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涯公,沒想到玉螭虎居然真要收回安南了啊!”


    楊一清很是感慨,似乎和那位玉螭虎一比……


    自己這把年紀全白活了一般,不過數年功夫這漂亮的少年已經成長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楊一清雖是祖籍滇南,但父曾任湘南澧州判官。


    於是他實則生長於湘南,與劉大夏、李東陽一並被後世稱為“楚中三傑”。


    更是與李東陽師出同門,關係頗為親近。


    “石淙啊,你亦莫想太多!人各有際遇,怎能相較耶?!”


    此時二人已經脫離了大股軍伍,帶著二十餘護衛輕裝簡行。


    乘水師的艦隊與先頭輜重一並到了粵北,然後一行人便直接出發。


    亦是這次,楊一清算是切實感受到了驛道、驛站的好處。


    “原本這黔州驛道沿途驛站,國朝所耗甚巨!未曾想,如今居然讓他盤活了。”


    原本楊一清對於將驛站、驛道交由黔州方麵打理,還是不甚能理解。


    但他還沒提出反對意見,戶部的佀鍾就親自撰文在《帝國時報》上刊發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大明的驛站驛道每年吞掉的戶部銀庫開支,就高達近三百萬兩!


    更別說還不時征周邊百姓的徭役,導致驛站周邊的百姓怨聲載道。


    為這事兒其實戶部也頭疼的很,一直都沒有太好的解決方式。


    畢竟這驛站驛道極大的關係到了國朝的消息傳播,還有那麽多驛丁裁撤不得。


    (說起來著名的闖王,就是被裁員的驛站員工最後起家造反的)


    將黔州十八驛轉出去後,一下子戶部就少承擔了幾十萬兩銀子。


    因為割出去後,就歸屬到了黔州貨殖總會打理。


    黔州貨殖總會,可是有內庫、銀庫和黔州布政使司的股子。


    那可是真不賣麵子,誰來都得正經掏錢。


    徭役也不征發了,掏錢請人罷!


    當然,掏錢了給開票子蓋大印。


    住宿所用的銀子,可以回去與各布政使司報賬銷還。


    各往來客商們亦是如此,在小公爺的暗示下京師貨殖會、簪纓貨殖會等率先響應。


    反正這肥水沒流外人田嘛,說到底可不都有咱的股子麽!


    勳貴、內庫和戶部銀庫都願意了,哪家官宦還敢不願意啊?!


    咋地?!要跟國朝諸多勳貴、皇家內庫和戶部搶銀子啊?!


    這還外帶跟黔州布政使司、諸家頭人們的錢袋子,過不去啊?!


    長了些許腦子的都清楚,這玩意兒好像不能裝犢子。


    於是哪怕有些不願意的,也隻好捏著鼻子認了。


    “癡虎兒頗多奇思妙想,老夫有時候也在想啊……”


    李東陽說著,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那孩子,莫非真是仙神轉世,護佑我大明不成?!”


    有著修繕好的驛道飛馳,又沿途有驛站補給。


    李東陽出身軍伍家庭,楊一清又曾親赴邊境。


    所以兩人騎馬也算是快捷,不過是從粵北離開十數日便抵達了春城。


    春城外已經是熱火朝天的開啟了築路工程,到處都是安南、東籲的俘虜們在幹活兒。


    一路上雖然是煙塵滾滾,但楊一清和李東陽卻滿懷欣喜!


    安南、東籲的俘虜是修築往他們家鄉去的道路,而滇南的叛匪則是要在滇南築路。


    他們修築的是滇南至黔州、滇南至桂西的道路,若是貫通起來對國朝是利好消息啊!


    “走走吧,老夫也想瞧瞧這春城如今有什麽變化。”


    看著城外忙忙碌碌的百姓們,人人都是麵帶喜色。


    楊、李二人也不由得好奇,到底城內到底如今是什麽狀況。


    走進了春城內,熙熙攘攘的人群幾乎讓人很難去相信。


    這裏不久前還剛剛經曆了戰火,因為說到底吧……


    這春城內的兵卒從頭到尾都像是打醬油的,除了最後隨著黔國公出去追擊了一番。


    剩餘的事情,就是看著國防軍大麵積屠殺安南、東籲兩部兵馬。


    甚至圍城的時候,那些滇南叛軍也沒有嚐試強攻春城。


    莫說楊、李二人了,便是春城人自己也很懵批。


    這特麽是在滇南造反罷?!咋感覺跟咱們春城沒啥關係似的。


    進得城內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很快的來到了酒樓裏。


    楊一清給李東陽打了個眼色,後者會意讓人去找間客棧安頓下來。


    而他們自己則是帶著幾個護衛,到酒樓裏準備聽聽風聲。


    此時不是飯點,可這春城最大的酒樓裏卻依舊是人潮洶湧。


    跑堂迎客的也是有眼色,這二位能帶著護衛又穿著儒衫顯然不是普通人。


    趕緊迎了進去,奉至上座。


    “哎~瑞夫兄,此番撲買你可曾聽到什麽風聲沒有?!”


