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宋式微和許曉曉從終於圖書館出來之後,一行五人便閑聊搭話地超西邊走去。
這時,楊弋先開口問了宋式微:“剛剛那是什麽書?”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一樁事先張揚的凶殺案》,很冷門。”宋式微沒料到他會提起那本書,遲疑了一下才回答。
“我看過,蠻有意思的。”楊弋說。
“真的?我以為你們男生很少看書”,說罷,宋式微又覺得自己以偏概全了,接著說,“我是指,大家提到馬爾克斯,一般都會想到《百年孤獨》或者《霍亂時期的愛情》這些經典……”
“大部頭反而容易讀倦,一沒有耐心就看不下了。《凶殺案》這個故事又簡短又深刻,”楊弋解釋道,“主要也是我對這類型的書籍感興趣。”
宋式微覺得很驚喜,身邊認識的男生很少有能靜下心來看完一本嚴肅文學的,更別提還看過這麽冷門的作品。
尤其是,當你說出一本旁人極少聽說的冷門作品,還有人能接得上你的話題,有了共同的話題,距離也近了一步。
她忍不住說:“讀完之後最大的感慨就是,在集體中,由於每個個體的個人責任喪失,從而導致的這起凶殺案,每一個人都是幫凶。”
楊弋看到她這麽認真地發自內心說出這段話,很動容,也接著談論:“眾人皆因著事件的明目張膽,而傾向於放棄個體的告知權,每個人的竭力作為,或者說是不作為,都為這火添了一把柴。”
他們對話的過程都被其餘三人看在眼裏,皆感覺宋式微和楊弋與旁人之間有一道看不見、摸不著的結界,屬於他倆的結界,旁人插不進去。
但是周南聽到了他們在談論“責任不責任”的,偏偏要打破這道結界。
他便好奇地發問:“你們在說什麽暗語,我怎麽聽不懂?”
宋式微對著他說:“你又沒看過,說了你也不知道。”
周南百折不撓地發問:“什麽個人責任?什麽幫凶?你跟我說說我不就知道了嘛。”
宋式微無可奈何,循著周南的問題回答道:“就是我們心理學課上提到過的旁觀者效應,也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什麽?旁觀者怎麽了?”周南真的是愛打破砂鍋問到底。
“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場事故中,因為看到有其他的目擊者在場,每一個旁觀者都無動於衷。”楊弋幫著解釋。
楊弋對上了宋式微投來的眼光,默契地發出一個笑容。
宋式微轉向周南,通俗易懂地解釋:“比方說,一堆人湊熱鬧,又見死不救。”
看到周南被繞的暈暈乎乎、一愣一愣的,宋式微覺得挺有趣的。
她又故意繼續說一些他聽不懂的話:“實質就是人多不負責,責任不落實。”
楊弋見勢,也幫腔:“有點像心理學上的集體無意識,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模糊,個體責任意識的下降,在特定環境裏就是集體性失控……”
兩個人像提前串通過似的,一口氣劈裏啪啦砸了周南一臉。
“打住打住,饒了我吧兩位!”周南眨巴眨巴他那雙小眼睛,求救似地哀嚎,“我錯了,我不該問!”
這一通對話,把大家都逗笑了。
周南實在後悔為什麽自己非要執意嚐試打破結界呢?
宋式微和楊弋頻率一致,氛圍微妙,他們默契地相視一笑。
……
……
……
他們來到小吃街,今日街上人不多,三三兩兩結伴覓食,零零散散,來來去去。一些店麵都大門緊閉。他們最愛的那家“黃記烤魚”也暫停營業,周南提議就近選擇,眾人一致同意。看到隔壁就是一家火鍋店,他猶豫了一下。
宋式微推了他一把說:“發什麽呆?進去吧。”
他靠到她身旁擔心地問:“火鍋會辣的,你ok?”
宋式微從小不喜歡,也不會吃辣,但不想給大家添麻煩了,便說:“不是還有鴛鴦鍋嘛,我挑不辣的吃就行了。”
楊弋走在他們前頭,心裏若有所思。
都已經進到店裏去了,周南也就沒多說什麽,走在前頭進去的歐陽望和許曉曉已經開始翻菜單了。
歐陽望貼心地問:“曉曉,你可以吃辣嗎?”
