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時,王之俊親自帶人去了張家口堡,將價值五萬兩的貨物交付林丹汗,包括五百件胸甲與棉布茶葉鐵器等日用品。
在皇帝的要求下,五月第一次交易沒有牛羊等牲畜,除了一些堿之外,林丹汗交付了整整一萬匹馬,王之俊給了相應價值的貨物,以後會固定在每月十五日交易。
馬匹差強人意,其中隻有一成可以作為合格的戰馬使用,即使細心照料一段時間後,最多還能挑選出兩千匹,照例優先供給侍衛營。
已經很滿意了,朱由檢的騎兵對戰馬要求不高,雖然不是隨便拉出一匹馬就行,卻也對馬匹的爆發力與衝刺速度沒那麽高要求。再從中挑挑撿撿湊活了一些作為戰馬,分發到其餘兩營。
曹變蛟經過大半個月的挑選,帶了四千蒙古騎兵歸來,而且是帶著戰馬來的,當然馬匹必須照價給銀子。
加入這些人,侍衛營達到了一萬多人,分為十個蒙古騎兵團,十六個漢人騎兵團,曹變蛟、宋紀各帶一半。
事情很繁瑣,打亂編製是必須的。
原本的蒙古頭目考核合格後,發去四衛營與勇士營使用,絕對不能由蒙古軍官統帥蒙古人,即使犧牲些指揮效率也在所不惜。
各營安排通譯之外,又安排人教這些蒙古人學習漢語漢字,還得將跟來的家屬分散安置在直隸各府務農,分派田地安排住所等事自然有太監們與地方官協商,以後有了戰功就會將這些都獎勵給他們。
侍衛營諸人皆是喜出望外,中下層軍官幾乎都是官升一級,尤其是許多被提拔為隊正的什長,這可是官與兵的區別,堪稱鯉魚躍龍門了。
曹變蛟、宋紀則是極為頭疼,混編之後各團訓練進度都不一樣,蒙漢生活習慣區別,語言不通造成的許多摩擦,林林總總都需要他倆解決。
還有裝備,馬刀倒是很充足,可胸甲卻隻裝備了一半,可也知道急不來。
何況,其餘兩營可是連一件胸甲都沒有,早就對此頗有怨言了。
唯一可喜的就是,蒙古人到底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人。略加考核後,直接就從陣型與搏殺訓練開始,估計隻需數月的時間就可練出一支合格的騎兵。
——
由於天災招募人員有些過於充足,侍衛營與勇士營步軍大肆擴充,規模到了五十個團共三萬餘人,騎兵則是十六個團近七千人。
可是人齊了,裝備卻還是要等,胸甲就別想了,火統則以每月一千五百支的速度列裝。
不得已,隻好各團輪流使用火統實彈訓練。
騎兵更惱火,不僅馬匹數量不夠,還都是侍衛營挑剩下的瘦弱駑馬,猛如虎對此事滿腹牢騷,盧九德、劉元斌二人也隻能好言安慰。
炮兵也組建完畢,分六個六磅炮團,兩個十二磅炮團,總計一百零八門六磅炮,三十六門十二磅炮。炮隊平時集中訓練管理,戰時才會分配給各營團。
火炮裝備了不足一半,不過砂模鑄造半個月就是一批,補充夠數量不是很難。
炮手數量足夠,合格的卻不多,還得繼續拿銀子練,也不舍得放開了實彈射擊,訓練瞄準與發射動作之外,每日每人隻有兩次實彈射擊訓練。饒是如此,每日消耗火藥也在千斤以上。
大夥也都知道皇帝的意思,火炮與步軍協同作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請教了皇帝對炮兵布陣的打算後,也開始選了些熟練炮手與膽大的士卒試著訓練。
效果不好說,反正炮手的命中率大幅下降,炮彈每每飛到靶子後方很遠的地方。
——
選練營體係也逐漸的完善,奮武、揚威、果勇三個大營下,編練了二十四個步兵團,每日裏在外校場西北角訓練。
裝備的刀槍還是足夠的,其餘的隻能等了。
依然沒有任命營官,還是以提督太監管理,胖子三人也隻得眼巴巴的等著。
也知道這位置早晚跑不了,提前做好準備才是真的。因此各處送來的蔭官有福了,被胖子三人折騰的欲仙欲死,饒是做好了心理準備,依然被刷下去六成之多。
第三批考核訓練名單也已經簽發,由於京營蔭官隻剩下了千餘人,錦衣衛蔭官數量也已經不多,此次大半人選是直隸各衛的年幼蔭官,估計能有一成敢來訓練的就不錯了。