    “嗨~能有啥風聲啊,那肥肉必是諸家貨殖會取了去。我等啊……喝些許湯水就不錯了。”


    貨殖會?!撲買?!


    楊李二人互相看了一眼,果然啊!到這龍蛇混雜之地,必有收獲。


    “誰說不是呢?!但有湯水就不錯了,還要求啥?!莫不成還想去參加‘抄賣’麽?!”


    他們二人循聲用餘光掃去,卻見是兩位亦穿著儒衫的漢子在相談。


    “瑞夫兄,要說這玉螭虎還真是財神爺啊!走哪兒,就哪兒發!”


    卻見最初說話的那漢子嘖嘖有聲:“可惜,金陵未有貨殖會!與京師那邊競爭不得。”


    “不對啊!源惟兄,你可是徽商一係的!當可摻入一股呐!”


    那叫瑞夫的儒者道:“若是徽商一體,倒是能摻和到‘抄賣’裏去。”


    “嗨~!甭提了,就為這會首之事吵到現在都沒完。小弟這不是躲清靜來了麽?!”


    聽這二人不再說起關於撲買的事情,楊李二人很快的收回了餘光。


    小二這個時候一邊賣力的擦著桌子,一邊恭聲道:“二位客官要點啥?!”


    “店裏有甚可口的,一並端上來便是!少不了你銀子!”


    這點小事兒自然不需兩位大佬開口,護衛頭子這個時候已經站了出來。


    拿出三隻一兩的銀幣,擺在了桌上。


    “得嘞~!您且稍待!”


    這夥計看得三兩的銀幣擺上來,頓時眼珠子都綠了!


    好家夥,這三兩銀子別說是在不甚富庶的春城了。


    便是在京師,那也是可以耍上一把的。


    甚至邊上的些許客人,亦都不由自主的把目光轉了過去。


    可這二位老者看著慈眉善目,身邊的那些護衛卻看著很不好惹啊。


    沒一會兒,盤盤碟碟的三兩下被好幾個夥計一並端了上來。


    咣咣當當的就擺了一桌子,楊一清掃了一眼不由得眉頭一皺。


    “牛肉?!”


    大明可是禁殺耕牛的,民間私宰可是重罪!


    這讓身為官員的楊一清,如何能不皺眉。


    “客官莫要擔憂,這些可都是安南作戰時候打死的牛!非是我大明的耕牛。”


    那夥計似乎也看出來楊一清的不悅,趕緊笑著躬身解釋。


    聽了這話,楊一清的眉頭才舒展開來。


    “小哥,方才聽人說撲買、抄賣是甚事情?!”


    小二明顯很是詫異,對著二人道:“小的還以為二位老爺亦是來參買的,卻是不知情麽?!”


    “我家老爺問什麽,你說什麽便是!”


    護衛頭子再次走了過來,從錢袋裏掏出幾個十錢銅子兒塞到了小二手裏。


    小二見狀不住的點頭一把將銅幣裝到袖子裏,這才躬身作揖。


    “好叫二位老爺知道,撲買是查沒自滇南土司們的資財……”


    這小二倒是老實,主要是收了錢、那護衛看起來也很不好惹。


    但接下來從這小二口裏得到的消息,直接讓楊李二人傻眼了!


    what?!撲買抄家權,這尼瑪啥玩意兒?!


    抄家不是國朝的權利麽?!啥時候可以輪到用來拍賣了?!


    楊李二人的臉色瞬間就黑了下來,尤其是楊一清。


    在他看來這簡直就是目無法紀!


    抄家這本屬國朝權利,如何能夠轉手賣之?!


    一念至此這二人也沒有了吃飯的心思,冷哼一聲便是起身。


    “走!出城,老夫要親自問問這玉螭虎……”


    楊一清雙目冷冽,聲音低沉:“究竟是誰人給他的權力,竟然能撲買國朝抄家之權!”


    說罷直接起身便往外走,李東陽臉色複雜的跟了上去。


    倒是護衛頭子一擺手,便有護衛在後麵跟著讓夥計拿來食盒裝這些一口未動的菜肴。


    而他則是帶著剩餘幾個人匆匆跟上。


    張小公爺可不知道自己被兩位大佬盯上了,如今他正在自己的營寨裏與沐昆喝茶。


    對於自己的未來,沐昆還是很忐忑。


    黔國公府該何去何從,沐昆無從得知。


    所以他來找這位小公爺,因為之前這位小公爺的話打動了他。


    而這次平叛,也讓沐昆真正的見識到了國防軍的強大!


    “安南、東籲是要平的,但占其國對於我大明的聲名可不好……”


    一如璧人般的玉螭虎,笑起來依舊是那麽的溫潤。


    沐昆緩緩垂首,輕聲道:“還請不吝賜教。”


    邊上的妙安將茶注滿,小公爺一擺手:“且請茶!”


    待得兩人喝下這一盞,小公爺這才溫和的道。


    “安南、東籲,終究是距離國朝甚遠……”


    “所以啊,當有王族鎮於西南邊境之外!方可稍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大紈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貪狼獨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貪狼獨坐並收藏明朝大紈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