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個,目前人類的推進器都是靠外力的搖動來實現,這種方式非常原始粗暴,更浪費燃料,後來有了一些改進,有了離子推進器,通過加強電場作用來實現動力加速……”丘比特繞了一大個圈,其實是在為自己忽悠重新組織人類能夠聽得懂的語言呢。


    “其實我想說,光也是一種能量物質,光也有強大的動力,隻要激發出光的能量動力,足以改變整個人類推進器的曆史……”丘比特話鋒一轉。


    “逆光推進器的設計理念就是將光的能量形式分解,製造一個強大的光電磁場,來實現超強的曲線動力係統,這就是逆光推進器的科技原理。”丘比特一口氣簡短說完。


    哇哇……“曲線動力係統,這個貌似還是理論階段,曲線動力是一種超越現有時空觀念的理論,實現起來很困難哇……”張一明和彭嘉木總算是跟上了丘比特的節奏。


    “分解光?可是光分解後依然是光,雖然有光子運動,卻十分微小,甚至可以忽略。”張一明反駁。


    “那是因為它沒有放置在合適的場,離子的運動不也是離不開相應的場,在場的作用下,隻要讓這些微小的能量元素裂變,就是不可思議的能量之源。”楊瀟插了一句。


    “對,整個設計的理念就是,九龍為基礎,九層反射光麵吸收來自宇宙的能量信號,能量元素,經過熱熔,部分轉變為技術光波,部分轉化為逆光能量,通過強大的逆光推進器將集束電波快速推進,達到觸及宇宙外核的目的……”丘比特闡述了整個設計理念。


    “強大的脈衝星信號可以作為宇宙坐標,作為光波反射回饋的基礎,將信息傳達回天眼,實現信息的閉路循環……”丘比特補充了一句。


    張一明和彭嘉木目瞪口呆,關鍵是這個方案有諸多不可具體化的地方,兩人的科技知識非常局限,丘比特跟他們倆闡述的可都是萬年後人類的科技狀態……


    以他們現在的思維,壓根就跟讀天書一般。


    不過方案聽起來非常炫酷,就這種設計理念,足以甩史翠西幾百條街。


    特別是其中涉及的幾個概念,張一明和彭嘉木還在消化呢。


    曲線動力係統。


    人類現有的動力係統主要依賴場的變化,運動在能量領域說來很搞笑,隻是簡單的直線動力而已。


    直線動力係統並非說它的運動軌跡,而是它的能量運作方式,因為受限於能量守恒法則,人類研發的動力隻能處於一個平穩的類似直線一樣枯燥的動量形態,完全無法實現加速,裂變式加速……


    曲線動力係統是最近科研提出的一個概念,認為動量形態可以通過某種轉變,突破能量守恒,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加速。


    在直線運動動量中,能量的運動隻能按部就班,從一個點到一個點,遵循運動軌跡,十分規矩。


    曲線運動中,隻需要提供相應的節點,從點和點之間的轉移將達到瞬秒的驚人程度。


    一些宇宙文明,特別是飛碟,飛船,運行速度並不是簡單的勻速加速,他們有時候的轉移就是通過魔鬼一般的節點來實現。


    隻要在曲線動力上麵設置好相應的對應節點,飛碟和飛船就能實現人類無法想象的瞬移。


    這就是曲線運動提出的理論基礎,但是,以人類目前的科技,壓根就觸及不到真正的核心。


    張一明和彭嘉木尷尬的互看著,兩人這是心頭疑問太多,又不知從何說起。


    “很好,但是光是這些是不夠的,你們得為你們的方案可實現拿出一個科技方案,最好能夠做一個方案模擬,放手去做吧,要人,要錢,都不是問題。”張一明放話了。


    “等等,這個九龍做基,這個是不是有點畫蛇添足了,畢竟這是一個科研項目,不是藝術項目,我想,這個能不能改變改變。”彭嘉木想起了什麽,忽然說。


    “這個,真不能,這九龍必須按照我的思路來設計,九龍是龍潯文化的象征,除了文化意義之外,九龍還是一個強大的吸收場,九龍下麵必須埋上上噸的隕石碎片……”丘比特說。


    “上噸的隕石碎片,這哪裏去找,這個方案不現實,不現實。”人類現有隕石的儲備量並不是很多,其實很多隕石都被深埋,或者被超強的外星生物把持著。


    “這個,彭教授,你們不是逆推出了龍潯這一帶有一次史無前例的流星雨嗎,上噸的隕石,應該不是很難吧。”丘比特說。


    以彭嘉木動用上頭的力量,上噸的隕石的確不難,但是他不明白,這隕石有什麽用。


    “隕石是流星在地球的殘存方式,裏麵蘊含著宇宙能量,隕石也是天眼方案的基礎能量場,通過對隕石能量的吸收,讓我們發射出去的能量場裏麵蘊含著豐富的宇宙元素,對一些外星文明也是非常好的迷惑作用。”丘比特說。


    搞了半天,找隕石來就是迷惑外星文明用的,外星文明深處浩瀚宇宙,它們還缺石頭嗎?


    當然其中的用途丘比特自然不會說明,沒有隕石提煉的宇宙能量以上所有設想都不過是理論而已。


    丘比特自然有分解隕石能量的實現技術,畢竟這種技術對於一個高階外星文明來說,就跟人類做化學實驗差不多,甚至比這個更簡單。


    隻需融入幾滴自己的星魂。


    以人類目前的水平是不足以探索宇宙外星文明的,所以,提出這個低級的方案,目的恰是阻止人類冒承擔不起責任的險。


    人類目前的水平,認識一下宇宙外太空,宇宙外核,認識一些能量低弱的宇宙流浪星體足以。


    但就是這些流浪星體,人類目前的射電技術依舊難以抵達,最多就是搜索到低弱的脈衝星信號,這倒是算是入了宇宙之門了。


    畢竟,在低級星球,所有運動的軌跡和導航全部依靠著強大的基礎信號,脈衝星信號實現。


    但到了宇宙外核,突破流浪星體之後,脈衝星信號就是個笑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美星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鳥南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鳥南飛並收藏絕美星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