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在邊上答道,“正是,太後娘娘,原本陛下還是太子時,便是學院祭酒,如今尚未立儲,陛下尚未辭去祭酒職位,但是再來參加典禮的話,並不合適。所以,太上皇才想起親自去學院。”
“既然太上皇想去,就去看看吧,以後少不了還要和這些孩子們做鄰居,去看看他們,看看大明未來的大匠們。”
太後說著,突然想起什麽,眼神撇向鄭太妃的別院,“還是不曾出門?”
李恩恭敬的答道,“是,娘娘,鄭太妃不曾出門。”
“唉,不出就不出吧,誰讓她當時弄得動靜那般大,換作本宮,也沒有臉麵再出來……”
目送太後離開平台,李恩看看鄭太妃的別院,再看看遠處的學院,輕輕歎口氣,不知道他是在感慨鄭太妃今日與此前的差距,亦或者是別的什麽。
由於萬曆到來,西山別院與技工學院造成整個西山板塊地位急劇上升。
出於多方麵的考慮,朱常洛下令從邊軍挑選,組成新軍入西山板塊,當然,他們也是輪流駐紮,一部分在西山別院,一部分在學院,還有一部在兩者中線北麵的訓練營。
並且,三者不定期調換,確保能都在學院得到部分訓練。
當然,也起到保護萬曆以及學院安全的事情。
一同退下來的不少老臣則一個個自發將方書安給學院老師準備的獨棟小院子占了不少。
給錢?
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都是為教師們準備的,現在一時緊張,將宋應星急得直抱怨。
他聽完不僅不怒,而且笑得詭異。
要知道那些老東西堪稱當世大儒,博學見識方書安自愧差了不知道多少。
隻不過他們隻稱之為小道,並不重視。
他對宋應星道,“長庚莫急,房子若不夠,我們再修就是,沒什麽打緊,既然進了我技工學院,要想一份力都不出那是不可能的。雖然名義上說是白住,我看看他們是真的好意思一毛不拔麽。”
李盡忠看著方書安似笑非笑的表情,渾身一哆嗦,這小子一算計別人,就是這副表情,他太熟悉了。
不過麽,要是說起來,其實方書安做的一點都不過分,不說其他。
那些官員們,哪一個不是大風大浪經曆過,年輕時候,什麽樣的華麗建築沒有見識過,如今能安然退居二線,想法當然和以前不同,服飾華美、食物精致,早就不是他們的追求。
比較京城的巍峨大氣,技工學院風景秀麗,並且有重兵防守,安全也不是問題,綜合考慮,是個絕佳養老地方。
平日裏能和過去的老夥伴老對手們笑談當年事,閑來無事再調教幾個後生,豈不美哉!
因為有開學典禮的存在,同時因為諸多致仕官員來此,所以方從哲這幾日來的也頻繁些,平日裏,他每月來兩次。
即便是趨勢正隆如老方,拜見太上皇萬曆離開時,看見眼前一排排整齊校舍與周圍環境渾然一體,也發出留戀的歎息。
但也僅此而已,現在朱常洛正在醞釀著施行自己的政策,不少事情需要商議;而且,方書安還不足以執掌方家,無論朝中還是方家,都需要方從哲繼續為他保駕護航。
雖說,朝廷現在依舊缺少不得他,但獨霸內閣已經不現實。
朱常洛提拔的幾個官員補充進入內閣也隻是時間問題,雖說首輔依舊會是他,並且具有決議權。
但是隻要有次輔的存在,事情不能如同此前一般,隻要他自己決定即可,很多時候,好需要考慮其他幾名內閣成員的想法,權柄被削是必然。
但是,因為政策的成功性,相當一段時間內,朱常洛舍不得更換首輔。
畢竟,老方做的足夠成功。
如今,就算老對頭東林那幫人也不得不承認,方從哲這一年多以來,政績斐然!
