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青兒總是奇奇怪怪的,也不在乎多這點變化……
方書安自己給自己放了假,其他人就沒有那個好命,一切如常進行。
尤其是學院的教學等,更是沒有受到什麽影響,當麗塔和蘇菲婭入手之後,她們能很好的承擔起初學者的教授。
需要方書安出麵的時候,就是後邊難一些的課程和更加有難度的一些實驗。
隻是麽,他想歇著,卻不見得能歇著。
自從能力提高以後,很多事情自然而然的也就找上門來。
一個尋常的傷情,最終引起不尋常的故事。
錦衣衛一個小旗,在擔任學院護衛時候,意外受傷,原本,不過是小傷,他也不礙事。
誰知道,由於處理不當,慢慢的變成炎症。
而且,由於受傷的環境比較差,所以感染來的異常猛烈。
若是在過去,基本上沒得救。
若是夏天,炎症會很快化膿,而且因為創麵麵積大,化膿的程度會很厲害。
無法控製的情況下,會變成膿毒血症,最終導致死亡。
可以說,化膿到一定地步,隻有聽天由命。
好在!
方書安已經試製出青黴素,而它的使命,就是在一般方法無效的情況下,控製住嚴重炎症。
可惜,還沒有合適的注射器,想要肌注或者靜推都比較困難。
還好,傷情是大麵積外傷,主要的炎症也都在皮膚上。
方書安命人用酒精處理傷口之後,再撒上青黴素。
還好,小旗不屬於敏感型體質,青黴素很快的發揮作用,前一天還是化膿的傷口,第二日竟然有要結痂的跡象。
經過三日,原來無法直視的傷口,都開始結痂!
那是好事情,開始結痂便意味著,傷口的愈合功能恢複,不用繼續發炎。
本來是必死的事情,在新藥的作用下,竟然奇跡般的活下來。
這是對青黴素最好的炎症。
錦衣衛小旗,也成為抗生素治療的第一人。
事情到這一步,按理說該結束了,但事實就是如此,小旗不是普通人,他也是錦衣衛世家,兄長恰好是朱常洛的侍從官。
在聽完小旗的故事之後,朱常洛意識到,這又是方書安搞出來的一個重大發現!
其重要程度,比他弄出來的那些什麽單車之類,更加有價值。
能在鬼門關上將人救回來,還是十分難處置的化膿,那對於傷員的意義太大了,在作戰中,無形中就能降低死亡率。
都不用仔細思考,朱常洛就能意識到其中的價值,他極為重視,急招方書安進宮。
聽說是青黴素的事情,方書安心裏有底,準備好需要的東西,便向皇宮裏進發。
青黴素這樣容易致敏的藥物,在還沒取得一些臨床數據之前,方書安是不敢大規模進行推廣的。
最主要的是,他還沒有解決針頭的問題。
注射器好說一些,玻璃工藝越來越成熟,製造些可蒸煮滅菌的玻璃注射器,問題不大,稍微克服工藝難題就行。
但是針頭呢?那個是考驗工業底子的事情,以現在的工藝,方書安不保證能做出來。主要的是,他現在並沒有那方麵的人才儲備,想要開發都困難。
一邊思索著麵臨的問題和挑戰,一邊埋頭趕路。
走在紫禁城中,方書安恍如隔世。
現在的紫禁城是高門大院,禁衛森嚴,前世時由於工作原因在北京進修,沒少逛過這地方。
除了第一次真的參觀,其他都是給朋友當導遊,在外人眼裏極度神秘的紫禁皇城,方書安一點都不好奇。
了不起也就是大點的房子,走起來還費勁,也不知道待的個什麽勁。
帶路的小太監看方書安模樣,有些納悶。
以前不是沒有帶過新人或者準新人進宮,別人進宮都是趁人不注意四處偷打量,眼前這位是真的什麽也不看。
即便是經常進宮的朝廷大佬,也沒有方書安的淡定從容,甚至是有點,心不在焉……
就像……就像在逛自己家似的,還思考著什麽問題。
帶路太監自己告訴自己,一定是錯覺,一定。
見到朱常洛時候,他正在暖閣看著奏章。
自從事實上繼位以後,他便一直在處理積壓多年的問題。
萬曆因為股本之爭,幾十年未曾上朝,國家大事,也就是撿著一些重要的事情處理。
其他可辦可不辦的,基本上都積壓處理。
不說其他,連每年都需要維護的河工,在萬曆末年,也變得不如從前,要不是此前極為河道用心,再有束水攻沙的方法。
黃河早就橫衝直撞了。
都是大事啊,雖然不是重要緊急的事情,但是一樁樁都要辦。
不過,事情也不能一起幹。
畢竟,雖然說財務稍微有些緩解,也不是什麽項目都能拍馬就上。
“陛下,微臣方書安奉旨覲見。”
朱常洛放下卷宗,笑眯眯的抬起頭,“方小子,你個皮猴兒,當初可是沒少拐帶著校兒做些事情。朕還以為你們就是胡鬧,不曾想,一次胡鬧比一次厲害,一次胡鬧比一次有收獲。這次聽說,你們弄出來個很厲害的藥?”
