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過飯後,楊辰便開始視察起自己旗下東華集團,在內陸建立的食品加工廠。


    現如今楊辰旗下的東華集團,乃是由韓文廣和劉驊以及齊河三個當初他從沃爾瑪挖過來的人才負責,自從東華集團成立以後,三人便將一部分入股的食品供應商加工廠轉移到了內陸,以此來減輕香江越來越高的人工成本。


    幾個月時間,家樂福食品供應商,接近一半接受了東華集團的入股,接受入股的供應商實力大多比較弱小,大一點的都還在猶豫,外商也則完全沒有接受東華集團的入股要求。


    接受東華入股的供應商,很多都將勞動力密集的工廠,遷移到了特區。


    堔圳特區距離香江隻有一江之隔,幾個小時的路程,來往非常方便,而且原材料什麽的,供應也更加的便宜。


    所以,這些加工廠在進入特區之後,在東華集團和特區政府的幫助下,一部分食品加工廠已經開始盈利。


    隨著家樂福超市擴大,那些跟家樂福捆綁的供應商銷售也越來越穩定。


    除了入股幫助一部分質量不錯的供應商擴大生產外,東華集團也有組建需求量大的直屬商品加工廠。


    比如說在日本賣的很火的方便麵,各種涼茶飲料等,東華集團在楊辰的要求下,已經建立了食品研發部。


    對各種食品進行研發,改進,還有抽查檢驗等等一係列工作。


    除了食品之外,其他超市需要的商品,接下來會陸續在特區建立加工廠。


    因為東華集團的龐大部署,特區這邊考慮到楊辰手上有家樂福存在,大手一揮,直接在各個工業區都給東華集團預留了一部分工業用地。


    與楊辰旗下其他公司不同,韓文廣三人很低調,短短幾個月時間,東華集團的觸角,已經延伸到方方麵麵,而且隨著時間越長,越發的龐大起來。


    東華集團分兩步走,一部由東華集團直營的控股公司,一部由東華集團參股的公司。


    左手加右手,東華集團牢牢的將家樂福供應端掌握在手上,以此避免將來家樂福在遇到同行競爭的時候受到斷貨的風險。


    雖然東華集團旗下加工企業,都是與內陸合資,但是在管理方麵,還是由東華集團和參股企業負責,特區這邊隻負責招工以及監督學習。


    管理經驗可以學習,食品加工製造也可以學習,隻要是不懂得東西,都可以學習。


    與國企辦的好,各種來視察參觀不同,東華集團旗下加工企業,一概不歡迎每天無聊來這視察,那視察的人。


    特區可以派人到工廠生產學習,視察什麽的,除了特區領導,其他的人基本不可能踏進廠區。


    對於這一點,梁書記為首的領導班子並沒有說什麽,他們也清楚那種每天不厭其煩的視察,會影響工廠生產。


    在東華集團旗下各類加工企業進駐特區後,特區經濟發展正在以肉眼速度增長,尤其是外匯一項增長的最快。


    因為東華集團旗下各類加工企業,生產出來的商品,供應的都是家樂福超市,賣出去的東西,收回來的自然是港幣。


    各類加工廠的原料、人工都是內陸提供,這賺到的錢,大部分自然也就流進了特區政府的腰包裏。


    有錢賺,東華集團給特區經濟起到了推動作用,換了是誰在這裏當一把手,都不會讓人來搗亂。


    既然是食品加工廠,衛生自然是最首要的指標,楊辰和梁書記等人,在進入工廠前,都被要求換上工作服和帽子口罩。


    楊辰第一個參觀的不是別的加工廠,而是剛進入生產的方便麵加工廠。


    後世方便麵,在食品一類,不僅壽命長,而且產量也大,後世各類方便麵年銷量達四五百億包。


    按照內陸十幾億人口,一個人平均一年差不多消耗三十包以上,一個人一個月平均差不多消耗三包方便麵。


    也就是說,國人一個月有一天的主食是方便麵,三十分之一,這看起來不算很多,但是別忘了,方便麵它隻是一種人們日常食用的商品。


    它不是大米,並非人們日常的主食,可就是這樣的食用商品,它卻占了人們一個月一天的主食份量。


    後世方便麵為什麽很少漲價?


    這裏麵跟它占據的市場份量有關,每年四五百億包的產量,國家自然不會任由方便麵漲價,因為一旦漲價,這將牽扯到民生問題。


    這就跟食用鹽一樣,後世方便麵在一部分國人生活中,已經成了離不開的必須品。


    以國人十數億人口基數,但凡是跟民生扯上關係的,上麵都不會無動於衷。


    當然,這個時候,方便麵進入內陸,楊辰暫時還沒有想過,大家連基本溫飽都還沒有解決,哪裏有閑工夫吃泡麵。


    這年頭,方便麵可不是後世人們口中的垃圾食品,幾毛錢一包,在內陸也屬於奢侈品了。


    所以,東華集團旗下的方便麵,供應的對象還是香江那邊。


    “老板,我們的方便麵加工廠,上個月廠房才剛蓋好,我們一共從日本定製的十條生產線,現在已經安好兩條,一條生產線一天可以生產兩萬包方便麵,一個月六十萬包,等十條生產線安裝完,我們的方便麵加工廠,完全能夠滿足香江那邊的需求。”


    楊辰聽了,皺了皺眉頭:“一條生產線一天才生產兩萬包方便麵嗎?”


    他可是清楚後世康師傅方便麵公司,一百條生產線,一天就能夠生產三千萬包方便麵,平均一條生產線一天就能夠生產三十萬包。


    雖然那是因為康師傅方便麵生產線已經實現了全自動機械加工,但是現在兩者差距足足十幾倍,這多少有些說不過去。


    劉驊認真的給楊辰解釋道:“老板,我說的是正常情況下,如果是加班加點,一整天連續運轉,我們一條生產線,一天的產量能達到五萬包。”


    一天五萬包,相距三四十年後三十萬包,也就六倍差距,倒也不算太大。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香江198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楊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楊剛並收藏重生香江198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