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櫃宋晉波不由得驚歎,什麽時候賺錢變得這麽容易了,坐在家裏都能數錢。兩條滿負荷的流水線,一晝夜生產四千之數,毛利四百兩。除去成本,也有三百兩純利。宋家的賬房先生也是見了稀奇,可真真是數錢數到手抽筋,從來沒見衙門出錢委托加工如此爽快的,一律無欠賬,先來後到憑次序排隊,叫號加工。對此,宋掌櫃,也隻能暗讚那位神秘世家嫡女奇女子啊,早就算到了這一步。
有道是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青鹽沒了利潤,各地私鹽販子想找人發狠啊,可找誰啊?
官府現在就差沒鼓勵你販私鹽了,你繼續販賣唄,一路綠燈保證不查你。
宋家說,拿鹽引來,我也幫你加工。私鹽免談,我宋家是遵紀守法的愛國商家,豈能參與私鹽販賣?
鹽商說,青鹽現在不受歡迎了,百姓不愛買了,總不能拿著刀子逼迫百姓買青鹽吧。這天下多少百姓啊,這想逼迫也不現實啊。消費終端出了問題,不可能去找消費終端的麻煩啊。
有人說縱火毀掉宋家工場,斷了雪鹽生產,即可恢複青鹽舊市,那等於算從衙門手上搶錢。現在鹽鐵司衙門就差沒和宋家穿一條褲子,動宋家等於和官府叫板,損害官府利益,等同造反。再說這宋家起家於鏢局,玩刀子開片還真沒怕過誰。
讓陽澤縣的張家承安伯府張宏剛是坐蠟了,答應給京師豪商的雪鹽折騰老久還沒影子。人家豪商背後可是王國公府上,年內替自己保住爵位一事幫過忙的,暗自後悔自己當初答應的太快太絕對了,如今可怎麽辦?想拿捏都拿捏不了,人家福威鏢局直接從陽澤縣撤點了。
縣令李征陽好不了多少,京師恩師那自己可是答應的妥妥的,言之鑿鑿保證萬無一失,可現在人家福威鏢局就不搭理陽澤縣,寧願繞路,也不在陽澤縣境內活動。
托人趕赴安平縣依規矩排隊。
可人家一見是陽澤縣鹽引,就言生產任務繁忙,無力加工,還請海涵。
我海涵你個大頭鬼,人家比我後來的都有能力加工,我先來的你倒是無力處理。可不管怎麽說,人家就是讓自己海涵……
得,再傻也知道自己得罪人福威鏢局了。可福威鏢局掌櫃明確表示,陽澤縣從未得罪過福威鏢局。那既然不是福威鏢局,那到底是什麽人呢?可以令福威鏢局拒絕自己。
張伯爺李縣令那是百思不得其解。
想要硬懟逼停安平縣這份產業,那也不行,這產業現在捆綁了多少大大小小的官員,那等於是與整個官場為敵。
單單就這宋家,本身也是百年望族,雖然不在朝堂活動,民間聲望可是遠高於他張伯爺的府。雖有心也有能力弄垮宋家,但萬一這宋家抱著魚死網破之心,他張府也絕對落不著好,他張家武勳世家,人家宋家可也不怕玩刀子,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可目前京師那邊的問題還是要解決的啊,否則失信於人,再難立足啊。
沒辦法,隻能高價從鄰近州縣尋求解決方案。可任誰都是善財難舍啊,都不可能給自己鹽引價,人家也是規規矩矩排隊獲取的加工配額,來之不易。隻是看在同朝為官為臣的份上,以低於市麵一成價格勻點給自己。就這還要跑上七八個州縣,端的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耗費現銀無數。
原本想把朝廷配給給縣裏的和伯爺府上的鹽引好好運作一翻,小賺一筆的,現在倒好陽澤縣的鹽引就跟有毒似的,人家壓根就不搭理。這下可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二人那個苦啊……
可這還沒完,萬一京師那邊見自己這次差事辦的爽利,如期供貨,要求繼續供貨怎麽辦?以京師龐大的消費能力,這才哪跟哪啊?繼續供貨繼續虧,不供貨就會斷了上層人脈關係,兩難啊……
果不其然,年裏好不容易湊足數量發走了之前商定的份額,大年初三,京師來信,要求全數預定陽澤每月鹽引配額……
其實,雪鹽這東西在京師,受鹽鐵司衙門指導價的存在,同比起來算不得來錢的買賣,但它確實最有能力的體現。
雪鹽這東西最初隻出現在北邊三府七州二十三縣,基本都是在福威鏢局的商業布點範圍內。且人家做的見得光的買賣,隻憑鹽引加工,私鹽幹脆就不搭理。北邊本來就有消耗,流至外地的不多。京師能弄到北邊產的雪鹽,哪個不得動用點關係。
