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府,聽雪樓。
此樓獨樹一幟,高聳入雲,乃臨安京城一大奇觀之一。
此時作為雲天大會的集結地,各大門派還有江湖人士齊聚一堂。
堂中有一人,手拿驚堂木,身著長衫,一副文弱書生模樣。
啪,驚堂木震的一響,眾人刹那間都被他所吸引,隻見他抱拳作揖,向著眾人行禮,一瞧,原來是個評書先生。
招呼打完,評書說道:“驚堂一響,列為上耳,評書開講!”
座下有一人,高喊道:“喲,杜先生今日要講什麽啊?”
說書人不急回答,先端起茶杯,合眼細品一番,待得座下有些許不耐煩之時,恰好睜眼,慢掃一眼座下諸位,長籲一口氣,再將手中茶杯慢慢放下,見得眾人等得急了,右手貼嘴,作悄悄狀,神秘道:“今日要講,一件怪事!”
“唉喲,什麽怪事,弄得緊張兮兮的,杜先生您趕緊開說啊!”
“兄台,別急啊,這事兒是關於咱們臨安的兩大家族,寶家和木家的。”
寶家和木家,臨安府眾人皆知的豪門大家。
近些年來,大宋朝大放商市,使得各類角色都能一展風姿,隻要不偷蒙拐騙,豪取搶奪,朝廷衙門都不會管。自憑本事,自己發財,寶家和木家就是這京城翹楚。
寶家家主,寶安林,本是舉人出身,算是個才子,長相也是眉清目秀,身長七尺,一表人才。前些年來京參考,當著所有考生的麵兒放下豪言,必中狀元,否則不歸故裏。
放榜之時,榜上無名,惹的大家哈哈大笑。寶安林不服氣,果然在租了個房子臨安住下了,這一住就是三年,年年不中,心灰意冷之時,準備投湖自殺。也不知是黴運到了盡頭,還是老天特意安排,這小子的故事感動了一個學士府的小姐,而恰好那天,小姐出門踏青,碰見了尋死的小子。一段良緣就此開始,成家之後,寶安林憑借老丈人的關係,在京城之中開始做一些小買賣。
自此發家,別說,寶安林雖沒有仕運,卻在生意場上混得風生水起,三教九流皆能打交道。但是寶安林有一個習慣,非常相信運氣,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當年要不是我夫人,那一定不會有我寶安林今天,這一定是老天爺的安排。至此,逢年過節,都要燒香拜佛,甚至無節之時,月初月末也要齋戒,以顯示誠心誠意。
要問進哪個廟,拜哪尊佛呢?
那是今天朝西走,就拜西天佛祖,明天朝東走,就拜東極青華大帝。諸天各佛,各路神仙,全都請在家中,日日供著香火。
寶安林說,要拜就都拜了,指不定哪天哪個菩薩就顯靈保佑了,做人不能有差別,就跟我做生意的人一樣,得個個都以禮相待,不能有差。
這是寶家,木家呢?
