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人真正的對手不是秦國人,而是楚國人。


    在先軫戰死當年的冬天,楚國人就迫不及待地出動了。令尹鬥勃率領楚軍討伐陳國和蔡國,兩國立馬投降,於是,陳國和蔡國又成了楚國的跟班。隨後,楚國人討伐鄭國。這一次,鄭國堅決抵抗,竟然讓楚國人無功而返。


    衛國趁火打劫,發兵討伐鄭國,奪回了早年被鄭國搶奪的三座城池。鄭國向晉國求援,晉國出兵奪回了這三座城市。可是,衛國直接進攻晉國。許國又投靠了楚國,魯國則在暗地裏跟楚國勾勾搭搭。


    天下大亂。


    用現代的話來說,要重新瓜分殖民地了。


    【冤死的鬥勃】


    沒麵子,晉國人感到很沒有麵子。


    “怎麽辦?”內閣會議召開了,晉襄公對目前的局麵很不滿意。


    “我看,我們可以派上軍帥陽處父討伐蔡國。”先且居提出建議,一來蔡國小,二來不要自己出動。


    “也好。”晉襄公同意了。


    陽處父是很不願意去的,他擔心楚國會救蔡國,而與楚國作戰他是沒有信心的。可是沒辦法,國君下令了,不去也得去。


    磨磨蹭蹭,慢慢吞吞,晉軍進軍蔡國了。果不其然,蔡國立即向楚國求援,鬥勃立即領軍北上,他決心要把當年在先軫手上吃的虧在陽處父的手上撈回來。打先軫打不過,打陽處父還是有信心的。


    晉軍有多慢呢?慢到晉軍還沒到,楚軍就先到了。兩國軍隊隔著泜水紮營,遙相對峙,誰也不敢貿然渡河。這大營一紮就是一個多月,看看快過年了。


    與楚軍對峙一個多月,陽處父覺得回去已經可以交代了。可是,如果單方麵撤軍的話,一來名聲不好,二來害怕楚國人在後麵追。怎麽才能體麵撤軍呢?想了一個晚上,陽處父有主意了。


    第二天,陽處父令人前往河對岸找鬥勃下戰書,戰書這樣寫道:“既然我們來了,那就隻好打了。可是這樣耗下去,大家沒有好處。如果你是爺們,我後撤三十裏,你過河來,早打晚打聽你的;否則,讓我們過去,休整幾天,咱們就決一死戰。”


    鬥勃一聽,誰怕誰啊?你以為你是先軫啊?


    “你們後撤,我們渡河,明天就打。”鬥勃對來使說,他根本沒把晉國軍隊放在眼裏。


    成大心急忙攔住了,他說:“老鬥,不能這樣啊。晉國人不是宋襄公,他們沒什麽信用的,萬一咱們渡河渡到一半,他們半渡而擊,咱們不傻眼了?到時候,抹脖子上吊就輪到咱倆了。我看,咱們後撤,讓他們渡河。”


    鬥勃一聽,對啊,這世界上哪有那麽多宋襄公啊?


    “那這樣,我們後撤三十裏,你們渡河。”鬥勃心說差點又被晉國人忽悠了。


    原本以為這樣就不被忽悠了,可是鬥勃萬萬沒有想到,他還是被忽悠了。


    第二天上午,楚軍拔營都起,後撤三十裏,等晉軍過來決戰。


    對岸,陽處父哈哈大笑,對晉軍官兵說道:“哈哈哈哈,看見沒有,楚國人害怕,他們逃了。算了,看在先君和楚王的交情上,放他們一馬,兄弟們,咱們回家過年吧。”


    當天,晉軍打點行裝,回家過年去了。


    鬥勃憋足了勁,等了幾天,不見晉軍渡河,派人過河一看,好嘛,晉軍撤離時拉的屎都硬了。


    沒辦法,敵人都沒有了,自己也撤吧。


    就這樣,鬥勃率領楚軍撤回楚國,準備過年去了。


    可是,鬥勃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年他是過不去了。


    鬥勃率領楚軍回到楚國,楚軍大營在郢都城外,回到大營,鬥勃稍事休息,準備去見楚成王。正要動身,楚成王的特使已經到了。


    “令尹,打敗晉國人了?”特使問。


    “晉國人逃了。”鬥勃說。按照他的想法,雖然沒有擊敗晉國人,但是晉國人逃了,解救蔡國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雖然算不上大功,也該算一件功勞。


    “晉國人逃了?可是大王聽說是你先逃啊。”特使說話有些陰陽怪氣,沒辦法,一個太監,本來就這樣。


    “哈哈,怎麽會?我要是逃了,晉國人不是就拿下蔡國了?”鬥勃有點惱火。


    “不是這麽說吧?記得出兵之前你信誓旦旦要擊敗晉國人,怎麽能讓晉國人逃了?”