許曉曉回答:“可以。”
許曉曉比宋式微還要稍高,身材瘦削,從大一開始就留著一頭標配的黑長直,臉上的表情總是冷冷的,也不愛說話,尤其每次碰上歐陽望,都冷得差一點就能把人瞬間凍結。
她既是宋式微的室友,又來自同個地方,去年寒暑假便跟宋式微和周南一起搭車回家過。偶爾在歐陽望費盡心思的邀約下,剛好她也突然來勁了,就會答應跟著他們一起出門玩,自然而然地,幾個人便熟絡起來。
平日裏他們無論在什麽時間,在什麽地點,湊在一塊兒便總有說得停不下的話題。尤其是“雙門洞四人組”,這四人組今日缺了黃鈺,他們倒有點想念,轉念一想,人家是遠離你們幾個單身狗,美滋滋地約會去了,又瞬間覺得毫無負疚感。
……
這會兒,大家自然而然地聊到了接下來的秋季校運會。
學校每年十一月中旬都會有舉辦一屆秋季校運會。大四的學長學姐已經有不少人離校實習工作了,大三的學生也都提前在準備考研,重心放在了學業上。這種運動競賽的活動還是留給了大一和大二的學生吧。
學校一般提前一個月左右便會要求各個係,以班級為單位,上交參賽名單。大一的時候大家還很踴躍地報名參加,到了大二,那個新鮮勁過去了,許多人隻想在一旁加油鼓勁、看看熱鬧,尤其是外語係,都沒時間學習了,一想到還要花時間去為參賽項目做練習,以至於不在比賽中輸的太慘,就都打了退堂鼓。
一股謙讓的氣息在整個班級中蔓延開來,以至於,以班級為單位的指令,被輔導員下命令成了以宿舍為單位,每個宿舍至少派出兩個人各報名一個項目,完了還強調是自願原則。當然,有宿舍自願多人參賽的,那是值得鼓勵的。說是自願原則,其實就是半強製要求。
當時,這道命令落實到宋式微她們宿舍,大家都麵麵相覷,既沒有舍生取義的自我奉獻精神,又沒有把室友推入坑底的勇氣。於是乎,半晌過去了,她們決定抽簽!抽簽是最公平的了,也是最人道主義的了。四選二,一半一半的幾率。怎知,宋式微一打開抽簽紙,當場倒抽了一口氣,紙上赫然出現兩個大字:參賽!再望向對麵愁眉苦臉的許曉曉,同樣中招了。
她們不懂全概率公式,隻知道抽簽靠的就是命,這下也怨不得他人,隻能頻頻歎氣,無奈於自己的手氣是有多差,不得不麵對這殘酷世界和人生考驗呐。整間宿舍,一半在狂歡呐喊,一半卻愁雲慘淡。
……
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周南幸災樂禍地說:“恭喜你哈哈蛤,小逗號,期待你們拔得頭籌,摘取桂冠。”
宋式微簡潔地回了一個字:“滾!”
歐陽望問她:“小逗號,你報的什麽項目?”
宋式微一臉憂鬱地回答“還沒決定,走一步看一步吧。”
歐陽望扶了扶黑色眼鏡框,關切地詢問了許曉曉:“你呢?曉曉,你要不試一下跑步,四百米跑也行嘛,這樣我可以陪你一起練習嘛,我報了一千米跑。”
許曉曉已經做好選擇了,回答:“我選了跳遠,跑兩步再蹦一下就完事。跑步我可跑不來了。你們兩個有報名參賽嗎”
周南跟著回答:“我是跳高和跳遠,自願的,自願的。”
楊弋說:“我也是一千米,還有四乘以一百接力賽。”
宋式微突然像記起什麽來,邊笑邊問:“這回不是瞎跑跑了吧?”
楊弋被喚起了記憶,想起那天發生的那段對話,心裏一暖,也跟著笑起來說:“要不,你也報個跑步?”
宋式微訝異地反問:“跑步?”
