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末將聽聞您給曹掌印盧提督他們不少發財的機會。


    您看末將官職不高俸祿無幾,養家糊口實在有些困難,您是不是也指點指點末將。”曹變蛟湊過來滿臉堆笑的道。


    朱由檢一笑,這事早有計劃,既然把新軍視為依靠,自然不會虧待了他們。


    “賺銀子?好說,你們都去找曹化淳,就按照規矩湊份子。”


    “末將等謝陛下照顧。”


    幾人喜出望外。


    想了想,軍隊蔬菜肉食供應也可以交給他們做,這個行業也隻能以中小散戶的形式存在。


    又道:“其實,朕編練的禁軍本身就有許多生意可做,糧食蔬菜豬肉魚肉,這些統統需要購買。


    就以豬肉來說,即使三千人一隻豬,每日也需要十隻豬,看似生意不大,可架不住細水長流,這些如果你們可以讓親朋故舊去做。


    軍中有你們覺得有能力的軍將,可以提點他們一下。


    既然是軍隊,自然要打仗,多提拔照顧有本事的人才是正理,你們也不想帶著一群豬上戰場吧?”


    幾人都笑了:“末將明白。”


    “隻是,在商言商,若是有什麽不法之事傳入朕的耳朵,別怪朕不客氣。


    再者,朕是要革除舊弊重振禁軍,一但被朕發現有以前的陋規弊習,決不輕饒。”


    幾人忙叉手連說不敢。


    曹變蛟笑道:“陛下不說,末將等人也明白。


    末將還想著在陛下的率領下名揚四海呢,絕不會誤了禁軍的事。”


    “你們明白就好。”


    安排眾人去做事,又將魏忠賢叫來:“老魏,交給你個事。”


    “陛下請講。”


    “朕需要清一清京營錦衣衛,缺少個由頭。”


    初步目標訓練新軍之外,一兩年內也要達到財政平衡,邊軍京營都要動。


    “臣明白了,今日就辦。”


    “派出禦史的事怎麽還沒動靜?”


    “陛下,按照章程議事,安排哪個禦史去都需要時間。”


    “嗯,抓緊些,也不用再稟告了,朕會讓王之心直接用印。”


    尚寶監,掌握印璽,自然要交給貼身太監才放心,王之心王之俊兩人輪流坐鎮。


    魏忠賢辦事麻利,次日戶部尚書郭允厚上疏請查刷京營。


    “京軍每年放三百餘萬石……,錦衣衛官於萬曆間僅一萬七千七百六十餘人,現在三萬六千三百六十餘人……,文思院匠,官冊七百五十三人,今增補為三千二百八十八人……。”


