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仁寬等人在密謀著怎麽給熊廷弼出難題,他們當然也不會閑著。
現在人馬已經撒了出去,一邊勘探一邊收服些小的部族。
北方雖然人煙稀少,但是仍舊有些土著常年活動。
而且,不少人向來是化外之人,不曾臣服於任何人,哪怕是過去的渤海、契丹、後來的女真,都不曾服輸。
李懷信時常有軍報提及,今日又收服一個什麽樣的部落。
比較之下,大明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過遙遠,現在竟然能殺到大門口,武器裝備更是越級吊打……
熊廷弼將與奴兒哈赤談判的結果上奏以後,沒有多久便得到中樞的批複。
事情雖然看上去波瀾不驚,其實背後還是有些故事,時間不算久,但爭執十分激烈。
有人建議把建奴直接押送到京城去,至少也要將其控製在沈陽城。在掌控之下的建奴才是好建奴,否則依舊是枚定時炸彈。
好在,並非所有人都是無腦之人。
奴兒哈赤雖然已經納降,但是還有黃台吉帶著一支能打的軍隊在外圍遊蕩。
有他們在,要是將建奴弄得太難看,那招降黃台吉的話就別說了。
現在還不是徹底清算的時候,隻有當黃台吉被消滅,或者同樣投降以後,才是徹底算總賬之時,此刻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隻有讓黃台吉感覺到,投降也不是最差的選擇,便好。
入質是大明提出的要求之一,作為交換,奴兒哈赤會得到嚴格按照人口配額的糧食。
想要吃的高興自然不可能,至多也就是吃個半飽,餓不死的狀態。
阿濟格、多鐸、多爾袞三人到達沈陽城後,約定好的糧食便要啟程了。
運糧是個辛苦活,並且,明軍諸營沒有一個願意去給戰敗的對頭去送糧。
王邵勁倒是也不曾強迫,便從市麵上找商隊負責運輸。
論起與建奴打交道,無人比範仁寬等人為首的商隊更熟悉。
於是在半推半就之下,這個任務便落在他們手裏。
此番官府安排倒算合理,甚至按照正常運費上浮兩成支付。
天寒難行,部分地區還有積雪,運費確實要上漲一些。
也正因為他們接手了糧食運送的活計,所以便在此事上動腦筋。
按照協議,糧食損失要雙倍賠償,平日來說,確實高價。
但對於同樣急需糧食的黃台吉來說,兩倍的成本可不算多!
海西部那裏怎可能湊出那麽多糧食,放眼天下,沈陽城已經是最為方便的補給處。
範仁寬與幾個掌櫃合計之後,便決心在中途某個地方故意分出三成人馬,將糧食轉運至黃台吉約定好的地方。
遼東若是說運送物資的能力,還是要靠他們,畢竟此前無論是和蒙古諸部或者女真諸部的貿易,都是由他們來完成。
可以說是熟門熟路。
即便是強勢如熊廷弼等人,最後不得不將此任務放在他們身上。
嘲笑完熊廷弼和王邵勁以後,車隊便拉上糧食出發了。
城門口,方書安和孫傳庭、李盡忠並肩站著,前邊是幾個熊廷弼親衛。
“你說,他們能按照咱們的期望完成麽?”方書安問道。
“你心裏早就有了結果,何苦多此一問,若是不指望他們完成,又怎會讓他們拿到送糧之事,交給張田餘他們不一樣能完成?”孫傳庭回答道。
“我這就是想讓別人和我一樣肯定,哈哈哈。”
三人笑聲當中,糧隊越走越遠,隻剩鈴聲回蕩在官道上。
那裏,大軍來往才出來的車轍和馬蹄印不過剛剛修整完畢。
……
……
不過五日時間,便收到糧隊回報,有一股不明來曆的匪徒搶走少半糧車。
這絕對是個壞消息,王邵勁思索一番,決定派出人馬再送過去。
至於補償,範家商行和王家商行沒有廢話便將損失的銀錢送了上來,乖巧的好像他們真的是因為此前的事情戰戰兢兢。
經略府,花廳當中此刻隻有寥寥幾人。
熊廷弼撚著胡子,聽著屬下匯報。
“那些糧食真的隻被劫走三成?”