木家本是書香門第,但是官場腐敗,木家人心氣高傲,不肯合流同汙,因此生意場上也難八麵玲瓏。
但是木家人好研究,木家家主通識百書,學富五車,貫徹古今。通過研究,家主木昇,改良了印刷書,使原來的雕版印刷術變成了膠泥活字印刷術,因而使得印刷效率大大提升。
那時候《夢溪筆談》是百姓心中聖典,可以教人手藝。木昇通過活字印刷,大印此書,還聯合家中老小,教人識字讀書,開辦學堂,因此名震一方,成為臨安美談。
“這寶家和木家,發生了件什麽怪事呢?”說書杜先生,看著眾人,神秘地說道:“這不信鬼神的木家,偏偏發生了一件說不清道不明的怪事。”
話說,木家家主,不愛銀票,獨愛銀兩,掙來的錢財,每過百兩,都要鑄成大銀塊,每個還要以紅繩係住錠腰,堆砌於家中密室,每日入夜,仔細查看數點,摩弄一番。
眾人看著杜先生,其中有個雲空寺的和尚見他總是說話半截,便喊道:“先生說話,一次說完,遮遮掩掩,鼓弄玄虛。”
杜先生定眼一看,是個五大三粗的禿頭,說道:“見過急的,沒見過和尚急的,這位兄台,每日可要好好念經,靜心定坐,可才是高僧的模樣。”
“嘿,”這和尚聽這話就氣不打一起出來,卻被身邊的惠靜法師按住了,“釋空,言之有理,不得造次。”釋空聽了,才坐下身子,繼續聽書。
其實,也不能怪釋空和尚。這雲空寺是爭戰之地,方丈敬畏生靈,每日都吩咐弟子去戰場上救人。然而生死之地,不拘小禮,一來二去,雲空寺的許多弟子也就成了一副大大咧咧的樣子。
杜先生見他安靜下去,繼續講道:“話說,木昇六十大壽,家人齊坐一堂,木昇說出遺囑,將密室銀錠平分給幾個兒子,但是要等他死後,家中無錢財之時,才能拿出應急,兒子喜聽父令。就在當晚,木昇剛入夢,就聽到了一陣動靜,睜眼,見到十個大漢,身穿白衣,腰係紅繩,站在木昇麵前。
見木昇醒了,曲躬向前,說道,‘我等兄弟,天數派定,適合在你家中安養,受了你多年抬愛,才能成為人身,本來應該在你家中報恩,庇護傳承下去,然而天君命令實在難以違抗。今天又聽到你將我等傳給每個兒子,然而我等實在和諸位兒郎沒有緣分,今天晚上,就是來和你作別的。’
“諸位?”講到這裏,杜先生講到這裏嘖了一口,傲嬌的抬起頭來,捋一捋長須,問道:“白銀成人,壽宴托夢,這等奇談怪事,諸位可沒聽過吧?”
座下百姓交頭接耳,竊語紛紛,都是讚成之聲,唯獨又有一人喊道:“先生是要講鬼力亂神,還是要講江湖神偷啊?”
杜先生瞅了他一眼,見他錦衣華服,玉樹臨風,一副公子模樣,不敢胡亂言語,作揖道:“公子莫急,且聽在下慢慢道來,此事之奇,遠不止如此,待得在下講完,各位再來評斷,到底是鬼怪作祟,還是神盜出沒,且聽在下,接著來講!”
此樓獨樹一幟,高聳入雲,乃臨安京城一大奇觀之一。
此時作為雲天大會的集結地,各大門派還有江湖人士齊聚一堂。
堂中有一人,手拿驚堂木,身著長衫,一副文弱書生模樣。
啪,驚堂木震的一響,眾人刹那間都被他所吸引,隻見他抱拳作揖,向著眾人行禮,一瞧,原來是個評書先生。
招呼打完,評書說道:“驚堂一響,列為上耳,評書開講!”
座下有一人,高喊道:“喲,杜先生今日要講什麽啊?”
說書人不急回答,先端起茶杯,合眼細品一番,待得座下有些許不耐煩之時,恰好睜眼,慢掃一眼座下諸位,長籲一口氣,再將手中茶杯慢慢放下,見得眾人等得急了,右手貼嘴,作悄悄狀,神秘道:“今日要講,一件怪事!”
“唉喲,什麽怪事,弄得緊張兮兮的,杜先生您趕緊開說啊!”
“兄台,別急啊,這事兒是關於咱們臨安的兩大家族,寶家和木家的。”
寶家和木家,臨安府眾人皆知的豪門大家。
近些年來,大宋朝大放商市,使得各類角色都能一展風姿,隻要不偷蒙拐騙,豪取搶奪,朝廷衙門都不會管。自憑本事,自己發財,寶家和木家就是這京城翹楚。
寶家家主,寶安林,本是舉人出身,算是個才子,長相也是眉清目秀,身長七尺,一表人才。前些年來京參考,當著所有考生的麵兒放下豪言,必中狀元,否則不歸故裏。
放榜之時,榜上無名,惹的大家哈哈大笑。寶安林不服氣,果然在租了個房子臨安住下了,這一住就是三年,年年不中,心灰意冷之時,準備投湖自殺。也不知是黴運到了盡頭,還是老天特意安排,這小子的故事感動了一個學士府的小姐,而恰好那天,小姐出門踏青,碰見了尋死的小子。一段良緣就此開始,成家之後,寶安林憑借老丈人的關係,在京城之中開始做一些小買賣。
自此發家,別說,寶安林雖沒有仕運,卻在生意場上混得風生水起,三教九流皆能打交道。但是寶安林有一個習慣,非常相信運氣,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當年要不是我夫人,那一定不會有我寶安林今天,這一定是老天爺的安排。至此,逢年過節,都要燒香拜佛,甚至無節之時,月初月末也要齋戒,以顯示誠心誠意。
要問進哪個廟,拜哪尊佛呢?
