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柳月之後,裴羽便再度成了一個閑人。不過也不能算完全的閑人,好歹是在一個在朝任職的官員,還是有那麽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要處理的。
不知道上麵是怎麽安排的,這天以後裴羽便接到了訓練皇家禦林軍的任務。這個任務聽上去挺像那麽一回事,但其實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畢竟,這些禦林軍並不好管。
但對於裴羽來說,也無所謂了。不就是訓練軍隊嘛,那就訓練唄。
之前那些虎視眈眈地盯著裴羽的人,這下可算是稍稍安了心。誰人不知訓練禦林軍這事是個爛攤子。自從裴羽被賜婚,又被悔婚之後,朝中看戲的大臣,也稍稍把放在她身上的注意力轉移了些,畢竟太廟祭祖將至,該忙的人早已忙得不可開交。
每天聽完那數十日調子不變的早朝後,裴羽便去訓練場督察禦林軍的日常訓練。其實,這個具體的負責任務,有她負責還是沒她負責,沒什麽兩樣。
朝中的禦林軍是由王琛負責著的。裴羽所負責的隻是一小支隊伍,而這隊伍絕對可以算得上是所有禦林軍裏麵訓練最為有素的了,壓根不用她操心。
其實不用多想,就能知道,多半又是那個人的安排了。裴羽在來到訓練場的第一天便察覺到了這個事實。隻是,她沒有什麽太大的反應,隻是默默應承下,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
這樣一來,可以還不誇張地說,她絕對成為了整個朝野中,最為閑適愜意的臣子。有些了解的實情的大臣也隻是一笑置之,誰讓人家有人罩著呢,他們羨慕不來。
而且從另一個層麵來說,這樣的裴羽正是他們樂於見到的。因為對他們的利益沒有妨礙,所以他們犯不著沒事找事。與其盯著這樣一個沒有威脅的人,不如去盯著身邊那些明槍暗箭。
忙忙碌碌了將近一個月之後,太廟祭祖終於如期舉行了。這一天自然意義非凡的。每年的祭祖,天子都會向先祖們,匯報這一年來的重大事宜,之後會向上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諸事順遂。
光是從天子出行時的陣勢,便可見這一次祭祖的盛大和隆重。百姓們夾道目送天子。這不是一般的盛典,是一個肅穆的時刻,所以全城的百姓們,都沒有言語,隻是默默注視。
裴羽雖然沒有負責這次祭典,但是仍要跟在天子的步輦後,一起到太廟去。凡是在朝的臣子都需要一同隨行。他們的職責是,在天子祭祖時,跪拜在祭壇周圍。
到了太廟之後,各人便按照安排,站在在指定的位置上。裴羽的右邊站著的,好巧不巧,正是王琛。裴羽覺得奇怪,這人不是應該在禦林軍那邊嗎?
但這疑惑也隻是一閃而過。自從上次之後,她就沒有和王琛說過話,連碰到的次數都很少見。今天似乎是第三次碰麵?
萬事具備,祭典正式開始。由站在天子身邊的祭司宣布,祭典正式開始。天子,以及祭壇下方的大臣們,先行三跪九叩之禮。
行完此禮,大臣便要一直跪拜著,以首伏地,恭敬地聽著中間祭壇上正式開始的祭禮。整個祭典最為忙碌的,除了祭司,便是天子了。他們是整個祭典的主場。而下方的大臣們,隻要依據指令站起,再跪下,即可……
在一係列繁複的步驟之後,祭祖活動正式結束。這一次的祭典出人意料的勝利,須知在這之前的幾次祭典都出了不少問題。
最為荒謬的是,有一次祭典時忽然刮起了大風,當即把所有準備好的貢品吹得七零八落。當即演變成了大臣們紛紛彎腰撿拾貢品,場麵一度混亂。這發生在天子即位的第三年。
祭典結束,照例是一番賞賜。給這一年作出卓越政績的大臣,例行嘉獎。沒什麽建樹的大臣也會收到賞賜,這個就相當於是安慰獎吧。
這次大典結束之後,便要開始準備過年了。這對於所有人來說,是一個更加重要的日子。不同於這次祭典,那將會是一個舉國同慶的日子,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在期待著這個時刻的到來。
裴羽對於過年其實沒有多麽美好的記憶。年少時,除了一係列繁文縟節,便是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一頓麵不和心不和的飯。此外,便沒有什麽其它記憶了。
