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車謀殺案》在國外銷量開花,也在國內引起了一波熱議。
有些人說張重這幾本小說在國外的成功是別人無法複製的,因為這幾本書本來就像是外語小說翻譯過來的,甚至更加符合外國人的閱讀習慣。
但是也有人持不同觀點,認為這幾本書之所以能大火跟裏麵的外國人名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主要還是故事精彩。
國內的作者不應該總是把文化差異掛在嘴邊當作借口,畢竟隔壁霓虹國也有不少優秀的懸疑推理小說作家,他們的作品在外國也一樣能火。
而這波討論還沒有結束,新書《荷葉集》就準時上架。
……
林萍今天特意起了個大早,吃過早餐之後就跑到了公司旁邊的書店等著。
書店八點半開門,他們公司九點鍾上班,她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搶到一本《荷葉集》然後去上班。
等在書店門口的時候,林萍又覺得有些可惜,為什麽張重大大不喜歡用蘇愛這個筆名發表作品呢?
如果是用蘇愛這個筆名發的話,她就可以第一時間先睹為快,而不用大清早的跑到這裏來排隊。
書店的門剛開了一條縫,林萍就鑽了進去。
因為是公司樓下的書店,所以她對這裏非常熟悉,一進大廳就迅速找到新書書架。
五年級植物人的新書當然放在最顯眼的地方,林萍一眼看到《荷葉集》,隨手抄了兩本,然後就跑到了收銀台。
收銀台負責收銀的小姑娘正在開機器呢,就看到一個人影躥了過來。
“麻煩快點。”林萍把兩本書往收銀台一放,微微催促道。
等到結完賬,林萍就在收銀員錯愕的目光中,像個得勝的將軍迎著走進來的其他顧客大搖大擺地走了出去。
拿著書回到公司,她把其中一本書放在了旁邊同事的桌子上,然後自己坐下來看起書來。
“唔,先看什麽呢?”
林萍翻動著目錄,書裏麵的目錄當然跟張重曬圖的目錄不一樣,這裏的目錄都是有頁碼的,她可以很直觀地看到每一篇文章的篇幅。
看起來,這本書應該大多都是詩歌,因為很多篇都是隻有一頁或者兩頁。
眼見就要上班了,她準備找一篇篇幅比較短的先看看。
“一代人?這個隻有一頁。”
照著目錄上的頁碼,林萍很快就找到了《一代人》,不過翻到位置,看著隻有兩行字的小詩,她不禁有些傻眼。
雖然她是衝著篇幅小才看這篇的,但是這篇幅也太小了吧。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這就是整首詩所有的文字。
林萍看著這首短詩,一時倒是沒有什麽深刻的感覺,隻不過詩裏麵關於眼睛和黑夜的顛覆性描寫與象征,讓人感覺還挺新奇的。
特別是詩中的幾個意向都有些相悖,但是組合在一起卻有一種奇妙的合理性。
黑夜和光明是相對的,可是眼睛卻又為了光明而生,但是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麽黑色的眼睛是黑夜給的?
