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書院在半山腰建有一組別院,算是給教師們提供的節假日休假場所。


    位置麽,就是當初他們幾人站在香山觀望學院也就是此前西山工坊的位置。


    沿著山勢,宋應星安排設計了一係列五組建築,很好的隱藏在山石和木林裏,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察覺出那裏有建築物。


    建築物周圍遍植四時植物,確保在不同的季節,都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可以說,西山別院包含著宋應星和匠人們不少心血。


    下邊的房子都是以改善以及校舍為主,有此前的園林在前,他們頂多是統籌規劃,而西山別院才是方書安的理念結合宋應星和匠人們實際展現出來的效果。


    論起設計理念,超越了好幾個時代。


    眼下,就這麽便宜了萬曆……


    方書安多少有些舍不得,但是想到能用朱常洛即位和朱由校得到太子之位來交換,那是值得的事情。


    當方從哲將消息告訴方書安之後,他隻是片刻的遲疑,隨即同意了中樞的安排。


    太子是書院祭酒,太上皇就在別院裏居住,學院想要低調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此看來,那可是個皆大歡喜的過程……


    萬曆做事,不同於其他人,做出決定之後,便很快搬離暖閣,將代表皇權的位置空了出來。


    禮部經過篩選,將在十月初一舉行登基大典,至於改年號,要是明年的事情。


    不過,年號倒是很快選擇出來,依舊是曆史上那個,泰昌。


    畢竟人還是那一撥人,沒有更改,所以年號還是與計劃中一樣。


    朱常洛經過初期的不適應,也很快進入了自己的新角色,大明皇帝!


    皇位更迭的過於突然,很多人都沒有反應過來。


    包括鄭貴妃背後的那些人。


    不僅僅是他們,朝中百官也和做夢一樣。


    比如武官上首的張惟賢,憑借著更高的爵位,他站在劉綎之前。


    此刻,仍舊是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樣。


    權力,是個好東西啊,究竟是什麽,讓眷戀帝位四十七年的萬曆,就這麽舍得放手呢?


    與張惟賢同樣想法的人不少,他們當中不少人,窮極一生追求的,不過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那個位置。


    經過萬曆這麽一折騰,好幾個前途一片大好的官員,竟然就這麽辭官了!


    而且,他們不約而同的去了同一個地方,那就是位於西山腳下的學院!


    那個地方,究竟有什麽樣的魔力,不但能推出各種各樣的新產品,還能讓萬曆皇帝惦記著,並且最終也投向那裏。


    當中包括東林黨人裏邊也算是傑出的人物,楊漣!


    ……


    整個京城都在驚歎中,家家戶戶都在說萬曆的故事,並且將他拔高到三聖的高度。


    甚至於,比堯舜還要聖名。


    宣傳的目的,是讓老百姓更加忠於皇室,忠於老朱家。


    但是麽,與堯舜比就有些過了。


    唐堯和虞舜,人家好歹不是一家人,萬曆退位,繼承皇位的仍舊是他兒子朱常洛。


    父傳子,家天下的繼續,怎麽就能跟堯舜比上了?


    再者說,若是按照《竹書紀年》的說法,堯舜之間的位子傳遞,可不像是史記上說的那麽溫和,也是飽含血與淚的複雜故事。


    但是麽,宣傳的意義不就是這樣麽。


    將優點盡可能放大,缺點盡可能縮小甚至隻字不提,在後世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要不然,在任何一個商品的廣告裏,都難以找到產品的缺點。


    原來,這樣的“品質”在華夏曆史上,是有著深刻傳承的事情。


    ……


    京城裏熱鬧,各不相同,比如,盧受夜裏走過的那條小路,現在生意好的很。


    他曾經來過的那個小院,如今又來了另一人,當然,盧受已經隨著東廠大部分他的爪牙化作雲煙,能再來此地的,自然是其他人。


    來人熟練的打開一個個機關,最後出現在密室當中,果然,黑影裏同樣站著一個人。


    “盧受死了?”黑影問道。


    “是的,死的不能再死,早就說了,盧受他們不能成事,你還不信。”來人鄙夷著盧受說到。


    “盧受再不能成事,也將你們打了出去,算起來,你都是他手下敗將,那麽,你們豈不是更靠不住?”黑衣人問道。


    “我與他不同,盧受雖然聽命於你,但是他還想官職再往高處走。”來人回答說。


    “那麽,你想要什麽?”


    “我也不知我想要什麽,難道是左右一個國家生死的快感?”來人思考一番,說到。


    聽他說到這裏,黑影稍有活動,隨即平靜下來。


    “既然你想左右,那麽就重新施行計劃吧。盧受雖死,但是東廠依舊會重建,到時候,我看看你還能如此清閑?”


    “那就不勞你們費心,我先走了。”來人說完,轉身就走,絲毫沒有給黑影什麽再說話的機會。


    盡管來人無禮至極,但是黑影並不生氣一樣,反而淡淡一笑。


    有他出馬,至少比盧受好很多吧!


    ……


    詹事府主簿廳主簿,方書安的第一個官職總算是來了。


    名義上是詹事府的官職,但是大明官職到後期,不少都是虛銜。


    但是麽,方書安可沒想著將他自己的官職變成虛銜。


    怎麽說也是太子屬官,以後也算是能名正言順的和朱由校在一起折騰。


    但是,一個尷尬的事情出現了。


    盡管詹事府又新進不少官員,但是,太子在哪裏?


    朱常洛幾十年的太子熬出頭,總算成為大明皇帝。


    可是啊,他並未同時宣布,朱由校就是太子。


    如此一來,人們又開始產生想法,難道說,新皇帝和他老子一樣,在立儲的事情上,也有著自己的想法?


    不管朱常洛是不是有想法,關於太子的位置,又有人開始惦記。甚至是第一時間,便有人上折子,請封太子。


    方從哲可不允許別人如此上眼藥,直接就把那折子扔了出去。


    現在朱常洛自己還沒坐穩,哪裏是冊封太子的時候?


    新君登基,朝廷有太多事情要幹。


    首先便是官員的補充,萬曆後期,幾乎就沒有怎麽讓官員們進入中樞。


    很多衙門都是侍郎當著尚書幹,更低一級的官員當著侍郎用。


    六科給事中也不全,可以說是突然空出大量位置……


    雖然缺口不小,但是架不住人多啊。


    幾十年下來,積壓多少有功名的士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橫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波倚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波倚浪並收藏橫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