朱常洛現在日理萬機,也沒時間和方書安彎彎繞,上來就直奔主題,畢竟,他要過問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陛下,青黴素我們確實最近研製出來,而且,經過初步的動物實驗和人體試驗,已經基本確定有效性。”
“那可真是好東西,怎麽樣,何時能配備?”
朱常洛還是很關心新技術的應用。
“回陛下,事情……沒有那麽順利……首先是因為沒有找到更高產的菌種,所以產量不大。再一個,我們還沒找到更加合適的給藥方式,還需要通過不斷的嚐試來完善。”
“菌種?那朕還真幫不上你們,還需要你們多費心思去找尋。至於你說的給藥方式?說來看看,朝廷或許有方法?”
見朱常洛如此說,方書安心裏一動。
誰說不是呢,他那裏沒有的工藝,不代表京城甚至死大明沒有。
“微臣需要的是一種空心的鐵針,我們需要將其紮入人體,進行注射,那樣,青黴素的效果會更好。”
方書安自己給自己放了假,其他人就沒有那個好命,一切如常進行。
尤其是學院的教學等,更是沒有受到什麽影響,當麗塔和蘇菲婭入手之後,她們能很好的承擔起初學者的教授。
需要方書安出麵的時候,就是後邊難一些的課程和更加有難度的一些實驗。
隻是麽,他想歇著,卻不見得能歇著。
自從能力提高以後,很多事情自然而然的也就找上門來。
一個尋常的傷情,最終引起不尋常的故事。
錦衣衛一個小旗,在擔任學院護衛時候,意外受傷,原本,不過是小傷,他也不礙事。
誰知道,由於處理不當,慢慢的變成炎症。
而且,由於受傷的環境比較差,所以感染來的異常猛烈。
若是在過去,基本上沒得救。
若是夏天,炎症會很快化膿,而且因為創麵麵積大,化膿的程度會很厲害。
無法控製的情況下,會變成膿毒血症,最終導致死亡。
可以說,化膿到一定地步,隻有聽天由命。
好在!
方書安已經試製出青黴素,而它的使命,就是在一般方法無效的情況下,控製住嚴重炎症。
可惜,還沒有合適的注射器,想要肌注或者靜推都比較困難。
還好,傷情是大麵積外傷,主要的炎症也都在皮膚上。
方書安命人用酒精處理傷口之後,再撒上青黴素。
還好,小旗不屬於敏感型體質,青黴素很快的發揮作用,前一天還是化膿的傷口,第二日竟然有要結痂的跡象。
經過三日,原來無法直視的傷口,都開始結痂!
那是好事情,開始結痂便意味著,傷口的愈合功能恢複,不用繼續發炎。
本來是必死的事情,在新藥的作用下,竟然奇跡般的活下來。
這是對青黴素最好的炎症。
錦衣衛小旗,也成為抗生素治療的第一人。
事情到這一步,按理說該結束了,但事實就是如此,小旗不是普通人,他也是錦衣衛世家,兄長恰好是朱常洛的侍從官。
在聽完小旗的故事之後,朱常洛意識到,這又是方書安搞出來的一個重大發現!
