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天大會,是三山兩寺為此次海外之行特意開設,廣選天下有福緣之人,畢竟修煉成仙是大道難行,天意難測,關鍵時刻,隻能賭一賭運氣,此時就要借運算卦,當然這隻是廣告天下的說法,具體究竟是何原因,外人難知。


    修煉人士組為修真界,共有三山兩寺五大門派。


    一為三清山,坐落南宋三十六城之一贛州。


    山體奇雄俊偉,共有十五峰,連延不絕。由關門十五弟子掌管,外門弟子三千,是天下第一大教。掌教張淩,從聖巔峰境界,已過三劫,尊奉道教三清,教派傳承悠久,因此留下法寶無數,縱使天地無靈氣,張掌教也憑皆各大法寶度過三道天劫之雷。其中最有名的法寶就是降魔真武仙劍。更有至高心法,三洞清經,傳說經法玄妙,極難參透,但每年都有固定一日,可得機緣,能知人心意,開卷便有靈光投影,答人所惑。更有傳說這是飛升成仙三清道尊三人故意留在人間,留以仙凡兩界互相交流。


    因此備受皇家尊崇,宋理宗在時,更是尊為天下第一大教,一時風光無限。


    二為南華山,坐落在臨安府郊外。


    山高巍峨,處處有飛流瀑布。以前是佛門遺地,有山門對聯為證。南山參佛果,華月印禪心。到南宋時,因宋理宗獨愛道教,更受不了佛門戒律條多,所以將此地僧人全部驅除。大先生知皇命難違,因而索性將此地求來,設一書院,開講論壇。


    書院名字直白,喚為山後書院。


    隻收關門弟子十人,其中三人留在書院。其餘七人,藝成就便要離開,掌教是大先生,天資極高也是從聖巔峰境界。遵從儒道,拜孔聖,尊莊荀,禮百家。雖隻收關門弟子,但是講座論壇從不設限,每月都會大擺課堂,講課十天,不收銀錢,更提供食宿,因此備受天下讀書人尊敬。


    大先生性格古怪,從不拘泥於形式,雲遊天下之間。遇福緣洞天,早年竟在一神秘之地,得到上天啟示,進而能進從聖,更有一把傳承上古之劍,天下皆知,太阿神劍,威震八方,以此擋下三劫天雷。


    三為逍遙山,坐落在福州海邊。


    說是山,不如說是一座小島,所以又稱逍遙島。此山不高,水卻有靈,水漲是島,水落是山,全緣於有一條陸路藏於水中。山中風景,清幽秀麗,人跡罕至。時常水霧茫茫,氤氳神秘,非外人不能進也。


    掌教逍遙子,更是神秘,不知男女。沒人知道逍遙子的境界,隻知有一年,福州遇海嘯。一時間天昏地暗,水比高樓,綿延之長,有數百裏。百姓呼天喊地,以為是天神降怒,哭爹喊娘,不能自主。在此危難存亡之際,有人見逍遙山忽現一道金光。金光閃爍,更比水高長遠,百姓被這金芒刺得不能睜眼,不知過了幾時,再睜眼時,水散天晴,一切仿佛從未發生一樣。此事傳於天下,廣為人知,三清山張掌教言,隻有從聖境大成者有此能力,故此,此次雲天大會特邀逍遙子。


    每一代掌教,一生隻教兩個徒弟,兩徒弟一個是江湖風流人物潘汝安,自稱才比蘇子,天資堪比大先生,隻學十年便下山而走。另一個是蕭靖,曾是大理國皇子,心地憨厚,苦於皇室爭奪,索性離開國門,廣遊人間,途經福州,在海中遊玩間,突遇暗湧,隻身一人漂流至逍遙島邊,自此便成為逍遙子弟子。


    這是三山。下是兩寺。


    一寺是雲空寺,位於白龍山。在山腰崖壁,此山危峰兀立,雲空寺一邊是萬丈深淵,一邊是佛門聖地,奇瑰壯麗,令人驚歎。


    方丈雲星法師。


    此地也有傳說,是西天佛門傳承之地,白龍山在北宋時是開封府以北,至南宋時期,戰亂紛爭不斷,雲星法師率弟子二百人時常下山,以渡戰魂。一日,兩軍交戰之後,屍橫遍野,宋人屍首堆積成山,一將軍立於此屍堆之上。雙眼不閉,兩腿僵直,手執長槍,乍一看,似是未死之人,氣勢非凡。雲星法師見此心痛難忍,親自上前,撫眼度魂,突然天降紫電,劈於將軍之上。不多時,將軍化為旱魃,殺戮不止,其速度極快,弟子轉眼間便傷亡過半。


    雲星法師見此,心中大痛大悲。引佛家六字大明咒,飽以必死之心,想和旱魃同歸於盡。沒想到生死之間,大徹大悟,竟引來渡劫三道天雷,借天雷之威,和傳承法器,二股六環禪杖,消滅旱魃,也借此突破至從聖境。


    另一寺是達摩寺。


    在大理國高原雞足山之上。


    因達摩祖師而成名,相傳達摩祖師在祈請之中,發現金剛薩埵的道場,有無量諸佛菩薩安於此地。至此,佛光大顯,達摩祖師一日成佛,留下十三院僧房,現任方丈,惠能法師。常年在高山之上,苦修不斷,毅力驚人,十年不張口,修不語禪,聽說修成之時,便也是從聖境界。


    此次,雲天大會,由三清山張掌教發帖,稱在黑水城異象中,算出靈氣消失原因,邀約各大掌教,共同商討,解決修真界無靈氣飛升難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個不帶劍的少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後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後看並收藏一個不帶劍的少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