    鬥勃一時沒話可說,要說是被忽悠了,太沒麵子;可是要不說是被忽悠了,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沒等鬥勃想明白怎麽回答,特使已經從懷裏掏出來一個小瓷瓶。


    “令尹,根據可靠消息,你私下串通晉國人,共同導演了一出撤軍的大戲。大王說了,既然你這麽喜歡晉國人,就把這件晉國進口的東西賜給你。”特使說著,小瓷瓶遞了過來。


    鬥勃接過小瓷瓶,隻見上麵寫著:劇毒,請勿服用。


    那年頭,大家也都是喜歡進口貨。所以,晉國殺人用楚國的毒藥,楚國殺人用晉國的毒藥。


    “該死的晉國人,該死的陽處父。”鬥勃仰天長歎,含恨飲毒自殺了。


    連續兩任楚國令尹,竟然都間接死在了晉國人手中。


    那麽,是什麽人向楚成王提供了所謂的“可靠消息”?


    【公子商臣】


    一年前,楚成王決定立太子。


    “齊桓公不夠聰明,遲遲不立太子,結果最後引起內亂了吧?最後被自己兒子給餓死了吧?哈哈。”楚成王說。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楚成王認真汲取教訓,要立大兒子商臣為太子。


    不過,在立太子之前,楚成王還是決定谘詢一下令尹鬥勃的意見。


    “大王,我看還是等等吧。您歲數還不大,夫人這麽多,現在立了太子,到時候想換可就麻煩了。再說,商臣這人,心黑手狠,不適合當國君。”鬥勃表示反對。


    “蜂目而豺聲,忍人也。”鬥勃這樣形容商臣的外部特征。什麽意思呢?就是眼睛長得像蜜蜂,聲音像豺狼,這樣的人很殘忍。


    楚成王沒搭理鬥勃,心說這又不是星光大道,還拿長相和嗓子說話?齊桓公不也是一堆老婆,立太子立得晚,怎麽樣?


    就這樣,楚成王立商臣為太子,當時暗暗發誓,就算海枯石爛,也不會廢了商臣立別的兒子。


    鬥勃沒想到的是,商臣在宮裏有臥底,所有這些對話都被臥底聽到,然後原原本本傳到了商臣的耳朵裏。


    “奶奶的,不喜歡老子也就罷了,還說什麽老子蜂目而豺聲,人身攻擊啊。你濃眉大眼長得好看是吧?別撞在我手裏,否則整死你。”商臣被傷了自尊,對鬥勃恨之入骨。


    這一次,鬥勃被陽處父給忽悠了,商臣一看,機會來了,於是趕在鬥勃沒回來之前,去忽悠自己的老爹了。


    基本上,商臣在楚成王麵前回顧了鬥勃出兵之前如何信誓旦旦要全殲晉國人,強調陽處父是一個怎樣的靠拍馬屁爬上去的根本不會打仗的蠢材,詳細分析了鬥勃和陽處父勾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最終得出結論:鬥勃勾結陽處父,擅自撤軍。


    楚成王被商臣說動了,他認定鬥勃是害怕晉國人,因此才找個借口撤軍的。


    “鬥勃出賣國家,該殺。”商臣建議。


    楚成王點了點頭。


    就這樣,鬥勃沒有死在晉國人的刀槍之下,卻死在了自己人的讒言之下。


    自古以來,家務事特別是國君的家務事,少管為妙。


    害死了鬥勃,商臣隻能說是出了一口氣,但是還遠遠沒有到鬆一口氣的時候。商臣明白,鬥勃對自己父親說的話其實是有道理的,在父親咽最後一口氣之前,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事情很快就發生了,在鬥勃死後不久,楚成王答應了公子職的娘,要廢了商臣,立公子職為太子。


    什麽事情如果讓女人知道了,基本上第二天天亮以前所有人都會知道。公子職的老娘第一時間告訴了自己身邊的侍女,侍女們第二時間告訴了宮裏的其他宮女。想想宮裏有多少女人,就知道這個消息泄露得有多快了。


