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德之門兩側,圍著諸多學子。


    雖然大部分學子,皆有躍躍欲試的念頭,但最終沒有幾人上前。此時圍著九德之門,就是想看看會有誰,能夠走過其中一座德門,名動天下……


    眾學子見到赫連山站在九德之門前,都好奇看過來。


    “公子山有德行公子的美譽,不能知能否走過其中一座德門?”有學子好奇討論起來,不認識赫連山的學子則去打聽。


    “恐怕不易。”有學子搖搖頭。


    “若走過一座德門,怕是會被安院主收為弟子……”


    有學子無限向往說,雖然安院主現在隻是文相境,但是足以與大儒比肩。倘若再晉升為大儒,恐怕有可能壓其他大儒一頭,況且又為儒教八十一院主之一。


    若是讓學子選擇成為一般大儒或安院主的弟子,恐怕有九成的學子會選擇成為安院主的弟子。


    在其他書院,凡是走過九德之門的學子,基本上都被院主收為入門弟子或者被大教諭收入室弟子。


    弟子一般可分為:記名弟子,入門弟子,入室弟子和真傳弟子。但是四者間並沒有嚴格的限界,有些時候記名弟子可享受入室弟子的待遇,亦有些時候,入室弟子還不如記名弟子不如……


    而大教諭是書院中,僅次於院主的存在。


    這時,赫連山恭敬對九德之門一禮,接著又對諸學子一禮,就站在門前一動不動,似乎在凝視著什麽。


    諸學子沒有出聲打擾,安靜看著。


    一直守在九德之門旁邊的青衣老者,麵含微笑看著赫連山,眼裏帶著些許的期待。倘若連書院的第一次開學,亦無一學子走過九德之門,實在有些看不過去,怕是會被人笑話。


    雖然名滿天下的八十一座書院,同為儒教的在冊八十一書院,名義上沒有什麽高低之分,但實質被劃分為一甲、二甲、三甲和末等四等,書院間的競爭同樣激烈無比。


    葬山書院才落成,自然是屬於末等。


    這青衣老者就是書院的大教諭,複姓百裏,名堃(同坤),字維德。他自然盼望有學子能走過九德之門,讓書院不至於如此難看,亦希望能夠收一兩個心儀的弟子。


    赫連山身為上品世族弟子,是儒教大司空的愛孫,所以亦有些耳聞。


    當赫連山上前準備嚐試時,他點頭以示激勵。


    赫連山沉默片刻,就在諸學子的目光下,一步步朝第一座德門走去。當他走到距離德門三丈時,並沒有如其他學子那般,感受到一股強大的阻止,很輕鬆就走上去了。


    這時,眾學子不由一驚,這走得太容易了。


    “真有可能走過啊。”有學子低聲驚呼。


    “未必,最後一丈不容易。”


    有學子搖搖頭,並不太看好赫連山。


    劉淩、邊星和朱雁等人,眼睛緊緊盯著,無比期待公子能夠走過,成為名動天下的君子。


    “雖然仰之的確有德行,但是想要走過德門,還需要修身養性。”周昌沉吟一下說,亦不太看好赫連山。


    封青岩靜靜看著,沒有發表言論。


    這時,赫連山已經走到兩丈,接著一腳跨入兩丈,就開始感受到一股阻力。


    第二步,阻力變強。【注】


    第三步,阻力更強了。


    隻剩下一步,就可以跨進一丈。


    圍觀的諸學子有些騷動起來,一個個好奇伸長脖子,看赫連山到底能不能走過一座德門。因為書院的入學試有三天時間,學子並不需要急著去考試,所以圍觀的學子更多了。


    但在赫連走出第三步時,卻在諸學子詫異中停下。


    “走不動了?”


    “應該還可以走一兩步啊,為何停下來了?”


    而劉淩、朱雁等人則有些緊張起來,生怕赫連山無法走過去,幸好公子隻是停下稍作休息。


    “咦,牧女郎來了。”


    這時,有一出塵的背琴女子走來,有眼尖的學子忍不住說,頓時吸引不少學子的目光。


    牧雨不僅是名聲在外的七品琴士,亦是嫋嫋婷婷而自信優雅的女子,她的一舉一動皆引人矚目,她的一顰一笑亦讓人勾人遐想,似有萬千般風情。


    而除了七品琴士牧雨外,後麵還跟著一位背著棋盤的學子,乃是八品棋士戎韜。


    他目光淩厲,身上似散發著一股若隱若現的殺伐氣息。


    不久,眾學子就見到有立地書櫥之名的顏山,十五歲就為七品文才的虞淵和詩畫雙絕的梅蘭等名聲在外的學子,亦一一都來了。


    他們各自站在一側,沒有與人交談,亦沒有出言指點評價。


    因為這些學子的名聲,實在太大了,諸學子並沒有貿然上前攀談,以免別人不理采丟了麵子。


    赫連山休息一陣就跨出一步,踏入了一丈之內。


    現在隻剩下四步,即可走過一座德門,諸學子皆期待不已。


    這時,一些書院的教習、教諭亦來圍觀了,學子見到紛紛上前行禮,但皆被教習、教諭阻止了,以免影響到赫連山走德門。


    在八十一書院,文士可為教習,文師可為教諭,文相可為大教諭。但是,教習不一定就是文士,有可能是文師,甚至有可能是文相。


    教諭亦是如此。


    “公子,一定要走過,一定要走過……”


    劉淩心裏在呐喊,緊張得滿頭大汗。


    在眾人的期待中,赫連山又走出一步,現在距離德門隻剩下三步了。但是剩下的三步,卻艱難萬分,腳下不僅重如千鈞,身前猶如有無形堅牆,讓人難以前進半寸。


    “走過德門,可為本教諭入室弟子。”


    大教諭百裏堃見到赫連山此時竟然心生退意,沉吟一下就打算激勵一下,亦引得諸多學子灼熱的目光。


    不管行不行,都要試一試。


    有學子如此想著。


    可是此話落在赫連山耳裏,就立即退回去了。以他的身份,拜大儒為師亦不難,何須拜區區一文相為師?


    他是衝著安院主而來,而不是大教諭。


    原來赫連山還想繼續前行,看看自己能夠走到哪一步,是否有可能走過一座德門。


    但聽到大教諭的話後,立即不想走了……


    眾人見到都愣了一下,赫連山連掙紮一下都不掙紮,若掙紮一下或許還能前行兩步,甚至有可能走過。


    為何放棄了?


    眾學子有些想不明白。


    ……


    注:古代五尺為一步,一丈即兩步;但古代的一步,為兩足,即為現代的兩步。


    現在改一足為一步,一丈為四步,以方便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君子與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連山易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連山易子並收藏君子與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