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院男人摸男人之事,現在經過他們親眼見證,那是多麽正確的事情啊!
看看,誰說是行龍陽之事呢?
拖出去打死!
救人嘛,就應該這樣子步驟分明,一步步按照操作來完成,才能保證沒有遺漏,才能保證最後救活。
此前都沒有個規矩,人們扛著傷號就走,那能好麽?
即便是真的能救人一命,因為移動造成的二次傷害都不小。
看看人家學院傳授的技能,再看看別人,對比實在是太明顯了。
其他不說,就說是國子監的那些人,看見之後都不敢下手。
那可是大明最高學府啊!一度曾經是整個大明最優秀的文人!
可惜,貨比貨得扔,在事實麵前,謠言不用自破。
在方書安等人的運作下,不用半天時間,整個京城的口風迅速逆轉。
秋風蕭瑟,整個深宮都籠罩在一片金黃當中,那是秋的落葉,也是秋的收獲。
朱常洛案上擺著兩份完全相反的奏章,都是方從哲看過之後送上來。
一邊將書院批判的什麽都不是,恨不得這就拆了它,還說是罪惡之花,對整個西山的影響很不好。
另一本則是大力表揚學院學生的急救水平,號召大明的書院都能推廣學院的急救課程。
對於學院的實力,朱常洛還算清楚,突然出現的流言,恰好說明觸到某些人痛處,他們開始反擊。
想到此,朱常洛問到,“學院那邊的課程進展如何?”
王安知道泰昌要問這個,已經做過準備。
“據奴婢所知,學院已經完成會操,已經正式開展授課,因為最近風聲不好,原來有些鬆動的學生們,不但不再喊著離開,反而要留下,與學院共進退!”
聽他如此一說,泰昌點點頭。
讀書人果然還是有節操,經過一致對外,反而能激發潛能。
“讓那些皇子皇女們找個吉日過去,此時不向學何時向學?”想到此前說過的話,和學院麵臨的私事情,泰昌雖然沒有對兩本奏章作出批示,但是行動已經說明問題。
雖然風口浪尖已經過去,但是此時將皇子皇女們派到學院,已經表明了皇家的態度。
再者說,西山上還有太上皇以及眾退位的高官,難道他們就沒有意識到學院有問題麽?
為何還需要別人提醒?
泰昌的旨意傳出去以後,人們將事情前後考慮一番,才想清楚,此次事件,究竟誰才是幕後推手?
如果說一開始,有人說學院行龍陽之事是謬誤,第一時間為何無人出來解釋?
而且,數百人一起搞花花,想想都不可能,為何就沒有人提出來懷疑?
是真的沒有人提,還是說,聲音被其他人淹沒掉?
事情經不起推敲,經過一係列操作之後,人們都意識到,學院才是最大贏家!
此前,或許國子監憑借著名聲和大義,牢牢占據頭把交椅,但是經過此事件,學院在京城人們心中的地位迅速竄上!
幕後策劃之一的房可壯,現在一臉晦氣的坐在錢謙益上首。
“怎麽,一番謀劃,最後是給那些人做了嫁衣裳?”
“我說方書安等人的反應不對,他們的行動實在是太慢,太被動,絲毫不是此前行事風格,看來,真的是在一開始就有所安排,隨後更是堅定的執行。興許,咱們的行動早就被他們看穿,一切不過是他們刻意安排!”錢謙益說到。
“其他人有什麽反應?”房可壯想起來,問道。
“能有何反應,還不是都認為,你我又輸一局!”錢謙益歎道。
此事,並不是個大事,但是因為涉及到年輕人以及學生,所以很多事情是有錢謙益和房可壯出麵組織,當然背後少不了東林人的助臂。
可惜了,他們終究不是方書安的對手。
事實上,背後不僅僅有房可壯等人,還有其他一些看不慣學院之人,比如說國子監,比如說站在方從哲對立麵之人。
最終,兩人還是長歎一聲,感慨方書安實在是強大!
