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同行都呆了,郭文華親自下場跟一個小輩鬥藝了?
怎麽著,有這麽大的深仇大恨嗎?
而且也沒必要,這才是一個多大的小毛孩子啊,才剛出師,懂個屁啊。你一個成名已久的老前輩,至於這麽丟身份嗎?
所有人都想不通。
就連昨天聽了高傑義說書的那些先生,也都詫異不已。沒錯,高傑義書是說的挺好的,但也隻是在年輕一輩裏麵算突出的,也不至於你郭文華親自下場啊。
而趙日華和陳斌和師徒也是驚呆了,然後驚呆的表情迅速轉變成了懵逼和尷尬。
趙日華臉都臊紅了。
陳斌和不敢置信地問道:“郭先生,您可別逗我啊,您是認真的嗎?”
郭文華卻是反問道:“您覺得我像是在開玩笑嗎?”
陳斌和被噎了夠嗆,半晌後,才給他豎起了個大拇指:“你厲害。”
趙日華也是一臉訕訕,自己還打算在前輩們麵前露臉,這臉露的,嘿。
郭文華還來了一句:“陳先生,我這還請不請貴高徒幫忙啊?”
趙日華臊的滿臉通紅。
陳斌和擺擺手:“得了,別笑話孩子了。”
“行。”郭文華點點頭:“那老頭子我就自個兒來了。”
郭文華看向了高傑義,問道:“小高先生,今個兒我來跟你比比,可敢否?”
潘會長此時卻出聲道:“郭先生……”
郭文華看向了潘會長,微微搖頭。
“唉。”潘會長也隻能是歎息一聲,他也不言語了,或許這才是最好的結果吧。
高傑義露出了微微笑意。
李壽海卻是抓住了高傑義的胳膊,小聲喝道:“你怎麽沒告訴我對手是郭文華?”
高傑義拍了拍李壽海的手臂,寬慰道:“放心,沒事。”
說完,他掙脫開手臂,然後對郭文華說道:“郭先生看的上我,是我的榮幸,能跟郭先生學習,也是我的幸事兒。郭先生,請……”
高傑義恭恭敬敬請郭文華上台。
郭文華看到高傑義如此恭敬的模樣,也不禁暗自點頭,這孩子隻是行事毛糙了一些,但是心腸卻是極好的,也不枉自己不顧臉麵費力幫他一場。
郭文華頓時感覺心中安慰。
王八茶館外麵,菜牙子汪老魚和馬三兒還有幾個弟兄,掄著木棒,在外麵嚴陣以待,就等著高傑義一聲令下了。
郭文華在經過高傑義身邊的時候,還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以後,不可太毛躁了。”
高傑義麵露慚愧:“先生教訓的是,小子記住了。”
郭文華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往台上走去。
高傑義則是微微側過頭,用餘光看了看大門外躲著的汪老魚一行人。
……
郭文華不慌不忙地上了台,露出些許微笑,衝著眾人微微頷首,笑了兩聲,然後落座,然後他道:“已經許久沒有在這麽多同行高人麵前說書了,我都還有些緊張了。”
眾人皆是一笑。
郭文華露出回憶之色:“上次這樣說書,還是在很久之前了。那還是在我剛出師的時候,先師為了給我鋪一鋪以後的路,為了讓我跟前輩們多多請教,特意請了許多前輩來指導。”
“那一次,也差不離這麽多同行聚在一起聽我說書。那時候,戰戰兢兢,我都差點沒嚇得尿褲子,嗬嗬……本以為此生再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沒成想,今兒卻又來了一次,也是機緣巧合吧。”
“上次我是戰戰兢兢,這次是心驚膽戰。上次戰戰兢兢是因為來的全是前輩高人,我一個後生晚輩生怕露怯,所以害怕。這一次,我不懼同行高人,但卻害怕後生晚輩。”
“所謂後生可畏,真乃後生可畏啊,隻是這後生還需多多磨礪幾番,方可擔大任。這一次,不當做比試,也不當做輸贏。隻當我一個糟老頭子,給後生晚輩說一個老掉牙的故事,勸當費耳朵多聽兩句我這個糟老頭子的絮叨吧。”
