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執顯得有些慌亂,什麽是‘下一個就是雲巔峰’,仙老不是隻手遮天,除了皇帝無人敢動嗎?難不成韋王真的要殺了仙老然後篡位稱帝?
仙老氣定神閑,回首他的一生,這世上的酸甜苦辣哪個他沒有嚐過,生離死別算得上什麽苦,真正的苦唯有自己經曆了才會懂得。
阿執心下胡亂猜想著,嘴下哆哆嗦嗦輕聲問道:“那......你......會不會......”
仙老難得一笑,回道:“自然是會的。我已年過八旬,即便有心力,也沒有力氣與那些人抗衡,這清羽幫還能不能留在大齊,從張家出事那天起就不在我,而在於你和念山。”
阿執驚歎之餘更多的是恐懼,他到底是經曆過怎樣的一輩子才能將生死看得如此輕,就好像是吹了口氣,散了就散了,遠了就遠了,留下他自己照樣可以像現在這樣毫無牽掛,一身無塵。
仙老似是想到了什麽,輕輕一笑,睨著阿執笑說道:“快十七了吧?記得十七年前蘇氏誕下幺女,人人都說此女與眾不同,我離得遠見不到,沒過多久,白興昌就借著滿月的由頭請我為他的女兒卜上一卦,也就在那時我閑來無事算了一卦,卦象上此女多金多土多木可偏偏就是沒有水,我又寫了四個方向,巧也不巧正好是梧河方向,張遠柏久居東溪鎮又有兩個兒子,小兒多金多土,大兒多水少木,與這女娃娃的命正好相對,我不過順嘴提了一句,誰知當天他們二人就定下了這樁婚事,如今你與念山情投意合,我也不算是亂點鴛鴦。”
阿執總算清楚為何自己會和年長五歲的潼玉有這樣的婚約,原來一切都是天意使然。
思及潼玉,阿執稍稍緩和一些的憂愁又猛然提到了嗓子眼,“仙老當真不知道潼玉所在何處嗎?”
仙老攆須看了眼阿執又默默拿起手中文書,沉聲道:“他有他該做的事,至於其他,你還是回京城去吧。”
阿執一頭霧水,可既然仙老能這樣說是不是就表明潼玉一切安好?
出了幽蘭苑,桃夭親自送阿執出了南峰,兩人幾乎沒有什麽話說,一個不知如何開口過問那些血腥往事,一個滿心憂慮不知在想什麽,走到南峰入口處,桃夭終還是開口問道:“阿執,你還好嗎?”
桃夭心思深沉做事又是難得的細心,麵對阿執現下一番境遇,她知道說什麽不該說什麽,阿執更是知曉她的這一番心思,回望桃夭那擔憂的神情,她還是想要問。
“桃夭姐姐,不瞞你說,在白家時我遇到了一個人。”
桃夭思索了一番不知阿執所言出於何意,“誰?”
阿執搖了搖頭,緩緩開口回道:“他拿著琗玉長簫想要取我性命,若不是我看穿了他的計謀隻怕我也會命喪在白家。”
桃夭滿眼不可置信,琗玉長簫是何物她是清楚的,若是琗玉長簫在他人手上,那張潼玉......
阿執繼續說道:“放心,他被我殺了,隻是......桃夭姐姐,仙老當真知道潼玉在何處嗎?”
桃夭似是一怔,緩了神色安慰道:“仙老又為何要哄你呢?你把心放在肚子裏,潼玉他天賦異稟怎麽會出事?不過,那人到底是誰啊?”
桃夭睨著阿執的眸子咽了口唾沫,神色裏的心虛無法在阿執麵前遮掩,阿執擰眉一手扯著桃夭的胳膊,急言問道:“桃夭姐姐,難不成你也不願同我說實話?骨一手說白家的火是潼玉親手放的,可是潼玉為何要出手燒了白家,他身受重傷即便護不了那幾十口人,也該護著自己,護著我爹娘,可是事到如今,琗玉長簫竟然出現在骨一手手上,他直到如今都不見身影,我擔心他,我更怕他會被人利用。”
“住口!”
阿執此番話也不是無風起浪,潼玉銷聲匿跡,若白家的火真的是他放的,那這把火到底是為了掩蓋什麽呢?
桃夭至現在都不敢相信阿執方才所言,她怒目看著阿執,憤憤甩開她拉著自己的那隻手,“阿執,你是在懷疑張念山嗎!”
