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合上信,這邊熊芷雨便開始落淚,“二叔說,爹爹沒有人配合,時常默默歎氣,雖然爹爹不想我去遼東,但是我還是想去看看。盡忠哥哥,你願意陪我去麽?”
李盡忠現在已經昏了頭,“我願……啊!”
方書安掐他一下,這廝狠狠的叫喚起來,“二小姐,我等考慮一番可否?”
“還考慮什麽,熊大……啊!”
方書安這次換做一腳,“唉呀,沒瞧見你腳在我下邊,世子那裏,咱們還需要去交代一聲呢啊!”
說到後邊,方書安幾乎是咬牙切齒。
這孫子,看見女人走不動道,現在就是把他賣掉,說不定還要幫人喊個高價!
李盡忠送走委屈巴巴的熊芷雨,正想要和方書安理論理論,卻見後者在埋頭沉思,嘴唇動了動,最後還是放棄。
等到李盡忠一隻胳膊撐著打幾個盹以後,方書安突然發聲,“走!”
“走?去哪?”懵懵懂懂的李盡忠揉揉眼睛道。
“遼東,既然早晚要去,便先去探探虛實,但是世子那裏我需要再見一麵,讓他幫忙聯絡兩個人,順便盯好磚廠和實驗室。”
“嗯,磚廠是咱們錢袋子,可不敢出差錯。”
方書安白他一眼,“就知道眼前的東西,我可告訴你,磚廠是現在,而實驗室是未來!”
世子最近很忙,因為萬曆心情不錯,終於答應他出閣讀書,隻不過還沒有選定好誰來擔當。
呼聲比較大的是孫承宗,如果沒有人幹預的話,左庶子的位子便是孫承宗的,但是有了方書安以後,誰來當講官,可就有的看了。
朱由校在院子裏百無聊賴,正在琢磨著他和方書安探討的水壓機模型,不過因為沒有力學基礎以及複雜數學的運算能力,比較棘手。
看見方書安和李盡忠,他興奮的揮揮瘦了不少的手。
“許久不見你們,若是再不來,我可要砸門去了。”
方書安笑笑,“身不由己,窯廠最近步入正軌,但是我們的事情並不少……”
“好了,先不說那些,來看看我的水壓機加壓部分模型,如何?我是用你說的方法,依舊是用絲杠加壓,隻不過換成百煉鋼件,加固結構,再加上幾個齒輪,放緩速度,加大力,應當好上不少。”
看著朱由校沉迷在機械當中,方書安既高興又擔心。
“世子,您想不想把水壓機這樣的東西推廣到整個大明?”
“那是自然,水力機械用上,能省多少人力,到時占用更少的人,但是產出東西更多。便能多出人來種田。”
朱由校興高采烈的講述著自己的設想。
方書安覺得,涼水適當要潑一潑,“您想過沒有,若是沒有高層的推廣,怎麽能傳遍天下,說不定會被人一奇淫技巧之名拒絕。”
“怎能,如此好的東西,還有人拒絕?”朱由校滿臉不解。
方書安苦笑,世子還是對人心體會的不夠,“新事物想要快速推廣,要麽是來自上層的壓力,要麽是具有無與倫比的功效。但後者需要更長的時間去認識,因此,上層的命令更容易實現。所以,必須要當那個發號施令之人。”
朱由校一聽,知道他要說什麽,“怎得,書安有何擔憂麽?”
“世子,您的身份不假,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若隻是在意技巧,忽略帝王之術的學習,隻怕倒是會有阻力啊。”
不同於太子和屬官們的批評,方書安的角度清奇,朱由校更容易接受。
“你說的是,隻有坐在那個位子上,發號施令之後,才能無憂無慮的幹自己事情。”
此話一出,方書安感覺自己在把朱由校引向不上朝的路子……
算了,先不管那麽多,搞好關係要緊,三人落座以後,他開始正題,“世子,您說地是方的還是圓的?”
朱由校考慮片刻,“方的?”
“那您可曾聽說天邊是怎樣?”
“天邊?大約是一望無際的水?大地盡頭是海,海的盡頭便是無邊懸崖吧,還未曾聽人說過。”
“您可知利瑪竇?”
