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啊……”老戴義因為上次跟張小公爺配合默契,這次又被派來了。


    隨同他一起來的還有軍械營造局從營造司、均輸司、鑄造司,三司百五十大匠、四百工匠。


    輔匠八百,可謂是陣容豪華、信心十足。


    蓋因張小公爺在讓謝玉田把粵北這票人的情況摸清楚後,給弘治皇帝去的一份密奏。


    裏麵說的清楚明白:皇帝世叔,咱們發財的機會來了!


    選個內庫中官把軍械營造局三司的好手們組織一批來,此處人傻、錢多,速來!!


    弘治皇帝二話沒說直接下旨讓停泊在津門整訓的帝國水師,組織起來護送這批工匠前來粵北。


    好在三大造船廠現在被注入了資金,又被嚴厲監督起來。


    還把造船的圖紙給拿出來了,然而工匠們實在太久沒有造過巨型寶船了。


    現在隻能是一點點的根據圖紙、《永樂大典》還有很多古籍內的記載,進行試製。


    這次送他們來的,便是新編入的船隊。


    “真……有錢啊!!”粵北布政使章玄應看著最終匯總上來的數額、田畝,嘴皮子都在哆嗦。


    僅僅羊城士紳豪商們歸還的官、屯二田,就高達四十餘萬畝!!


    而他們最終在新造碼頭上出銀居然近乎高達四百萬兩,這什麽概念?!


    戶部太倉銀庫一年的歲入最高峰時,亦僅是四百萬兩啊!


    臥槽尼瑪!這粵北羊城士紳豪商們,直接拿出來的現銀就是四百萬兩了!


    這如何能不叫章玄應嘴皮子哆嗦?!


    還有那些個田畝,從前是知道他們吞下了大量的官屯二田。


    甚至曆代布政使、按察使乃至都禦史,都沒有太過幹涉此事。


    即便是劉大夏巡至粵北也隻是剿匪、審案,完全沒有去觸碰侵占官屯二田這件事情。


    直至現在被直接掀開了一看,所有人才倒吸一口涼氣!


    四十餘萬畝,這是什麽概念?!


    據顧炎武《日知錄》中引洪熙已年周幹曰:


    “如吳江昆山等田,畝舊稅五升,小民佃租富室田,畝出私租一石。”


    什伍之租,畝收應是2石。


    這些可都是官田、屯田啊,亦就是說這四十餘萬畝的田所產幾乎都是屬於國庫的!


    即便是中間損耗些,以每畝繳納國庫一石算這可就是四十餘萬石糧食了!


    “這卻僅僅是羊城一地,還不知道這粵北、甚至這整個帝國上下有多少‘帝國根基’在上下其手!”


    張小公爺對此絲毫不意外,這批士紳商家讀書人就是這個帝國最大的毒瘤。


    大明是華夏曆史上資本給所有人上的,展露自己猙獰和貪婪最重要的一課。


    這些個“讀書人”、“文化人”利用自己掌握的話語權、免稅權,不斷的從帝國身上吸血。


    甚至一個二個爭先恐怕的去挖這個帝國的牆角,恨不得把整個帝國都敲碎了往自己家裏搬。


    終於這個帝國被他們敲碎了,如他們所願的被他們搬回了家裏。


    但隨之而來的,便是這種貪婪帶來的反噬。


    闖王可不是大明皇帝,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舉起刀從這些讀書人口袋裏把銀子掏出來。


    亦是這個時候,關外的大清來了。


    一部分的讀書人還期望能繼續存在讓他們爽利吞錢、控製朝堂的大明,然而卻無可奈何花落去。


    新興的大清很清楚這些讀書人到底是什麽根底、什麽德行,在稅收方麵根本絲毫不手軟。


    抗稅者無一例外的結局:殺!


    曾經在大明朝時期可以擅殺皇帝稅吏,甚至打死派去收稅中官而得意洋洋的讀書子們……


    第一次知道了,其實自己的骨頭沒有想象中的硬。


    同時他們也清楚了,大清可不是那縱容他們的大明。


    一萬餘讀書子直接被剝除了功名,直接打落塵埃。


    這讓他們低下頭了,老老實實的給大清繳稅。


    而大明時候帝國稍微收點兒稅,就嚷嚷活不下去的江南居然在比大明收稅更狠的大清活的還不錯。


    再也沒有讀書子們,敢在收稅這件事情上叫嚷了……


    “乓啷~!”童商嘴皮子都在哆嗦,整個人坐在椅子上不住的顫抖。


    兩百萬兩,兩百萬兩啊!!


    童家巧取豪奪、殺人放火、違禁下海……撈了好幾代人,這才撈到了這些銀子。


    還有那十五萬畝的良田,隻要想到那十五萬畝的良田童商的心就不斷的抽抽。


    “成春公,現在說什麽都晚了!如今最要緊的,是這碼頭的股子啊!”


    劉伯章這黑胖子牙齒咬的咯咯作響,他們一票人就是晚到了點兒、沒第一個繳納。


    結果就是他們繳納的銀子比洪舟同那老鬼還多,但分得的股子卻更少!


    洪舟同七家出資六十萬兩,後來追加至七十萬兩占碼頭一成股子。


    童商童成春整整掏了十五萬畝的田,還掏了兩百萬兩銀子這才占了一成股子!


    劉伯章他們這些人自不必說了,各自出資十萬兩到五十萬兩不等。


    然而他們全數加起來亦僅僅是占碼頭股份的三成,這誰能服氣?!


    “老夫就不信這天下沒地方論理了,那玉螭虎不給老夫個說法……老夫就上京師敲那登聞鼓去!”


    童成春聽得這話,眼珠子緩緩的轉向了這說話的老翁。


    冷哼道:“你以為這還是數年前的國朝?!禦史、給事中都能為我等張目?!”


    這話說的老翁不由得一滯,他這個時候才想起來朝堂上的禦史、給事中似乎全都掛逼了。


    不是在河道上挖淤泥,就是在礦山裏挖礦。


    據說津門炮台居然死了不少,那翰林院現在都空寥寥的、督察院內小貓兩三隻。


    內閣諸部及弘治皇帝,對於所有提請增加翰林、禦史、給事中……這類奏折一律留中不發。


    因為他們發現……沒了這票鳥人,居然朝政處理起來還快了不少啊!


    花在大家嘴炮扯皮上的時間,近乎全沒了。


    既然是這樣,大家沒事兒幹嘛還得給自己找不痛快的把這批人補充回來?!


    而且現在各部都缺人啊,大大的缺人啊!


    司律部、庠序教諭部、戶部……哪兒都缺人啊,還補充到那幾個扯皮部門不是白癡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大紈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貪狼獨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貪狼獨坐並收藏明朝大紈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