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莫歌來說,最為熟悉的應該還是恐怖直立猿的那種充滿豐富色彩的視野,即便是退而求其次,其他種類的靈長類哺乳動物也能夠滿足他的要求。
但是似乎這片海域附近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啊。
那麽海裏的生物呢?
莫歌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雀尾螳螂蝦,那種生物不僅是分辨色彩的能力號稱全球第一,更是擁有著極其不錯的攻擊手段。
然而問題就在於,莫歌已經在海裏待了不短時間了,從紐約灣到墨西哥灣,別說雀尾螳螂蝦了,就連它的近親皮皮蝦都沒見過一隻。
上輩子生活在沿海城市的莫歌可是對於皮皮蝦那種甘甜的滋味記憶猶新呀。
拉回被美味回憶引偏的思路。
莫歌覺得目前最為現實的,應該就是對那些在天上飛著的小家夥們下手了。
鳥類由於生存的需要,進化出了非常不錯的視力,分辨顏色的能力能夠幫助它們判斷距離和形狀,有助於它們在高空中飛行的時候找到降落的地點,以及抓住在空中飛行的其他生物。
它們分辨顏色的能力,甚至還超過了人類。
人類與鳥類都擁有兩種視神經細胞。一是感光細胞,一是感色細胞,感光細胞稱為視杆細胞,感色細胞稱為視錐細胞。
人類擁有紅色、綠色、藍色三種視錐細胞,鳥類擁有紅色、綠色,藍色、紫色四種視錐細胞,正因為它們擁有人類所沒有的紫色視錐細胞,所以也就可以看見人類不可見的紫外線領域。
另一方麵,鳥類的視距也遠超人類,它們的眼睛同時具有望遠鏡和放大鏡的功能,既能望遠,又能放大。
這是因為連接眼球的肌肉,能很快地將眼球的晶狀體拉成扁平狀或擠成圓形,就像望遠鏡和放大鏡調節焦距一樣,使物體的形象變得十分清晰。
既然選定了目標,接下來就是捕獵的時刻了。
莫歌這段時間身處的海島上就有一片還算茂密的樹林,裏麵雖然沒有多少陸生生物,卻多少棲息著一些鳥類。
莫歌不太能夠分辨出它們的種類,不過對他來說都是一樣的,都可以用來提取視力素材。
以莫歌如今還算不錯的視力,還有靈敏到極點的熱感應能力,那些盤旋於天空和隱藏在樹叢裏休息的鳥兒們完全無所遁形。
但是怎麽抓到它們還需要一點兒技巧。
莫歌用出了已經被他忽視了許久的變色偽裝能力,將自身混入了樹叢中。
在上個世界裏,那些十字臉怪物靠的是超聲探測,而在他平常的海裏的捕食中,又完全不需要采取偷襲的手段。
但是對於這些身形不大,又可以靈活飛行的小東西,避免驚嚇到它們就很有必要了。
然而,即便是很好的偽裝了自己,莫歌想要捕獵到這些自由自在的鳥兒也還需要一點小小的運氣。
最好用的工具仍舊是靈活長長的尾刺。
但是尾刺的攻擊範圍也是有限的,莫歌一邊控製著尾刺向著那些進入範圍的鳥兒刺殺,一邊也需要不斷地移動自身。
莫歌還是第一次需要如此精準的使用自己的尾刺,一開始他也經常射偏,驚飛了那些警惕心十足的鳥兒。
但是隨著熟練度的增加,這種失誤正在減少。
即便是如此,沒有辦法控製鳥兒要不要落下來休息,也沒有辦法控製鳥兒們進入自己攻擊範圍的莫歌也經常需要耐心的等待。
總體來說,效率實在不高。
但是這片不大的樹林裏,偶爾還是會傳出短促的利刃破風聲和鳥類被刺爆的悶響。
那些體型不大又身體脆弱的小家夥,沒有被刺中也就算了,一旦被莫歌強力的尾刺刺中,基本都是爆體而亡的下場。
還好棲息在附近的鳥兒們貌似也不是什麽聰明的種類,並沒有被樹林裏微微彌漫的血腥所驚走。
可惜現在好像也不是鳥類的繁殖季節,要不然莫歌還可以考慮掏掏鳥窩之類的,那些鳥蛋或者雛鳥可不會逃跑。
總之,這次的素材收集對於莫歌來說,還真是個消磨時間的過程。
整個白天莫歌也沒有真正抓到多少鳥兒。
倒是到了夜晚,鳥兒們回到樹上休息了,效率一下子就上來了。
大多數的鳥類,晚上的視力都比較差,因此基本上都會乖乖的待在窩裏或者樹上休息,隻要不發出太大的動靜,它們也輕易不會跑掉。
此時莫歌才發覺自己之前做了無用功,正確的抓鳥姿勢原來是這樣的。
還好,海島上的樹木大多長得並不高,莫歌的尾刺也基本上能夠得著大部分了。
至於那些實在夠不著的部分,當然也隻能放棄了。
要不然還能怎麽辦,還能指望他爬樹不成?