其重要程度,比他弄出來的那些什麽單車之類,更加有價值。
能在鬼門關上將人救回來,還是十分難處置的化膿,那對於傷員的意義太大了,在作戰中,無形中就能降低死亡率。
都不用仔細思考,朱常洛就能意識到其中的價值,他極為重視,急招方書安進宮。
聽說是青黴素的事情,方書安心裏有底,準備好需要的東西,便向皇宮裏進發。
青黴素這樣容易致敏的藥物,在還沒取得一些臨床數據之前,方書安是不敢大規模進行推廣的。
最主要的是,他還沒有解決針頭的問題。
注射器好說一些,玻璃工藝越來越成熟,製造些可蒸煮滅菌的玻璃注射器,問題不大,稍微克服工藝難題就行。
但是針頭呢?那個是考驗工業底子的事情,以現在的工藝,方書安不保證能做出來。主要的是,他現在並沒有那方麵的人才儲備,想要開發都困難。
一邊思索著麵臨的問題和挑戰,一邊埋頭趕路。
走在紫禁城中,方書安恍如隔世。
現在的紫禁城是高門大院,禁衛森嚴,前世時由於工作原因在北京進修,沒少逛過這地方。
除了第一次真的參觀,其他都是給朋友當導遊,在外人眼裏極度神秘的紫禁皇城,方書安一點都不好奇。
了不起也就是大點的房子,走起來還費勁,也不知道待的個什麽勁。
帶路的小太監看方書安模樣,有些納悶。
以前不是沒有帶過新人或者準新人進宮,別人進宮都是趁人不注意四處偷打量,眼前這位是真的什麽也不看。
即便是經常進宮的朝廷大佬,也沒有方書安的淡定從容,甚至是有點,心不在焉……
就像……就像在逛自己家似的,還思考著什麽問題。
帶路太監自己告訴自己,一定是錯覺,一定。
見到朱常洛時候,他正在暖閣看著奏章。
自從事實上繼位以後,他便一直在處理積壓多年的問題。
萬曆因為股本之爭,幾十年未曾上朝,國家大事,也就是撿著一些重要的事情處理。
其他可辦可不辦的,基本上都積壓處理。
不說其他,連每年都需要維護的河工,在萬曆末年,也變得不如從前,要不是此前極為河道用心,再有束水攻沙的方法。
黃河早就橫衝直撞了。
都是大事啊,雖然不是重要緊急的事情,但是一樁樁都要辦。
不過,事情也不能一起幹。
畢竟,雖然說財務稍微有些緩解,也不是什麽項目都能拍馬就上。
“陛下,微臣方書安奉旨覲見。”
朱常洛放下卷宗,笑眯眯的抬起頭,“方小子,你個皮猴兒,當初可是沒少拐帶著校兒做些事情。朕還以為你們就是胡鬧,不曾想,一次胡鬧比一次厲害,一次胡鬧比一次有收獲。這次聽說,你們弄出來個很厲害的藥?”
朱常洛現在日理萬機,也沒時間和方書安彎彎繞,上來就直奔主題,畢竟,他要過問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陛下,青黴素我們確實最近研製出來,而且,經過初步的動物實驗和人體試驗,已經基本確定有效性。”
“那可真是好東西,怎麽樣,何時能配備?”
朱常洛還是很關心新技術的應用。
“回陛下,事情……沒有那麽順利……首先是因為沒有找到更高產的菌種,所以產量不大。再一個,我們還沒找到更加合適的給藥方式,還需要通過不斷的嚐試來完善。”
“菌種?那朕還真幫不上你們,還需要你們多費心思去找尋。至於你說的給藥方式?說來看看,朝廷或許有方法?”
見朱常洛如此說,方書安心裏一動。
誰說不是呢,他那裏沒有的工藝,不代表京城甚至死大明沒有。
“微臣需要的是一種空心的鐵針,我們需要將其紮入人體,進行注射,那樣,青黴素的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