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兒哈赤哪裏知道,這個空心方陣相當不簡單,是對付騎兵衝擊最好的陣形之一!


    當然,此時還沒有人研究過戰馬心理學,自然也就無從知曉,空心方陣能夠有效抗擊騎兵的原因。


    有人說是因為戰馬心理之原因,它們看見明晃晃的尖刀排成林,就不敢去衝擊,即便是拚命用馬刺,也會躲避開。


    不管如何,反正明軍內部訓練當中,戰馬看見空心方陣明晃晃的刀尖,便失去了前進的勇氣,沒有一次衝擊成功。


    據聞在戰爭史上,也就是拿破侖時期的胸甲騎兵和波蘭槍騎兵有衝破空心方陣的曆史。


    但是,相比之下,胸甲騎兵的寶貝程度,並不見得比巴牙喇便宜多少。


    試想用全部是巴牙喇組成的重甲騎兵當作炮灰,衝開空心方陣的缺口……


    簡直是,太不把錢當錢了,巴牙喇珍貴的原因除了選材難,配備的甲胄和武器同樣金貴。


    把他們當成消耗品,阿敦舍不得,奴兒哈赤舍不得。


    雖然赫圖阿拉到了危急時刻,但是手上有兵馬,還能夠卷土重來。


    若是拚光這些老底子,再想起來可就難了。


    隻不過,城牆之上的女真將領們還沒意識到,他們要麵對一個怎樣的存在。


    奴兒哈赤話是那樣說,其實是穩定軍心。但心裏卻有相當的重視,明軍不可能做一些看上去就沒有什麽戰力的陣形。


    經略是熊廷弼,那個熊瞎子是不會坐視無效的東西浪費資源。


    尤其是在他們取得大勝,領軍還是那些人時,更不可能犯下致命的錯誤。


    但是其他人就不同了。


    “這些南蠻子,知道自己人手不夠,便擺出個中看不中用的空心陣,看著熱鬧,能有什麽用?”


    “就是,哪怕是他們的車陣,我大金勇士照樣能趟開,這等稀稀落落的破陣,糊弄小孩子都不夠。”


    “依我看啊,讓阿敦下場有些浪費,我們就能破陣。”


    但凡是開口的,都是沒有和明軍交手之人。


    唯獨黃台吉和阿巴泰保持著沉默,心裏在想著什麽。


    看見阿巴泰的樣子,有些人心裏就有了想法。


    “七哥,怎得不說話了,明軍攻打界凡城時,不是如此吧。”


    說話之人正是濟爾哈朗,他與黃台吉關係素來緊密,與莽古爾泰一係則一直不睦。


    阿巴泰聽出來他話裏邊嘲諷的意思,但是並不想回答,心道:小小年紀,世麵都沒見過,裝什麽大尾巴狼,一會兒有你哭的。


    濟爾哈朗的話打斷了黃台吉的思路,他皺著眉道,“休得胡說,七哥與明軍數次交手,自然知道明軍擅長陰謀詭計。李懷信不顯山不露水,打起仗來可比杜鬆狡猾的多,好生戒備才是!”


    一番話下來,濟爾哈朗老實的站在旁邊,不再說話。


    畢竟他唯黃台吉馬首是瞻,雖然此時想落阿巴泰麵子,但場合並不合適。


    能和奴兒哈赤一起站在城樓上之人,都是八旗軍隊的高層。


    即便如此,沒有一人能看出來空心方陣的戰爭潛力。


    不止他們,其實明軍亦是如此,如果不是李懷信和賀世賢親眼見證過,他們也決計不會弄個空心的東西出來。


    “命阿敦小心些,莫要輕舉妄動!”奴兒哈赤總覺得心裏有什麽不妥,對身邊的傳令兵說到。


    這邊廂,隨即有人奔下城牆,向阿敦傳遞最新的指令。


    沒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之前,傳遞軍令便是十分複雜的事情。若是簡單的幾個命令,不管旗語或者狼煙皆可做到,但稍微複雜的意思,就需要傳令兵來執行。


    阿敦原本想來個衝擊完事,看看明軍斤兩。


    但是聽到奴兒哈赤的命令,他便放棄了此前的想法。


    跟隨主子多年,自然知道他對打仗有著天生的直覺,既然主子認為不妥,那麽就穩妥起見。


    隨著號角聲再變,正黃旗的士兵們開始調整陣形。


    由縱隊調整為楔子隊形,雖然不如縱隊方便鑿穿,但是寬度增加的情況下,不會出現首尾被切斷的情形。


    踏踏踏!


    正黃旗作為女真最精銳的軍隊,前進起來的節奏要強得多。


    即便他們沒有采用一窩蜂的衝擊,盡管速度很慢。


    但是依然給人以十分強烈的壓迫感。


    到底是目前天下最為精銳的軍隊之一,不需要依靠速度和呐喊,僅僅是隊伍本身的氣質,便能營造出山崩地裂的緊張氣氛。


    “咚咚咚!”


    明軍布陣之後,並沒有原地固守,相反,他們竟然開始移動了!


    “嘶……”


    黃台吉倒吸一口涼氣,其他將領也都是一驚。


    明軍,確實手裏有貨!


    單說移動陣形,還是大陣,就有些可怕了。


    原來的明軍步軍,遇見騎兵之後,都是在原地擺成一個刺蝟長矛陣。


    現在竟然開始移動,而且陣形還沒有多少改變,那意味著什麽,稍微想一想就能體會到當中的可怕。


    明軍不但能很好的掌握陣形,還能在移動中保持,也就意味著他們可以做到追擊或者後退!


    當然,或許追擊騎兵基本上沒可能,但對於防禦來說,也是意義重大。


    他們在麵對著騎兵圍擊之時,不需要固守在原地,隻消結成這樣的方陣,就如同一個橫行的螃蟹一般,還有哪裏去不得?


    中間的投石機和火炮能自由的移動,說明機動性大幅度提高。


    此前在撫順關戰役當中,明軍的火炮還是笨重的玩意兒。


    現在他們終於回過味來,對付騎兵,輕量化和便攜才是王道。至於攻城用的重型火炮,試問除了他們的赫圖阿拉城,遼東或者草原上還有什麽堅固的工事需要他們?


    這個時候,黃台吉終於能有機會仔細看他們的陣形。


    說是空心方陣,也不過是相對此前的長矛陣和刺蝟陣而言。


    細看之下,最外圍站著的仍舊是利器兵,他們手裏有的是傳統的長矛,有的則是戚家刀一類的長兵刃。


    一圈兵刃在外圍,等到騎兵衝的近了,他們便會將利刃一頭頂在地上,另一頭斜上,使騎兵難以衝破,並且砍不到持械人。


    後邊則是拿著三眼銃的步卒,等到騎兵衝的近了便進行射擊。


    再之後便是火銃兵,每個人手裏都是鳥銃,用在三四十丈距離上的精確射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橫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波倚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波倚浪並收藏橫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