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存放實驗,所以罐頭的研製是個漫長的過程,少說也需要半年時間。


    而且,別看是一個相對簡單的做罐頭實驗,技術難度和工藝難度都沒有多少,但這卻是方書安有史以來,搞的最大的研究團隊之一。


    首先,自然是因為隨著工坊不斷擴大,有些常任的匠人們,已經知道如何進行單因素變量和正交實驗的做法。而且人手多了,也能同時準備更多的實驗,同時,需要大量的廚師,來研發各種各樣的口味。


    口味確定以後,還要批量試製,整個研發過程明顯是體力活,確實需要大量的人手幫忙,不然,核心實驗人員每天搬罐子都要累死累活。


    當然,罐子也需要特製,最開始自然是先試用成本最低的陶罐。


    其實,按照方書安此時能加溫到的溫度,燒製相對薄一些的瓷罐,成本也不會提高多少。


    至於琉璃瓶,也不是不能做出來,隻不過現在,他還有更多的事情等著去做,所以沒有多餘的經曆來牽頭做琉璃瓶子。


    找上門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宮裏的禦醫們,還有禦藥監的管事太監。


    原因麽,還是因為當初在中牟,方書安提出來疫病來源的問題。


    當地的大夫,雖然醫術不怎麽樣,但是背景深厚,他在京城可是有著自己的後盾。


    算起來,有一名禦醫,還是他的師兄。


    如果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大夫,方書安踩也就踩了,但是對方有個禦醫的師兄,那麽事情就不一樣。


    現在,人家終於找上門來!


    而且,選定的時間地點,正是他們招生的地方!


    此前一直因為種種事情,沒有開始大規模招生,現在泰昌帝登基,方書安的技工學院,終於是時候大展拳腳。


    別的不說,他給注意朱常洛畫得那個監稅司的大餅,也是時候開始運作。


    等到有個一兩年,朱常洛掌握穩定以後,便是監稅司試行之時,所以,現在對於人才的儲備十分有必要。


    方書安和徐光啟等人商議一番後,決定加速招生進程,因此,他們的宣傳力度比原來大大增加,甚至於,將招生攤位直接擺到國子監對麵……


    當然,這不能說是對國子監的挑釁。畢竟國子監不少人就是混個名分,不見得真的是來怎樣。


    時間進入到明末,監生想要直接當官,已經是鳳毛麟角。


    有些人隻是來混朋友圈,有些人則是因為國子監費用相對低,並且還有大量的書籍,所以想在此多讀些書。


    畢竟,此時書的價格相對於收入來說可是天價。


    方書安的目標,一方麵是借助獎學金以及免費的優勢,將那些貪圖費用低的學子們拉過去。


    另一方麵,則是將一些來混朋友圈的紈絝子弟們也拉過去。


    對於貧困學生,學院的費用具有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對於紈絝子弟來說,他們雖然不像國子監那樣曆史悠久,但是有著朱常洛做祭酒,還有知名文臣武將作為教授,更有著朱由校、方書安、李盡忠,這樣一等一的紈絝以及官宦子弟。


    因此,吸引力並不小。


    當方書安擴大宣傳以後,效果還是很好。


    學院的學生,瞬間從二三十人的規模,開始到每天都有少說幾個,多則有十幾個人報名的狀態。


    按照他的計劃,開始報名的這些人,都不做任何要求,不設置任何門檻。


    來得早必然要有對應的好處,等到學院名氣打出去之後,再想來,嗬嗬,那可就要通過層層測驗和考試。


    畢竟他們也是教授先進學習科目的地方,可不是什麽收容所。


    第一屆學生麽,反正他們沒有打算收太多人,幾百人的規模,好好教,怎麽也能學明白。


    實在不行,留在學校多呆幾年就是。


    事情進展到順遂的時候,難免會有人覺得太順利,便來找些事情。


    他們迎來第一個來砸攤子的不是別人,正是幾名禦醫!


    若說論起來禦醫們和方書安的齟齬,其實時間不算近。


    最早的時候,萬曆的飲食發現問題,禦醫們給出來的意見是風痹之證,要用慢藥,緩緩調理。


    但是方書安等人給出來的方案,則是運用理療的方案,快速將體內的毒素除去。


    很顯然,最後萬曆能再度醒來,也多虧了理療的方案。


    單說萬曆的事情,其實還好解釋,畢竟那是理療的範圍,逃不出禦醫們的醫術範圍。


    但是對於太子那,就是另一個矛盾。


    太子原本一直身體不適,在禦醫那裏,也不過是調理。


    但是,方書安給徐光啟的主意,之讓徐光啟帶著一些什麽奇怪的機關過去,還做一些奇怪的運動,甚至於是五禽戲當中都不曾有過。


    按照禦醫們的觀點,這些都是聞所未聞的東西,必然最後會以失敗結局。


    誰知道,配合這進獻上去的藥丸,太子的身體不僅僅比此前更加強健,就連房事能力也略有提高,甚至於,此前悄悄給太子敬獻迷藥的人,都被趕了出去。


    你個方書安,不好好去掙錢,還插手禦醫!


    插手也就算了,偏生比禦醫們幹的還要好!


    你說,這讓禦醫們的臉往哪裏擱?


    若是就這樣,他們倒是也咬不到方書安頭上,畢竟方書安與禦醫們並沒有直接衝突,甚至於個別人的關係還很好。


    但是麽,事情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有關聯。


    這不是,在中牟的疫病當中,終於讓禦醫們抓住把柄!


    你能治好疫病,或許有你的過人之處,那你按照自己的方法治療也就是了,但是,你為何要說疫病的根源是一些肉眼看不見的小蟲呢?


    既然是人眼都看不見,你是如何看到的?是有什麽仙法?還是說,你方書安擁有能看見別人看不見東西的能力?


    這件事,就是禦醫們近日來的導火索。


    畢竟,方書安擺出來的招生簡章裏邊,可是說了,會教授一些基本的醫療方法,用來拯救處於危險當中的病患,能讓他們生存下來,等到醫護人員的到來。


    一眾禦醫帶著他們的徒子徒孫,還有禦藥監管事太監,浩浩蕩蕩的殺過來。


    “方書安,你給老夫說清楚,你自己有你自己的方法也就算了,大家治病各有良方,為何要詆毀我們祖上傳下來的醫術?”


    領頭之人正是禦醫當中一個頗有資曆之人,王明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橫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波倚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波倚浪並收藏橫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