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議。”孫成名也高聲喊道。


    聲音清晰入耳,朱由檢大喜之餘也是撇嘴,尼瑪,早這麽說,哪來這麽多事?


    嗯,看來閹黨的骨頭確實不如東林黨硬啊!


    招手示意將二人帶回來。


    又和顏悅色的問幾位禦史:“諸位,你們呢?”


    “臣請陛下擇優采買。”


    “臣附議。”


    “錢糧怎麽辦?”


    “自然由戶部籌措所需錢糧。”


    識時務!


    再問閣老:“先生以為呢?”


    黃立極心裏歎息一聲“臣無異議。”


    “李先生?”


    “臣無異議。”


    隻是,就這麽算了可不行,朱由檢一拍手:“諸位大臣能以國家為重拋棄成規,朕甚是欣慰。


    隻是,工部官員視士卒性命如無物,如此粗製濫造卻不能不查。


    魏忠賢。”


    “臣在。”


    “將虞衡司郎中以下官員下獄,由東廠調查工部虞衡司下軍器局盔甲廠舞弊一案。


    為防涉案官員家屬串聯,你馬上派人包圍各家住所。”


    現在就封門,勞資看你們怎麽轉移錢財。


    想了想還是不保險。


    “朕非刻薄之人,官員犯事與家屬無幹。”假惺惺的放低聲音:“魏忠賢,事情查明之後,將罪官家屬遷至皇莊,派人保護免得遭受胥吏侮辱。


    嗯,以後有犯事官員,家屬都照此辦理。”


    “臣遵旨。”


    你們不是挺能藏錢財嘛,給你來個監視居住,讓你有錢也沒機會花,這輩子都別想花。


    要麽給咱分一分,赦免也不是不可能。


    要麽咱們一拍兩散,一起幹瞪眼。


    就讓銀子爛在地裏算逑。


    本來想收拾下沈訊,想了想放棄了。


    自己剛把他提起來沒多久,現在收拾不是打自個的臉嘛,隻能等他查完京師寺院就一腳踢出京畿,眼不見心不煩。


    諸大臣則目瞪口呆,還有這麽不要臉的!


    都是老江湖,朱由檢的小伎倆一眼就看穿了。


    幾位老資格都打定主意尋機致仕,這時候是萬萬不能辭官的,稍微有點腦子都不能幹這事。


    隻是,想不幹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終於出了口惡氣,順帶著把事情辦成了,心情大好。


    看見沈訊,又想起寺觀的事:“沈禦史,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沈訊忙到:“回陛下,京師二縣已經查清,大興縣在冊寺觀68所,宛平縣164所,不在冊者數以百計。臣下一步就開始清查不法。”


    厲害,京師城內地方不大,居然養了至少300所寺觀,少說也得幾千僧尼吧。


    還是別管的好,隨他去做。


    ——


    黃昏時,想想還有三輛寶馬要送出去,不由得浮想聯翩。


    嗯,每日一輛寶馬送上門,這三日想必會享盡豔福。


    一來二來先從大的來,正房地位還是要照顧的。


    吩咐王之心套馬,起駕坤寧宮,自己騎馬在旁同行。


    兩宮很近,可是馬車這麽一走,朱由檢就覺得這玩意在宮裏可能並不實用。


    乾清宮的正門與兩個側門都有高高的台基,馬車是過不去的,隻能停在院外,去坤寧宮也隻能停在後門。


    而且,這玩意還多了個衛生問題。


    這界馬匹也不行,一點素質沒有,也不知道大小便要上廁所,興致所至就地解決。


    一會功夫,乾清宮門外就多了兩攤農家肥。


    罷了,總歸是一番心意。


    兩宮之間隻隔了個交泰殿,說前後院也不算離譜,隻不過這院子大的有些離譜。


    說起交泰殿,朱由檢至今隻在冊封皇後時進去過一次,平時用來幹什麽,他除了知道皇後在此接見命婦之外,別的就一無所知了。


    周皇後已經得到消息在坤寧門等候,見到馬車愣了下:“陛下,前麵是馭手座位?”


    “是的,隻能在前麵,後麵就沒法駕車了。”


    “可這不合禮製。”周皇後皺眉道。


    “朕說合就合了。”朱由檢也有些皺眉。


    “您是皇帝,您說合當然就合了。”周皇後笑道。


    說了幾句閑話,兩人很親密的並肩進入坤寧宮。


    朱由檢有些敗興,不過也無法說什麽。


    畢竟皇後受到的是標準的儒家教育。


    “陛下,妾聽聞今日會見大臣有些不順?”皇後等宮女將茶衝好後,親自給朱由檢倒上,順口就問了一句。


    “嗯。”朱由檢沒有多說。


    “陛下,您是天子,應該有天子的氣度。”


    “來,喝茶,皇後的茶,想必是極好的。”朱由檢不欲多說。


    “陛下請。”


    “皇後,內庫收支情況如何?”