阿執搖了搖頭,她當然不是懷疑,她更不會相信骨一手的話,隻是那把火到底意欲何為,潼玉人現在又身在何方,若是那把火真的是潼玉燒的,那麽她白婉兒的心就會像秋日落葉般枯萎,她這一路來都在盡力說服自己,骨一手說的都是利用她的話,她不能相信!
“桃夭姐姐,你到現在還不能告訴我嗎?潼玉到底在哪!”
桃夭怒不可揭,這世上誰都可以不相信張潼玉,可為何到頭來不願意相信他的人竟然阿執。
桃夭強忍住心下怒火,冷冷道:“阿執,有些事情不告訴你,是為了保護你,可是你也不該妄加揣測,張念山是什麽人,我想你比我更該清楚。”
桃夭說完,揮袖不再多看阿執一眼。
望著桃夭憤憤離去的背影,阿執輕蔑一笑,她怎麽會不相信潼玉,隻是她想怪他,怪他為何沒有勸走自己的爹娘,為何沒有護好自己,又為何至今沒有一封信給她,他到底怎麽了?
阿執沒有往京城去,離了雲巔峰順著黑水一直往北走去,這一路上阿執都清楚自己的目的,她更加想要趕到成州維護她最後的親人,可是一切怎麽會那麽順利。從北狄大勝而歸的九殿下正帶著上萬人的兵馬沿著黑水河往阿執方向而來。
阿執未免引起路人目光,隻好下馬緩緩從行軍周圍走過,路上百姓無一不是投來感恩與崇尚的目光,可唯有阿執輕輕略過,即便她身著男子服飾,那馬車裏的人還是將她看了個清楚。
“少爺,那可是白婉兒?”
阿棄坐在馬車裏,他為了不被他人發覺異常,勞累了一日才奔波回了軍營,見了皇帝手下的幾個將軍就已經夠頭疼,好不容易歇了片刻又要上路往京城趕路,懶懶躺在馬車裏的軟塌上,阿三端著茶水坐在一旁,主仆二人坐在馬車裏歇息了沒有片刻就被路人吵得睡不著覺,方才睜眼阿三就指著窗外遠處的人影詫異喊道。
阿棄抬眉看去,果真是阿執,嘴角微微上揚,挑著眉頭自言自語道:“看來她已經去過白家了。”
仙老氣定神閑,回首他的一生,這世上的酸甜苦辣哪個他沒有嚐過,生離死別算得上什麽苦,真正的苦唯有自己經曆了才會懂得。
阿執心下胡亂猜想著,嘴下哆哆嗦嗦輕聲問道:“那......你......會不會......”
仙老難得一笑,回道:“自然是會的。我已年過八旬,即便有心力,也沒有力氣與那些人抗衡,這清羽幫還能不能留在大齊,從張家出事那天起就不在我,而在於你和念山。”
阿執驚歎之餘更多的是恐懼,他到底是經曆過怎樣的一輩子才能將生死看得如此輕,就好像是吹了口氣,散了就散了,遠了就遠了,留下他自己照樣可以像現在這樣毫無牽掛,一身無塵。
仙老似是想到了什麽,輕輕一笑,睨著阿執笑說道:“快十七了吧?記得十七年前蘇氏誕下幺女,人人都說此女與眾不同,我離得遠見不到,沒過多久,白興昌就借著滿月的由頭請我為他的女兒卜上一卦,也就在那時我閑來無事算了一卦,卦象上此女多金多土多木可偏偏就是沒有水,我又寫了四個方向,巧也不巧正好是梧河方向,張遠柏久居東溪鎮又有兩個兒子,小兒多金多土,大兒多水少木,與這女娃娃的命正好相對,我不過順嘴提了一句,誰知當天他們二人就定下了這樁婚事,如今你與念山情投意合,我也不算是亂點鴛鴦。”
阿執總算清楚為何自己會和年長五歲的潼玉有這樣的婚約,原來一切都是天意使然。
思及潼玉,阿執稍稍緩和一些的憂愁又猛然提到了嗓子眼,“仙老當真不知道潼玉所在何處嗎?”
仙老攆須看了眼阿執又默默拿起手中文書,沉聲道:“他有他該做的事,至於其他,你還是回京城去吧。”
阿執一頭霧水,可既然仙老能這樣說是不是就表明潼玉一切安好?