楊弋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回道:“對,要是你願意,我還可以帶你瞎練練…”
說畢,宋式微噗呲地笑了出聲。
飯桌上的其他三人又看不懂了,一句“瞎跑跑”,一句“瞎練練”有什麽好笑的呢?但是他們也不得不默認,確實有一道屬於他們的結界,不經言傳,而心意暗相投合。
這時,楊弋先開口問了宋式微:“剛剛那是什麽書?”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一樁事先張揚的凶殺案》,很冷門。”宋式微沒料到他會提起那本書,遲疑了一下才回答。
“我看過,蠻有意思的。”楊弋說。
“真的?我以為你們男生很少看書”,說罷,宋式微又覺得自己以偏概全了,接著說,“我是指,大家提到馬爾克斯,一般都會想到《百年孤獨》或者《霍亂時期的愛情》這些經典……”
“大部頭反而容易讀倦,一沒有耐心就看不下了。《凶殺案》這個故事又簡短又深刻,”楊弋解釋道,“主要也是我對這類型的書籍感興趣。”
宋式微覺得很驚喜,身邊認識的男生很少有能靜下心來看完一本嚴肅文學的,更別提還看過這麽冷門的作品。
尤其是,當你說出一本旁人極少聽說的冷門作品,還有人能接得上你的話題,有了共同的話題,距離也近了一步。
她忍不住說:“讀完之後最大的感慨就是,在集體中,由於每個個體的個人責任喪失,從而導致的這起凶殺案,每一個人都是幫凶。”
楊弋看到她這麽認真地發自內心說出這段話,很動容,也接著談論:“眾人皆因著事件的明目張膽,而傾向於放棄個體的告知權,每個人的竭力作為,或者說是不作為,都為這火添了一把柴。”
他們對話的過程都被其餘三人看在眼裏,皆感覺宋式微和楊弋與旁人之間有一道看不見、摸不著的結界,屬於他倆的結界,旁人插不進去。
但是周南聽到了他們在談論“責任不責任”的,偏偏要打破這道結界。
他便好奇地發問:“你們在說什麽暗語,我怎麽聽不懂?”
宋式微對著他說:“你又沒看過,說了你也不知道。”
周南百折不撓地發問:“什麽個人責任?什麽幫凶?你跟我說說我不就知道了嘛。”
宋式微無可奈何,循著周南的問題回答道:“就是我們心理學課上提到過的旁觀者效應,也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什麽?旁觀者怎麽了?”周南真的是愛打破砂鍋問到底。
“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場事故中,因為看到有其他的目擊者在場,每一個旁觀者都無動於衷。”楊弋幫著解釋。
楊弋對上了宋式微投來的眼光,默契地發出一個笑容。
宋式微轉向周南,通俗易懂地解釋:“比方說,一堆人湊熱鬧,又見死不救。”
看到周南被繞的暈暈乎乎、一愣一愣的,宋式微覺得挺有趣的。
她又故意繼續說一些他聽不懂的話:“實質就是人多不負責,責任不落實。”
楊弋見勢,也幫腔:“有點像心理學上的集體無意識,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模糊,個體責任意識的下降,在特定環境裏就是集體性失控……”
兩個人像提前串通過似的,一口氣劈裏啪啦砸了周南一臉。
“打住打住,饒了我吧兩位!”周南眨巴眨巴他那雙小眼睛,求救似地哀嚎,“我錯了,我不該問!”
這一通對話,把大家都逗笑了。
周南實在後悔為什麽自己非要執意嚐試打破結界呢?
宋式微和楊弋頻率一致,氛圍微妙,他們默契地相視一笑。
……
……
……
他們來到小吃街,今日街上人不多,三三兩兩結伴覓食,零零散散,來來去去。一些店麵都大門緊閉。他們最愛的那家“黃記烤魚”也暫停營業,周南提議就近選擇,眾人一致同意。看到隔壁就是一家火鍋店,他猶豫了一下。
宋式微推了他一把說:“發什麽呆?進去吧。”
他靠到她身旁擔心地問:“火鍋會辣的,你ok?”
宋式微從小不喜歡,也不會吃辣,但不想給大家添麻煩了,便說:“不是還有鴛鴦鍋嘛,我挑不辣的吃就行了。”
楊弋走在他們前頭,心裏若有所思。
都已經進到店裏去了,周南也就沒多說什麽,走在前頭進去的歐陽望和許曉曉已經開始翻菜單了。
歐陽望貼心地問:“曉曉,你可以吃辣嗎?”
