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接觸到了夏國的最高管理體係和聯合執政聯盟的管理體係之後,李建成和李元吉他們才知道,站在世界層麵看天下,是個什麽樣的感覺。
李世民是樂於見到他們一直留在夏國的,比曆史上早了幾個月繼承皇位的他,現在幹勁很足,一心想要做出一些成績,不過,天好像並不隨他的願。
“陛下,情況好像不對,這都二月中旬了,整個關中還沒有下過一場雨,河道裏的水流都快見底,百姓們無法春耕,怕是有大旱災要降臨的前奏。”朝班之上,坐上了尚書左仆射之位的長孫無忌滿臉擔憂的道。
“今年有旱災的事情,夏國洺山書院那些研究氣候的特長生們早有預測,可以比照夏國的抗災策略,在關中,河東道,河南道,河北道施行,對了,他們現在是怎麽做的?”李世民一點也不意外的向長孫無忌詢問道。
“他們在去年冬天的時候,就用重犁頭將上凍的田地翻耕了一遍,說是要借助嚴寒天氣,將田地裏的蟲卵都凍死,今年開春之後,他們趕了大量的雞鴨進田地和幹涸的河道兩岸,說是要讓這些家禽吃掉蟲卵,防止因為連連旱災,引發大規模的蝗災。”長孫無忌答道。
“朕知道他們洺山書院有一門生物學,是專門研究各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的,既然他們說連年旱災可能會引發大規模蝗災,那麽就真的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出告示,派兵丁到各村各裏宣傳一下,如何在旱年防止蝗災。”李世民道。
“隻怕,光是如此還不夠,夏國還用攝像機,將如何分辨蝗蟲卵,如何更好的殺死蝗蟲卵拍成了影片,在各個鄉裏和廣播裏宣傳,他們的百姓,不僅趕雞鴨去吃這些蟲卵,還會背上農藥桶,在一些蝗蟲或者其它蚊蟲喜歡繁殖產卵的地方噴撒藥水,咱們或許也能讓他們弄一些電影膠片過來,在各個鄉裏播放宣傳,讓百姓們有更多的準備。
畢竟,蝗災規模一旦太大,影響的不僅僅是收成,還有整個生態環境,像咱們在關中種的數十萬畝果林,可能都會毀於一旦。”長孫無忌再度接話道。
“輔機說的是,有更好的手段防治災害,咱們就應該趕緊上馬,我聽說夏國一早就在大量生產抽水機,以備旱災了,咱們可以找他們多采購一些,用於一些引水困難的地方,還有那種可以在地底深處取水的按壓井,咱們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也要多打一些,錢不夠的話,可以直接到夏國銀行貸款,此事主要為了民生,他們不會有什麽額度限製的。”李世民點頭道。
如果是在幾年前,出了蝗災,朝堂上的大臣們,肯定會說什麽君失德,天降罪,要皇帝下罪己詔,向天表過之類的話,而且,也不會允許百姓們殺蝗蟲,因為怕得罪蝗神,引下更大的災禍。
但是現在不一樣的,為何會有這樣的災難,夏國那邊給出了清楚明白的解釋,朝堂上所有的人心裏麵想的,都是如何防止災害,其收到的結果,自然也是不同的。
這,就是科學的力量。
當然,真正的將科學的力量用到極致的,還屬夏國。
他們的機械產品一年比一年多去,去年,他們或許還隻有是百十台的農機車在田間勞作,等到了今年,那就是上千台了。
而且,隨著他們的製造工藝越發的成熟,這些機械設備的質量和效率,也變的越發大了,當然,最關鍵的是,他們不需要再操心,會沒有那麽多的人來駕駛使用這些機械設備了。
就像夏國的軍人,開車就是必須學會的技能,夏國的農民,也在逐漸掌握著農機車的使用方法,甚至一些簡單的維修方法,再加上今年有洺山書院的一幫小夥子用比較科學的統籌規劃幫助他們正確的耕種田地,整個耕種效率,比去年又提高了三成以上。
沒錯,洺山書院,終於有第一批可以出來任事的小夥子了,就是在於秋山莊學習了一年,又轉到了洺山書院學習了三年多的那些孩子們,現在他們大多已經是十二三歲的少年了,在這個時代,都已經被大家當成了大人來看了。