而主人公此可在家中,同樣接受著老方的“洗禮”。
“說罷,背後是否有你們在給自己挖坑?”
老方一邊享受著孫子的服務,一邊在閉目眼神,品著看送來的熱茶。
“爺爺,您在說什麽,孫兒沒明白呢。”
“還給老夫裝傻!這都什麽時候了,現在撒謊,尤其是對著你爺爺我,能有什麽好處?”
若是以前,方書安撒個嬌,或著是用什麽手段還能蒙混過關,現在,他方書安已經成長為小狐狸,再說無心為之的話,實在是有些假。
“爺爺,這次看真不是小子謀劃的啊,我們是真的見招拆招。”方書安還是要解釋的,畢竟,國子監算是老方半生的心血。
方書安要是告訴爺爺,自己真的黑了一部分,就是想給國子監挖坑,那老方能氣個半死。
現在好,事情雖然真有那麽一段,但是還是不說也罷。
“以後的路子還長,此次是小事件,後邊或許他們還會用各種有的沒的來給你潑髒水,想來,你應當是能應付,但是記得,萬萬不敢掉以輕心。”老方語重心長的說著,仿佛額頭上的皺紋又加深一層。
最近,他和泰昌謀劃了許多,方書安說的對,大明的稅收確實有問題,但又不是一兩日能夠改善。
路途漫漫,道阻且長。
今日原本是有些疲憊,但是看見方書安以後,就像是看見加強版年輕的自己。
或許,張居正未競的事業,真的能由孫子來完成!
與老方匯報完工作,方書安故作一身輕鬆的離開,回到自己的院子。
最近忙著工作,很少有時間回來。
不過,留在密室裏的東西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說,需要定時出來了看看,要保證那些東西都在。
隨著離開那個世界越來越久,方書安的心思更接近大明。
可惜啊,人的記憶力總是會下降,盡管方書安的記憶力比此前增強,但是並不能保證以後是不是會降低的更快。
所以說,將前世的重要事情都記下來,以後按著東西發展,已經基本是極限。
看看,誰說是行龍陽之事呢?
拖出去打死!
救人嘛,就應該這樣子步驟分明,一步步按照操作來完成,才能保證沒有遺漏,才能保證最後救活。
此前都沒有個規矩,人們扛著傷號就走,那能好麽?
即便是真的能救人一命,因為移動造成的二次傷害都不小。
看看人家學院傳授的技能,再看看別人,對比實在是太明顯了。
其他不說,就說是國子監的那些人,看見之後都不敢下手。
那可是大明最高學府啊!一度曾經是整個大明最優秀的文人!
可惜,貨比貨得扔,在事實麵前,謠言不用自破。
在方書安等人的運作下,不用半天時間,整個京城的口風迅速逆轉。
秋風蕭瑟,整個深宮都籠罩在一片金黃當中,那是秋的落葉,也是秋的收獲。
朱常洛案上擺著兩份完全相反的奏章,都是方從哲看過之後送上來。
一邊將書院批判的什麽都不是,恨不得這就拆了它,還說是罪惡之花,對整個西山的影響很不好。
另一本則是大力表揚學院學生的急救水平,號召大明的書院都能推廣學院的急救課程。
對於學院的實力,朱常洛還算清楚,突然出現的流言,恰好說明觸到某些人痛處,他們開始反擊。
想到此,朱常洛問到,“學院那邊的課程進展如何?”
王安知道泰昌要問這個,已經做過準備。
“據奴婢所知,學院已經完成會操,已經正式開展授課,因為最近風聲不好,原來有些鬆動的學生們,不但不再喊著離開,反而要留下,與學院共進退!”
聽他如此一說,泰昌點點頭。
讀書人果然還是有節操,經過一致對外,反而能激發潛能。
“讓那些皇子皇女們找個吉日過去,此時不向學何時向學?”想到此前說過的話,和學院麵臨的私事情,泰昌雖然沒有對兩本奏章作出批示,但是行動已經說明問題。
雖然風口浪尖已經過去,但是此時將皇子皇女們派到學院,已經表明了皇家的態度。
再者說,西山上還有太上皇以及眾退位的高官,難道他們就沒有意識到學院有問題麽?