    朱由檢自然從善如流。


    -----


    十一月四日,朱由檢再次來到淶水。


    這一次,沒人唧唧歪歪了。


    這次隻有曹變蛟帶了三百大漢將軍,曹化淳王之俊隨行。


    老遠就發現,軍器廠附近已經從荒無人煙變成了喧囂不已。


    路上,運送生鐵和煤炭木材等材料的牛車馬車絡繹不絕。


    廠區周圍,上百的住宅同時動工,廠區裏,各處廠房也在同時動工。


    工匠及家屬,四衛勇士刷下來的兵丁,招募的民夫,這裏聚集了兩三千人。


    今天軍器廠正式開爐,朱由檢有些不放心,因此親自來現場查看。


    一聲令下,精煉爐點火,隨後高高的煙囪開始冒煙,雖然叫無煙煤,也不是一點煙沒有。


    等待期間,朱由檢聽著工匠的匯報。


    還不錯,在豐厚待遇吸引下,工部的頂尖工匠幾乎都被拉來了。


    現在各種工匠數量達到了三百餘人。


    工作進度也不錯。


    火炮泥模造了幾十個,可惜還得兩三個月才能幹透。


    砂模鑄造工匠在各河流及山裏各找了幾種沙子做了些模具,等試鑄後從中選擇合用的。


    用木材做框架的鑽床與銑床也已經各做了一台,刀具用鋼是工部存貨。


    鍛錘模具已經安置好,就等著鐵水了,最大的錘頭估計有300斤,也就是180公斤。


    水輪與傳動部件都用硬木做了一些,以後使用中會逐步將木料更換為鐵製。


    鐵雖然比硬木重,可是鐵可以做的薄些細些,做出部件不比木料重,更耐用。


    隻是通過河道裏的水車實驗,銅瓦軸承磨損太快是個問題。


    各種測量工具也做了一部分湊合,等有了好鋼材再重新做一批。


    其餘的就隻能等了,慢慢研製。


    一個月時間能做到這些,朱由檢已經很滿意了。


    他當即對眾工匠表示了慰問,並進行了親切的會談,並表示皇帝陛下心係工匠,無時無刻不惦記著他們——可惜,忘了帶二斤豬肉一袋大米。


    隻不過令他尷尬的是,工匠們似乎並不領情。


    眾工匠不但不表示感謝皇帝陛下,願為帝國奉獻自己的青春,反而紛紛訴苦。


    對住宿條件表示嚴重不滿,雖然倉促趕工了一些住房,可牆壁濕漉漉的,根本沒法住人。


    眼看就到了冰凍三尺的時候,要求皇帝陛下給解決這事。


    這年代窮人建房,挖完地基,兩塊木板一夾,中間填上混著麥秸的泥夯實就是牆,可不得濕漉漉的嘛!


    對夥食也表示不滿,主要是供應不及時不充分,糧食倒是不缺,可菜肉稀少,大夥都是幹重體力活的,缺了油水可不行。


    又表示,皇帝陛下您把我們一家人都弄來了,您可不能不管。讓我們在附近用荒地種點菜養隻雞,可哪天要是被官府收去了咋辦?


    一群刁民!


    吩咐曹化淳去辦。


    先住帳篷,每家每天免費發一些煤炭,數量你們研究,一定要做好防火排煙工作,不能讓工匠既流汗又沒命。


    當然不能用好的,從煤堆裏挑出來不能用來煉鐵的煤塊煤渣就行。


    嗯,後世的家用小鐵爐就不錯,雖然這時代沒有煙筒,不過皇帝陛下相信這些頂尖工匠能想出辦法。


    吃的話,隻能多采購了,附近幾縣也多跑跑。


    地的問題簡單,各家按人口分地,派人陪同去找縣令劃出來,這裏的荒地大都是無主的,簡單的很。


    這次工匠總算給點麵子了,呼啦跪下一片,齊聲高呼‘皇帝萬歲’!


    正陶醉呢,那邊來稟告鐵融化了。


    抬起屁股要走,又囑咐道:“曹化淳,記著,稅賦該交的也交,隻是不許派役,役銀也不給。”


    南人苦於糧,北人苦於役,這話不是說著玩的!


    都說江南重賦,其實如果算上役,北方五省的負擔比江南隻高不低。


    曹化淳點頭哈腰道:“臣曉得。


    前些日子縣令派人來,要在這裏設個巡檢司抽稅,被大漢將軍給打跑了,臣得知後特意犒勞了大漢將軍一頓,又派人警告縣令不得多事。”


    朱由檢不由得刮目相看,這廝做事果然不錯,能體貼上意。


    還有練兵才能,據記載勇衛營就是他一手訓練的。


    可惜了,朱由檢知道曆史,他這輩子也隻能做後勤大管家了。


    來到精煉爐邊,離得老遠就一股熱氣撲麵而來。


    爐子邊,來回都能鼓風的巨大風箱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音。


    “怎麽樣?”朱由檢有些緊張,雖然知道這辦法行,隻是畢竟沒實驗過,心裏沒底。


    領頭工匠搖搖頭:“陛下,這才剛開始呢。


    小的想問,石灰粉放多少?”


    這尼瑪,我哪知道!


    “你們平時煉鐵都放多少?”


    “不一定啊,要看礦石品質如何。


    品質差,就要多放些,百斤礦石要放二十多斤,這樣鐵水才能流動,不然鐵水太粘稠,容易出事。”


    古人加石灰石是為了造渣,不是為了去硫磷,這他倒是知道。


    “放三斤。


    這辦法是朕在古書上看的,上麵也沒寫放多少,以後你從一斤到二十斤輪流加,試一試那次的鐵最好。”


    “小的知道了。”


    “不許給任何人說。”


    “小的知道,這裏的一切,小的會把嘴閉緊。”


    “以後有什麽發現,都記下來稟告給朕。”


    “小的知道了。”


    現在還不是公開的時候,大明的奸商都是一幫子要錢不要國的玩意,要是知道了,估計會滿世界都是高質量的鐵,包括蒙古後金。


    加完石灰粉,攪拌了一會,大工匠一聲大喝:“出鐵。”


    冷不丁的,倒把朱由檢嚇了一跳。


    黏稠的鐵液成團狀進入預留的冷卻槽裏,冷卻後形成一塊鐵板。


    自有人繼續往爐裏添加生鐵。


    朱由檢緊張的問:“怎麽樣,是熟鐵還是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崇禎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臉邋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臉邋遢並收藏新崇禎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