而且,裴父向來不準許他們放煙花爆竹之類的東西。每到這個時候,也隻能遠遠的看著各處的煙花發呆。那些煙花確實璀璨無比,但也容易凋零。所以裴羽在看過一兩次之後,也便沒有了興趣。
這次又逢此節,不知道該怎麽過。而且,今年裴府還在守喪……想來也就是這樣過吧。不過,今年有胡老頭兒在,應該會有不同。
其實時間可以過的很快。還在回味昨天的點滴的時候,明天已經悄然而至。昨天可能還在忙著祭祖的事宜,今天就已經要準備過年了,而一個又一個的明天之後,過年終至,新的一年終也到來。
雖然裴羽不怎麽想過這個節日,但是胡老頭兒很熱衷於這個節日。照他自己的說法,考慮到裴羽還在服喪,所以一定要表示對死者的尊敬,因而這個節日更要過的隆重……
故而,裴羽在閑暇的時間,都被胡老頭兒差遣來買各種東西了。其實府裏不是沒有負責采買任務的,但偏偏胡老頭兒信不過他們,非要她親自操辦。
又不能違反他,那就隻能開始買買買了唄。小楊也很悲催地被胡老頭兒差遣出來當搬運工。這兩人,基本上每次回來都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所以說,做胡老頭兒的徒弟真不容易。
而且,除了買一些過年必備的東西外,他們買的最多的其實是各種吃的。胡老頭兒特別像即將要冬眠一樣,總是吩咐裴羽多買些吃的屯著。
有一次裴羽覺得真的買了太多了,便對胡老頭兒說,府裏錢不夠了,可否少買一些吃食。這個其實也不是借口,這麽買下去,很快就會把府裏的錢花光。她的俸祿也不多,禁不起胡老頭兒這麽折騰。
胡老頭兒聽她這麽一說,倒是沉思了會兒。裴羽和小楊那天也就沒有被派出去買吃的,但是,第二天胡老頭兒“卷土重來”,拿出了一箱……白銀。特別豪氣地讓裴羽想買什麽就買什麽,其實主要還是買他自己吩咐的東西。
裴羽也沒問他錢哪來的,隻是和小楊又開始了跑腿之行。總算,在除夕的前一天,把胡老頭兒想買的所有東西都買齊了。既然齊活了,那就可以準備過年啦!
不知道上麵是怎麽安排的,這天以後裴羽便接到了訓練皇家禦林軍的任務。這個任務聽上去挺像那麽一回事,但其實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畢竟,這些禦林軍並不好管。
但對於裴羽來說,也無所謂了。不就是訓練軍隊嘛,那就訓練唄。
之前那些虎視眈眈地盯著裴羽的人,這下可算是稍稍安了心。誰人不知訓練禦林軍這事是個爛攤子。自從裴羽被賜婚,又被悔婚之後,朝中看戲的大臣,也稍稍把放在她身上的注意力轉移了些,畢竟太廟祭祖將至,該忙的人早已忙得不可開交。
每天聽完那數十日調子不變的早朝後,裴羽便去訓練場督察禦林軍的日常訓練。其實,這個具體的負責任務,有她負責還是沒她負責,沒什麽兩樣。
朝中的禦林軍是由王琛負責著的。裴羽所負責的隻是一小支隊伍,而這隊伍絕對可以算得上是所有禦林軍裏麵訓練最為有素的了,壓根不用她操心。
其實不用多想,就能知道,多半又是那個人的安排了。裴羽在來到訓練場的第一天便察覺到了這個事實。隻是,她沒有什麽太大的反應,隻是默默應承下,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
這樣一來,可以還不誇張地說,她絕對成為了整個朝野中,最為閑適愜意的臣子。有些了解的實情的大臣也隻是一笑置之,誰讓人家有人罩著呢,他們羨慕不來。
而且從另一個層麵來說,這樣的裴羽正是他們樂於見到的。因為對他們的利益沒有妨礙,所以他們犯不著沒事找事。與其盯著這樣一個沒有威脅的人,不如去盯著身邊那些明槍暗箭。
忙忙碌碌了將近一個月之後,太廟祭祖終於如期舉行了。這一天自然意義非凡的。每年的祭祖,天子都會向先祖們,匯報這一年來的重大事宜,之後會向上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諸事順遂。
光是從天子出行時的陣勢,便可見這一次祭祖的盛大和隆重。百姓們夾道目送天子。這不是一般的盛典,是一個肅穆的時刻,所以全城的百姓們,都沒有言語,隻是默默注視。
裴羽雖然沒有負責這次祭典,但是仍要跟在天子的步輦後,一起到太廟去。凡是在朝的臣子都需要一同隨行。他們的職責是,在天子祭祖時,跪拜在祭壇周圍。
到了太廟之後,各人便按照安排,站在在指定的位置上。裴羽的右邊站著的,好巧不巧,正是王琛。裴羽覺得奇怪,這人不是應該在禦林軍那邊嗎?