按照於秋給他們教導的課程來看,他們差不多有了後世初中水平的認知,而且,由於接觸到的事物比較多,他們掌握的技能,遠非後世在父母照顧下,在學校讀書悠閑的孩子可以比例的,等到明年,他們差不多就可以走上夏國的各個管理崗位了。
當然,今年隻是三年小旱的最後一年,也是夏國推動防止蝗災的一場預備練習,明年,才是大旱,並且爆發全國性蝗災的大災年,大家所承受的挑戰,才更加大。
在夏國忙活著宣傳如何防止蝗災,組織春耕的時候,伊凡終於回到了他離開一年多的拜占庭帝國,可能是這一年多君士坦丁堡附近的戰火燒的太猛烈的緣故,這裏已經不複往昔的繁華,更多了幾分蕭索。
在進入了皇宮之後,伊凡直接找到了希拉克略,並且,跟他說了整整一天一夜在夏國的所見所聞。
因為,這些東西,也是希拉克略現在最感興趣的東西,他很想知道,夏國的坦克戰車,為什麽可以在地麵上這樣橫衝直撞的碾壓一切,很想知道,那些在空中飛的氣囊一樣的東西,是怎麽製造出來的。
據說,在碎葉城那邊,還有一種更大的可以在空中飛的飛艇,隻是那屬於維和部隊緊急救援用的,根本不會到幾千裏之外的君士坦丁堡這邊來。
而說到這維和部隊,希拉克略就有些牙酸了,據說,他們進駐到碎葉城那邊之後,就一直在收攏裏海和黑海附近那些被戰火摧殘的難民,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們就收攏到了不下五十萬人,這都抵的上拜占庭治下兩三個屬國的人口了。
而且這些人都在他們的規劃安置下,種起了夏國的高產作物,開起了礦,冶煉起了鐵,不僅能自己養活自己,還開始在當地大規模的搞起了建設。
現在,碎葉城就像一塊磁鐵,不斷的在吸收戰亂地區幾千公裏範圍內的百姓,甚至是一些不願意拿起刀槍到戰場上拚命的逃兵。
這讓早就已經知道人口就是財富的希拉克略很是擔憂。
而更讓他鬱悶的是,他發現,自己不能拒絕伊凡和夏國的外交官簽訂的那些條約和達成的共識。
蘇伊士運河要挖,碼頭要建,銀行要允許他們夏國開,紙幣要認可,還要允許他們派駐一定的人手到境內做防禦……
不然,他們可能麵臨被波斯人攻入君士坦丁堡,亡國的下場。
所以,作為一個聰明的大執政,知道自己這個時候應該說什麽,如果讓希拉克略看到做了這些事情的好處,他們的心裏就不會那麽難受了。
夏國,向來喜歡與能夠跟自己互利共贏的國家合作。
當然,他其實不知道,所謂的互利共贏,其實都是短期看上去他們能夠得利,中長期,卻是夏國在得利。
於秋先收了波斯人八十萬金幣,答應不出兵幫助拜占庭帝國,他確實做到了,也心安理得的將八十萬金幣收入了懷中。
隻可惜,希拉克略為了取得勝利,策反了西突厥的兩個大部落,遺憾的是,反擊的時候沒有盡全功。
而這個時候,大食人冒出來了,為了通過外交,讓夏國阻止大食人和波斯人聯合到一起,伊凡答應了現在他呈交給希拉克略的所有夏國提出的條件,同意夏國剿滅西突厥叛亂的兩大部落。
這就導致了,最終他不得不花三十萬貫,請夏國的軍隊到拜占庭帝國境內剿滅那些失去了頭人的西突厥叛兵。
當然,事實上就是,夏軍在拜占庭帝國境內走了一圈,把統葉護推了出來,允許那些叛兵投降回西突厥放牧,幾天時間,這些叛兵們就一窩蜂的趕過來棄械投降了,因為他們被夏國的坦克裝甲車嚇破了膽,根本生不起對抗的心思。
所以,夏國的坦克在拜占庭帝國根本就沒有開幾炮,更加沒有一個人傷亡,就解決了問題,淨賺了他們三十萬金幣,甚至,還摧毀了拜占庭帝國境內好多人對於宗教的信仰,掀起了一撥信仰科技和強大武力的浪潮。
現在,他們還可以通過手段解君士坦丁堡之圍,隻要拜占庭帝國,再給夏國五十萬金幣的外交經費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他們和波斯人這一戰,拋去答應的那些條款之外,還要給夏國貢獻八十萬金幣,當然,波斯人也是如此,要知道,一百六十萬金幣,可是足以供夏國在西域養活超過百萬人的錢財,是他們兩大帝國將近一年的稅收產出。