再讀兩遍,林萍腦海中浮現出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我欲將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好像說的不是一樣的東西,但是句式上卻又恰恰相同。
還有西班牙世人洛爾迦的一句詩:在這白金的夜裏,黑夜遂被夜色染黑。
這樣一想,這首詩除了句式上的奇特之外,也多了一些深層次的意義。林萍想要從駁雜的想法中提取出一些有用的東西,但是腦子還是有些亂。
這時候她旁邊的同時踩著點過來上班,看到桌上的《荷葉集》,笑著對她說,“林萍,謝謝你啊,回頭我把錢微訊轉給你。”
林萍的思緒被拉回現實,她抬頭笑了笑,“不用謝。”
因為上班時間到,她將《荷葉集》合上。
不過腦海中的那兩行詩卻還留著,似乎一時不想離去。
不得不說,這首詩其他的先不說,至少讀起來很順口,很容易讓人記住。
她想了想,又打開自己的微語,將自己的簡介改成了這首詩。
……
看了書改簡介的不止林萍一個,不過更多的人則是直接發了動態。
很多沒有看過書的人,今天打開微語會感覺很奇怪,好像今天是個特別日子一樣,微語上的這些人竟然像是約好了一樣詩興大發。
“黑夜給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遊世界……”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蟬聲沉落,蛙聲升起……”
“我多麽希望,有一個門口,早晨,陽光照在草上……”
他們原以為是文藝青年們不約而同地一次集體發sao,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些詩都出自張重的新書《荷葉集》中。
知道了情況的網友,又趕忙跑到書店去買了一本《荷葉集》,然後找到自己心儀的一首詩,再跑到微語上加入了裝b大軍之中。
《荷葉集》收錄了二十多首現代詩,而且每首質量都很高,可謂誠意滿滿。
基本上隻要讀者買了就不會失望,因為裏麵總有一首適合他們。
不愛《一代人》的深沉,感覺太裝b,沒關係,還有語句優美的《錯誤》和《門前》,再不行還有《等你在雨中》,總會戳動那些少男少女的心。
不過爭議最大的還是《麵朝大海,春暖花開》,很多人讀過這首詩之後,會覺得這詩寫得很積極,很幸福,不僅僅充滿了自己找到幸福之後的喜悅,也有著對世界的衷心祝福。
但是也有些人覺得這首詩在幸福過後,留下的卻是孤獨淒涼之情。
特別是對世界祝福的第三節中,那句“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有一種自己求而不得,想要放棄的意味。
這部分觀點剛開始並沒有占到主流,大部分讀者還是覺得不要過度解讀,畢竟像五年級這樣一個人,是不可能有這種輕聲的念頭的。
【過度解讀很不好,我覺得這首詩整體就是很積極的。】
【絕對不是過度解讀,好好看看第三節,隻有不想活的人才會這樣說話。】
【五年級植物人年輕帥氣,能有什麽想不開的?】
【文人的想法怎麽能是我們能看得透的,而且他不是之前在醫院趟過五年麽,說不定就是那個時候的作品。】
【大哥,他在醫院是植物人好吧,還能創作作品?】
【這也說不好,植物人也是有意識的。】
【呃,這樣說也有點對啊,如果真的有意識,還真挺符合心境的。畢竟我要是躺在床上五年不能動,也會想死。】
【所以說嘛。】
……
有些人說張重這幾本小說在國外的成功是別人無法複製的,因為這幾本書本來就像是外語小說翻譯過來的,甚至更加符合外國人的閱讀習慣。
但是也有人持不同觀點,認為這幾本書之所以能大火跟裏麵的外國人名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主要還是故事精彩。
國內的作者不應該總是把文化差異掛在嘴邊當作借口,畢竟隔壁霓虹國也有不少優秀的懸疑推理小說作家,他們的作品在外國也一樣能火。
而這波討論還沒有結束,新書《荷葉集》就準時上架。
……
林萍今天特意起了個大早,吃過早餐之後就跑到了公司旁邊的書店等著。
書店八點半開門,他們公司九點鍾上班,她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搶到一本《荷葉集》然後去上班。
等在書店門口的時候,林萍又覺得有些可惜,為什麽張重大大不喜歡用蘇愛這個筆名發表作品呢?
如果是用蘇愛這個筆名發的話,她就可以第一時間先睹為快,而不用大清早的跑到這裏來排隊。
書店的門剛開了一條縫,林萍就鑽了進去。
因為是公司樓下的書店,所以她對這裏非常熟悉,一進大廳就迅速找到新書書架。
五年級植物人的新書當然放在最顯眼的地方,林萍一眼看到《荷葉集》,隨手抄了兩本,然後就跑到了收銀台。
收銀台負責收銀的小姑娘正在開機器呢,就看到一個人影躥了過來。
“麻煩快點。”林萍把兩本書往收銀台一放,微微催促道。
等到結完賬,林萍就在收銀員錯愕的目光中,像個得勝的將軍迎著走進來的其他顧客大搖大擺地走了出去。
拿著書回到公司,她把其中一本書放在了旁邊同事的桌子上,然後自己坐下來看起書來。
“唔,先看什麽呢?”