先是,遼東之戰獨排眾議用熊廷弼,讓所有等著看笑話的一幫人掉了一地下巴。
熊廷弼趕到遼東後,整個局麵完全翻轉,即便是此前被說成是近乎於無敵的建奴,愣是被打的投降,即便是有些殘餘勢力,現在還被熊大追著不知道在極北之地哪個山旮旯裏舔舐傷口。
隨著豐收的日子臨近,好事更是傳來,今年遼東的收成,已經足夠支撐來年軍民的開支。
恐怖,糧食產量實在是過於恐怖,盡管朝廷已經做好思想準備,也沒有想到,遼東能在一年的時間實現自給自足。
當然,事情和熊廷弼有關,他在當地推行軍墾,訓練和種田兩不耽誤,並且在農忙時候派遣士兵去幫著農戶,想不豐收都難。
再者,便是推行國債,國債之初,人們都以為是斂財之事,不過是披著一張羊皮。
誰知道,國債運作一年多以來,帶來的改變愣是驚呆的戶部合不攏嘴。
付完息錢以後,國債帶來的收益超過了一成半!
放在後世,相當於淨收益率超過15%!
那是什麽概念,毛收益少說也在20%以上!
比一般的信托投資都要高!
如此一來,更加令戶部看重國債,開始為其製定更加合理的規則。
當然,就這還隻是表麵看上去的收益,還沒有計算國債間接帶來的影響。不但是取得遼東之戰勝利的保證,同時因為後期收購方書安各種產業的股份,帶來的上下遊收益也都不是小數目。
綜合效益,隻怕遠超出表麵能看見的那些。
方書安也隻是心裏有個大概,具體他也沒有精力去計算。
國債其實現在一方麵當作國債本身的作用在用,另一方麵,也起到推進經濟發展的貸款作用。
如果沒有國債,那幾百萬兩銀子還在各家地窖裏沉睡。
方書安將其放出來,促進戰爭的勝利,帶動了遼東經濟,並且還不斷促進水泥、食品、羊毛布,等多行業的發展。
後世金融對於實體經濟的促進作用,方書安現在就在使用,雖然看起來隻有兩三百萬兩銀子出現,但是經過幾次杠杆,撬動的投資和消費都是千萬級別。
“既然太上皇想去,就去看看吧,以後少不了還要和這些孩子們做鄰居,去看看他們,看看大明未來的大匠們。”
太後說著,突然想起什麽,眼神撇向鄭太妃的別院,“還是不曾出門?”
李恩恭敬的答道,“是,娘娘,鄭太妃不曾出門。”
“唉,不出就不出吧,誰讓她當時弄得動靜那般大,換作本宮,也沒有臉麵再出來……”
目送太後離開平台,李恩看看鄭太妃的別院,再看看遠處的學院,輕輕歎口氣,不知道他是在感慨鄭太妃今日與此前的差距,亦或者是別的什麽。
由於萬曆到來,西山別院與技工學院造成整個西山板塊地位急劇上升。
出於多方麵的考慮,朱常洛下令從邊軍挑選,組成新軍入西山板塊,當然,他們也是輪流駐紮,一部分在西山別院,一部分在學院,還有一部在兩者中線北麵的訓練營。
並且,三者不定期調換,確保能都在學院得到部分訓練。
當然,也起到保護萬曆以及學院安全的事情。
一同退下來的不少老臣則一個個自發將方書安給學院老師準備的獨棟小院子占了不少。
給錢?
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都是為教師們準備的,現在一時緊張,將宋應星急得直抱怨。
他聽完不僅不怒,而且笑得詭異。
要知道那些老東西堪稱當世大儒,博學見識方書安自愧差了不知道多少。
隻不過他們隻稱之為小道,並不重視。
他對宋應星道,“長庚莫急,房子若不夠,我們再修就是,沒什麽打緊,既然進了我技工學院,要想一份力都不出那是不可能的。雖然名義上說是白住,我看看他們是真的好意思一毛不拔麽。”
李盡忠看著方書安似笑非笑的表情,渾身一哆嗦,這小子一算計別人,就是這副表情,他太熟悉了。
不過麽,要是說起來,其實方書安做的一點都不過分,不說其他。
那些官員們,哪一個不是大風大浪經曆過,年輕時候,什麽樣的華麗建築沒有見識過,如今能安然退居二線,想法當然和以前不同,服飾華美、食物精致,早就不是他們的追求。
比較京城的巍峨大氣,技工學院風景秀麗,並且有重兵防守,安全也不是問題,綜合考慮,是個絕佳養老地方。
平日裏能和過去的老夥伴老對手們笑談當年事,閑來無事再調教幾個後生,豈不美哉!