可是,這些條件希拉克略根本不能拒絕,因為,久守必失,他們拜占庭帝國需要緩一口氣了。
“你立即去告訴夏國的外交官,這筆錢我們出了,隻要他們能讓波斯人盡快退兵。”希拉克略咬著牙道。
“好的,陛下。”
伊凡領命之後,退了下去,快馬趕到了裏海邊的一個碼頭,這邊,有夏國的小型快船,可以在一天之內,穿越裏海,到對岸西突厥統治的地方,將消息傳遞給在碎葉城那邊支持工作的陸易之。
在三天之後,他在碼頭上收到了陸易之的回信,隻要拜占庭帝國給錢,半個月之內,波斯帝國的軍隊必定敗退,如果拜占庭帝國覺得這次戰爭的損失太大,可以出兵追擊,討回一點是一點。
看到這封回信的伊凡以為夏軍要對波斯帝國動武了,喜不自勝的回去將消息告知了希拉克略,並且親自將五十萬金幣準備好,押送到了碼頭來,交割給了夏國的人。
可是,讓他鬱悶的是,十多天了,夏國的軍隊,也沒有要攻擊波斯帝國的軍隊的意思。
當他以為,自己是被陸易之耍了的時候,他卻突然收到了波斯帝國大軍倉皇撤退的消息,原來,大食人在這個時候突然的向波斯帝國發難了,襲擊他們的後路,導致波斯帝國損失慘重。
興奮中的伊凡此時才知道了陸易之的手段,那五十萬金幣,花的是一點也不冤,這是拜占庭帝國一次大好的翻盤的機會,他們隻需要召集騎兵,一路追殺波斯帝國,與大食人兩麵夾擊,就能重創波斯帝國,拿回之前輸掉的一切。
然而,當伊凡來到軍營,準備召集自己的八千騎兵,隨希拉克略一起上陣追殺波斯帝國的軍隊的時候,卻懵逼的發現,自己的軍營中,連兩千人都不到了,一問之下他才知道,那些騎兵們回來之後,就帶著家小,甚至很多親朋好友,往夏國去了,險些讓伊凡氣的一口老血噴了出來。
而收到了伊凡派人送過來的五十萬金幣的陸易之,則是在苦思著,用什麽樣的辦法,能讓他們兩大帝國拿出更多的錢,因為,於秋給他的任務,就是要想辦法讓兩國出現錢荒,更大程度的接受夏國的紙幣。
李世民是樂於見到他們一直留在夏國的,比曆史上早了幾個月繼承皇位的他,現在幹勁很足,一心想要做出一些成績,不過,天好像並不隨他的願。
“陛下,情況好像不對,這都二月中旬了,整個關中還沒有下過一場雨,河道裏的水流都快見底,百姓們無法春耕,怕是有大旱災要降臨的前奏。”朝班之上,坐上了尚書左仆射之位的長孫無忌滿臉擔憂的道。
“今年有旱災的事情,夏國洺山書院那些研究氣候的特長生們早有預測,可以比照夏國的抗災策略,在關中,河東道,河南道,河北道施行,對了,他們現在是怎麽做的?”李世民一點也不意外的向長孫無忌詢問道。
“他們在去年冬天的時候,就用重犁頭將上凍的田地翻耕了一遍,說是要借助嚴寒天氣,將田地裏的蟲卵都凍死,今年開春之後,他們趕了大量的雞鴨進田地和幹涸的河道兩岸,說是要讓這些家禽吃掉蟲卵,防止因為連連旱災,引發大規模的蝗災。”長孫無忌答道。
“朕知道他們洺山書院有一門生物學,是專門研究各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的,既然他們說連年旱災可能會引發大規模蝗災,那麽就真的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出告示,派兵丁到各村各裏宣傳一下,如何在旱年防止蝗災。”李世民道。
“隻怕,光是如此還不夠,夏國還用攝像機,將如何分辨蝗蟲卵,如何更好的殺死蝗蟲卵拍成了影片,在各個鄉裏和廣播裏宣傳,他們的百姓,不僅趕雞鴨去吃這些蟲卵,還會背上農藥桶,在一些蝗蟲或者其它蚊蟲喜歡繁殖產卵的地方噴撒藥水,咱們或許也能讓他們弄一些電影膠片過來,在各個鄉裏播放宣傳,讓百姓們有更多的準備。
畢竟,蝗災規模一旦太大,影響的不僅僅是收成,還有整個生態環境,像咱們在關中種的數十萬畝果林,可能都會毀於一旦。”長孫無忌再度接話道。
