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侍衛仔細看了看畫像,又仔細看了看裴羽,最後示意裴羽可以走了。
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雖然裴羽此刻穿的是女裝,臉上也做了些偽裝,隻是看著畫像上如此逼真的自己,他多少還是有些擔心。不過,總算是有驚無險,她成功地走出了城門。最後回頭看了看這個繁華的地方。
北國的發展其實比南國要好的多。至少這一代的北國君主勵精圖治,愛護百姓。而南國卻是另一番景象。單就她自己親身感受到的一切就很能說明這兩國之間的差距。也許每個國家的朝廷都不可避免的會存在結黨營私之流,但是,能否處理好這個問題是國家能否走向強大必須解決的。至少現在看來,北國也許比南國做的更好。
她並沒有任何貶低南國的意思。南國是她的國家,她所理應維護的地方,隻是,想到某些無奈的事實,總是難免唏噓。不久的將來,兩國必將會有新的戰事發生。隻是,無論誰輸誰贏,最後買單的都隻是百姓而已。朝代的更替亦是如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感慨完,裴羽正式啟程,朝著南國的方向,出發。她身上並沒有多少值錢的東西,就帶了幾件衣服而已。至於銀兩,那就更沒有了,可以說是兩袖清風。白天還好,可是等到了晚上需要投宿的時候就不行了。住宿要錢的,可是裴羽沒有。早知道走的時候,應該從韓老先生的學堂那兒支點銀兩,等以後有機會了還。但是現在想這個,為時已晚了。
裴羽一直走著,一邊走,一邊問路。她知道去南國的一個大致的方向,但是具體的路,還是問人比較好。一直走著,到了晚上。一開始問的幾家酒館都投宿失敗,隻得繼續走著。繼續走了一個時辰左右,總算是碰到了一戶好心的人家,這家住著兩位老人家。老婆婆熱心的讓她借住了下來。裴羽欣然住了下來,隻是從和兩位老人的交流中,知道的一些事情,讓她有些許慚愧。
這兩位老人家本來是有一個兒子的,隻是去參軍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老婆婆說,她兒子呐,自小就喜歡練武,長大之後也成功成為了一位士兵,之前還回來過,隻是到現在已經很久沒有音訊了。兩位老人家的話中飽含對兒子的擔心。
裴羽知道,他們的兒子多半是犧牲在戰場上了。雖然不知道具體是哪一場戰役,但八九不離十是在和南國的對戰中死去的。正如她之前想的那樣,戰爭的最大受害者終究是百姓。人間一大悲苦,莫過於白發人送黑發人。裴羽不敢告訴他們,他們兒子極有可能犧牲的事實,隻是默默聽著他們訴說兒子的過往。
和這兩位老人的一席交談,加上她這些日子以來,所聞所見,她此刻對於自己當初想上戰場的初衷有了那麽一絲懷疑。當時想浴血沙場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還有些許寄托,有存在的意義。可是,這些無謂的戰爭,從百姓的角度上來說,帶來的隻有傷害而已。之前北國攻克的南國邊境十邑的時候,對城內的百姓進行了殘忍的屠殺。南國在之前的戰爭中的“光輝”事跡也不少。兩國到現在,更像是報仇似的廝殺,雙方死傷無數。可為什麽要白白耗費那麽多人的生命來為那所謂的野心買單?......