可惜,整個小島上棲息的各類鳥兒也就那麽些,莫歌即便已經盡量收集了,也仍舊不夠他特性提取所需。
於是接下來莫歌就開始在附近海域尋找著其他的島嶼,繼續著自己的收集之旅。
剛好也給這段有些無聊的時間找點事做。
當好不容易收集完素材之後,就是繼續提取相關特性,融合生長的過程了。
這次的融合生長倒是有點小小的特殊。
莫歌之前對於眼球的改進基礎模板來自於章魚,最大的特點就是正向生長的視網膜。
這個特點仍舊被莫歌保留了下來,但是關於視網膜上視錐細胞和視杆細胞的分布,卻需要好好考慮一下。
或許莫歌並不能深入到細胞層麵進行分析,但是至少他還是知道,章魚的微光視力和鳥類的顏色分辨能力,其實是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衝突的。
根本原因就在於,鳥類那比人類還要密集、種類還要多出一種的視錐細胞,必定會搶占視杆細胞的空間。
然後視杆細胞的減少卻又會直接影響弱光環境下的視力,這也是鳥類大多晚上視力不好的原因。
唯一的例外就是貓頭鷹,隻有視杆細胞而沒有視錐細胞的它們擁有良好的夜間視力,卻也成為了鳥類中唯一的色盲。
但是似乎這片海域附近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啊。
那麽海裏的生物呢?
莫歌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雀尾螳螂蝦,那種生物不僅是分辨色彩的能力號稱全球第一,更是擁有著極其不錯的攻擊手段。
然而問題就在於,莫歌已經在海裏待了不短時間了,從紐約灣到墨西哥灣,別說雀尾螳螂蝦了,就連它的近親皮皮蝦都沒見過一隻。
上輩子生活在沿海城市的莫歌可是對於皮皮蝦那種甘甜的滋味記憶猶新呀。
拉回被美味回憶引偏的思路。
莫歌覺得目前最為現實的,應該就是對那些在天上飛著的小家夥們下手了。
鳥類由於生存的需要,進化出了非常不錯的視力,分辨顏色的能力能夠幫助它們判斷距離和形狀,有助於它們在高空中飛行的時候找到降落的地點,以及抓住在空中飛行的其他生物。
它們分辨顏色的能力,甚至還超過了人類。
人類與鳥類都擁有兩種視神經細胞。一是感光細胞,一是感色細胞,感光細胞稱為視杆細胞,感色細胞稱為視錐細胞。
人類擁有紅色、綠色、藍色三種視錐細胞,鳥類擁有紅色、綠色,藍色、紫色四種視錐細胞,正因為它們擁有人類所沒有的紫色視錐細胞,所以也就可以看見人類不可見的紫外線領域。
另一方麵,鳥類的視距也遠超人類,它們的眼睛同時具有望遠鏡和放大鏡的功能,既能望遠,又能放大。
這是因為連接眼球的肌肉,能很快地將眼球的晶狀體拉成扁平狀或擠成圓形,就像望遠鏡和放大鏡調節焦距一樣,使物體的形象變得十分清晰。
既然選定了目標,接下來就是捕獵的時刻了。
莫歌這段時間身處的海島上就有一片還算茂密的樹林,裏麵雖然沒有多少陸生生物,卻多少棲息著一些鳥類。
莫歌不太能夠分辨出它們的種類,不過對他來說都是一樣的,都可以用來提取視力素材。
以莫歌如今還算不錯的視力,還有靈敏到極點的熱感應能力,那些盤旋於天空和隱藏在樹叢裏休息的鳥兒們完全無所遁形。
但是怎麽抓到它們還需要一點兒技巧。
