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鴻在家裏的地位已經變得越來越可有可無,恩蔭下來的官位也基本荒廢。


    若是正常程序,說不定被人彈劾的不成樣子,但是也不知道此番督察院那些人是為了惡心方從哲,或者其他目的,竟然沒有人來彈劾方世鴻。


    越是如此,他就越變本加厲得不像話。


    老方左右權衡,最後並沒有管的太多。


    按照常理來說,這太不合理。


    但是,老方也有他的苦衷,實在沒有辦法,他才聽之任之。


    事情的根源,還是因為方家家大業大,不管是在官場還是在商場,都有著他們強大的身影。


    現在有些樹大招風了,按照現在祖孫二人對大明的影響,總有他一天,就算是至高無上的皇帝都會擔心,他們是否有尾大不掉的嫌疑!


    曆史上的無數名人,已經做好了先例。


    有不斷表現貪婪的,比如蒙恬;有各種自黑的,比如曆朝丞相。


    所以說,方從哲必須要表現出一些缺點,授人以短,才會更好的讓人們放心。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


    在方從哲這裏,方世鴻就是他最好的汙點,隻要不撒手,老方就不需要其他自黑的手段。


    有一個活寶一樣的兒子,有時候也有用處。


    方書安同樣如此,自從他意識到這點以後,就再不拿捏著方世鴻那點東西不撒手。


    爺爺明顯是有心要利用,那就好生利用吧。


    有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汙點,要比別的事情省心多了。


    反正經過最初那件事情,方世鴻胡鬧歸胡鬧,但是從來不再拓展新的關係。


    他不知道,哪個人是憑借他想進入方家,然後來時搗亂……


    不去惦記大伯的事情以後,方書安在方家的煩心事少了許多。


    不過,現在雖然事情都很忙,但是他依舊有件事情值得去別院。


    那裏,還有個重要的事情在等待,當然,也算是實驗的一部分。


    說起來,方書安十分喜歡侍弄莊稼,也許是華夏人曆代滲透入血液的原因。


    幾千年來,可能是一直麵臨著吃不飽的情況,所以華夏子民還有個別稱,叫做“種花家”,其實叫做“種菜家”也不錯。


    不過麽,很多動漫裏,還是叫做“種花家”多一些,一邊是諧音,一邊也能很好的華夏民族種植的優良傳統。


    哪怕是在新世紀,不管是住著前後帶小院的獨棟別墅,或者是隻有陽台的高層樓房,人們都喜歡開辟一小片土地,用來種植除了綠化植物以外的東西。


    就算是隻有花盆,也會種植上韭菜、蒜苗、香菜、薑之類的植物。


    個別還會種植幾棵辣椒、一叢薄荷、一汪羅勒或者是迷迭香。


    上述植物,除了好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都能作為小菜或者是調料。


    烹飪時候,順手薅一把扔進鍋裏,味道馬上提升一個層級。


    除了居民,哪怕是在國外有中資公司承建的工地、或者是維和部隊、援外醫療隊。


    都會在自己的營地開拓一片農田,用來種植供自己使用的蔬菜。


    畢竟,華夏民族一年吃掉的葉類蔬菜,超過餘下所有國家的總和。


    不管是兩河流域幫著當地人建設的工人,還是在非洲援外醫療隊,都曾被米國大兵或者是其他國家醫療隊蹭過飯。


    畢竟,隨便弄一塊土地,就能長出花紅柳綠的葉子,在那些人眼裏,這也是一種“東方邪術”吧。


    方書安來到大明,多少也有著同樣的情懷。


    關鍵的是,他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展開。


    之所以買那處別院,也是因為那處別院有個碩大的花園。


    宅院的原主人聽說是個喜歡奇花異木的雅人,花園裏不少珍奇花木,尤以茶花居多。


    為了保證茶花生長,特意建了個暖房,原主人過世後,後人無意繼續經營,再加上糜費頗多,就將宅院賣掉,搬去鄉下。


    對於別人來說,或許養活暖房是一個純粹浪費錢的過程,但是在方書安手裏,可就不是那麽回事!


    按照方書安一項花出去越多掙得越多的習慣,他的別院定然又是一個掙大錢的可能。


    他接手後將那大部分珍奇花木送了人,隻留下少部分,偶爾陶冶一番情操,不至於被人說成是就喜歡銅臭。


    看著那些送掉的東西,對花木有些研究的孫傳庭直歎可惜。


    那裏邊的花花草草,運過來都不容易,很多東西能在京師養活,也都是暖房的存在。


    尤其是幾株十八學士最為珍貴,品相尚佳、色澤豔麗,屬於特等中的特等,可算是千金難求。


    但是麽,無論他多麽值錢,在方書安這裏不能創造價值的話,也就沒有意義了。


    清理掉大花木,方書安便對暖房進行了極大的改造。


    要說大,一個是因為布局,沒有往日擺放花卉的各種架子。換做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架子,上邊一層一層的摞著很多方盤子。


    這些都不算是最大的改變,最能體現改變的,便是方書安利用工坊的玻璃生產線,設計出了平板玻璃!


    並且,在良率極低的情況下,愣是建了一座玻璃暖房!


    整個暖房基本都是用平板玻璃製成,不過麽,因為製作平板玻璃的工藝尚不完美,所以存在著不少問題。


    比如說,玻璃的顏色並非一致,由於出自不同爐,所以都會存在色差。


    如果是平日裏,倒還好,但是碰到在陽光下直射時候,還是會有明顯的差別。


    再者就是,用銅管遞送熱水保溫!


    為此,他還設計有一套水循環係統!


    整個玻璃建造的房子,配上獨特的水循環係統,可以說在大明,這絕對是領先世界幾百年的產物。


    方書安看著那些有色差和形變的玻璃,無奈的搖頭。


    沒有辦法,現在工人們掌握吹製玻璃以及化水鑄模很是熟悉,但是對於製造平板玻璃來說,路還很長……


    裏邊有太多的工藝手段等著去摸索了。


    身處玻璃溫室中,方書安感慨萬千,這是幾年來,第一次親身感受到,未來的熟悉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橫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波倚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波倚浪並收藏橫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