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書安和李盡忠還在忙著左顧右盼的時候,有人走到二人麵前。


    “兩位可是方賢弟和李賢弟?”


    兩人聞聲一看,麵前站著一個看上去頗有風度的士人,年紀約莫二十五六,冠如白玉,滿麵精幹。


    但是卻有著些許陰柔氣息。


    “是我們,何事?”李盡忠早就習慣了此種搭訕,畢竟他們名聲在外,誰來攀談下也是尋常。


    “二位怎麽在此地呆著,不如隨我一同去二樓,哪裏仰望兩位的人很多啊。”


    “有這回事?”李盡忠湊了過來,隨即他轉向方書安,“你看看,咱們做的那些事,總算是被人認可,我就知道,讀書人見識就是多。走,樓上看看去。”


    說著,便拉起方書安上樓。


    不過,剛走到樓梯口,三人便被兩名士子模樣的人攔住。


    “三位請慢,樓上是考校才能之處,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上去,煩請證明則個。”


    當先一人說到,“書安賢弟是閣老家孫子,豈是籍籍無名之輩,詩會又不是強製每人都必須作詩。再者,方公子名聲在外,還需要一首詩來襯托麽?”


    前半句,方書安還能察覺此人是要幫他,但是後半句,怎麽就感覺那麽別扭呢?


    明顯是要他以勢壓人的意思,像是在挖坑啊。而且,眼前人到底是誰?總感覺有什麽不妥。


    “那個,這位兄弟說的對,我二人又不是七步成詩的曹子建,在下邊即可。”方書安想了想,還是決定留在樓下,不明原因的殷勤,不接招為妙。


    旁邊圍觀的幾人咦了一聲,有些納罕,混世魔王方書安,如此好相與?


    以前要是有人攔著他,早就撲將上去了吧。


    倒是李盡忠勁頭上來,“怎麽地?又不是俺們自己要來,還不是你們人邀請的,不然,俺們會來?”


    話說的在理,但是兩人油鹽不進,依舊伸手攔著。


    方書安突然想到什麽,“仁兄怎麽稱呼?”


    馬士英笑眯眯的道,“在下馬士英。”


    盡管笑意盈盈,但是方書安總感覺背後隱藏什麽陰謀。


    不過,還沒有思索,李盡忠便和人動手推搡起來,“你他娘的說誰不要臉了?老子是自己上來的麽?你問問他,是不是邀請?”


    “二位上來,我覺得也是無傷大雅的吧。他們可都是京城數一數二風流人物啊。”


    馬士英表麵在誇人,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也就李盡忠當真,方書安早就聽出來話裏邊的反諷。


    他一把拉住幾欲暴走的李盡忠,小聲在他耳邊道,“你先別鬧騰,不然就中了別人奸計,還看不出來,明顯有人要陰咱們!讓你在芷雨麵前丟臉。”


    原本還在折騰的李盡忠一聽,馬上任由方書安攔著他,不再動彈。與人鬥毆丟臉麵事小,要是在芷雨妹妹麵前落了下乘,那才是大大的不妙!


    印象豎起來容易,再要是改可就費勁。


    馬士英一看就和兩人串通好,目的很明確,反正他二人對不上什麽詩詞,最後隻有硬闖。


    那可是當著大明的才子佳人啊,說不準裏邊就有未來的狀元榜眼,或者是皇親國戚家的子女。到時候騎虎難下,即便是當朝首輔,也隻有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陰,實在是太陰了,他們要是把這些心思都用在建設國家或者對外作戰上,大明的領土早就金甌無缺。


    主意很好,但是誰能料到方書安已經不是那個方書安,已然洞若觀火的察覺出背後的陰謀。


    但是,那也不能任人看笑話,人的名樹的影,是時候亮出點什麽。


    “好吧,既然如此,我們也不是不講道理,說說吧,今日前往二樓,像我們這樣沒有代表作之人,如何上去?”


    兩人對視一眼道,“過去寫的詩文亦可,不比非是今日。”


    “好吧,我這盡忠兄弟並非讀書人,作為我的伴當,隻要我通過,便可同去吧。”


    “如此,倒是可以。”


    李盡忠見狀,開頭,“算了,不去便不去,又不是什麽好地方,走咱們去喝酒。”


    方書安雖然最近鬼點子頻出,但是指望他寫詩,下輩子吧。


    方書安揮揮手,示意他停止拉扯,“題目呢?”


    “以植物為題,詩詞皆可。”


    沒有規定某種植物,還算比較寬泛。方書安想想,在自己的腦海裏尋找明末乃至清朝民國時候的詩詞。


    “看他那妝模作樣的架勢,要是能做出來,我把茶壺吃了!”有人說道。


    “方魔方還拿了一把扇子,我不信他能吟出像樣的詩,不然,嘿嘿,我拿這把唐寅的扇麵和他換!”


    不買方書安仗的人不少,但是趁著人家思考的時候口出惡言,就有些不夠意思。


    “你們小點聲音,讓方兄弟思考思考。”


    一個中年聲音出現,頓時清靜了些。


    馬士英一看說話之人,他也不好反駁,是明年一甲熱門人選,莊際昌。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南西北風


    “這……詩,成了?”


    “好詩!”


    “一定是抄的!”


    “你告訴我,抄的誰?”


    支起耳朵的人沸騰了!


    這可是現做出來的熱乎詩啊,一看寫的就是竹子,但是有表現出主人公耐得住各方磨礪的聲音。


    攔著他們的兩個士子,仔細讀幾遍以後,臉上青一陣紅一陣。


    他們扮演的不正是千磨萬擊的形象麽。


    眾人都在反複咀嚼著四句詩,乍一看去,和於忠肅的石灰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細細品去,卻是差別極大。


    但是無論如何,都是難得一見的好詩,放在大明隻怕也能排的上字號。


    在座都是實貨之人,眾人口口相傳之下,紛紛為之蟄伏。


    “在下莊際昌,白白多讀書二十年,但是仍舊做不出方公子這等佳作,慚愧慚愧。”


    “在下東莞袁崇煥,癡長方賢弟十餘年,亦是佩服之至啊。”


    李盡忠聽著傳來的讚美聲,甚是舒服,盡管針對的是方書安。


    “等等,說啥,你是袁崇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橫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波倚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波倚浪並收藏橫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