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胡慧芳滿臉喜色,張重沒有說話,其實不過就是一個星雲獎而已,還不至於上升到為國爭光的地步。
假如不是因為張重,可能胡慧芳都不會關注到星雲獎。
華夏人的平均閱讀量還是很低的,據林克艾普大數據顯示,華夏人平均紙質圖書閱讀量不到六本。
最愛讀書的猶太人接近七十本,隔壁的霓虹國是四十本。
相較而言,華夏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
說起來,每年華夏的圖書銷售量不比任何一個國家低,但這是建立在華夏人口多的基礎上。
這就導致了一種現象。
在華夏,關注實體書的人不少,但是不關注的人更多。
比如有五千萬人平時都比較關注實體書,這已經是個很龐大的數字,放在霓虹是人家一半,放在高麗國,是人家全國人口。
但是放在華夏,就意味著接近三十個人中,才有一個人關注實體書。
像胡慧芳他們,平時還算閱讀量比較高的,不過大多是讀些已經出名的經典,或者偶爾去書店看看,平時根本不可能去關注什麽星雲獎。
現如今,張重獲得了提名,不僅僅讓胡慧芳變得關注起來,也讓華夏很多原本不關注的人變得關注了。
別的不說,光是央視的這一波助攻,就能吸引很多人的目光。
這對張重來說肯定是好事,從新書銷量看就很直觀了。
自從星雲獎的名單公布之後,新書《最後一個海星人》的銷量忽然又拔高了一層。
不僅僅是華夏這邊,北美那邊的銷量漲得更快。
據統計,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裏麵,《最後一個海星人》的全球銷量就達到了一千九百萬本。
也有熱心網友列了個算式,給張重算了這一個星期這本書他能賺到的稿費,最終算下來的數字是一億六千萬,已經超過了之前網友們的預期。
其實實體版的稿酬,這位網友算多了,畢竟張重也是要交稅的。
不過總體的稿酬,已經超過了一億六千萬,因為除了實體版之外,還有電子版的收入,也是一份不可小覷的部分。
假如以後這本書再影視化,版權所帶來的收入,肯定也會加在其中的。
現在才一個星期而已,後麵銷量肯定還會上升,如果後麵張重真的獲得了星雲獎,甚至再把雨果獎收入囊中,那這本書的銷量還會迎來兩波劇烈增長。
張重猜測,這本書最終的盈利可能會超過五億元華夏幣。
當時網友們起哄說什麽參與了一億的大項目,殊不知他們還是低估了這本書,很有可能最終這個大項目翻個好幾番,反正現在是已經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既然是一個星期的銷量已經出來了,網友們也很貼心地幫張重算好了收入,那捐款的事情也就要提上日程了,張重也知道,現在好多人就盯著這事呢。
不過也不用急,這件事情可以慢慢來,而且他就算是要急也急不來,就算他現在把錢拍出去,也不可能幾百所學校就忽然冒出來了。
這事還要交給公司去做,他也沒有那麽多時間,捐款要確定意向,確定資質,還要商量地址,要是都他自己去,這幾年他也不用幹其他事情了,光跑學校流程了。
公司那邊已經成立了一個小組,專門就處理這些事情,到時候會由小組的人代表公司去跟地方上的管理機構接洽。
第一個希望小學已經在走流程了,昨天陳青還打電話過來。
這第一個希望小學,是選了南懷省,已經跟省青基會接洽過了,對方提供幾處可供選擇的地址,陳青打電話的目的,就是讓張重選址。
張重讓陳青自己決定,其實選哪裏都無所謂,反正過段時間還有第二個,第三個……現在沒選的,後麵很快就會選了。
第一個希望小學,張重用了芃芃的名字命名。
說起來,芃芃兩個字也挺適合做希望小學的校名的。
