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說著,門突然被推開了,秦博和諸葛竑一前一後帶著笑臉進來了,看見弘毅和雲心坐在一起一副密謀大事的樣子笑得更厲害了,問道:“兩位哥哥是否在煮酒論英雄?”弘毅和雲心也笑笑,雲心手指弘毅,後自指,說道:“今天下英雄,唯弘毅君與予耳!”弘毅裝作大驚失措,環顧四周,繼而大笑:“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惹得四個人又笑了一陣。
秦博和諸葛竑走到兩人麵前,諸葛竑說:“我們要打一個賭,要請你們作個見證。”
“賭什麽?”雲心問。
“誰讀的書多!”
“輸了怎麽樣?”
“輸了給大家跳舞。”秦博說。
“我可不會輸咯。”諸葛竑笑嘻嘻地說。
“他占便宜!”秦博指著諸葛竑對兩人說。
“為什麽?”雲心問。
“他看起書來,一目十行。我趕不上他。”秦博說。
“那就是不敢咯。”諸葛竑雙手叉胸挑釁道。
“我就是怕你輸!”秦博不甘示弱。
兩人最終達成了協議。
秦風最近在寫一部新書,書名還沒有想好。講的是父女之戀,故事並不複雜,講了父親在道德和愛情之間飽受掙紮,結局究竟是父親的愛情戰勝了道德,還是道德戰勝了愛情,他還沒有確定。他決定采取意識流的手法,做出一些創新,努力把對內心世界的探索窮究挖掘到極限。他給友人們寄了一部分手稿,友人們並不看好,他們認為這樣離經叛道的題材違反了道德倫理定然會讓秦風受到嚴重非議;極少的友人在表明了這是一部優秀之作。不用友人們提醒,他知道作品一旦發表,他會受到批判,這種批判甚至將從評論界擴散到輿論界,托馬斯·哈代就曾為此付出了代價,犧牲了小說生涯——他們笑著說,秦風也可以像哈代一樣從事詩作,畢竟他已經是一名詩人了。早年青年時代,他就試圖擺脫主觀意識——道德倫理、價值觀——對作品的束縛,他相信作品是自由的,他力圖揭示人性,但恰恰人性最真實的一麵最不堪入目。初次拜讀托翁的《安娜》,沃倫斯基一出場,他就意識到沃倫斯基和安娜將會發生戀情,這使他感到寒心,盡管他同情安娜不幸的生活,但他認定安娜不會得到真正的愛情,卡列寧固然木訥,卻還算忠誠——但愛情命令安娜背叛婚姻的誓約。他無法理解,更無法接受,他的價值觀與此不合。托翁筆下的卡列文那般可笑可悲,而安娜因為愛情的覺醒就擁有了打破倫理的特權,若是托翁轉而同情卡列寧,安娜則顯得可鄙;那個年代盛行的貴族之風——貴族子弟以向已婚女士求愛為榮,以向單身女郎求愛為恥——叫他厭棄,他絕不願這樣設計故事,哪怕那是現實。安娜在某種程度上拋棄了自己的兒子,而沃倫斯基也並非不愛她(他的平庸與自私隻是一方麵),他為她自殺,在安娜臥軌自殺之後,沃倫斯基難道不也等同於死去了嗎?至於卡列文的貪名逐利,沃倫斯基的虛偽冷漠,難道安娜就十全十美、無可指摘嗎?她愛著自己的兒子,卻不願意盡好一個母親的職責——正是所謂的愛情覺醒讓她忘記了其他美好的品質,愛情的燦爛煙花完全憑借著燃燒所有的道德、倫理、母性、素養,且美其名曰“打破藩籬”。她為何不能像克萊夫王妃一樣保持操守呢。但是他慢慢明白,作品高於現實,作家在作品中的角色亦不依附於現實,而是高於現實的,作家是現實之眼,他甚至無法改變作品,作品早在現實中成型了,作家不過對其進行采擷罷了。他明白了,即使這部巨著改名為《卡列文》或者《沃倫斯基》,其故事並不會與《安娜·卡列尼娜》有所殊異。
秦風住在郵苑,不常回家,紫怡偶爾過去小住幾天。紫怡怕秦風孤單,讓自己心愛的小黃貓陪著秦風。女主人走了,它有些失魂落魄,但男主人也不錯嘛,對細心照料。天未亮,秦風就趕往辦公室了,小貓自己跳上窗戶,用靈活的小爪子撥撩撥撩絲綢窗簾,想朝遠處看看。一開始,它在玻璃上看到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小貓在看著自己,嚇得它瞄叫一聲,弓著身子,窗台像彈簧一樣把它彈射了出去摔到了軟綿綿的沙發上。小貓驚魂未定,又在茶幾上看到相同的倒影,一下子恍然大悟。
秦博和諸葛竑走到兩人麵前,諸葛竑說:“我們要打一個賭,要請你們作個見證。”
“賭什麽?”雲心問。
“誰讀的書多!”