    商臣第三時間就得到了消息,怎麽辦?他第四時間把自己的師傅潘崇給請來了。


    “師傅,大事不好了,我爹要廢了我,立公子職。”商臣有些驚慌失措,趕緊把情況匯報了一遍。


    “公子啊,別急,啊,別急。凡是內幕消息,分成兩種。一種是保密工作沒做好泄露出來的,另一種是有人故意造謠散布出來的。如果真有這事兒咱們以為沒這事,還傻不唧唧不當回事,那就傻帽了;如果沒有這事咱們偏偏相信有這事,冒冒失失采取行動了,那就更傻帽了。所以,當前最要緊的,是弄清楚究竟有沒有這樣的事。”師傅出馬,分析得頭頭是道。


    “可是,會不會沒等我們弄明白呢,腦袋就搬家了?”商臣還是不放心。


    “孩子,說了別急啊。你想想,就算老百姓殺頭豬,也要找個過年或者娶媳婦這樣的借口啊。大王要殺自己的太子,難道說殺就殺?”


    “師傅說的是。”商臣這才安下心來。可是,怎樣才能知道是不是真有這事呢?商臣還是沒有辦法。“師傅,你有什麽好辦法?”


    潘崇沒有說話,他在想。這個辦法既要靠譜,又不能被別人看出來自己是在刻意驗證。想了一陣,潘崇一拍大腿,有了。


    “公子,大王現在最寵愛的夫人是江芊,什麽想法一定都會告訴她。你可以設宴請她,從她嘴裏套出實情來。”別說,師傅就是師傅,辦法多。


    “師傅,您這主意太好了,就問她,她一定知道。”商臣高興起來了。


    “別,不能問。你要問她,她一定會告訴大王,到時候反而弄巧成拙了。”


    “不問?不問請她吃飯幹什麽?”商臣覺得師傅前後矛盾。


    “孩子,很多事情不用問,也能知道答案啊。”


    【驗證內幕消息】


    江芊,來自江國的美女,年輕貌美,深得楚成王的歡心。


    商臣下了些功夫,打探到江國最著名的一味菜叫做回頭魚。回頭魚是一種逆水向上遊的魚,肉味十分鮮美。商臣知道,江芊一定喜歡。


    商臣找了一個楚成王睡覺的時間來到宮裏,求見江芊。


    “夫人,我那裏最近來了一個江國的廚師,好手藝,特別是回頭魚做得十分鮮美。這樣鮮美的美味我不敢一個人享用,特地來請夫人前去品嚐。”商臣發出邀請。


    江芊猶豫了一下,她知道這是個敏感時期,幹革命不能站錯隊。可是,萬事有不一定,這個時候得罪商臣也絕對不明智。她咽了一口口水,回想起家鄉的回頭魚,忍不住又咽了一口口水。


    “這個,不大方便吧。”江芊的意思是說,偷偷溜出宮去不太好。


    “沒什麽啊,父王過兩天要去狩獵,那時候我安排好宴席,親自來接您。”商臣知道江芊沒什麽借口再推辭了。


    果然,江芊點了點頭。


    楚成王去雲夢狩獵去了,江芊則來到了太子府赴宴。由此可見春秋時期,偷情其實還是挺容易,隻不過這一次是偷吃而已。


    大宴?當然不是,隻是小宴。這樣的事情隻能偷偷摸摸,要是給大王知道,那誰能說得清?


    江國師傅的回頭魚做得果然鮮美,江芊十分高興,吃得津津有味。


    “好吃,好吃,鮮嫩,鮮嫩。我從小就喜歡,可惜嫁到楚國之後就少有吃到。”江芊誇讚。


    “嘿嘿,我說夫人的皮膚怎麽這樣鮮嫩,原來是因為吃這樣鮮嫩的魚長大的。”商臣語帶調戲,一雙色眼在江芊的臉上掃來掃去。


    江芊有些惱火,她一向不喜歡商臣。想想看,一個兩眼突出,說話聲音跟狼一樣的男人,誰會喜歡。可是,江芊忍住了。


    “夫人,你看,多麽圓的月亮啊。大王打獵去了,夫人何不在我這裏打個野食?”商臣厚著臉皮說,兩眼就盯在江芊微露的胸口。如果說剛才那句是調戲,這句就是赤裸裸的勾搭了。


    江芊終於忍不住了,她騰地站了起來。


    “啊呸,不要臉,臭流氓。怪不得你爹想廢了你立公子職,你真是活該背時。”江芊漲紅了臉,指著商臣的鼻子大罵起來,嘴裏沒咽下去的回頭魚噴了商臣一臉。


    商臣一點也不生氣,他依然麵帶笑容,得意的笑容。


    “送我走。”江芊說著,轉身就走。


    “哎哎,要不,再給你打包兩條魚回去?”商臣笑著說。


    “留著自己吃吧,吃一條少一條了。”


    【殺父】


    事情已經很清楚了,內幕消息是準確的。事實上,內幕消息曆來基本上都是準確的。


    商臣不擔心江芊去父親那裏告狀,因為江芊根本就不敢說自己偷偷摸摸出宮,否則她比商臣還要死得早。


    “師傅,現在我們怎麽辦?”商臣問潘崇。


    “孩子,記得我給你講過的杜原款和申生的故事嗎?”


