,暫時沒有行動。王琛知道,他們是在等婺陵做出選擇。王琛閉了閉眼,下定決心一般,讓士兵把門打開。看守城門的人雖有不解,但仍是聽從了王琛的命令。


    城門一打開,王琛便隻身一人策馬走了出去。走到距離北國軍隊十米的地方停了下來。他對著整個北國軍隊說道:“叫你們將軍出來。”


    過了一會兒,一人騎著馬走了出來。這人,正是北國太子柳煥。他此刻滿身戎裝,騎著馬,到了王琛麵前。


    廢話也不多說,王琛提出婺陵內的南國軍隊會投降,但是北國軍隊不得對他們下手的請求。城,他們可以拿去,但是人,他們不可以動。如果北國太子覺得自己不會背負勝之不武的罵名,願意他們之前的所作所為名揚四國的話,大可以動手。


    北國太子略微思考了會兒,答應了王琛的請求。不過,他隻給王琛半天的時間撤離,半天之後北國軍隊會直驅入城。如果半天之後城內還存有任何南國的人,死傷自負。


    王琛握了握拳頭,答應了柳煥所說的。之後回到婺陵內,下達了撤離的命令。


    命令初下,一眾士兵都沒有行動,隻是看著王琛。王琛加深了語氣:即刻收拾好一切,撤離。有些脾氣急躁的直接開口吼道:“將軍,為什麽撤退?這是懦夫才會幹的事!”


    王琛看了看他,什麽話都沒說。他轉身準備離開,但沒走幾步,又停了下來,說了一句話:想死的,就留在這裏。說完,便離開了此處。


    士兵們遲疑了一會兒,開始行動起來。越是怕死的,動作越快。不過一個時辰,所有人都已經收拾好。王琛下令開城門,撤離。整個婺陵內的人,尚至將領,下至士兵、軍醫,清醒的人攙著昏迷的,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出婺陵的大門,走過北國軍隊留出來的一條空道……


    事後有人問柳煥,當時為何不對婺陵內的人下殺手。柳煥這樣回答:“王琛說的有道理,況且,我們確實是勝之不武。更重要的是,我對北國的軍隊有信心。我希望未來能和王琛來一場真正的對決。”不知道該說柳煥對王琛是英雄惜英雄,還是說他太過自信了,亦或是說他覺得南國不會輕易放過王琛……


    這些都是後話了。現在的事實是,王琛敗了,且還要帶著這樣一隻隊伍回到南國。


    ------題外話------


    戰場上,不會有一直勝的人,也不會有一直輸的的人,重要的是要保存有生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許我清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清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清雲並收藏許我清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