“輔機說的是,有更好的手段防治災害,咱們就應該趕緊上馬,我聽說夏國一早就在大量生產抽水機,以備旱災了,咱們可以找他們多采購一些,用於一些引水困難的地方,還有那種可以在地底深處取水的按壓井,咱們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也要多打一些,錢不夠的話,可以直接到夏國銀行貸款,此事主要為了民生,他們不會有什麽額度限製的。”李世民點頭道。
如果是在幾年前,出了蝗災,朝堂上的大臣們,肯定會說什麽君失德,天降罪,要皇帝下罪己詔,向天表過之類的話,而且,也不會允許百姓們殺蝗蟲,因為怕得罪蝗神,引下更大的災禍。
但是現在不一樣的,為何會有這樣的災難,夏國那邊給出了清楚明白的解釋,朝堂上所有的人心裏麵想的,都是如何防止災害,其收到的結果,自然也是不同的。
這,就是科學的力量。
當然,真正的將科學的力量用到極致的,還屬夏國。
他們的機械產品一年比一年多去,去年,他們或許還隻有是百十台的農機車在田間勞作,等到了今年,那就是上千台了。
而且,隨著他們的製造工藝越發的成熟,這些機械設備的質量和效率,也變的越發大了,當然,最關鍵的是,他們不需要再操心,會沒有那麽多的人來駕駛使用這些機械設備了。
就像夏國的軍人,開車就是必須學會的技能,夏國的農民,也在逐漸掌握著農機車的使用方法,甚至一些簡單的維修方法,再加上今年有洺山書院的一幫小夥子用比較科學的統籌規劃幫助他們正確的耕種田地,整個耕種效率,比去年又提高了三成以上。
沒錯,洺山書院,終於有第一批可以出來任事的小夥子了,就是在於秋山莊學習了一年,又轉到了洺山書院學習了三年多的那些孩子們,現在他們大多已經是十二三歲的少年了,在這個時代,都已經被大家當成了大人來看了。
按照於秋給他們教導的課程來看,他們差不多有了後世初中水平的認知,而且,由於接觸到的事物比較多,他們掌握的技能,遠非後世在父母照顧下,在學校讀書悠閑的孩子可以比例的,等到明年,他們差不多就可以走上夏國的各個管理崗位了。
當然,今年隻是三年小旱的最後一年,也是夏國推動防止蝗災的一場預備練習,明年,才是大旱,並且爆發全國性蝗災的大災年,大家所承受的挑戰,才更加大。
在夏國忙活著宣傳如何防止蝗災,組織春耕的時候,伊凡終於回到了他離開一年多的拜占庭帝國,可能是這一年多君士坦丁堡附近的戰火燒的太猛烈的緣故,這裏已經不複往昔的繁華,更多了幾分蕭索。
在進入了皇宮之後,伊凡直接找到了希拉克略,並且,跟他說了整整一天一夜在夏國的所見所聞。
因為,這些東西,也是希拉克略現在最感興趣的東西,他很想知道,夏國的坦克戰車,為什麽可以在地麵上這樣橫衝直撞的碾壓一切,很想知道,那些在空中飛的氣囊一樣的東西,是怎麽製造出來的。
據說,在碎葉城那邊,還有一種更大的可以在空中飛的飛艇,隻是那屬於維和部隊緊急救援用的,根本不會到幾千裏之外的君士坦丁堡這邊來。
而說到這維和部隊,希拉克略就有些牙酸了,據說,他們進駐到碎葉城那邊之後,就一直在收攏裏海和黑海附近那些被戰火摧殘的難民,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們就收攏到了不下五十萬人,這都抵的上拜占庭治下兩三個屬國的人口了。
而且這些人都在他們的規劃安置下,種起了夏國的高產作物,開起了礦,冶煉起了鐵,不僅能自己養活自己,還開始在當地大規模的搞起了建設。
現在,碎葉城就像一塊磁鐵,不斷的在吸收戰亂地區幾千公裏範圍內的百姓,甚至是一些不願意拿起刀槍到戰場上拚命的逃兵。
這讓早就已經知道人口就是財富的希拉克略很是擔憂。
而更讓他鬱悶的是,他發現,自己不能拒絕伊凡和夏國的外交官簽訂的那些條約和達成的共識。
蘇伊士運河要挖,碼頭要建,銀行要允許他們夏國開,紙幣要認可,還要允許他們派駐一定的人手到境內做防禦……