就這還受限於產能,越是得不到的越是好東西。
宋大小姐很滿意自己的操作,剛開始她可是提心吊膽了好一陣子,宋家也算是賭博了,幾乎耗盡家資,連各地的分號從來就不曾拖欠的月例,也生生拖欠了半月之久。現在回頭想想那神秘世家嫡女的策略果真了得,自家還是太小家子氣了,隻建了兩條生產線,再添加兩條生產線吧,這是安平縣運作能力的極限了。
雪鹽這東西,出現的很突然,隻在半月間便家喻戶曉。宋家的策略,當初看起來是相當的敗家,就差沒喊錢多人傻速來了,免費大放送,托各地鏢局布局之利,凡酒樓茶肆、客棧花樓、高門大戶、商賈巨富、高門大院、司府衙門等原本有能力的青鹽消費群體,都免費得到一個不大的上好鬆江棉布製作的布袋,足足能裝二斤的袋子,小氣的隻裝了三兩。不過裏麵裝的三兩鹽確實是精細的、好得不能再好的雪鹽,手指挑一點,味道純正,毫無半點苦澀,好東西。再看上麵的印的字樣:上書“忠君愛國利稅雪鹽”,留款:安平縣衙攜福威鏢局造,非賣品。
好嘛,吃個鹽還能跟忠君愛國扯上關係,不過也是,人家的雪鹽可是實實在在有鹽引納過稅的,可不是忠君愛國。
此時你若是再消費青鹽,而青鹽八成是私鹽,於官府衙門利稅無半點好處,那你就是不忠君愛國。
雖然衙門也造了兩成青鹽平衡高端市場,可誰都知道,官府青鹽造的越多,虧的越多,你消費鹽引青鹽,你是想把國家吃垮怎麽的,你還是不忠君愛國。
茶樓說書先生每天講鹽政故事,講前唐狄大人江南殺私鹽販子,講“忠君愛國利稅雪鹽”如何利國利民。當然說書先生也很樂意,講這個一來每天有人預付七文錢,二來蹭社會熱點,每天的賞錢也是多多。
京師,哪個不是有頭有麵,出入或者期待出入朝堂,怎麽可以讓人知道自家吃的不是“忠君愛國利稅雪鹽”,這下可好,由於供應緊張,搞得無數烏紗憤青愛國無門,求鹽而不得。
那又能如何,鹽總是要吃的啊,於是自家平時不受重用的下人機會來了,在主家的安排下,靠著麵孔生,得到了重用,從後門溜上街去買青鹽,然後再裝進“忠君愛國利稅雪鹽”的布袋子裏,大搖大擺的從府邸正門而入……
鹽鐵司衙門,對於宋家即將投產的其他三處工坊,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效率,特事特辦,一路綠燈促進地方技術引入。在這波瀾不驚無為之治的朝堂上,這絕對是一件政治正確的大事,上關乎忠君愛國利稅,下關乎黎民百姓所需。
宋大小姐好久都沒有見到過蘇妍墨了,若不是今天棒槌上門來托自家幫買耕牛,她都快忙的想不起來。一不小心,三個月過去了:“我這也是忙暈了,段公子,請喝茶,一不小心,我都三個多月沒有見到你家小姐了,不知道你家可曾安好?”
大棒槌已經不再是當初的傻愣了,跟著蘇妍墨見識自然是要漲的,最近跟著學完了一年級課程,也算是識字了:
“宋小姐還是叫我棒槌的好,在小姐麵前可不敢稱公子,勞小姐掛念,我家小姐一切安好。我家小姐上次留在向陽寨的信,宋小姐可曾收到?”
“其實我當天就得到了消息,是陽澤分號的人前來稟告的,隻是當初他們對你家小姐身份不敢確定,未曾上前說話一二,為此事我也是十分愧疚。念我宋家去年其實已是風雨飄搖,我宋家已是占了貴小姐居多便宜,卻未曾幫上一二。卻未想到你家小姐來信隻有兩個字‘隱忍’,你家小姐聰慧睿智無人能及,料定我會得知消息,必定會有事端。自身折辱,卻還能想到我宋家前程,我又豈能視若罔顧,當日我便和家父商量,結清陽澤鏢局事宜,年前便停了陽澤分號。”宋大小姐停下來喝了一口茶:
“貴小姐不必擔心,我宋家不懼陽澤任何人,用你家小姐的話就是,我有一手好牌,現在是他陽澤諸人求著我宋家。”
可不是了,張宏剛好歹是有爵位之尊的,拉不下臉來服軟,可手頭的鹽引倒是越來越多,偏偏蓋了陽澤印章的鹽引是一張也用不出去,燙手啊,安平宋家不給加工,可京師上層關係還得維係,上哪去弄鹽,本月初已經賣地換銀,去外地買雪鹽交差,這可張家世居陽澤兩百年以來,從未有過之事。長此以往,自己扛不住啊,必須想辦法。
於是自己拉不下臉,便派了管家帶著兒子去了安平縣。這不張家大少剛好在客廳遇上了大棒槌。
有道是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青鹽沒了利潤,各地私鹽販子想找人發狠啊,可找誰啊?