“正好三成,連人帶車一起劫走,其他一點都不多帶,也是奇怪。”屬下回答到。
“難道就未曾放什麽話?”熊廷弼再問。
“還真有,據說劫匪聽聞是送給建奴的糧食,便說自己最多隻敢拿走三成,多了怕他找上門去。”
“哈哈哈,現在劫匪都這麽上路的麽?若是這般好商議,他們還做什麽劫匪。”
熊廷弼一邊笑著,一邊看著方書安等人,幾人同樣笑而不語。
揮揮手令下屬退下後,花廳便隻有幾個機密之人。
“確定來之人是黃台吉?”熊廷弼問道。
“並非是黃台吉,應該是海西部之人假扮。”一個親衛回答到。
“也好,海西部目標不會那麽顯眼,不然被番子們遇見,就不好說了。”
“錦衣衛們真的沒發現?”方書安問道。
“我想,他們是裝作沒看見吧……”親衛有些猶疑。
“哈哈,不用想,定然是假裝。駱養性也是個精明人,自然能看出來我們幹什麽,隻怕他們已經將消息傳到陛下哪裏去了。”熊廷弼捋著胡子說到。
“那麽為何中樞沒有反應?”孫傳庭有些不明白。
“你以為,陛下看不出來我們要做什麽?有些事情他陛下暫時看不透,不代表他不知道。你們買了那麽多農具和耕牛,然後黃台吉他們逃的蹊蹺,最後錦衣衛門還裝作看不見,不覺得一切度太順利麽?”
熊廷弼說完,孫傳庭一下怔在那裏。
“難道陛下他都知道?”
“陛下不上朝,卻能掌朝幾十年,自然不是真的不理政事……隻要東西真的送到黃台吉那裏就行,現在還真有些擔心,他們帶著那將近三萬人來投,該如何處理。”
“您是說,陛下同樣在為建州部那三旗人馬發愁?”孫傳庭問道。
“老夫可沒說,陛下富有天下,怎麽會為區區三萬人煩憂呢?”熊廷弼嘴上這麽說,但是卻在點頭。
搞的孫傳庭根本不知道,熊大人到底是幾個意思。
現在人馬已經撒了出去,一邊勘探一邊收服些小的部族。
北方雖然人煙稀少,但是仍舊有些土著常年活動。
而且,不少人向來是化外之人,不曾臣服於任何人,哪怕是過去的渤海、契丹、後來的女真,都不曾服輸。
李懷信時常有軍報提及,今日又收服一個什麽樣的部落。
比較之下,大明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過遙遠,現在竟然能殺到大門口,武器裝備更是越級吊打……
熊廷弼將與奴兒哈赤談判的結果上奏以後,沒有多久便得到中樞的批複。
事情雖然看上去波瀾不驚,其實背後還是有些故事,時間不算久,但爭執十分激烈。
有人建議把建奴直接押送到京城去,至少也要將其控製在沈陽城。在掌控之下的建奴才是好建奴,否則依舊是枚定時炸彈。
好在,並非所有人都是無腦之人。
奴兒哈赤雖然已經納降,但是還有黃台吉帶著一支能打的軍隊在外圍遊蕩。
有他們在,要是將建奴弄得太難看,那招降黃台吉的話就別說了。
現在還不是徹底清算的時候,隻有當黃台吉被消滅,或者同樣投降以後,才是徹底算總賬之時,此刻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隻有讓黃台吉感覺到,投降也不是最差的選擇,便好。
入質是大明提出的要求之一,作為交換,奴兒哈赤會得到嚴格按照人口配額的糧食。
想要吃的高興自然不可能,至多也就是吃個半飽,餓不死的狀態。
阿濟格、多鐸、多爾袞三人到達沈陽城後,約定好的糧食便要啟程了。
運糧是個辛苦活,並且,明軍諸營沒有一個願意去給戰敗的對頭去送糧。
王邵勁倒是也不曾強迫,便從市麵上找商隊負責運輸。
論起與建奴打交道,無人比範仁寬等人為首的商隊更熟悉。
於是在半推半就之下,這個任務便落在他們手裏。
此番官府安排倒算合理,甚至按照正常運費上浮兩成支付。
天寒難行,部分地區還有積雪,運費確實要上漲一些。
也正因為他們接手了糧食運送的活計,所以便在此事上動腦筋。
按照協議,糧食損失要雙倍賠償,平日來說,確實高價。
但對於同樣急需糧食的黃台吉來說,兩倍的成本可不算多!