第二天一早,裴羽便告別了兩位老人家,繼續啟程了。現在多在北國呆一秒,對她來說,負罪感就更深一重。就這樣,朝著南國的方向繼續前進。雖然此刻心中各種聲音不斷地喧囂著,但總有一個信念指引著她前行。
春天,處處都是一片姹紫嫣紅的美好景象。伴著一路的青山綠水,百花齊放,這條歸途走起來也沒有那麽難。
一開始還在北國境內的時候,遇到各路追捕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她盡量選那些人少的小路,或者是從山林裏繞過去。中途有那麽十來天,她沒有趕路,而是在一家飯館做了幾天工,算是當作路費。她真不是什麽神仙,基本的吃喝還是要維持的。
在北國境內的時候,為了逃避追捕,她一直是女裝打扮,臉上也做了一些偽裝。這身裝扮幫助她躲過了幾次檢查,但也惹來了不少麻煩。
那天下午她趕路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好心的”老人家。那人架著輛牛車,見她一個女子徒步趕路很辛苦,便熱情地說要載她一程。盛情難卻,裴羽坐上了這輛牛車。兩人一路聊的也挺開心。多半是裴羽聽,老人家說。這老人看上去是一位非常博學的人,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等到了晚上,特別湊巧的到了老人的家裏,老人家便提議裴羽在他們家暫時小住一晚。裴羽也沒有多想,就住下了。隻是吃完晚飯之後,忽然覺得自己十分的困倦。就和老人家要了一間房間,早早睡下了。
到了半夜時,一些窸窸窣窣的聲音讓她醒了過來。醒來之後發現自己已經被綁了,而且有略微的顛簸。看來應該是在一輛馬車上。裴羽動了動自己的手腕,花費了一定的時間把那繩子解了下來。
在她解開繩子那段時間,馬車外不時傳來對話的聲音。聽著應該是之前的那位老人家。另一人不知道是誰,但從兩人的對話中,也大致明白了是怎麽一回事。
那位老人家一直反複要求那另一人把錢給他,說已經幫他找到三個女子了,但是約定的錢一直沒有給他。說到後麵甚至有點激動。另一人倒是很平靜,隻是說下次一定給。之後兩人便沒有再說話。
裴羽活動了一下解開的手,掀開簾子看了看外麵的情況。借著微弱的光可以看到現在正走在一條山路上。她默默歎了口氣,翻身一躍跳了出去。她盡量把自己的動作放輕,不驚到前麵那兩人。她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與其正對麵碰上,來一場無謂的打鬥,還不如就這樣離開。
那位老人家,也算是幫了她一程路。雖然目標不純,但最後她也沒什麽損失,又何必去為難他。隻是,他走的這條路,注定最後會給他招來殺身之禍。但這也是他自己的選擇了,她無權幹涉。
除了這次有驚無險的搭車之旅之外,後來一直到北國的邊境,都沒有再遇到什麽麻煩。北國邊境已經盡在眼前,南國還會遠嗎?
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雖然裴羽此刻穿的是女裝,臉上也做了些偽裝,隻是看著畫像上如此逼真的自己,他多少還是有些擔心。不過,總算是有驚無險,她成功地走出了城門。最後回頭看了看這個繁華的地方。
北國的發展其實比南國要好的多。至少這一代的北國君主勵精圖治,愛護百姓。而南國卻是另一番景象。單就她自己親身感受到的一切就很能說明這兩國之間的差距。也許每個國家的朝廷都不可避免的會存在結黨營私之流,但是,能否處理好這個問題是國家能否走向強大必須解決的。至少現在看來,北國也許比南國做的更好。
她並沒有任何貶低南國的意思。南國是她的國家,她所理應維護的地方,隻是,想到某些無奈的事實,總是難免唏噓。不久的將來,兩國必將會有新的戰事發生。隻是,無論誰輸誰贏,最後買單的都隻是百姓而已。朝代的更替亦是如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感慨完,裴羽正式啟程,朝著南國的方向,出發。她身上並沒有多少值錢的東西,就帶了幾件衣服而已。至於銀兩,那就更沒有了,可以說是兩袖清風。白天還好,可是等到了晚上需要投宿的時候就不行了。住宿要錢的,可是裴羽沒有。早知道走的時候,應該從韓老先生的學堂那兒支點銀兩,等以後有機會了還。但是現在想這個,為時已晚了。
裴羽一直走著,一邊走,一邊問路。她知道去南國的一個大致的方向,但是具體的路,還是問人比較好。一直走著,到了晚上。一開始問的幾家酒館都投宿失敗,隻得繼續走著。繼續走了一個時辰左右,總算是碰到了一戶好心的人家,這家住著兩位老人家。老婆婆熱心的讓她借住了下來。裴羽欣然住了下來,隻是從和兩位老人的交流中,知道的一些事情,讓她有些許慚愧。
這兩位老人家本來是有一個兒子的,隻是去參軍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老婆婆說,她兒子呐,自小就喜歡練武,長大之後也成功成為了一位士兵,之前還回來過,隻是到現在已經很久沒有音訊了。兩位老人家的話中飽含對兒子的擔心。
裴羽知道,他們的兒子多半是犧牲在戰場上了。雖然不知道具體是哪一場戰役,但八九不離十是在和南國的對戰中死去的。正如她之前想的那樣,戰爭的最大受害者終究是百姓。人間一大悲苦,莫過於白發人送黑發人。裴羽不敢告訴他們,他們兒子極有可能犧牲的事實,隻是默默聽著他們訴說兒子的過往。
和這兩位老人的一席交談,加上她這些日子以來,所聞所見,她此刻對於自己當初想上戰場的初衷有了那麽一絲懷疑。當時想浴血沙場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還有些許寄托,有存在的意義。可是,這些無謂的戰爭,從百姓的角度上來說,帶來的隻有傷害而已。之前北國攻克的南國邊境十邑的時候,對城內的百姓進行了殘忍的屠殺。南國在之前的戰爭中的“光輝”事跡也不少。兩國到現在,更像是報仇似的廝殺,雙方死傷無數。可為什麽要白白耗費那麽多人的生命來為那所謂的野心買單?......