莫歌用出了已經被他忽視了許久的變色偽裝能力,將自身混入了樹叢中。
在上個世界裏,那些十字臉怪物靠的是超聲探測,而在他平常的海裏的捕食中,又完全不需要采取偷襲的手段。
但是對於這些身形不大,又可以靈活飛行的小東西,避免驚嚇到它們就很有必要了。
然而,即便是很好的偽裝了自己,莫歌想要捕獵到這些自由自在的鳥兒也還需要一點小小的運氣。
最好用的工具仍舊是靈活長長的尾刺。
但是尾刺的攻擊範圍也是有限的,莫歌一邊控製著尾刺向著那些進入範圍的鳥兒刺殺,一邊也需要不斷地移動自身。
莫歌還是第一次需要如此精準的使用自己的尾刺,一開始他也經常射偏,驚飛了那些警惕心十足的鳥兒。
但是隨著熟練度的增加,這種失誤正在減少。
即便是如此,沒有辦法控製鳥兒要不要落下來休息,也沒有辦法控製鳥兒們進入自己攻擊範圍的莫歌也經常需要耐心的等待。
總體來說,效率實在不高。
但是這片不大的樹林裏,偶爾還是會傳出短促的利刃破風聲和鳥類被刺爆的悶響。
那些體型不大又身體脆弱的小家夥,沒有被刺中也就算了,一旦被莫歌強力的尾刺刺中,基本都是爆體而亡的下場。
還好棲息在附近的鳥兒們貌似也不是什麽聰明的種類,並沒有被樹林裏微微彌漫的血腥所驚走。
可惜現在好像也不是鳥類的繁殖季節,要不然莫歌還可以考慮掏掏鳥窩之類的,那些鳥蛋或者雛鳥可不會逃跑。
總之,這次的素材收集對於莫歌來說,還真是個消磨時間的過程。
整個白天莫歌也沒有真正抓到多少鳥兒。
倒是到了夜晚,鳥兒們回到樹上休息了,效率一下子就上來了。
大多數的鳥類,晚上的視力都比較差,因此基本上都會乖乖的待在窩裏或者樹上休息,隻要不發出太大的動靜,它們也輕易不會跑掉。
此時莫歌才發覺自己之前做了無用功,正確的抓鳥姿勢原來是這樣的。
還好,海島上的樹木大多長得並不高,莫歌的尾刺也基本上能夠得著大部分了。
至於那些實在夠不著的部分,當然也隻能放棄了。
要不然還能怎麽辦,還能指望他爬樹不成?
可惜,整個小島上棲息的各類鳥兒也就那麽些,莫歌即便已經盡量收集了,也仍舊不夠他特性提取所需。
於是接下來莫歌就開始在附近海域尋找著其他的島嶼,繼續著自己的收集之旅。
剛好也給這段有些無聊的時間找點事做。
當好不容易收集完素材之後,就是繼續提取相關特性,融合生長的過程了。
這次的融合生長倒是有點小小的特殊。
莫歌之前對於眼球的改進基礎模板來自於章魚,最大的特點就是正向生長的視網膜。
這個特點仍舊被莫歌保留了下來,但是關於視網膜上視錐細胞和視杆細胞的分布,卻需要好好考慮一下。
或許莫歌並不能深入到細胞層麵進行分析,但是至少他還是知道,章魚的微光視力和鳥類的顏色分辨能力,其實是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衝突的。
根本原因就在於,鳥類那比人類還要密集、種類還要多出一種的視錐細胞,必定會搶占視杆細胞的空間。
然後視杆細胞的減少卻又會直接影響弱光環境下的視力,這也是鳥類大多晚上視力不好的原因。
唯一的例外就是貓頭鷹,隻有視杆細胞而沒有視錐細胞的它們擁有良好的夜間視力,卻也成為了鳥類中唯一的色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