芃芃這兩個字是取自《詩經·鄘風·載馳》裏的那句“我行其野,芃芃其麥”,而芃芃則是形容草木茂盛,代表了茁壯成長的意思。
“希望”和“芃芃”兩個詞,怎麽看都挺合適的。
不過這隻是第一個學校的名字,後麵再怎麽命名都可以,也不一定要用人名了。
大部分人捐希望小學,會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這些人多數都是想要求個名,當然張重也見過一個人說“用我的名字命名,如果出了事情就來找我”。
這兩樣,張重都沾不上,他並不想求名。也沒想過出事情了,讓別人來找他。
他捐了錢,真要有問題,講實在的,還是要找青基會。
張重在書房牆上的地圖上按了一個鉚釘,在那個位置,將會有一座“芃芃希望小學”建立。
他相信,再過不久,這張圖上會有越來越多的鉚釘釘在上麵。
看過之後,他坐回書桌後麵,準備拿出三萬積分抽個獎。
前幾天,他想著忍到明年再抽獎,不過今天又多了一萬積分,他心裏就有些癢癢了。
不過他還沒開始抽獎,就接到了江陽大學校長劉洪的電話。
這是一個遲到的來電,自從許文軒跟張重說過聯合辦學的事情之後,到現在還是劉洪第一次聯係他。
“喂,劉校長。”張重接通電話,笑著打了一聲招呼。
“張老師啊,吃過晚飯了麽?”
“勞您問,我已經吃過飯了。不知劉校長這個時候打電話給我,是不是有什麽指示?我的課已經結束了,學校也要放假了吧。”張重揣著明白當糊塗,跟劉洪打起太極。
劉洪倒是直接,開門見山道,“我打電話過來是有一件事情想跟張老師商量一下,前兩天金陵大學的齊林校長跟我通了個電話,他們有意跟江陽大學合辦一個學院。”
“聯合辦學?”張重驚訝道,“那這是好事情啊。”
電話那頭的劉洪嘴角抽了抽,他其實知道張重已經知道了聯合辦學的事情,而他也知道,張重知道他知道張重知道這件事情。
聽起來有些拗口,事實就是兩個人心裏都明白,不過都在裝糊塗。
“是啊,我也覺得是件好事情,但是事情有些突然,所以我打電話來跟你商量一下。”
假如不是因為張重,可能胡慧芳都不會關注到星雲獎。
華夏人的平均閱讀量還是很低的,據林克艾普大數據顯示,華夏人平均紙質圖書閱讀量不到六本。
最愛讀書的猶太人接近七十本,隔壁的霓虹國是四十本。
相較而言,華夏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
說起來,每年華夏的圖書銷售量不比任何一個國家低,但這是建立在華夏人口多的基礎上。
這就導致了一種現象。
在華夏,關注實體書的人不少,但是不關注的人更多。
比如有五千萬人平時都比較關注實體書,這已經是個很龐大的數字,放在霓虹是人家一半,放在高麗國,是人家全國人口。
但是放在華夏,就意味著接近三十個人中,才有一個人關注實體書。
像胡慧芳他們,平時還算閱讀量比較高的,不過大多是讀些已經出名的經典,或者偶爾去書店看看,平時根本不可能去關注什麽星雲獎。
現如今,張重獲得了提名,不僅僅讓胡慧芳變得關注起來,也讓華夏很多原本不關注的人變得關注了。
別的不說,光是央視的這一波助攻,就能吸引很多人的目光。
這對張重來說肯定是好事,從新書銷量看就很直觀了。
自從星雲獎的名單公布之後,新書《最後一個海星人》的銷量忽然又拔高了一層。
不僅僅是華夏這邊,北美那邊的銷量漲得更快。
據統計,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裏麵,《最後一個海星人》的全球銷量就達到了一千九百萬本。
也有熱心網友列了個算式,給張重算了這一個星期這本書他能賺到的稿費,最終算下來的數字是一億六千萬,已經超過了之前網友們的預期。
其實實體版的稿酬,這位網友算多了,畢竟張重也是要交稅的。
不過總體的稿酬,已經超過了一億六千萬,因為除了實體版之外,還有電子版的收入,也是一份不可小覷的部分。