為何還需要別人提醒?
泰昌的旨意傳出去以後,人們將事情前後考慮一番,才想清楚,此次事件,究竟誰才是幕後推手?
如果說一開始,有人說學院行龍陽之事是謬誤,第一時間為何無人出來解釋?
而且,數百人一起搞花花,想想都不可能,為何就沒有人提出來懷疑?
是真的沒有人提,還是說,聲音被其他人淹沒掉?
事情經不起推敲,經過一係列操作之後,人們都意識到,學院才是最大贏家!
此前,或許國子監憑借著名聲和大義,牢牢占據頭把交椅,但是經過此事件,學院在京城人們心中的地位迅速竄上!
幕後策劃之一的房可壯,現在一臉晦氣的坐在錢謙益上首。
“怎麽,一番謀劃,最後是給那些人做了嫁衣裳?”
“我說方書安等人的反應不對,他們的行動實在是太慢,太被動,絲毫不是此前行事風格,看來,真的是在一開始就有所安排,隨後更是堅定的執行。興許,咱們的行動早就被他們看穿,一切不過是他們刻意安排!”錢謙益說到。
“其他人有什麽反應?”房可壯想起來,問道。
“能有何反應,還不是都認為,你我又輸一局!”錢謙益歎道。
此事,並不是個大事,但是因為涉及到年輕人以及學生,所以很多事情是有錢謙益和房可壯出麵組織,當然背後少不了東林人的助臂。
可惜了,他們終究不是方書安的對手。
事實上,背後不僅僅有房可壯等人,還有其他一些看不慣學院之人,比如說國子監,比如說站在方從哲對立麵之人。
最終,兩人還是長歎一聲,感慨方書安實在是強大!
而主人公此可在家中,同樣接受著老方的“洗禮”。
“說罷,背後是否有你們在給自己挖坑?”
老方一邊享受著孫子的服務,一邊在閉目眼神,品著看送來的熱茶。
“爺爺,您在說什麽,孫兒沒明白呢。”
“還給老夫裝傻!這都什麽時候了,現在撒謊,尤其是對著你爺爺我,能有什麽好處?”
若是以前,方書安撒個嬌,或著是用什麽手段還能蒙混過關,現在,他方書安已經成長為小狐狸,再說無心為之的話,實在是有些假。
“爺爺,這次看真不是小子謀劃的啊,我們是真的見招拆招。”方書安還是要解釋的,畢竟,國子監算是老方半生的心血。
方書安要是告訴爺爺,自己真的黑了一部分,就是想給國子監挖坑,那老方能氣個半死。
現在好,事情雖然真有那麽一段,但是還是不說也罷。
“以後的路子還長,此次是小事件,後邊或許他們還會用各種有的沒的來給你潑髒水,想來,你應當是能應付,但是記得,萬萬不敢掉以輕心。”老方語重心長的說著,仿佛額頭上的皺紋又加深一層。
最近,他和泰昌謀劃了許多,方書安說的對,大明的稅收確實有問題,但又不是一兩日能夠改善。
路途漫漫,道阻且長。
今日原本是有些疲憊,但是看見方書安以後,就像是看見加強版年輕的自己。
或許,張居正未競的事業,真的能由孫子來完成!
與老方匯報完工作,方書安故作一身輕鬆的離開,回到自己的院子。
最近忙著工作,很少有時間回來。
不過,留在密室裏的東西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說,需要定時出來了看看,要保證那些東西都在。
隨著離開那個世界越來越久,方書安的心思更接近大明。
可惜啊,人的記憶力總是會下降,盡管方書安的記憶力比此前增強,但是並不能保證以後是不是會降低的更快。
所以說,將前世的重要事情都記下來,以後按著東西發展,已經基本是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