台下眾人沉默了一會兒,皆是扭頭看向高傑義。
高傑義沉默。
郭文華微笑道:“好了,閑言少敘吧,書歸正文。今兒我想說的書膽,那也是個少年英傑,故事發生的年代也不久遠,家裏有老人的,可以回去問問,保不齊瞧見過,這故事啊,發生在宋朝。”
台下微微一笑。
這是評書裏麵的包袱,評書裏麵的包袱不會像相聲裏麵那樣響亮,有哈哈大笑的效果,往往都是會心一笑。因為評書還是更注重劇情,而不是笑料,包袱隻做添劑。
其實評書藝術跟相聲藝術裏麵的技巧是很相似的,相聲藝術其實很年輕,它很會學習,從其他藝術裏麵學習了不少技巧和內容。
其實相聲是最不保守的,它是一塊能容納萬物的海綿。也正因此,評書門跟相聲門之前的矛盾是很尖銳的,不過現在好多了。
郭文華繼續說道:“在座的都是讀書人,當然知道大宋有位青天大老爺,包拯包公,這人斷案如神嫉惡如仇,實乃一代英豪啊,在他還年輕的時候就展現了這等天資……”
郭文華說的就是《包公案》,也叫《龍圖公案》也叫《三俠五義》,這是評書一門非常經典的評書。也是短打公案書裏麵,把短打書和公案書結合的最好的一部,裏麵既有綠林俠客縱橫江湖,也有清官明士斷案如神。
這部書是評書門的老前輩石玉昆所著。
當時是鹹豐和道光年間,石玉昆先生在禮王府說書,看看人家這說書先生的檔次,跟其他藝人真不一樣。
當時禮王和福晉特別喜歡他說唱的書,但是聽多了又有點膩,所以就讓他自己創作一部新書。
而後他在王爺書房的時候,正好看見了牆上掛著一幅《耄耋圖》,圖上畫著的是一直貓兒撲向停在菊花上的五色蝴蝶。
後來等他回家,又正好瞧見了,一窩老鼠從牆角竄出。於是他便展開了聯想,把貓兒寫成了南俠禦貓展昭。
蝴蝶和菊花寫成了花蝴蝶花衝、白菊花晏飛這兩個惡賊。那五隻老鼠就是經典的五鼠形象了,後來石玉昆還在訓鼠藝人的小白鼠身上聯想到了錦毛鼠白玉堂。
而且訓鼠藝人都是用鐵網木籠裝老鼠,所以有了白玉堂欲進衝霄樓卻死在銅網陣中的結局。
還有掛著《耄耋圖》有兩顆蘭花式的大銅釘,他據此聯想寫出了雙俠丁兆蘭、丁兆慧兩個兄弟。
還有北俠歐陽春的原型是王爺府的護衛陽春、顏查散的原型則是王府裏麵的管事,平時對石玉昆最好,所以石玉昆也把他寫進去了。
你看看,跟會寫書的人打好交道多麽重要啊,這玩意兒名傳千古啊!
怎麽著,有這麽大的深仇大恨嗎?
而且也沒必要,這才是一個多大的小毛孩子啊,才剛出師,懂個屁啊。你一個成名已久的老前輩,至於這麽丟身份嗎?
所有人都想不通。
就連昨天聽了高傑義說書的那些先生,也都詫異不已。沒錯,高傑義書是說的挺好的,但也隻是在年輕一輩裏麵算突出的,也不至於你郭文華親自下場啊。
而趙日華和陳斌和師徒也是驚呆了,然後驚呆的表情迅速轉變成了懵逼和尷尬。
趙日華臉都臊紅了。
陳斌和不敢置信地問道:“郭先生,您可別逗我啊,您是認真的嗎?”
郭文華卻是反問道:“您覺得我像是在開玩笑嗎?”
陳斌和被噎了夠嗆,半晌後,才給他豎起了個大拇指:“你厲害。”
趙日華也是一臉訕訕,自己還打算在前輩們麵前露臉,這臉露的,嘿。
郭文華還來了一句:“陳先生,我這還請不請貴高徒幫忙啊?”
趙日華臊的滿臉通紅。
陳斌和擺擺手:“得了,別笑話孩子了。”
“行。”郭文華點點頭:“那老頭子我就自個兒來了。”
郭文華看向了高傑義,問道:“小高先生,今個兒我來跟你比比,可敢否?”
潘會長此時卻出聲道:“郭先生……”
郭文華看向了潘會長,微微搖頭。
“唉。”潘會長也隻能是歎息一聲,他也不言語了,或許這才是最好的結果吧。
高傑義露出了微微笑意。
李壽海卻是抓住了高傑義的胳膊,小聲喝道:“你怎麽沒告訴我對手是郭文華?”