海西部那裏怎可能湊出那麽多糧食,放眼天下,沈陽城已經是最為方便的補給處。
範仁寬與幾個掌櫃合計之後,便決心在中途某個地方故意分出三成人馬,將糧食轉運至黃台吉約定好的地方。
遼東若是說運送物資的能力,還是要靠他們,畢竟此前無論是和蒙古諸部或者女真諸部的貿易,都是由他們來完成。
可以說是熟門熟路。
即便是強勢如熊廷弼等人,最後不得不將此任務放在他們身上。
嘲笑完熊廷弼和王邵勁以後,車隊便拉上糧食出發了。
城門口,方書安和孫傳庭、李盡忠並肩站著,前邊是幾個熊廷弼親衛。
“你說,他們能按照咱們的期望完成麽?”方書安問道。
“你心裏早就有了結果,何苦多此一問,若是不指望他們完成,又怎會讓他們拿到送糧之事,交給張田餘他們不一樣能完成?”孫傳庭回答道。
“我這就是想讓別人和我一樣肯定,哈哈哈。”
三人笑聲當中,糧隊越走越遠,隻剩鈴聲回蕩在官道上。
那裏,大軍來往才出來的車轍和馬蹄印不過剛剛修整完畢。
……
……
不過五日時間,便收到糧隊回報,有一股不明來曆的匪徒搶走少半糧車。
這絕對是個壞消息,王邵勁思索一番,決定派出人馬再送過去。
至於補償,範家商行和王家商行沒有廢話便將損失的銀錢送了上來,乖巧的好像他們真的是因為此前的事情戰戰兢兢。
經略府,花廳當中此刻隻有寥寥幾人。
熊廷弼撚著胡子,聽著屬下匯報。
“那些糧食真的隻被劫走三成?”
“正好三成,連人帶車一起劫走,其他一點都不多帶,也是奇怪。”屬下回答到。
“難道就未曾放什麽話?”熊廷弼再問。
“還真有,據說劫匪聽聞是送給建奴的糧食,便說自己最多隻敢拿走三成,多了怕他找上門去。”
“哈哈哈,現在劫匪都這麽上路的麽?若是這般好商議,他們還做什麽劫匪。”
熊廷弼一邊笑著,一邊看著方書安等人,幾人同樣笑而不語。
揮揮手令下屬退下後,花廳便隻有幾個機密之人。
“確定來之人是黃台吉?”熊廷弼問道。
“並非是黃台吉,應該是海西部之人假扮。”一個親衛回答到。
“也好,海西部目標不會那麽顯眼,不然被番子們遇見,就不好說了。”
“錦衣衛們真的沒發現?”方書安問道。
“我想,他們是裝作沒看見吧……”親衛有些猶疑。
“哈哈,不用想,定然是假裝。駱養性也是個精明人,自然能看出來我們幹什麽,隻怕他們已經將消息傳到陛下哪裏去了。”熊廷弼捋著胡子說到。
“那麽為何中樞沒有反應?”孫傳庭有些不明白。
“你以為,陛下看不出來我們要做什麽?有些事情他陛下暫時看不透,不代表他不知道。你們買了那麽多農具和耕牛,然後黃台吉他們逃的蹊蹺,最後錦衣衛門還裝作看不見,不覺得一切度太順利麽?”
熊廷弼說完,孫傳庭一下怔在那裏。
“難道陛下他都知道?”
“陛下不上朝,卻能掌朝幾十年,自然不是真的不理政事……隻要東西真的送到黃台吉那裏就行,現在還真有些擔心,他們帶著那將近三萬人來投,該如何處理。”
“您是說,陛下同樣在為建州部那三旗人馬發愁?”孫傳庭問道。
“老夫可沒說,陛下富有天下,怎麽會為區區三萬人煩憂呢?”熊廷弼嘴上這麽說,但是卻在點頭。
搞的孫傳庭根本不知道,熊大人到底是幾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