那是今天朝西走,就拜西天佛祖,明天朝東走,就拜東極青華大帝。諸天各佛,各路神仙,全都請在家中,日日供著香火。
寶安林說,要拜就都拜了,指不定哪天哪個菩薩就顯靈保佑了,做人不能有差別,就跟我做生意的人一樣,得個個都以禮相待,不能有差。
這是寶家,木家呢?
木家本是書香門第,但是官場腐敗,木家人心氣高傲,不肯合流同汙,因此生意場上也難八麵玲瓏。
但是木家人好研究,木家家主通識百書,學富五車,貫徹古今。通過研究,家主木昇,改良了印刷書,使原來的雕版印刷術變成了膠泥活字印刷術,因而使得印刷效率大大提升。
那時候《夢溪筆談》是百姓心中聖典,可以教人手藝。木昇通過活字印刷,大印此書,還聯合家中老小,教人識字讀書,開辦學堂,因此名震一方,成為臨安美談。
“這寶家和木家,發生了件什麽怪事呢?”說書杜先生,看著眾人,神秘地說道:“這不信鬼神的木家,偏偏發生了一件說不清道不明的怪事。”
話說,木家家主,不愛銀票,獨愛銀兩,掙來的錢財,每過百兩,都要鑄成大銀塊,每個還要以紅繩係住錠腰,堆砌於家中密室,每日入夜,仔細查看數點,摩弄一番。
眾人看著杜先生,其中有個雲空寺的和尚見他總是說話半截,便喊道:“先生說話,一次說完,遮遮掩掩,鼓弄玄虛。”
杜先生定眼一看,是個五大三粗的禿頭,說道:“見過急的,沒見過和尚急的,這位兄台,每日可要好好念經,靜心定坐,可才是高僧的模樣。”
“嘿,”這和尚聽這話就氣不打一起出來,卻被身邊的惠靜法師按住了,“釋空,言之有理,不得造次。”釋空聽了,才坐下身子,繼續聽書。
其實,也不能怪釋空和尚。這雲空寺是爭戰之地,方丈敬畏生靈,每日都吩咐弟子去戰場上救人。然而生死之地,不拘小禮,一來二去,雲空寺的許多弟子也就成了一副大大咧咧的樣子。
杜先生見他安靜下去,繼續講道:“話說,木昇六十大壽,家人齊坐一堂,木昇說出遺囑,將密室銀錠平分給幾個兒子,但是要等他死後,家中無錢財之時,才能拿出應急,兒子喜聽父令。就在當晚,木昇剛入夢,就聽到了一陣動靜,睜眼,見到十個大漢,身穿白衣,腰係紅繩,站在木昇麵前。
見木昇醒了,曲躬向前,說道,‘我等兄弟,天數派定,適合在你家中安養,受了你多年抬愛,才能成為人身,本來應該在你家中報恩,庇護傳承下去,然而天君命令實在難以違抗。今天又聽到你將我等傳給每個兒子,然而我等實在和諸位兒郎沒有緣分,今天晚上,就是來和你作別的。’
“諸位?”講到這裏,杜先生講到這裏嘖了一口,傲嬌的抬起頭來,捋一捋長須,問道:“白銀成人,壽宴托夢,這等奇談怪事,諸位可沒聽過吧?”
座下百姓交頭接耳,竊語紛紛,都是讚成之聲,唯獨又有一人喊道:“先生是要講鬼力亂神,還是要講江湖神偷啊?”
杜先生瞅了他一眼,見他錦衣華服,玉樹臨風,一副公子模樣,不敢胡亂言語,作揖道:“公子莫急,且聽在下慢慢道來,此事之奇,遠不止如此,待得在下講完,各位再來評斷,到底是鬼怪作祟,還是神盜出沒,且聽在下,接著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