不然,他們可能麵臨被波斯人攻入君士坦丁堡,亡國的下場。
所以,作為一個聰明的大執政,知道自己這個時候應該說什麽,如果讓希拉克略看到做了這些事情的好處,他們的心裏就不會那麽難受了。
夏國,向來喜歡與能夠跟自己互利共贏的國家合作。
當然,他其實不知道,所謂的互利共贏,其實都是短期看上去他們能夠得利,中長期,卻是夏國在得利。
於秋先收了波斯人八十萬金幣,答應不出兵幫助拜占庭帝國,他確實做到了,也心安理得的將八十萬金幣收入了懷中。
隻可惜,希拉克略為了取得勝利,策反了西突厥的兩個大部落,遺憾的是,反擊的時候沒有盡全功。
而這個時候,大食人冒出來了,為了通過外交,讓夏國阻止大食人和波斯人聯合到一起,伊凡答應了現在他呈交給希拉克略的所有夏國提出的條件,同意夏國剿滅西突厥叛亂的兩大部落。
這就導致了,最終他不得不花三十萬貫,請夏國的軍隊到拜占庭帝國境內剿滅那些失去了頭人的西突厥叛兵。
當然,事實上就是,夏軍在拜占庭帝國境內走了一圈,把統葉護推了出來,允許那些叛兵投降回西突厥放牧,幾天時間,這些叛兵們就一窩蜂的趕過來棄械投降了,因為他們被夏國的坦克裝甲車嚇破了膽,根本生不起對抗的心思。
所以,夏國的坦克在拜占庭帝國根本就沒有開幾炮,更加沒有一個人傷亡,就解決了問題,淨賺了他們三十萬金幣,甚至,還摧毀了拜占庭帝國境內好多人對於宗教的信仰,掀起了一撥信仰科技和強大武力的浪潮。
現在,他們還可以通過手段解君士坦丁堡之圍,隻要拜占庭帝國,再給夏國五十萬金幣的外交經費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他們和波斯人這一戰,拋去答應的那些條款之外,還要給夏國貢獻八十萬金幣,當然,波斯人也是如此,要知道,一百六十萬金幣,可是足以供夏國在西域養活超過百萬人的錢財,是他們兩大帝國將近一年的稅收產出。
可是,這些條件希拉克略根本不能拒絕,因為,久守必失,他們拜占庭帝國需要緩一口氣了。
“你立即去告訴夏國的外交官,這筆錢我們出了,隻要他們能讓波斯人盡快退兵。”希拉克略咬著牙道。
“好的,陛下。”
伊凡領命之後,退了下去,快馬趕到了裏海邊的一個碼頭,這邊,有夏國的小型快船,可以在一天之內,穿越裏海,到對岸西突厥統治的地方,將消息傳遞給在碎葉城那邊支持工作的陸易之。
在三天之後,他在碼頭上收到了陸易之的回信,隻要拜占庭帝國給錢,半個月之內,波斯帝國的軍隊必定敗退,如果拜占庭帝國覺得這次戰爭的損失太大,可以出兵追擊,討回一點是一點。
看到這封回信的伊凡以為夏軍要對波斯帝國動武了,喜不自勝的回去將消息告知了希拉克略,並且親自將五十萬金幣準備好,押送到了碼頭來,交割給了夏國的人。
可是,讓他鬱悶的是,十多天了,夏國的軍隊,也沒有要攻擊波斯帝國的軍隊的意思。
當他以為,自己是被陸易之耍了的時候,他卻突然收到了波斯帝國大軍倉皇撤退的消息,原來,大食人在這個時候突然的向波斯帝國發難了,襲擊他們的後路,導致波斯帝國損失慘重。
興奮中的伊凡此時才知道了陸易之的手段,那五十萬金幣,花的是一點也不冤,這是拜占庭帝國一次大好的翻盤的機會,他們隻需要召集騎兵,一路追殺波斯帝國,與大食人兩麵夾擊,就能重創波斯帝國,拿回之前輸掉的一切。
然而,當伊凡來到軍營,準備召集自己的八千騎兵,隨希拉克略一起上陣追殺波斯帝國的軍隊的時候,卻懵逼的發現,自己的軍營中,連兩千人都不到了,一問之下他才知道,那些騎兵們回來之後,就帶著家小,甚至很多親朋好友,往夏國去了,險些讓伊凡氣的一口老血噴了出來。
而收到了伊凡派人送過來的五十萬金幣的陸易之,則是在苦思著,用什麽樣的辦法,能讓他們兩大帝國拿出更多的錢,因為,於秋給他的任務,就是要想辦法讓兩國出現錢荒,更大程度的接受夏國的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