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山,在京師西七十裏處。


    此山最奇特的是山頂是平的,頗像山東一帶的‘崮’。


    其周圍有五座稍矮些的山峰環繞,峰巒拱秀樹木蔥鬱。


    一條溪流在林木掩映中若隱若現,至山腰處自崖邊飛瀉而下,濺起漫天氤氳的水汽。


    幾座山峰之上,有數座紅牆綠瓦之寺廟點綴其間。


    雖然地處偏僻,可大約是環境清幽的緣故,倒也很是吸引了不少的達官貴人遠來進香兼遊玩。


    圓通寺作為其中翹楚,自然遊人眾多,隻是今日大殿內卻顯得頗為冷清,隻有十餘人散立於其間。


    金碧輝煌的釋迦牟尼佛像前,張慶臻合掌肅立。


    片刻後左手不動,將右掌按在蒲團的中心,雙膝緩緩的跪在蒲團上。


    隨即鄭重的將頭磕了下去,兩手心向上置於頭側。


    一行人在旁,俱是滿臉的莊重。


    薛濂靜靜地在旁站著,看著諸人依次虔誠的參拜,嘴裏還念念有詞。


    他嘴角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雖然諸人躲入山中,卻一直關注著京師的動向。


    在消息一樁樁的傳來,而大夥都舉棋不定之時,居然還有心思來寺院進香!


    這可真是不問蒼生問鬼神了。


    雖然頗有不符,卻也有幾分意味。


    郭侯爺也冷眼看著眾人,瞧著薛濂的神情就來氣。


    這廝一點骨氣都沒有,整日裏就想著跪在皇帝腳下。


    在他的蠱惑下,現在大部分人都傾向於求個平安。


    諸人參拜完畢,一旁陪同的方丈道:“諸位...。”


    張慶臻雙手合十,微微的低頭道:“大法師還請自便,我等自有去處。”


    方丈點點頭,知道這些貴客不會無緣無故一起前來,其中自有內情。


    “若是需要貧僧提供些方便,施主盡管開口。”


    兩人客套幾句,方丈自行離開。


    諸人漫步出了大殿,低聲閑談中就到了寺外。


    寺門外一條青石鋪就的山道蜿蜒而下,兩旁綠意盎然。


    諸人漫步行走於林中,看似悠閑,談論的話卻無一點悠閑意思。


    “出來這些日子,也該回去了,諸位到底怎麽說?”


    沒人開口。


    畢竟,沒人能心甘情願的舍棄手中的權勢,雖然這權勢已是雞肋。


    “嗬嗬,即進不得,退又不甘,莫非諸位還有第三條路嗎?”薛濂嘲笑道。


    張慶臻很無奈的歎了口氣:“是啊,還有什麽好猶豫的?”


    李守琦悶了一會開口道:“哪有如此簡單。”


    薛濂見狀索性挑明:“咱回去後就會上疏辭去軍職,諸位若是有這想法還需趁早,如果被人趕出來可就不是一個說法了。”


    李守琦抬眼望去,入目之處盡是綠意,耳中所聽皆是鳥鳴。


    隻是,這平素感覺令人心曠神怡的環境,此時卻是如此的刺目與呱噪。


    談何容易!


    辭去軍職,必然要退還占用的士卒。


    他那裏,煤窯、田地、府裏各處可就使喚著兩千多人。


    這些人,皇帝會不會要還是個未知。


    留著也不行,白使喚可以,按照軍餉發工錢他可用不起。


    全攆走還不行,惹出亂子,皇帝鐵定會收拾他。


    他可不覺得皇帝會再收回去安置,這個皇帝對銀錢看的不是一般的重,頗有他爺爺萬曆的影子。


    占役,並不僅僅是京營士卒。


    京師火甲、鋪兵也沒少被他們占用,沒了權勢,這些都要有個交代。


    何況,雖然薛濂分析的頭頭是道,他卻是心存疑慮。


    皇帝真的會如此輕鬆就放過他們?


    要知道,宣府諸人可是交出三十萬銀子才戴罪脫身的。


    梁世勳在這裏也拿不定主意。


    他是京營總督,意見自然重要的很,諸人也不著急。


    薛濂忽然哈哈一笑:“可笑!


    一群優柔寡斷之人,咱羞於為伍。”


    “你!”李守琦麵色頓時鐵青。


    “薛兄,這話可過了啊。”郭侯爺也道。


    “哼!


    有這麽難取舍嗎?


    捫心自問,祖上的血性和本事咱們還剩下幾分?


    除了蠅營狗苟之外,咱們會什麽?


    皇帝正在磨刀霍霍,卻依然不舍的這點蠅頭小利,簡直是不知死活!


    本侯這就回京辭去職務,諸位好自為之。”說完之後,薛濂掉頭就走。


    郭侯爺愣了片刻。


    在皇帝三營禁軍絕對的實力麵前,他們還能做什麽?


    也隻有一些上不得台麵的小手段了。


    滿腔的不甘頓時熄了,苦笑道:“本事?


    我也隻會吃喝玩樂了。”


    轉身追上薛濂一起向山下走去。


    “罷了,回去後我也辭去京營總督。”梁世勳歎氣。


    ——


    魏忠賢來到東廠閉門不出。


    默默地坐在官帽椅上,雖然麵色沒什麽變化,可寬大的手掌上卻有青筋偶爾暴起。


    自從上次與諸閣老之事後,他就已經預料到會有這麽一天,隻是沒想到這麽快。


    短短的不足一年時間,閹黨已然不複存在。


    時至今日,大臣已經敢公然彈劾錦衣衛、東廠了。


    彈劾東廠他並不在乎,隻要不是昏聵的皇帝,自然會明白東廠是不可或缺的。


    可他依然有一股揮之不去的危險的感覺,這是他在長期的權力爭奪中培養出來的本能。


    朝堂脫離了他的掌控!


    對於這位皇帝來說,如果他不能牢牢的掌控朝堂,將皇帝的意誌堅定有力的貫徹下去,他不覺得皇帝還會需要他。


    想了一會,沒個頭緒。


    這位皇帝似乎對使用詔獄不感興趣,可他似乎隻有這一種手段。


    良久,魏忠賢歎了口氣,還是得在人員方麵打主意。


    皇帝此時最缺少的就是自己的班底。


    一個剛剛投靠過來的禦史都被委以重任,如果能替皇帝招徠一些可用之人呢!


    再者,也必須再拉攏一些自己的班底。


    老本行也不能放下,既然所謂閹黨已經名存實亡,那他也不介意尋機殺一隻雞嚐一嚐。


    正尋思著,皇帝派人召見。


    ----


    “臣不敢奉旨。”


    聽到皇帝要他徹查身邊太監的旨意,他第一反應就是這事不能幹。


    太招人恨不說,萬一查出點什麽牽扯到誰,說與不說左右為難。


    通常,也沒有那個腦子進水的皇帝會做這事,無奈朱由檢是真不懂。


    “陛下若是有什麽事,吩咐臣就是,可...。”魏忠賢沒有繼續說。


    “朕要你查一查陋規歸公是誰泄露出去的。”朱由檢雖然還有些不明白,可也知道魏忠賢不會無緣無故就拒絕。


    “此事不是很難,臣遵旨。”


    “陛下,今日之事,臣以為當有所回應。”魏忠賢小心的試探道:“對各部吏員審訊是不是再嚴一些?”


    朱由檢看了看低眉順眼的魏忠賢,片刻後才道:“有些分寸,朝堂已經夠亂了。”


    “臣明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崇禎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臉邋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臉邋遢並收藏新崇禎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