官府現在就差沒鼓勵你販私鹽了,你繼續販賣唄,一路綠燈保證不查你。
宋家說,拿鹽引來,我也幫你加工。私鹽免談,我宋家是遵紀守法的愛國商家,豈能參與私鹽販賣?
鹽商說,青鹽現在不受歡迎了,百姓不愛買了,總不能拿著刀子逼迫百姓買青鹽吧。這天下多少百姓啊,這想逼迫也不現實啊。消費終端出了問題,不可能去找消費終端的麻煩啊。
有人說縱火毀掉宋家工場,斷了雪鹽生產,即可恢複青鹽舊市,那等於算從衙門手上搶錢。現在鹽鐵司衙門就差沒和宋家穿一條褲子,動宋家等於和官府叫板,損害官府利益,等同造反。再說這宋家起家於鏢局,玩刀子開片還真沒怕過誰。
讓陽澤縣的張家承安伯府張宏剛是坐蠟了,答應給京師豪商的雪鹽折騰老久還沒影子。人家豪商背後可是王國公府上,年內替自己保住爵位一事幫過忙的,暗自後悔自己當初答應的太快太絕對了,如今可怎麽辦?想拿捏都拿捏不了,人家福威鏢局直接從陽澤縣撤點了。
縣令李征陽好不了多少,京師恩師那自己可是答應的妥妥的,言之鑿鑿保證萬無一失,可現在人家福威鏢局就不搭理陽澤縣,寧願繞路,也不在陽澤縣境內活動。
托人趕赴安平縣依規矩排隊。
可人家一見是陽澤縣鹽引,就言生產任務繁忙,無力加工,還請海涵。
我海涵你個大頭鬼,人家比我後來的都有能力加工,我先來的你倒是無力處理。可不管怎麽說,人家就是讓自己海涵……
得,再傻也知道自己得罪人福威鏢局了。可福威鏢局掌櫃明確表示,陽澤縣從未得罪過福威鏢局。那既然不是福威鏢局,那到底是什麽人呢?可以令福威鏢局拒絕自己。
張伯爺李縣令那是百思不得其解。
想要硬懟逼停安平縣這份產業,那也不行,這產業現在捆綁了多少大大小小的官員,那等於是與整個官場為敵。
單單就這宋家,本身也是百年望族,雖然不在朝堂活動,民間聲望可是遠高於他張伯爺的府。雖有心也有能力弄垮宋家,但萬一這宋家抱著魚死網破之心,他張府也絕對落不著好,他張家武勳世家,人家宋家可也不怕玩刀子,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可目前京師那邊的問題還是要解決的啊,否則失信於人,再難立足啊。
沒辦法,隻能高價從鄰近州縣尋求解決方案。可任誰都是善財難舍啊,都不可能給自己鹽引價,人家也是規規矩矩排隊獲取的加工配額,來之不易。隻是看在同朝為官為臣的份上,以低於市麵一成價格勻點給自己。就這還要跑上七八個州縣,端的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耗費現銀無數。
原本想把朝廷配給給縣裏的和伯爺府上的鹽引好好運作一翻,小賺一筆的,現在倒好陽澤縣的鹽引就跟有毒似的,人家壓根就不搭理。這下可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二人那個苦啊……
可這還沒完,萬一京師那邊見自己這次差事辦的爽利,如期供貨,要求繼續供貨怎麽辦?以京師龐大的消費能力,這才哪跟哪啊?繼續供貨繼續虧,不供貨就會斷了上層人脈關係,兩難啊……
果不其然,年裏好不容易湊足數量發走了之前商定的份額,大年初三,京師來信,要求全數預定陽澤每月鹽引配額……
其實,雪鹽這東西在京師,受鹽鐵司衙門指導價的存在,同比起來算不得來錢的買賣,但它確實最有能力的體現。
雪鹽這東西最初隻出現在北邊三府七州二十三縣,基本都是在福威鏢局的商業布點範圍內。且人家做的見得光的買賣,隻憑鹽引加工,私鹽幹脆就不搭理。北邊本來就有消耗,流至外地的不多。京師能弄到北邊產的雪鹽,哪個不得動用點關係。
就這還受限於產能,越是得不到的越是好東西。
宋大小姐很滿意自己的操作,剛開始她可是提心吊膽了好一陣子,宋家也算是賭博了,幾乎耗盡家資,連各地的分號從來就不曾拖欠的月例,也生生拖欠了半月之久。現在回頭想想那神秘世家嫡女的策略果真了得,自家還是太小家子氣了,隻建了兩條生產線,再添加兩條生產線吧,這是安平縣運作能力的極限了。