第二天一早,裴羽便告別了兩位老人家,繼續啟程了。現在多在北國呆一秒,對她來說,負罪感就更深一重。就這樣,朝著南國的方向繼續前進。雖然此刻心中各種聲音不斷地喧囂著,但總有一個信念指引著她前行。
春天,處處都是一片姹紫嫣紅的美好景象。伴著一路的青山綠水,百花齊放,這條歸途走起來也沒有那麽難。
一開始還在北國境內的時候,遇到各路追捕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她盡量選那些人少的小路,或者是從山林裏繞過去。中途有那麽十來天,她沒有趕路,而是在一家飯館做了幾天工,算是當作路費。她真不是什麽神仙,基本的吃喝還是要維持的。
在北國境內的時候,為了逃避追捕,她一直是女裝打扮,臉上也做了一些偽裝。這身裝扮幫助她躲過了幾次檢查,但也惹來了不少麻煩。
那天下午她趕路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好心的”老人家。那人架著輛牛車,見她一個女子徒步趕路很辛苦,便熱情地說要載她一程。盛情難卻,裴羽坐上了這輛牛車。兩人一路聊的也挺開心。多半是裴羽聽,老人家說。這老人看上去是一位非常博學的人,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等到了晚上,特別湊巧的到了老人的家裏,老人家便提議裴羽在他們家暫時小住一晚。裴羽也沒有多想,就住下了。隻是吃完晚飯之後,忽然覺得自己十分的困倦。就和老人家要了一間房間,早早睡下了。
到了半夜時,一些窸窸窣窣的聲音讓她醒了過來。醒來之後發現自己已經被綁了,而且有略微的顛簸。看來應該是在一輛馬車上。裴羽動了動自己的手腕,花費了一定的時間把那繩子解了下來。
在她解開繩子那段時間,馬車外不時傳來對話的聲音。聽著應該是之前的那位老人家。另一人不知道是誰,但從兩人的對話中,也大致明白了是怎麽一回事。
那位老人家一直反複要求那另一人把錢給他,說已經幫他找到三個女子了,但是約定的錢一直沒有給他。說到後麵甚至有點激動。另一人倒是很平靜,隻是說下次一定給。之後兩人便沒有再說話。
裴羽活動了一下解開的手,掀開簾子看了看外麵的情況。借著微弱的光可以看到現在正走在一條山路上。她默默歎了口氣,翻身一躍跳了出去。她盡量把自己的動作放輕,不驚到前麵那兩人。她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與其正對麵碰上,來一場無謂的打鬥,還不如就這樣離開。
那位老人家,也算是幫了她一程路。雖然目標不純,但最後她也沒什麽損失,又何必去為難他。隻是,他走的這條路,注定最後會給他招來殺身之禍。但這也是他自己的選擇了,她無權幹涉。
除了這次有驚無險的搭車之旅之外,後來一直到北國的邊境,都沒有再遇到什麽麻煩。北國邊境已經盡在眼前,南國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