朱由檢也太不管,這正合他的意思,錦衣衛與京營蔭官兩批就停職萬人,這可比裁撤的阻力小多了。
尤其是錦衣衛與京營,各大臣勳貴外戚簡直把這裏當做了庶子養老院,動不動就上疏求個蔭官。
估計這毛病以後是沒有了。
——
自從大漢將軍營被挑走了千餘人後,侍衛營就順理成章的接管了皇城各門的守衛責任。每日裏除了兩個團戍守皇城之外,其餘盡在外校場訓練。
隨著侍衛營的擴編,外校場也是一擴再擴,現在占據了京師城北大約四五裏見方的地方。
這地方以後會作為京師駐軍軍營使用,讓士卒與家屬混居的弊端實在太多,不改不行。
實際上,京師人口大多集中於北城,南城人口不多還有近半的空閑土地,不過朱由檢再三考慮還是將軍營設在了城外。
若從城牆上看,圍繞著數個大型的訓練場分布著一片片的房舍、帳篷,人馬在其間如工蟻一般忙碌著,閱兵台上數個碩大的青羅傘中一朵黃色煞是顯眼。
傘下,三營主官與監軍等人齊聚於此,另有胖子三人在旁旁聽與學習。
經過半年的實際訓練,整個禁軍已經積累了諸多問題需要解決,為此朱由檢召集諸人試圖做個解決。
當然在這之前,也要檢驗下訓練成果如何。
場上四衛營、勇士營在演練前進時遇敵列隊與橫隊轉向。四個步兵團各自以隊為單位前進,形成了了一個個寬度四十列、前後多達十餘排的方陣,騎兵團則在兩翼隨行護衛。
正在前行中有號角聲響起,隨著校尉一聲令下,腰鼓手鼓聲一變,前麵長槍兵原地不動迅速整理隊形,後麵火統手則各自沿斜線前進、在長槍兵兩側展開隊形,兩側的步兵團剩餘兩個火統手隊則迅速進入騎兵方陣之間。
等隊形展開完畢,左側的校尉再次下令並伸出右臂指示方向,所屬的團隨即以他為支點做了個九十度轉向,麵向整個戰線左側以應付意外的側麵襲擊。
朱由檢點頭:“好,半年時間能有這樣的效果,朕很滿意。
命令解散,咱們值房內議事。”
諸人都是微笑不語,皇帝能有這句評語,這半年來他們花費的諸多心血就算物有所值了。
在皇帝的要求下,五月第一次交易沒有牛羊等牲畜,除了一些堿之外,林丹汗交付了整整一萬匹馬,王之俊給了相應價值的貨物,以後會固定在每月十五日交易。
馬匹差強人意,其中隻有一成可以作為合格的戰馬使用,即使細心照料一段時間後,最多還能挑選出兩千匹,照例優先供給侍衛營。
已經很滿意了,朱由檢的騎兵對戰馬要求不高,雖然不是隨便拉出一匹馬就行,卻也對馬匹的爆發力與衝刺速度沒那麽高要求。再從中挑挑撿撿湊活了一些作為戰馬,分發到其餘兩營。
曹變蛟經過大半個月的挑選,帶了四千蒙古騎兵歸來,而且是帶著戰馬來的,當然馬匹必須照價給銀子。
加入這些人,侍衛營達到了一萬多人,分為十個蒙古騎兵團,十六個漢人騎兵團,曹變蛟、宋紀各帶一半。
事情很繁瑣,打亂編製是必須的。
原本的蒙古頭目考核合格後,發去四衛營與勇士營使用,絕對不能由蒙古軍官統帥蒙古人,即使犧牲些指揮效率也在所不惜。
各營安排通譯之外,又安排人教這些蒙古人學習漢語漢字,還得將跟來的家屬分散安置在直隸各府務農,分派田地安排住所等事自然有太監們與地方官協商,以後有了戰功就會將這些都獎勵給他們。
侍衛營諸人皆是喜出望外,中下層軍官幾乎都是官升一級,尤其是許多被提拔為隊正的什長,這可是官與兵的區別,堪稱鯉魚躍龍門了。
曹變蛟、宋紀則是極為頭疼,混編之後各團訓練進度都不一樣,蒙漢生活習慣區別,語言不通造成的許多摩擦,林林總總都需要他倆解決。
還有裝備,馬刀倒是很充足,可胸甲卻隻裝備了一半,可也知道急不來。
何況,其餘兩營可是連一件胸甲都沒有,早就對此頗有怨言了。
唯一可喜的就是,蒙古人到底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人。略加考核後,直接就從陣型與搏殺訓練開始,估計隻需數月的時間就可練出一支合格的騎兵。
——