因為有開學典禮的存在,同時因為諸多致仕官員來此,所以方從哲這幾日來的也頻繁些,平日裏,他每月來兩次。
即便是趨勢正隆如老方,拜見太上皇萬曆離開時,看見眼前一排排整齊校舍與周圍環境渾然一體,也發出留戀的歎息。
但也僅此而已,現在朱常洛正在醞釀著施行自己的政策,不少事情需要商議;而且,方書安還不足以執掌方家,無論朝中還是方家,都需要方從哲繼續為他保駕護航。
雖說,朝廷現在依舊缺少不得他,但獨霸內閣已經不現實。
朱常洛提拔的幾個官員補充進入內閣也隻是時間問題,雖說首輔依舊會是他,並且具有決議權。
但是隻要有次輔的存在,事情不能如同此前一般,隻要他自己決定即可,很多時候,好需要考慮其他幾名內閣成員的想法,權柄被削是必然。
但是,因為政策的成功性,相當一段時間內,朱常洛舍不得更換首輔。
畢竟,老方做的足夠成功。
如今,就算老對頭東林那幫人也不得不承認,方從哲這一年多以來,政績斐然!
先是,遼東之戰獨排眾議用熊廷弼,讓所有等著看笑話的一幫人掉了一地下巴。
熊廷弼趕到遼東後,整個局麵完全翻轉,即便是此前被說成是近乎於無敵的建奴,愣是被打的投降,即便是有些殘餘勢力,現在還被熊大追著不知道在極北之地哪個山旮旯裏舔舐傷口。
隨著豐收的日子臨近,好事更是傳來,今年遼東的收成,已經足夠支撐來年軍民的開支。
恐怖,糧食產量實在是過於恐怖,盡管朝廷已經做好思想準備,也沒有想到,遼東能在一年的時間實現自給自足。
當然,事情和熊廷弼有關,他在當地推行軍墾,訓練和種田兩不耽誤,並且在農忙時候派遣士兵去幫著農戶,想不豐收都難。
再者,便是推行國債,國債之初,人們都以為是斂財之事,不過是披著一張羊皮。
誰知道,國債運作一年多以來,帶來的改變愣是驚呆的戶部合不攏嘴。
付完息錢以後,國債帶來的收益超過了一成半!
放在後世,相當於淨收益率超過15%!
那是什麽概念,毛收益少說也在20%以上!
比一般的信托投資都要高!
如此一來,更加令戶部看重國債,開始為其製定更加合理的規則。
當然,就這還隻是表麵看上去的收益,還沒有計算國債間接帶來的影響。不但是取得遼東之戰勝利的保證,同時因為後期收購方書安各種產業的股份,帶來的上下遊收益也都不是小數目。
綜合效益,隻怕遠超出表麵能看見的那些。
方書安也隻是心裏有個大概,具體他也沒有精力去計算。
國債其實現在一方麵當作國債本身的作用在用,另一方麵,也起到推進經濟發展的貸款作用。
如果沒有國債,那幾百萬兩銀子還在各家地窖裏沉睡。
方書安將其放出來,促進戰爭的勝利,帶動了遼東經濟,並且還不斷促進水泥、食品、羊毛布,等多行業的發展。
後世金融對於實體經濟的促進作用,方書安現在就在使用,雖然看起來隻有兩三百萬兩銀子出現,但是經過幾次杠杆,撬動的投資和消費都是千萬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