雪鹽這東西,出現的很突然,隻在半月間便家喻戶曉。宋家的策略,當初看起來是相當的敗家,就差沒喊錢多人傻速來了,免費大放送,托各地鏢局布局之利,凡酒樓茶肆、客棧花樓、高門大戶、商賈巨富、高門大院、司府衙門等原本有能力的青鹽消費群體,都免費得到一個不大的上好鬆江棉布製作的布袋,足足能裝二斤的袋子,小氣的隻裝了三兩。不過裏麵裝的三兩鹽確實是精細的、好得不能再好的雪鹽,手指挑一點,味道純正,毫無半點苦澀,好東西。再看上麵的印的字樣:上書“忠君愛國利稅雪鹽”,留款:安平縣衙攜福威鏢局造,非賣品。
好嘛,吃個鹽還能跟忠君愛國扯上關係,不過也是,人家的雪鹽可是實實在在有鹽引納過稅的,可不是忠君愛國。
此時你若是再消費青鹽,而青鹽八成是私鹽,於官府衙門利稅無半點好處,那你就是不忠君愛國。
雖然衙門也造了兩成青鹽平衡高端市場,可誰都知道,官府青鹽造的越多,虧的越多,你消費鹽引青鹽,你是想把國家吃垮怎麽的,你還是不忠君愛國。
茶樓說書先生每天講鹽政故事,講前唐狄大人江南殺私鹽販子,講“忠君愛國利稅雪鹽”如何利國利民。當然說書先生也很樂意,講這個一來每天有人預付七文錢,二來蹭社會熱點,每天的賞錢也是多多。
京師,哪個不是有頭有麵,出入或者期待出入朝堂,怎麽可以讓人知道自家吃的不是“忠君愛國利稅雪鹽”,這下可好,由於供應緊張,搞得無數烏紗憤青愛國無門,求鹽而不得。
那又能如何,鹽總是要吃的啊,於是自家平時不受重用的下人機會來了,在主家的安排下,靠著麵孔生,得到了重用,從後門溜上街去買青鹽,然後再裝進“忠君愛國利稅雪鹽”的布袋子裏,大搖大擺的從府邸正門而入……
鹽鐵司衙門,對於宋家即將投產的其他三處工坊,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效率,特事特辦,一路綠燈促進地方技術引入。在這波瀾不驚無為之治的朝堂上,這絕對是一件政治正確的大事,上關乎忠君愛國利稅,下關乎黎民百姓所需。
宋大小姐好久都沒有見到過蘇妍墨了,若不是今天棒槌上門來托自家幫買耕牛,她都快忙的想不起來。一不小心,三個月過去了:“我這也是忙暈了,段公子,請喝茶,一不小心,我都三個多月沒有見到你家小姐了,不知道你家可曾安好?”
大棒槌已經不再是當初的傻愣了,跟著蘇妍墨見識自然是要漲的,最近跟著學完了一年級課程,也算是識字了:
“宋小姐還是叫我棒槌的好,在小姐麵前可不敢稱公子,勞小姐掛念,我家小姐一切安好。我家小姐上次留在向陽寨的信,宋小姐可曾收到?”
“其實我當天就得到了消息,是陽澤分號的人前來稟告的,隻是當初他們對你家小姐身份不敢確定,未曾上前說話一二,為此事我也是十分愧疚。念我宋家去年其實已是風雨飄搖,我宋家已是占了貴小姐居多便宜,卻未曾幫上一二。卻未想到你家小姐來信隻有兩個字‘隱忍’,你家小姐聰慧睿智無人能及,料定我會得知消息,必定會有事端。自身折辱,卻還能想到我宋家前程,我又豈能視若罔顧,當日我便和家父商量,結清陽澤鏢局事宜,年前便停了陽澤分號。”宋大小姐停下來喝了一口茶:
“貴小姐不必擔心,我宋家不懼陽澤任何人,用你家小姐的話就是,我有一手好牌,現在是他陽澤諸人求著我宋家。”
可不是了,張宏剛好歹是有爵位之尊的,拉不下臉來服軟,可手頭的鹽引倒是越來越多,偏偏蓋了陽澤印章的鹽引是一張也用不出去,燙手啊,安平宋家不給加工,可京師上層關係還得維係,上哪去弄鹽,本月初已經賣地換銀,去外地買雪鹽交差,這可張家世居陽澤兩百年以來,從未有過之事。長此以往,自己扛不住啊,必須想辦法。
於是自己拉不下臉,便派了管家帶著兒子去了安平縣。這不張家大少剛好在客廳遇上了大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