出了幽蘭苑,桃夭親自送阿執出了南峰,兩人幾乎沒有什麽話說,一個不知如何開口過問那些血腥往事,一個滿心憂慮不知在想什麽,走到南峰入口處,桃夭終還是開口問道:“阿執,你還好嗎?”
桃夭心思深沉做事又是難得的細心,麵對阿執現下一番境遇,她知道說什麽不該說什麽,阿執更是知曉她的這一番心思,回望桃夭那擔憂的神情,她還是想要問。
“桃夭姐姐,不瞞你說,在白家時我遇到了一個人。”
桃夭思索了一番不知阿執所言出於何意,“誰?”
阿執搖了搖頭,緩緩開口回道:“他拿著琗玉長簫想要取我性命,若不是我看穿了他的計謀隻怕我也會命喪在白家。”
桃夭滿眼不可置信,琗玉長簫是何物她是清楚的,若是琗玉長簫在他人手上,那張潼玉......
阿執繼續說道:“放心,他被我殺了,隻是......桃夭姐姐,仙老當真知道潼玉在何處嗎?”
桃夭似是一怔,緩了神色安慰道:“仙老又為何要哄你呢?你把心放在肚子裏,潼玉他天賦異稟怎麽會出事?不過,那人到底是誰啊?”
桃夭睨著阿執的眸子咽了口唾沫,神色裏的心虛無法在阿執麵前遮掩,阿執擰眉一手扯著桃夭的胳膊,急言問道:“桃夭姐姐,難不成你也不願同我說實話?骨一手說白家的火是潼玉親手放的,可是潼玉為何要出手燒了白家,他身受重傷即便護不了那幾十口人,也該護著自己,護著我爹娘,可是事到如今,琗玉長簫竟然出現在骨一手手上,他直到如今都不見身影,我擔心他,我更怕他會被人利用。”
“住口!”
阿執此番話也不是無風起浪,潼玉銷聲匿跡,若白家的火真的是他放的,那這把火到底是為了掩蓋什麽呢?
桃夭至現在都不敢相信阿執方才所言,她怒目看著阿執,憤憤甩開她拉著自己的那隻手,“阿執,你是在懷疑張念山嗎!”
阿執搖了搖頭,她當然不是懷疑,她更不會相信骨一手的話,隻是那把火到底意欲何為,潼玉人現在又身在何方,若是那把火真的是潼玉燒的,那麽她白婉兒的心就會像秋日落葉般枯萎,她這一路來都在盡力說服自己,骨一手說的都是利用她的話,她不能相信!
“桃夭姐姐,你到現在還不能告訴我嗎?潼玉到底在哪!”
桃夭怒不可揭,這世上誰都可以不相信張潼玉,可為何到頭來不願意相信他的人竟然阿執。
桃夭強忍住心下怒火,冷冷道:“阿執,有些事情不告訴你,是為了保護你,可是你也不該妄加揣測,張念山是什麽人,我想你比我更該清楚。”
桃夭說完,揮袖不再多看阿執一眼。
望著桃夭憤憤離去的背影,阿執輕蔑一笑,她怎麽會不相信潼玉,隻是她想怪他,怪他為何沒有勸走自己的爹娘,為何沒有護好自己,又為何至今沒有一封信給她,他到底怎麽了?
阿執沒有往京城去,離了雲巔峰順著黑水一直往北走去,這一路上阿執都清楚自己的目的,她更加想要趕到成州維護她最後的親人,可是一切怎麽會那麽順利。從北狄大勝而歸的九殿下正帶著上萬人的兵馬沿著黑水河往阿執方向而來。
阿執未免引起路人目光,隻好下馬緩緩從行軍周圍走過,路上百姓無一不是投來感恩與崇尚的目光,可唯有阿執輕輕略過,即便她身著男子服飾,那馬車裏的人還是將她看了個清楚。
“少爺,那可是白婉兒?”
阿棄坐在馬車裏,他為了不被他人發覺異常,勞累了一日才奔波回了軍營,見了皇帝手下的幾個將軍就已經夠頭疼,好不容易歇了片刻又要上路往京城趕路,懶懶躺在馬車裏的軟塌上,阿三端著茶水坐在一旁,主仆二人坐在馬車裏歇息了沒有片刻就被路人吵得睡不著覺,方才睜眼阿三就指著窗外遠處的人影詫異喊道。
阿棄抬眉看去,果真是阿執,嘴角微微上揚,挑著眉頭自言自語道:“看來她已經去過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