    “記得,那兩個晉國傻帽。”


    “你想學習申生嗎?”


    “我的師傅可不是杜原款。”


    “那我問你,你能夠心甘情願主動讓出太子位,今後接受公子職的領導嗎?”


    “不能。”商臣的回答十分堅決。


    “你能甘心逃亡國外,做一個外國的大夫嗎?”


    “不能。”回答同樣果斷。


    “那麽,你能幹掉大王嗎?”


    “能。誰不讓我好過,我就不讓誰好過。”商臣毫不猶豫。


    “蜂目而豺聲,忍人也。”還記得鬥勃的結論嗎?以後遇上這樣的人,一定要小心。


    一個月以後,到了十月。


    商臣以東宮也就是太子府的部隊包圍了王宮。王宮的部隊為什麽沒有抵抗?因為王宮的部隊也在商臣的指揮之下。


    楚成王被軟禁在了自己的宮裏,確切地說是被關押了。


    楚成王傻眼了,現在這個時候,真是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一開始幾天還好,還有人伺候,有吃有喝。之後,沒人伺候了,每天隻有稀飯。再之後,連稀飯也沒有了。


    “我靠,我怎麽跟齊桓公一樣了?”楚成王是做夢也沒有想到,齊桓公的命運竟然會落在自己的頭上。


    想見商臣,可是商臣不見。


    “弟兄們啊,我知道商臣要害死我。死就死吧,我提個最後的請求,能不能給我煮個熊掌,讓我飽著肚子去死啊?”楚成王提出最後請求,其實他依然心存僥幸。如果兒子能夠答應這個要求,說不定就能放過自己一條老命。


    熊掌沒有,繩子有一條。


    就這樣,楚成王上吊自殺。


    “鬥勃啊,我沒臉見你啊。”臨上吊,楚成王哀歎道。


    一代雄主,落到如此一個下場。


    那一年,是楚成王四十六年(前626年),楚成王享年五十七歲。


    同樣的死法,楚成王和齊桓公犯的卻不是同樣的錯誤。齊桓公的錯誤在於立太子太晚,以至於太多人有想法了;楚成王則是立太子太早,而後來又想換,以至於太子要下毒手。


    自古至今,多少人死在接班人的問題上?


    楚成王原本應該是春秋的第二任霸主,遺憾的是,他遇上了晉文公及其團隊。如果沒有城濮之戰的大敗,他絕對是名正言順的春秋第二霸。


    即便沒有成為霸主,楚成王依然是偉大的。在他的英明領導下,楚國不僅在強國的路上繼續前行,而且完成了華夏化的進程,這為楚國此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而楚成王具有的霸氣和大氣,其實並不輸於齊桓公和晉文公。


    如此一個偉大的楚成王,卻有一個如此淒涼的結局。


    商臣,現在是楚穆王。


    公子職被楚穆王親手勒死,公子職老媽為楚成王殉葬。至於楚成王的小老婆們,全數被楚穆王接手。


    江芊,楚成王的寵妾,現在成了楚穆王的寵妾。


    不過,江芊還是不喜歡楚穆王,她很憂鬱,以至於兩年之後就香消玉殞了。楚穆王十分懷念江芊,於是發兵滅了江國,這是後話。


    楚穆王盡管心黑手狠,但是知恩圖報。


    楚穆王把自己的太子府整體移交給師傅潘崇,除了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他媽,其餘男女老少包括自己的小老婆們一律留給了師傅,而自己淨身進王宮,接管父親的一切。潘崇被任命為太師,主持國政。


    說到潘崇,請全世界潘姓起立致敬。


    潘姓起源其實有些說不清,一種說法是出於姬姓,畢公高的兒子封在潘,後代姓潘;另一種說法是出於羋姓,楚國公族潘崇為潘姓之祖。兩種說法都有存疑,沒有證據證明潘崇是楚國公族,很可能潘崇就是畢公高的後代。不過不管怎樣,潘崇是潘姓最早的名人,也被潘姓廣泛接受為始祖。當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祖籍河南滎陽,當是潘崇後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賈誌剛說春秋之三·晉楚爭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賈誌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賈誌剛並收藏賈誌剛說春秋之三·晉楚爭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