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掌教,陳仙芝是由你算出來,獻給皇上,因此皇上才免了她的死罪,現在這女人和邪教還有金朝餘孽在一起,這其中心思,是要何為啊?


    再有,據老臣所知,這南巫教的教主葉長安,是一個采花大盜,招搖撞騙,會一點末端法術,來欺騙當地百姓,以采陰補陽,和人交合,專門勾引當地的黃花閨女,用來助己,提升功力,可讓不少百姓家破人亡,陳仙芝和他們混在一起,誰知道她是不是也學了這些邪術,以此進獻給皇上,操控我朝帝王呢?”


    大先生這帽子扣下去,可謂是殺人誅心,一個回答不慎,張掌教造反謀逆的罪名可就落實了。


    哪知張掌教,還是一笑,不答。


    “哦?”理宗有些不解,這張掌教果然有些門路,大罪臨頭,還是不慌,隨即也施壓道:“張掌教,無話辯解,可知其罪?”


    張掌教閉眼,負手高聲答道:“謀逆造反,自古都是大罪,應該誅滅九族。”


    “若果然如此,”宋理宗殺氣外露,寒聲道:“朕還要誅你門下三千弟子!”


    “陛下,若果然如此,貧道無話可說,”張掌教睜眼,反而盯著大先生說道:“先生說話,可是定死了?”


    大先生猜他是在絕處晃詐自己,心想寧闕定不會欺騙自己,於是自信道:“老夫說話,自然能夠負責!”


    張掌教聽聞之後,大笑道:“好,大先生方才說,我安插陳仙芝進入南巫教,和金朝餘孽一起,意圖控製皇上是吧?”


    大先生此時感覺已是勝券在握,不慌不亂,答是。


    張掌教道:“那就好辦了,陳仙芝弟弟殺人是在去年臘月二十八,王家死者有十人,二十九上午,凶殺者陳扣是為報母仇,不過十三年紀,殺人之後還能毀容自絕,其姐陳仙藍慷慨赴義,博取弟弟名聲,因此這大案才能在僅僅三日之內,震驚天下,也是此時,貧道算出陳仙芝是天命之女,擁有英魂靈體,所以在正月初二向皇上進諫,說這女子能夠助皇上功力大增,更能中興皇室!”


    說完,張掌教向理宗拱手再道:“皇上,這貧道沒有說錯吧?”


    理宗點頭。


    張掌教再看著大先生說道:“此事隻有我與皇上知道,因此派出趙將軍將那陳仙芝接回來,並且貧道害怕節外生枝,還在趙將軍身上給了大圓光術的禁咒,能在千裏之外,看到當時情況。而在大圓光術下,貧道看見你的弟子寧闕,不問青紅皂白,當著趙將軍的麵,就欲誅殺陳仙芝!”


    張掌教盯著大先生,不等他開口,繼續說道:“寧闕遊曆四方,已有三年未回你的南華山了,大先生,他是如何知道陳仙芝,又是如何能趕在趙將軍麵前,告訴你陳仙芝入了邪教?


    我看分明是你借著寧闕,先從趙將軍手中逼走陳仙芝,使她進入邪教,再到此時反咬貧道一口,說貧道造反,這可真是借刀殺人,一石二鳥啊!”


    大先生被步步緊逼,心中方寸登時大亂,本是必勝之局,竟然瞬間被逼至絕境,殺敵之矛卻指向了自己!


    慌亂之下,大先生怒道:“胡言,你可有證據!”


    張掌教笑答:“貧道說的是真是假,讓你徒弟寧闕來說一說不就行了?”


    然後又朝著說皇上躬身道:“或者請出趙將軍,也能真相大白。”


    理宗本意是看看張掌教有何底牌,此時卻被反將一軍——趙將軍此時消失不見,隻能聽張掌教一人之言,局麵登時陷入了被動。他又低聲詢問了一旁的董宋臣,道:“趙將軍還沒回來嗎?”


    董宋臣無奈的搖了搖頭。


    宋理宗看著眼前局勢,如果貿然宣陳仙芝上來對質,必然不利。畢竟剛才大先生還要殺了陳仙芝,思忖片刻,說道:“張掌教,你先跟朕算算,朕的趙將軍去哪兒了?”


    “不知。”張掌教答。


    “哦?”宋理宗趁勢說道:“那你二人現在都是一人之言,都無實證,朕今日累了,先散了吧。”


    張掌教也知不能死逼,畢竟他是君,自己是民,皇上找了個台階自己下去,隻能先是作罷,向理宗說了一句,“雲天大會還有五天就到了時間,如果錯過,下一次啟示,就不知是何時了。”


    宋理宗擺擺手,張掌教見狀,隨眾官唱喏而去。


    待眾官散去,宋理宗決定一人先獨見陳仙芝,看看其中到底有什麽曲折。


    “將那陳仙芝帶來。”


    ......


    話說這邊,趙城和寧闕到底去哪了呢?


    原來那一日,二人被金古趕走之後,各自分開。


    寧闕並未遠離,他先向大先生飛鴿傳報了此事。大先生讓他先除邪教,再將完顏清帶回,為國效力。無奈,陳仙芝那邊有金古護著,隻好先辦此事。


    趙城辦事未成,本想先回臨安府向皇上複命,但他是朝中清流,一心一意,想要為國家分憂,便又悄悄折了回去,卻見潘汝安和葉長安他們被黃正和李尋苦糾纏,關鍵時刻,李將軍和阿紫一並趕到,再加上背後還有金古威懾,才暫時讓潘汝安他們離去。


    但是趙城知道,潘汝安屢次想要陳仙芝的命,背後必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且他也偷聽知道,黃正和金古二人分開,一個要去臨安,一個不知去處。


    沒了金古,這潘汝安肯定還要再次下手,為以防萬一,趙城一直暗中保護陳仙芝。


    這一來而去,趙城和寧闕又撞在了一起,沒了陳仙芝,二人目的相同,一個是要殺邪教葉長安,帶回完顏清,一個是防止潘汝安等人趁機作亂。


    本意是二人結伴,但是二人性格都是沉悶寡言,難猜心思,獨來獨往都習慣了。


    何況趙城知道,這寧闕也想殺陳仙芝,為恩人王儒報仇。


    這寧闕他可有所耳聞,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聽聞當年邊境之時,屆時還隻是一個小參將,為殺敵軍將領,深追百裏,上司勸回,以防孤軍深入,他竟公然違抗軍令,說‘汝等膽小,就在此地,待我殺敵歸來,’言罷,一騎絕塵,好在他真的斬敵歸來,要不然,像他這種人,一定會被殺雞儆猴。


    萬一,潘汝安真的來襲,雙方激戰之時,這人極有可能會先趁亂殺了陳仙芝。


    這一幕,是趙城絕不想看見的。於是二人猜拳,誰贏誰先走一日,不得違反。


    五局三勝,趙城贏了,沒辦法,寧闕是真的一根筋,連著四把都要出拳,想輸都難。


    趙城先走,不過半日。


    果不其然,路上又遭遇了潘汝安,二人相見,沒有廢話,上來就打。兩人功力相當,但是還有一個葉長安,雖然他功力不高,隻是區區入骨前期境界,可在關鍵時刻,就成了壓死一方的重要籌碼。


    潘汝安降服了趙城,也不殺他,畢竟他是宋理宗的內衛,知道頗多宋理宗的秘密,關鍵時刻,定能派上用場,於是幾人先行回了潘汝安的秘密之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個不帶劍的少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後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後看並收藏一個不帶劍的少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