假如以後這本書再影視化,版權所帶來的收入,肯定也會加在其中的。
現在才一個星期而已,後麵銷量肯定還會上升,如果後麵張重真的獲得了星雲獎,甚至再把雨果獎收入囊中,那這本書的銷量還會迎來兩波劇烈增長。
張重猜測,這本書最終的盈利可能會超過五億元華夏幣。
當時網友們起哄說什麽參與了一億的大項目,殊不知他們還是低估了這本書,很有可能最終這個大項目翻個好幾番,反正現在是已經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既然是一個星期的銷量已經出來了,網友們也很貼心地幫張重算好了收入,那捐款的事情也就要提上日程了,張重也知道,現在好多人就盯著這事呢。
不過也不用急,這件事情可以慢慢來,而且他就算是要急也急不來,就算他現在把錢拍出去,也不可能幾百所學校就忽然冒出來了。
這事還要交給公司去做,他也沒有那麽多時間,捐款要確定意向,確定資質,還要商量地址,要是都他自己去,這幾年他也不用幹其他事情了,光跑學校流程了。
公司那邊已經成立了一個小組,專門就處理這些事情,到時候會由小組的人代表公司去跟地方上的管理機構接洽。
第一個希望小學已經在走流程了,昨天陳青還打電話過來。
這第一個希望小學,是選了南懷省,已經跟省青基會接洽過了,對方提供幾處可供選擇的地址,陳青打電話的目的,就是讓張重選址。
張重讓陳青自己決定,其實選哪裏都無所謂,反正過段時間還有第二個,第三個……現在沒選的,後麵很快就會選了。
第一個希望小學,張重用了芃芃的名字命名。
說起來,芃芃兩個字也挺適合做希望小學的校名的。
芃芃這兩個字是取自《詩經·鄘風·載馳》裏的那句“我行其野,芃芃其麥”,而芃芃則是形容草木茂盛,代表了茁壯成長的意思。
“希望”和“芃芃”兩個詞,怎麽看都挺合適的。
不過這隻是第一個學校的名字,後麵再怎麽命名都可以,也不一定要用人名了。
大部分人捐希望小學,會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這些人多數都是想要求個名,當然張重也見過一個人說“用我的名字命名,如果出了事情就來找我”。
這兩樣,張重都沾不上,他並不想求名。也沒想過出事情了,讓別人來找他。
他捐了錢,真要有問題,講實在的,還是要找青基會。
張重在書房牆上的地圖上按了一個鉚釘,在那個位置,將會有一座“芃芃希望小學”建立。
他相信,再過不久,這張圖上會有越來越多的鉚釘釘在上麵。
看過之後,他坐回書桌後麵,準備拿出三萬積分抽個獎。
前幾天,他想著忍到明年再抽獎,不過今天又多了一萬積分,他心裏就有些癢癢了。
不過他還沒開始抽獎,就接到了江陽大學校長劉洪的電話。
這是一個遲到的來電,自從許文軒跟張重說過聯合辦學的事情之後,到現在還是劉洪第一次聯係他。
“喂,劉校長。”張重接通電話,笑著打了一聲招呼。
“張老師啊,吃過晚飯了麽?”
“勞您問,我已經吃過飯了。不知劉校長這個時候打電話給我,是不是有什麽指示?我的課已經結束了,學校也要放假了吧。”張重揣著明白當糊塗,跟劉洪打起太極。
劉洪倒是直接,開門見山道,“我打電話過來是有一件事情想跟張老師商量一下,前兩天金陵大學的齊林校長跟我通了個電話,他們有意跟江陽大學合辦一個學院。”
“聯合辦學?”張重驚訝道,“那這是好事情啊。”
電話那頭的劉洪嘴角抽了抽,他其實知道張重已經知道了聯合辦學的事情,而他也知道,張重知道他知道張重知道這件事情。
聽起來有些拗口,事實就是兩個人心裏都明白,不過都在裝糊塗。
“是啊,我也覺得是件好事情,但是事情有些突然,所以我打電話來跟你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