“那是知曉的……”朱由校答道。
“百年以前,葡人和西人分別向東西航行,最終,他們回到了開始的位置,您說,是方是圓?”
“看來,是圓的啊……”朱由校當然明白回到原點代表著何意。
百餘年過去,大地是球形的消息依舊沒有多少人知曉,即便是貴為大明世子都如此,何況普通人。
西人葡人用老祖宗製造的火藥滿地撿黃金,先人大部分時間用來當炮仗,乃至於現在最先進的火銃都是西人製作。
是大明百姓不夠聰明麽?顯然不是。
大明的讀書人吃飽喝足之後,就想著怎麽幹掉那些不順眼的。
方書安連著說了一堆,朱由校陷入沉思當中,事實好像真的如此,隻是沒有人係統總結過。
“你相信有一天,可以做到人人都餓不死麽?”
“你在忽悠我!”朱由校正色道。
“相信我,一定能做到。”
“不,我更願意相信你說的撿黃金。”朱由校笑眯眯的道。
“撿黃金是體力活,都是血淚,不如我們造出寶貝,讓他們把黃金送來。”方書安說。
此話一出,李盡忠和朱由校像是看傻子一般的眼神看著他,“能撿東西為何要幹活?”
“你們有所不知,能撿到黃金卻撿不到糧食,東西做的好,不僅能得到黃金,更能得到糧食和吃穿用度。隻有讓窮人都富足,才能讓大明永存。”
方書安說的過於玄幻,兩人根本沒法相信。
是啊,此時的人們怎麽會相信,有一天在化肥、農藥、雜交水稻的加持下,畝產能做到一千二百斤呢?眼下,三百斤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水準了。
“一切皆有可能,還是咱們接觸的東西太少,是時候見識見識西夷那些有用的東西。咱老祖宗聰明,留下太多有用的東西,可惜千百年來的讀書人,隻喜歡用那些句子來約束百姓,卻把能改善生活的雜學當作邪物對待。”
看著朱由校半信半疑的態度,方書安知道還需要加把火。
“雞兔同籠,想必世子是聽過的,不如我來出題?”
看見他微笑的開始期待,方書安便出題……
隨後,直到茶都換了兩遍,依舊沒有數出來。
“盡忠,再幫我換一張紙,快了快了……”
李盡忠現在已經昏了頭,“我願……啊!”
方書安掐他一下,這廝狠狠的叫喚起來,“二小姐,我等考慮一番可否?”
“還考慮什麽,熊大……啊!”
方書安這次換做一腳,“唉呀,沒瞧見你腳在我下邊,世子那裏,咱們還需要去交代一聲呢啊!”
說到後邊,方書安幾乎是咬牙切齒。
這孫子,看見女人走不動道,現在就是把他賣掉,說不定還要幫人喊個高價!
李盡忠送走委屈巴巴的熊芷雨,正想要和方書安理論理論,卻見後者在埋頭沉思,嘴唇動了動,最後還是放棄。
等到李盡忠一隻胳膊撐著打幾個盹以後,方書安突然發聲,“走!”
“走?去哪?”懵懵懂懂的李盡忠揉揉眼睛道。
“遼東,既然早晚要去,便先去探探虛實,但是世子那裏我需要再見一麵,讓他幫忙聯絡兩個人,順便盯好磚廠和實驗室。”
“嗯,磚廠是咱們錢袋子,可不敢出差錯。”
方書安白他一眼,“就知道眼前的東西,我可告訴你,磚廠是現在,而實驗室是未來!”
世子最近很忙,因為萬曆心情不錯,終於答應他出閣讀書,隻不過還沒有選定好誰來擔當。
呼聲比較大的是孫承宗,如果沒有人幹預的話,左庶子的位子便是孫承宗的,但是有了方書安以後,誰來當講官,可就有的看了。
朱由校在院子裏百無聊賴,正在琢磨著他和方書安探討的水壓機模型,不過因為沒有力學基礎以及複雜數學的運算能力,比較棘手。
看見方書安和李盡忠,他興奮的揮揮瘦了不少的手。
“許久不見你們,若是再不來,我可要砸門去了。”
方書安笑笑,“身不由己,窯廠最近步入正軌,但是我們的事情並不少……”
“好了,先不說那些,來看看我的水壓機加壓部分模型,如何?我是用你說的方法,依舊是用絲杠加壓,隻不過換成百煉鋼件,加固結構,再加上幾個齒輪,放緩速度,加大力,應當好上不少。”
看著朱由校沉迷在機械當中,方書安既高興又擔心。
“世子,您想不想把水壓機這樣的東西推廣到整個大明?”