但這疑惑也隻是一閃而過。自從上次之後,她就沒有和王琛說過話,連碰到的次數都很少見。今天似乎是第三次碰麵?
萬事具備,祭典正式開始。由站在天子身邊的祭司宣布,祭典正式開始。天子,以及祭壇下方的大臣們,先行三跪九叩之禮。
行完此禮,大臣便要一直跪拜著,以首伏地,恭敬地聽著中間祭壇上正式開始的祭禮。整個祭典最為忙碌的,除了祭司,便是天子了。他們是整個祭典的主場。而下方的大臣們,隻要依據指令站起,再跪下,即可……
在一係列繁複的步驟之後,祭祖活動正式結束。這一次的祭典出人意料的勝利,須知在這之前的幾次祭典都出了不少問題。
最為荒謬的是,有一次祭典時忽然刮起了大風,當即把所有準備好的貢品吹得七零八落。當即演變成了大臣們紛紛彎腰撿拾貢品,場麵一度混亂。這發生在天子即位的第三年。
祭典結束,照例是一番賞賜。給這一年作出卓越政績的大臣,例行嘉獎。沒什麽建樹的大臣也會收到賞賜,這個就相當於是安慰獎吧。
這次大典結束之後,便要開始準備過年了。這對於所有人來說,是一個更加重要的日子。不同於這次祭典,那將會是一個舉國同慶的日子,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在期待著這個時刻的到來。
裴羽對於過年其實沒有多麽美好的記憶。年少時,除了一係列繁文縟節,便是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一頓麵不和心不和的飯。此外,便沒有什麽其它記憶了。
而且,裴父向來不準許他們放煙花爆竹之類的東西。每到這個時候,也隻能遠遠的看著各處的煙花發呆。那些煙花確實璀璨無比,但也容易凋零。所以裴羽在看過一兩次之後,也便沒有了興趣。
這次又逢此節,不知道該怎麽過。而且,今年裴府還在守喪……想來也就是這樣過吧。不過,今年有胡老頭兒在,應該會有不同。
其實時間可以過的很快。還在回味昨天的點滴的時候,明天已經悄然而至。昨天可能還在忙著祭祖的事宜,今天就已經要準備過年了,而一個又一個的明天之後,過年終至,新的一年終也到來。
雖然裴羽不怎麽想過這個節日,但是胡老頭兒很熱衷於這個節日。照他自己的說法,考慮到裴羽還在服喪,所以一定要表示對死者的尊敬,因而這個節日更要過的隆重……
故而,裴羽在閑暇的時間,都被胡老頭兒差遣來買各種東西了。其實府裏不是沒有負責采買任務的,但偏偏胡老頭兒信不過他們,非要她親自操辦。
又不能違反他,那就隻能開始買買買了唄。小楊也很悲催地被胡老頭兒差遣出來當搬運工。這兩人,基本上每次回來都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所以說,做胡老頭兒的徒弟真不容易。
而且,除了買一些過年必備的東西外,他們買的最多的其實是各種吃的。胡老頭兒特別像即將要冬眠一樣,總是吩咐裴羽多買些吃的屯著。
有一次裴羽覺得真的買了太多了,便對胡老頭兒說,府裏錢不夠了,可否少買一些吃食。這個其實也不是借口,這麽買下去,很快就會把府裏的錢花光。她的俸祿也不多,禁不起胡老頭兒這麽折騰。
胡老頭兒聽她這麽一說,倒是沉思了會兒。裴羽和小楊那天也就沒有被派出去買吃的,但是,第二天胡老頭兒“卷土重來”,拿出了一箱……白銀。特別豪氣地讓裴羽想買什麽就買什麽,其實主要還是買他自己吩咐的東西。
裴羽也沒問他錢哪來的,隻是和小楊又開始了跑腿之行。總算,在除夕的前一天,把胡老頭兒想買的所有東西都買齊了。既然齊活了,那就可以準備過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