“輸了怎麽樣?”
“輸了給大家跳舞。”秦博說。
“我可不會輸咯。”諸葛竑笑嘻嘻地說。
“他占便宜!”秦博指著諸葛竑對兩人說。
“為什麽?”雲心問。
“他看起書來,一目十行。我趕不上他。”秦博說。
“那就是不敢咯。”諸葛竑雙手叉胸挑釁道。
“我就是怕你輸!”秦博不甘示弱。
兩人最終達成了協議。
秦風最近在寫一部新書,書名還沒有想好。講的是父女之戀,故事並不複雜,講了父親在道德和愛情之間飽受掙紮,結局究竟是父親的愛情戰勝了道德,還是道德戰勝了愛情,他還沒有確定。他決定采取意識流的手法,做出一些創新,努力把對內心世界的探索窮究挖掘到極限。他給友人們寄了一部分手稿,友人們並不看好,他們認為這樣離經叛道的題材違反了道德倫理定然會讓秦風受到嚴重非議;極少的友人在表明了這是一部優秀之作。不用友人們提醒,他知道作品一旦發表,他會受到批判,這種批判甚至將從評論界擴散到輿論界,托馬斯·哈代就曾為此付出了代價,犧牲了小說生涯——他們笑著說,秦風也可以像哈代一樣從事詩作,畢竟他已經是一名詩人了。早年青年時代,他就試圖擺脫主觀意識——道德倫理、價值觀——對作品的束縛,他相信作品是自由的,他力圖揭示人性,但恰恰人性最真實的一麵最不堪入目。初次拜讀托翁的《安娜》,沃倫斯基一出場,他就意識到沃倫斯基和安娜將會發生戀情,這使他感到寒心,盡管他同情安娜不幸的生活,但他認定安娜不會得到真正的愛情,卡列寧固然木訥,卻還算忠誠——但愛情命令安娜背叛婚姻的誓約。他無法理解,更無法接受,他的價值觀與此不合。托翁筆下的卡列文那般可笑可悲,而安娜因為愛情的覺醒就擁有了打破倫理的特權,若是托翁轉而同情卡列寧,安娜則顯得可鄙;那個年代盛行的貴族之風——貴族子弟以向已婚女士求愛為榮,以向單身女郎求愛為恥——叫他厭棄,他絕不願這樣設計故事,哪怕那是現實。安娜在某種程度上拋棄了自己的兒子,而沃倫斯基也並非不愛她(他的平庸與自私隻是一方麵),他為她自殺,在安娜臥軌自殺之後,沃倫斯基難道不也等同於死去了嗎?至於卡列文的貪名逐利,沃倫斯基的虛偽冷漠,難道安娜就十全十美、無可指摘嗎?她愛著自己的兒子,卻不願意盡好一個母親的職責——正是所謂的愛情覺醒讓她忘記了其他美好的品質,愛情的燦爛煙花完全憑借著燃燒所有的道德、倫理、母性、素養,且美其名曰“打破藩籬”。她為何不能像克萊夫王妃一樣保持操守呢。但是他慢慢明白,作品高於現實,作家在作品中的角色亦不依附於現實,而是高於現實的,作家是現實之眼,他甚至無法改變作品,作品早在現實中成型了,作家不過對其進行采擷罷了。他明白了,即使這部巨著改名為《卡列文》或者《沃倫斯基》,其故事並不會與《安娜·卡列尼娜》有所殊異。
秦風住在郵苑,不常回家,紫怡偶爾過去小住幾天。紫怡怕秦風孤單,讓自己心愛的小黃貓陪著秦風。女主人走了,它有些失魂落魄,但男主人也不錯嘛,對細心照料。天未亮,秦風就趕往辦公室了,小貓自己跳上窗戶,用靈活的小爪子撥撩撥撩絲綢窗簾,想朝遠處看看。一開始,它在玻璃上看到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小貓在看著自己,嚇得它瞄叫一聲,弓著身子,窗台像彈簧一樣把它彈射了出去摔到了軟綿綿的沙發上。小貓驚魂未定,又在茶幾上看到相同的倒影,一下子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