許曉曉回答:“可以。”
許曉曉比宋式微還要稍高,身材瘦削,從大一開始就留著一頭標配的黑長直,臉上的表情總是冷冷的,也不愛說話,尤其每次碰上歐陽望,都冷得差一點就能把人瞬間凍結。
她既是宋式微的室友,又來自同個地方,去年寒暑假便跟宋式微和周南一起搭車回家過。偶爾在歐陽望費盡心思的邀約下,剛好她也突然來勁了,就會答應跟著他們一起出門玩,自然而然地,幾個人便熟絡起來。
平日裏他們無論在什麽時間,在什麽地點,湊在一塊兒便總有說得停不下的話題。尤其是“雙門洞四人組”,這四人組今日缺了黃鈺,他們倒有點想念,轉念一想,人家是遠離你們幾個單身狗,美滋滋地約會去了,又瞬間覺得毫無負疚感。
……
這會兒,大家自然而然地聊到了接下來的秋季校運會。
學校每年十一月中旬都會有舉辦一屆秋季校運會。大四的學長學姐已經有不少人離校實習工作了,大三的學生也都提前在準備考研,重心放在了學業上。這種運動競賽的活動還是留給了大一和大二的學生吧。
學校一般提前一個月左右便會要求各個係,以班級為單位,上交參賽名單。大一的時候大家還很踴躍地報名參加,到了大二,那個新鮮勁過去了,許多人隻想在一旁加油鼓勁、看看熱鬧,尤其是外語係,都沒時間學習了,一想到還要花時間去為參賽項目做練習,以至於不在比賽中輸的太慘,就都打了退堂鼓。
一股謙讓的氣息在整個班級中蔓延開來,以至於,以班級為單位的指令,被輔導員下命令成了以宿舍為單位,每個宿舍至少派出兩個人各報名一個項目,完了還強調是自願原則。當然,有宿舍自願多人參賽的,那是值得鼓勵的。說是自願原則,其實就是半強製要求。
當時,這道命令落實到宋式微她們宿舍,大家都麵麵相覷,既沒有舍生取義的自我奉獻精神,又沒有把室友推入坑底的勇氣。於是乎,半晌過去了,她們決定抽簽!抽簽是最公平的了,也是最人道主義的了。四選二,一半一半的幾率。怎知,宋式微一打開抽簽紙,當場倒抽了一口氣,紙上赫然出現兩個大字:參賽!再望向對麵愁眉苦臉的許曉曉,同樣中招了。
她們不懂全概率公式,隻知道抽簽靠的就是命,這下也怨不得他人,隻能頻頻歎氣,無奈於自己的手氣是有多差,不得不麵對這殘酷世界和人生考驗呐。整間宿舍,一半在狂歡呐喊,一半卻愁雲慘淡。
……
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周南幸災樂禍地說:“恭喜你哈哈蛤,小逗號,期待你們拔得頭籌,摘取桂冠。”
宋式微簡潔地回了一個字:“滾!”
歐陽望問她:“小逗號,你報的什麽項目?”
宋式微一臉憂鬱地回答“還沒決定,走一步看一步吧。”
歐陽望扶了扶黑色眼鏡框,關切地詢問了許曉曉:“你呢?曉曉,你要不試一下跑步,四百米跑也行嘛,這樣我可以陪你一起練習嘛,我報了一千米跑。”
許曉曉已經做好選擇了,回答:“我選了跳遠,跑兩步再蹦一下就完事。跑步我可跑不來了。你們兩個有報名參賽嗎”
周南跟著回答:“我是跳高和跳遠,自願的,自願的。”
楊弋說:“我也是一千米,還有四乘以一百接力賽。”
宋式微突然像記起什麽來,邊笑邊問:“這回不是瞎跑跑了吧?”
楊弋被喚起了記憶,想起那天發生的那段對話,心裏一暖,也跟著笑起來說:“要不,你也報個跑步?”
宋式微訝異地反問:“跑步?”
楊弋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回道:“對,要是你願意,我還可以帶你瞎練練…”
說畢,宋式微噗呲地笑了出聲。
飯桌上的其他三人又看不懂了,一句“瞎跑跑”,一句“瞎練練”有什麽好笑的呢?但是他們也不得不默認,確實有一道屬於他們的結界,不經言傳,而心意暗相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