林萍翻動著目錄,書裏麵的目錄當然跟張重曬圖的目錄不一樣,這裏的目錄都是有頁碼的,她可以很直觀地看到每一篇文章的篇幅。
看起來,這本書應該大多都是詩歌,因為很多篇都是隻有一頁或者兩頁。
眼見就要上班了,她準備找一篇篇幅比較短的先看看。
“一代人?這個隻有一頁。”
照著目錄上的頁碼,林萍很快就找到了《一代人》,不過翻到位置,看著隻有兩行字的小詩,她不禁有些傻眼。
雖然她是衝著篇幅小才看這篇的,但是這篇幅也太小了吧。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這就是整首詩所有的文字。
林萍看著這首短詩,一時倒是沒有什麽深刻的感覺,隻不過詩裏麵關於眼睛和黑夜的顛覆性描寫與象征,讓人感覺還挺新奇的。
特別是詩中的幾個意向都有些相悖,但是組合在一起卻有一種奇妙的合理性。
黑夜和光明是相對的,可是眼睛卻又為了光明而生,但是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麽黑色的眼睛是黑夜給的?
再讀兩遍,林萍腦海中浮現出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我欲將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好像說的不是一樣的東西,但是句式上卻又恰恰相同。
還有西班牙世人洛爾迦的一句詩:在這白金的夜裏,黑夜遂被夜色染黑。
這樣一想,這首詩除了句式上的奇特之外,也多了一些深層次的意義。林萍想要從駁雜的想法中提取出一些有用的東西,但是腦子還是有些亂。
這時候她旁邊的同時踩著點過來上班,看到桌上的《荷葉集》,笑著對她說,“林萍,謝謝你啊,回頭我把錢微訊轉給你。”
林萍的思緒被拉回現實,她抬頭笑了笑,“不用謝。”
因為上班時間到,她將《荷葉集》合上。
不過腦海中的那兩行詩卻還留著,似乎一時不想離去。
不得不說,這首詩其他的先不說,至少讀起來很順口,很容易讓人記住。
她想了想,又打開自己的微語,將自己的簡介改成了這首詩。
……
看了書改簡介的不止林萍一個,不過更多的人則是直接發了動態。
很多沒有看過書的人,今天打開微語會感覺很奇怪,好像今天是個特別日子一樣,微語上的這些人竟然像是約好了一樣詩興大發。
“黑夜給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遊世界……”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蟬聲沉落,蛙聲升起……”
“我多麽希望,有一個門口,早晨,陽光照在草上……”
他們原以為是文藝青年們不約而同地一次集體發sao,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些詩都出自張重的新書《荷葉集》中。
知道了情況的網友,又趕忙跑到書店去買了一本《荷葉集》,然後找到自己心儀的一首詩,再跑到微語上加入了裝b大軍之中。
《荷葉集》收錄了二十多首現代詩,而且每首質量都很高,可謂誠意滿滿。
基本上隻要讀者買了就不會失望,因為裏麵總有一首適合他們。
不愛《一代人》的深沉,感覺太裝b,沒關係,還有語句優美的《錯誤》和《門前》,再不行還有《等你在雨中》,總會戳動那些少男少女的心。
不過爭議最大的還是《麵朝大海,春暖花開》,很多人讀過這首詩之後,會覺得這詩寫得很積極,很幸福,不僅僅充滿了自己找到幸福之後的喜悅,也有著對世界的衷心祝福。
但是也有些人覺得這首詩在幸福過後,留下的卻是孤獨淒涼之情。
特別是對世界祝福的第三節中,那句“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有一種自己求而不得,想要放棄的意味。
這部分觀點剛開始並沒有占到主流,大部分讀者還是覺得不要過度解讀,畢竟像五年級這樣一個人,是不可能有這種輕聲的念頭的。
【過度解讀很不好,我覺得這首詩整體就是很積極的。】
【絕對不是過度解讀,好好看看第三節,隻有不想活的人才會這樣說話。】
【五年級植物人年輕帥氣,能有什麽想不開的?】
【文人的想法怎麽能是我們能看得透的,而且他不是之前在醫院趟過五年麽,說不定就是那個時候的作品。】
【大哥,他在醫院是植物人好吧,還能創作作品?】
【這也說不好,植物人也是有意識的。】
【呃,這樣說也有點對啊,如果真的有意識,還真挺符合心境的。畢竟我要是躺在床上五年不能動,也會想死。】
【所以說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