由於天災招募人員有些過於充足,侍衛營與勇士營步軍大肆擴充,規模到了五十個團共三萬餘人,騎兵則是十六個團近七千人。
可是人齊了,裝備卻還是要等,胸甲就別想了,火統則以每月一千五百支的速度列裝。
不得已,隻好各團輪流使用火統實彈訓練。
騎兵更惱火,不僅馬匹數量不夠,還都是侍衛營挑剩下的瘦弱駑馬,猛如虎對此事滿腹牢騷,盧九德、劉元斌二人也隻能好言安慰。
炮兵也組建完畢,分六個六磅炮團,兩個十二磅炮團,總計一百零八門六磅炮,三十六門十二磅炮。炮隊平時集中訓練管理,戰時才會分配給各營團。
火炮裝備了不足一半,不過砂模鑄造半個月就是一批,補充夠數量不是很難。
炮手數量足夠,合格的卻不多,還得繼續拿銀子練,也不舍得放開了實彈射擊,訓練瞄準與發射動作之外,每日每人隻有兩次實彈射擊訓練。饒是如此,每日消耗火藥也在千斤以上。
大夥也都知道皇帝的意思,火炮與步軍協同作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請教了皇帝對炮兵布陣的打算後,也開始選了些熟練炮手與膽大的士卒試著訓練。
效果不好說,反正炮手的命中率大幅下降,炮彈每每飛到靶子後方很遠的地方。
——
選練營體係也逐漸的完善,奮武、揚威、果勇三個大營下,編練了二十四個步兵團,每日裏在外校場西北角訓練。
裝備的刀槍還是足夠的,其餘的隻能等了。
依然沒有任命營官,還是以提督太監管理,胖子三人也隻得眼巴巴的等著。
也知道這位置早晚跑不了,提前做好準備才是真的。因此各處送來的蔭官有福了,被胖子三人折騰的欲仙欲死,饒是做好了心理準備,依然被刷下去六成之多。
第三批考核訓練名單也已經簽發,由於京營蔭官隻剩下了千餘人,錦衣衛蔭官數量也已經不多,此次大半人選是直隸各衛的年幼蔭官,估計能有一成敢來訓練的就不錯了。
朱由檢也太不管,這正合他的意思,錦衣衛與京營蔭官兩批就停職萬人,這可比裁撤的阻力小多了。
尤其是錦衣衛與京營,各大臣勳貴外戚簡直把這裏當做了庶子養老院,動不動就上疏求個蔭官。
估計這毛病以後是沒有了。
——
自從大漢將軍營被挑走了千餘人後,侍衛營就順理成章的接管了皇城各門的守衛責任。每日裏除了兩個團戍守皇城之外,其餘盡在外校場訓練。
隨著侍衛營的擴編,外校場也是一擴再擴,現在占據了京師城北大約四五裏見方的地方。
這地方以後會作為京師駐軍軍營使用,讓士卒與家屬混居的弊端實在太多,不改不行。
實際上,京師人口大多集中於北城,南城人口不多還有近半的空閑土地,不過朱由檢再三考慮還是將軍營設在了城外。
若從城牆上看,圍繞著數個大型的訓練場分布著一片片的房舍、帳篷,人馬在其間如工蟻一般忙碌著,閱兵台上數個碩大的青羅傘中一朵黃色煞是顯眼。
傘下,三營主官與監軍等人齊聚於此,另有胖子三人在旁旁聽與學習。
經過半年的實際訓練,整個禁軍已經積累了諸多問題需要解決,為此朱由檢召集諸人試圖做個解決。
當然在這之前,也要檢驗下訓練成果如何。
場上四衛營、勇士營在演練前進時遇敵列隊與橫隊轉向。四個步兵團各自以隊為單位前進,形成了了一個個寬度四十列、前後多達十餘排的方陣,騎兵團則在兩翼隨行護衛。
正在前行中有號角聲響起,隨著校尉一聲令下,腰鼓手鼓聲一變,前麵長槍兵原地不動迅速整理隊形,後麵火統手則各自沿斜線前進、在長槍兵兩側展開隊形,兩側的步兵團剩餘兩個火統手隊則迅速進入騎兵方陣之間。
等隊形展開完畢,左側的校尉再次下令並伸出右臂指示方向,所屬的團隨即以他為支點做了個九十度轉向,麵向整個戰線左側以應付意外的側麵襲擊。
朱由檢點頭:“好,半年時間能有這樣的效果,朕很滿意。
命令解散,咱們值房內議事。”
諸人都是微笑不語,皇帝能有這句評語,這半年來他們花費的諸多心血就算物有所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