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弓弦聲轟然炸響,無數的弩箭“嗖嗖嗖……”的飛過這伍長的耳邊。


    這伍長嘴裏發出了狼一樣的嚎叫,對麵的韃靼騎兵們亦提高了馬速!


    “轟隆~!”雙方終於猛然撞在了一起,金鐵交鳴聲中幾個韃靼其實轟然落馬……


    而這位伍長竟然不敢置信的看著手裏的戰刀,然後再望著那些韃靼騎兵。


    這個時候,身上隱隱的疼痛才傳來。


    他們胸前的鎧甲也被斬中了,但鎧甲上的刀痕說明了他們身上鎧甲的堅固。


    “撤!馬上撤!!”


    伍長很快的回過神來,呼喝著讓整個騎兵伍立即撤離。


    同時抽出了馬背上的號角,鼓起最大的力氣“嗚嗚~~”的吹響了起來!


    方圓二十餘裏內所有聽到了警示號角的騎兵伍,皆愕然。


    隨後瘋狂的向著京師打馬撤去,並抽出號角開始“嗚嗚嗚~~”的發出警訊。


    “嘟~!嘟~!……”


    當號角聲傳到了附近的堡子裏,駐守的國防軍哨長們瘋狂的衝上了堡子的塔樓。


    用盡全部力氣,吹響那巨大的號角。


    低沉的號角聲轟鳴著向京師傳去,烽火狼煙隨之點燃!


    正在集結沉默的京營、國防軍開始著甲進入預設陣地,弘治皇帝的朝會直接中斷。


    三大學士首次被允許進入軍部,而軍部內開始全力運作。


    無數諜報司、情報局、調查局……等等機構能夠收集到的情報,全部都被匯總而來。


    弘治皇帝身著甲胄,手按天子劍長髯無風自動。


    虎頭老國公則是在沙盤上,不斷的指揮均是們修正匯總上來的情況。


    “現在情況如何?!”


    劉健看著是穩健,實際上無比的焦心。


    韃靼人殺來京師了,這是之前他們從未想過的。


    然而這次卻出現了,英宗朝之後這是韃靼人首次從九邊殺來京師!


    “放心,他們攻不破京師!”


    虎頭老國公對著劉健點了點頭,李東陽總算是回到了京師。


    現在也在內閣裏忙碌,謝遷最近算是放鬆了些許。


    李東陽回來之後,很多機要可以交由他來處理了。


    “且,以吾之見韃靼此行非是強攻京師……”


    謝遷畢竟不熟軍伍,聽的此言不由得開口道:“何以見得?!”


    “據報韃靼此行盡為騎兵,若是攻城無器械完全不可行!”


    虎頭老國公緩緩的從沙盤邊上轉過身來,身上的鎧甲葉片嘩啦啦作響。


    “且京師有京營、皇家國防軍駐守,欲破之並非易事……”


    “韃靼若是無法攻破京師,反而受困於此未必沒有全軍覆沒之憂。”


    這話說的三位大學士點了點頭,是這個道理啊!


    京師哪裏是那麽容易就攻破的?!


    而且他們不是從三邊打進來的,是由安化王從寧夏衛引入的。


    也就是說國朝在三邊諸鎮中囤積的十數萬大軍猶在,若是返身包圍他們能往哪裏跑?!


    “若非是進攻京師,那麽他們欲意為何?!”


    劉健聽得虎頭國公的話先是點了點頭,隨後又發出了自己的疑問。


    虎頭國公這次倒是沒有說話,是邊上的王越開口了。


    “韃靼之意,僅有一著而已:劫掠!”


    這話說的劉健等人悚然一驚,心下不由得苦笑。


    自己等人倒是以己度人了,他們想的是爭奪天下、造反作亂。


    卻沒有想過韃靼人不斷叩關的目的何在,也忽略了現在韃靼人不可能再入住中原這個事實。


    更重要的是,之前安化王朱寘鐇與韃靼人勾結給了他們一種錯覺。


    那就是韃靼人入關,這是要反攻倒算啊!


    經王越這一提醒,他們才醒悟過來:韃靼人叩關的本質,是劫掠啊!


    隨後便是苦笑,自己等人太想當然爾了。


    韃靼現在說到底已經失去了爭奪天下的底氣和力量,哪怕是英宗朝他們也隻能是退兵而已。


    想要反攻倒算,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軍部如何應對此事?!”


    李東陽這個時候站了出來,目光灼灼的對著虎頭老國公問道。


    弘治皇帝則是在這個時候開口了。


    “軍部總長之前便曾推測韃靼欲往京師,於是多派京師騎營、國防軍精騎四散偵搜……”


    “並京師附近各莊、堡盡數派駐軍伍,布設示警號角狼煙……”


    這些軍策弘治皇帝算是爛熟於心,對於這些軍策弘治皇帝極為上心。


    畢竟這關係到了帝國命脈啊,所以每一條他都仔仔細細的研究過。


    確認沒有任何問題了,才將其簽發出去。


    李東陽聽的弘治皇帝將軍策娓娓道來,這才常常的舒了口氣。


    而弘治皇帝一邊說著,一邊將軍部匯總的卷宗交給三位學士查閱。


    李東陽看了一圈後,歎氣躬身對著虎頭老國公誠懇作揖拜下。


    “總長果然老成持重,不愧先帝讚之‘蚤通韜略’矣!”


    劉健和謝遷這才想起來,憲宗當年給這位虎頭老國公的敕封中便有提及“蚤通韜略”一項。


    如今看來,誠如先帝所言真是分毫不差啊!


    若非是老國公早有預判,這些韃靼恐怕殺至京師才會被察覺罷!


    現在匯總上來的情況寫的明明白白,韃靼人是一人三馬幾乎連夜飛馳而來。


    沿途驛站恐多已被害,所以警訊一直未曾傳出。


    這次若非是國防軍的騎兵伍見驛站起火,前往查探遭遇了韃靼前哨。


    恐怕他們繼續潛行,直至京師都難以察覺。


    大軍行進必然是前後左右皆有行哨,這些行哨要做的就是清除掉可能存在的危險。


    保證大軍行過之際,不會泄露行蹤。


    至少是短時間內不會暴露行蹤,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又低下。


    戰馬不是每個人都有的,他們摧毀了驛站之後其他人想要傳出警訊都十分困難。


    “總帥,老臣自請率軍出兵!”


    虎頭老國公說完剛才的話又回頭開始看沙盤,仔細看了一圈沙盤後起身對著弘治皇帝行了一個軍禮。


    弘治皇帝聽的這話不由得一愣,不由自主的道:“總長當在京師震懾韃靼……”


    “兩位副總長、總軍師都在京師,老臣很放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大紈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貪狼獨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貪狼獨坐並收藏明朝大紈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