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公爺眼中餘光掃了梁嘉憫這老狐狸眼中一閃而逝的笑意,頓時心頭一頓麻賣批!


    這倆老狐狸果然特麽不是省油的燈啊,無怪乎劉大夏、李福達倆應付的頭大。


    才剛對話而已,就給自己下套了。


    偏生自己還鑽進去,而不自覺。


    這倆看就知道沒有商量過,然而倆老狐狸卻默契無比的進行了一次配合。


    一個白臉唱奸角兒,一個紅臉唱忠角兒。


    就這一個操作,頓時把自己的實話給掏出來了!


    其實這兩家為啥要來找張小公爺?!他們直接上報國朝不成麽?!


    必然是不成的。


    他們兩家的牽涉太大了,甚至可以說有結黨營私之嫌。


    即便是國朝暫時答應了他們什麽,事後為避免尾大不掉也必然會針對性清洗。


    所以他們需要的不是任何的承諾,而是需要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


    可是,他們的存在本身就與國朝有著巨大的衝突。


    這才是最嚴重的問題,雙方之間的矛盾幾乎是不可調和的。


    梁家作為士紳的代表,即便是離開了兩地、放棄了那些山中寨民。


    可有這份經曆在,國朝豈能安心?!


    即便是如今弘治皇帝仁慈不清理他們,可他們又能在何處安身?!


    即便是國朝不清理他們,隻需杯葛一番數代之後梁家豈能不落寞?!


    這件事情說到底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即便是劉大夏也無法想出兩全其美之策。


    所以他們能夠找到的隻有張小公爺,因為張小公爺的特別。


    一切的發生點在哪裏、在誰身上,誰就最有可能解決這個矛盾。


    相較之下福熙的問題就更難解決了,他麵臨的是白蓮啊!


    本朝上下多數人不敢提及,但私下裏都知道開朝的洪武陛下那是咋起家的。


    說白了就是明教,所以才叫“大明”。


    是以洪武開朝後毫不猶豫的對包括白蓮在內的所有教派,進行了清掃。


    白蓮這票人那也不是吃素的,洪武開朝迄今也是起兵多次。


    不乏李福達這樣的造反世家,但終究沒能成事兒。


    開朝迄今百五十年過去了,天下漸漸興盛。


    尤其是張小公爺的這一頓操作之後,李福達都看出來再行起兵隻是找死而已。


    連李福達都看出來了,福熙不可能一無所覺。


    甚至他比李福達還要更早的察覺到了這種變化,然而苦思冥想之下無法解決。


    最重要的是,這位張小公爺和國朝似乎不打算給他繼續思考下去的時間了。


    李福達出現在了江南,這就是最危險的信號。


    連他這樣造反世家的人都能為之所用,而且還是派到了江南。


    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國朝要收拾白蓮了。


    福熙隻能是長歎一聲,然後用自己最後的籌碼拚死來到了山海關。


    他能做的就是找到張小公爺,這是他們現在唯一能夠選擇的解決方案。


    如果張小公爺都對此事無解的話,那他們真的不知所措了。


    其實咱小公爺現在也是滿心的麻賣批,這特麽關勞資毛事兒!


    為大明江山勞資拚死拚活都拚完了,救百姓也沒少救。


    算是堅定的為大明踏出了一步,結果現在好像自己越處理事情就越多。


    一下子蹦達出來百多萬的隱戶寨民,還有千絲萬縷關係的江南海商、漕運。


    說不頭疼那是假話!


    “梁家欲脫身,就不得不脫皮。”


    張小公爺也知道,這事兒不解決不行啊。


    “我朝開朝以來,歸附者多如過江之鯽!凡忠義者,無不受功祿於後人。”


    話是點到即止,不必說的太明白。


    倆老狐狸哪裏還能不懂?!


    張小公爺這是告訴他們,想要獲得國朝的認可就得去賣命!


    “可……如今朵顏三衛都平了,且國防軍招收嚴厲……”


    張小公爺笑眯眯的望著梁嘉憫,輕聲道:“老先生不必擔憂。”


    “隻需老先生與我回京,很快便知簪纓貨殖會將成立‘塞外邊疆巡查營守’……”


    大明需要有人去開發、巡查邊疆,這些人怎麽來?!


    甚至還會不斷的需要人力開發,歐洲在中世紀後是怎麽發展起來的?!


    說白了就是血腥的販奴貿易,不是靠著壓榨和掠奪怎麽最快的累積資本?!


    當然,這些是不能讓國防軍去做的。


    但某些人去做就合適了,他們是負責做這類髒活兒的。


    隱藏在白山黑水之間的野人女直,存留下來亦是一股危害的力量。


    大軍不斷的去征伐必然耗費巨大,想要清理他們……


    朵顏三衛、海西女直,還有梁家的這些山中寨民再合適不過了。


    他們需要投名狀,大明需要安穩的關外之地。


    “白蓮一脈想要存續亦並非不可,但總得知道這天下是誰家天下。”


    眼見梁嘉憫低頭陷入了沉思,張小公爺則是對著福熙輕聲道。


    “大明自然是不能容許再有教派的威脅了。”


    福熙自然是知道這點的,張小公爺則是繼續道。


    “白蓮一脈不除教派、不除刀兵,要獲國朝嘉許怕是很難的。”


    眼見張小公爺微微一笑,輕聲道。


    “那些海商,我倒是能給他們安排一條路!就看他們自己走不走了……”


    唔……哪怕是一張廁紙,也是有他的用處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大紈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貪狼獨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貪狼獨坐並收藏明朝大紈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