    “還好,雖然您用去不少,可髒罰庫也進來不少,差不多收支相抵。”皇後猶豫一下又道:“陛下,對李伯爺府,是不是有些過了?”


    朱由檢揉了揉眉心:“過?朕還嫌太輕。”


    周皇後見朱由檢神色不是太好,也很識趣的閉嘴。


    “皇後,你說這肚裏的孩兒是男是女?”朱由檢看著皇後略微發福的腰身,笑問道。


    “是個皇兒,妾感覺的到。”周皇後用手撫著小腹,很肯定的說:“宮裏的婆子也說了,肯定是個皇兒。”


    “嗬嗬,皇兒好。”


    如果是個兒子,就將是百年來第一個皇帝的嫡長子,會毫無爭議的坐上太子寶座。


    朱由檢也樂得如此,畢竟大明數代皇帝為了太子之事不得安寧。


    周皇後沒有說話,隻是臉上的笑容卻滿滿的都是母性的光輝。


    “平時不要久坐,越是這時候,越要多走走,對孩子好。”朱由檢叮囑道。


    “妾知道了。”皇後抿嘴笑了,自從登基後,皇帝就很少說這種貼心話了。


    兩人家長裏短,倒也其樂融融。


    別以為皇帝就不說閑話了,宮裏誰與誰‘對食’了,誰與誰分開了,都是飯後的談資。


    對食,不說也都知道,太監與宮女虛鸞假鳳,雖然沒有了長槍,卻有口舌,也算是聊勝於無。


    周皇後見朱由檢心情好了起來,猶豫再三,終於還是開口道:“妾聽說大名府知府盧象升為政清廉愛民如子,可稱為良吏……”


    “你從何而知?”未等皇後說完,朱由檢沉下臉徑自問道:“你每日裏都在深宮,你聽誰說的?”


    “妾偶然間聽到。”周皇後忙道。


    “在哪偶然間聽到?”他依然追問不息。


    “陛下在疑心什麽?妾在養心殿做事時偶然聽說的。”周皇後的眼裏已是淚盈盈的。


    朱由檢見狀,一聲歎息。


    有一種東西叫做自you心證。


    有心發火,卻又按捺住怒氣:“朕累了,你也不方便,朕回乾清宮歇息了。”


    幾次猶豫,終於還是道:“你身體要緊,就不要再去養心殿了,朕親自管起來。”


    “妾遵旨。”珠淚終究是落了下來。


    出了坤寧宮,走在交泰殿的階梯上,回首望去,坤寧宮三個大字,即使隻有燈籠的微弱光芒,依然熠熠發光。


    曾經以為,這世界能信任的隻有三個老婆了!


    沒想到,終究是孤家寡人。


    ————


    內城嘉定伯府,西跨院客房內,三五個儒生相對而坐。


    “張兄,也不知道娘娘開口有沒有用。”


    “有用沒有,總歸要試一試的。”被稱為張兄之人道:“方今朝廷群小聚集,君子退避,若有一絲希望也要抓住的。”


    “楊兄,勿要擔心,隻是提一句而已,若能成功固然好,若不成也不必擔憂。”


    “顧兄,愚兄是擔心連累了娘娘。如果因為這等小事使得娘娘失去了聖寵可就得不償失了。莫忘了,如果不是娘娘,上次咱們幾個說不定就陷進去了。”


    顧兄啞然失笑:“怎會如此容易就失去聖寵?須知娘娘有皇後的位置,說幾句是名正言順的事,何況腹中還懷著孩子,如果能生下一皇子,則皇後之位無人可以動搖。”


    楊兄搖頭,沉默片刻後道:“此事如果不成,以後如非大事切莫再去煩娘娘了。殿試之後視結果如何再做決定。”


    顧兄又道:“閹黨當道,我等無緣於此次科考。此次殿試,隻能指望你們青年才俊了,若是能名列前茅,切記萬勿再學前輩做意氣之爭,要蟄伏下來以待天時。”


    “我等必謹記前輩教誨,也會告知同窗好友小心。”


    顧兄思索一會又道:“萬一名次落後,也不必灰心,靜下心來做事。


    在朝廷雖然暫時是閹黨氣焰熏天,可在地方上我們仍有大批誌同道合之人,你們要做的除了互相提攜之外,就是沉下心安心等待。


    等皇後誕下皇子,我等再運作一番,大不了再像神宗時從太子著手了。”


    “高明!


    如果能謀得教導太子的位置,無非是多等待一二十年罷了。


    顧兄深謀遠慮,我等佩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崇禎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臉邋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臉邋遢並收藏新崇禎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