高傑義拍了拍李壽海的手臂,寬慰道:“放心,沒事。”
說完,他掙脫開手臂,然後對郭文華說道:“郭先生看的上我,是我的榮幸,能跟郭先生學習,也是我的幸事兒。郭先生,請……”
高傑義恭恭敬敬請郭文華上台。
郭文華看到高傑義如此恭敬的模樣,也不禁暗自點頭,這孩子隻是行事毛糙了一些,但是心腸卻是極好的,也不枉自己不顧臉麵費力幫他一場。
郭文華頓時感覺心中安慰。
王八茶館外麵,菜牙子汪老魚和馬三兒還有幾個弟兄,掄著木棒,在外麵嚴陣以待,就等著高傑義一聲令下了。
郭文華在經過高傑義身邊的時候,還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以後,不可太毛躁了。”
高傑義麵露慚愧:“先生教訓的是,小子記住了。”
郭文華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往台上走去。
高傑義則是微微側過頭,用餘光看了看大門外躲著的汪老魚一行人。
……
郭文華不慌不忙地上了台,露出些許微笑,衝著眾人微微頷首,笑了兩聲,然後落座,然後他道:“已經許久沒有在這麽多同行高人麵前說書了,我都還有些緊張了。”
眾人皆是一笑。
郭文華露出回憶之色:“上次這樣說書,還是在很久之前了。那還是在我剛出師的時候,先師為了給我鋪一鋪以後的路,為了讓我跟前輩們多多請教,特意請了許多前輩來指導。”
“那一次,也差不離這麽多同行聚在一起聽我說書。那時候,戰戰兢兢,我都差點沒嚇得尿褲子,嗬嗬……本以為此生再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沒成想,今兒卻又來了一次,也是機緣巧合吧。”
“上次我是戰戰兢兢,這次是心驚膽戰。上次戰戰兢兢是因為來的全是前輩高人,我一個後生晚輩生怕露怯,所以害怕。這一次,我不懼同行高人,但卻害怕後生晚輩。”
“所謂後生可畏,真乃後生可畏啊,隻是這後生還需多多磨礪幾番,方可擔大任。這一次,不當做比試,也不當做輸贏。隻當我一個糟老頭子,給後生晚輩說一個老掉牙的故事,勸當費耳朵多聽兩句我這個糟老頭子的絮叨吧。”
台下眾人沉默了一會兒,皆是扭頭看向高傑義。
高傑義沉默。
郭文華微笑道:“好了,閑言少敘吧,書歸正文。今兒我想說的書膽,那也是個少年英傑,故事發生的年代也不久遠,家裏有老人的,可以回去問問,保不齊瞧見過,這故事啊,發生在宋朝。”
台下微微一笑。
這是評書裏麵的包袱,評書裏麵的包袱不會像相聲裏麵那樣響亮,有哈哈大笑的效果,往往都是會心一笑。因為評書還是更注重劇情,而不是笑料,包袱隻做添劑。
其實評書藝術跟相聲藝術裏麵的技巧是很相似的,相聲藝術其實很年輕,它很會學習,從其他藝術裏麵學習了不少技巧和內容。
其實相聲是最不保守的,它是一塊能容納萬物的海綿。也正因此,評書門跟相聲門之前的矛盾是很尖銳的,不過現在好多了。
郭文華繼續說道:“在座的都是讀書人,當然知道大宋有位青天大老爺,包拯包公,這人斷案如神嫉惡如仇,實乃一代英豪啊,在他還年輕的時候就展現了這等天資……”
郭文華說的就是《包公案》,也叫《龍圖公案》也叫《三俠五義》,這是評書一門非常經典的評書。也是短打公案書裏麵,把短打書和公案書結合的最好的一部,裏麵既有綠林俠客縱橫江湖,也有清官明士斷案如神。
這部書是評書門的老前輩石玉昆所著。
當時是鹹豐和道光年間,石玉昆先生在禮王府說書,看看人家這說書先生的檔次,跟其他藝人真不一樣。
當時禮王和福晉特別喜歡他說唱的書,但是聽多了又有點膩,所以就讓他自己創作一部新書。
而後他在王爺書房的時候,正好看見了牆上掛著一幅《耄耋圖》,圖上畫著的是一直貓兒撲向停在菊花上的五色蝴蝶。
後來等他回家,又正好瞧見了,一窩老鼠從牆角竄出。於是他便展開了聯想,把貓兒寫成了南俠禦貓展昭。
蝴蝶和菊花寫成了花蝴蝶花衝、白菊花晏飛這兩個惡賊。那五隻老鼠就是經典的五鼠形象了,後來石玉昆還在訓鼠藝人的小白鼠身上聯想到了錦毛鼠白玉堂。
而且訓鼠藝人都是用鐵網木籠裝老鼠,所以有了白玉堂欲進衝霄樓卻死在銅網陣中的結局。
還有掛著《耄耋圖》有兩顆蘭花式的大銅釘,他據此聯想寫出了雙俠丁兆蘭、丁兆慧兩個兄弟。
還有北俠歐陽春的原型是王爺府的護衛陽春、顏查散的原型則是王府裏麵的管事,平時對石玉昆最好,所以石玉昆也把他寫進去了。
你看看,跟會寫書的人打好交道多麽重要啊,這玩意兒名傳千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