“那是自然,水力機械用上,能省多少人力,到時占用更少的人,但是產出東西更多。便能多出人來種田。”
朱由校興高采烈的講述著自己的設想。
方書安覺得,涼水適當要潑一潑,“您想過沒有,若是沒有高層的推廣,怎麽能傳遍天下,說不定會被人一奇淫技巧之名拒絕。”
“怎能,如此好的東西,還有人拒絕?”朱由校滿臉不解。
方書安苦笑,世子還是對人心體會的不夠,“新事物想要快速推廣,要麽是來自上層的壓力,要麽是具有無與倫比的功效。但後者需要更長的時間去認識,因此,上層的命令更容易實現。所以,必須要當那個發號施令之人。”
朱由校一聽,知道他要說什麽,“怎得,書安有何擔憂麽?”
“世子,您的身份不假,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若隻是在意技巧,忽略帝王之術的學習,隻怕倒是會有阻力啊。”
不同於太子和屬官們的批評,方書安的角度清奇,朱由校更容易接受。
“你說的是,隻有坐在那個位子上,發號施令之後,才能無憂無慮的幹自己事情。”
此話一出,方書安感覺自己在把朱由校引向不上朝的路子……
算了,先不管那麽多,搞好關係要緊,三人落座以後,他開始正題,“世子,您說地是方的還是圓的?”
朱由校考慮片刻,“方的?”
“那您可曾聽說天邊是怎樣?”
“天邊?大約是一望無際的水?大地盡頭是海,海的盡頭便是無邊懸崖吧,還未曾聽人說過。”
“您可知利瑪竇?”
“那是知曉的……”朱由校答道。
“百年以前,葡人和西人分別向東西航行,最終,他們回到了開始的位置,您說,是方是圓?”
“看來,是圓的啊……”朱由校當然明白回到原點代表著何意。
百餘年過去,大地是球形的消息依舊沒有多少人知曉,即便是貴為大明世子都如此,何況普通人。
西人葡人用老祖宗製造的火藥滿地撿黃金,先人大部分時間用來當炮仗,乃至於現在最先進的火銃都是西人製作。
是大明百姓不夠聰明麽?顯然不是。
大明的讀書人吃飽喝足之後,就想著怎麽幹掉那些不順眼的。
方書安連著說了一堆,朱由校陷入沉思當中,事實好像真的如此,隻是沒有人係統總結過。
“你相信有一天,可以做到人人都餓不死麽?”
“你在忽悠我!”朱由校正色道。
“相信我,一定能做到。”
“不,我更願意相信你說的撿黃金。”朱由校笑眯眯的道。
“撿黃金是體力活,都是血淚,不如我們造出寶貝,讓他們把黃金送來。”方書安說。
此話一出,李盡忠和朱由校像是看傻子一般的眼神看著他,“能撿東西為何要幹活?”
“你們有所不知,能撿到黃金卻撿不到糧食,東西做的好,不僅能得到黃金,更能得到糧食和吃穿用度。隻有讓窮人都富足,才能讓大明永存。”
方書安說的過於玄幻,兩人根本沒法相信。
是啊,此時的人們怎麽會相信,有一天在化肥、農藥、雜交水稻的加持下,畝產能做到一千二百斤呢?眼下,三百斤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水準了。
“一切皆有可能,還是咱們接觸的東西太少,是時候見識見識西夷那些有用的東西。咱老祖宗聰明,留下太多有用的東西,可惜千百年來的讀書人,隻喜歡用那些句子來約束百姓,卻把能改善生活的雜學當作邪物對待。”
看著朱由校半信半疑的態度,方書安知道還需要加把火。
“雞兔同籠,想必世子是聽過的,不如我來出題?”
看見他微笑的開始期待,方書安便出題……
隨後,直到茶都換了兩遍,依舊沒有數出來。
“盡忠,再幫我換一張紙,快了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