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整個大明習慣於強大,習慣於在各個競爭對手上取長補短,最終讓強大成為長生不衰的主題。
而這,都要從教育開始。
在冷熱兵器過渡的時間,恰好也是科學技術崛起的時間。
再保持愚民戰術,已經行不通。
需要大量具有基礎知識的工人以及士兵,需要大量能熟練掌握各種先進技術的基礎工程師。
那將是個漫長的過程,方書安不能也不會放下。
不過麽,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現在也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完成。
……
學院,畢業季,方書安知道那是什麽滋味,因此他就臨時取消所有離別,算是讓學生們不去感受離別的苦惱。
關於掃盲教學的事情,徐光啟忙碌,沒有時間參與。
那就隻要由方書安和劉綎確定好細節,再往後理順。
要說學生們,也都是先後告辭,開始自己的新征程。
不過麽,很多人在領取他們的印鑒之後,又被孫傳庭趕了回來,而目的地,還是學院。
看著笑嗬嗬的李盡忠和史可法,眾人有些納悶。
“怎得,不是說不搞送別了麽?難道說還要弄個儀式?”
“你們想什麽呢,儀式說沒有,自然是沒有的,來這裏,是培訓你們。”
“培訓?不是我說,史可法不是前兩天還在一起吹牛呢,現在怎麽就成教員?”
“張明召,你嘴裏啊,吐不出象牙了,我在你們花天酒地的時候,可是一直在突擊!”
“快行了吧,你自己吃小灶,還說我們,呸呸呸。”
史可法是老好人,頂不住張明釗這樣的俏皮話,一張臉微微變紅。
李盡忠看見他們要像往常一樣,善意的打嘴炮,製止了他們。“好了,你們那些話,留著慢慢說。這次也是沒有辦法,原本是打算重新招收掃盲教員的,但是啊,咱們的快遞人員們還沒有辦法進行培訓,也就不能去發展新人,所以啊,隻要為難諸位一番,再多分擔一些事情。”
培訓快遞員?
人們麵麵相覷,不是說好要下去開始先試試水,半年不安排具體事宜,這就先安排上了?
不過麽,這也能理解,要是真的漫無目的,人們才不知道要幹什麽。
“好了,接下來會人手發一本書,這就是你們將來的教學內容,也就是第一個任務吧。”李盡忠指揮著兩個人抬進來一個木箱子,裏邊整齊的碼著書。
“掃盲教材?”
隻有薄薄的一本。
人們拿到以後,便迫不及待的打開,他們想知道,是什麽樣的東西,需要將他們全部招來。
但是,很明顯,上手的瞬間,便覺得有些地方有問題。
“這?就這些,要我們培訓?這不是有些,浪費時間麽?”張明釗想不明白,手裏的東西,未免也太簡單。
學院首批學生,雖然說不全是天賦異稟之輩但是當中不少都是學習的好手。
在學院都已經能將不少課程活學活用,此時麵對一個不過是入門級別的掃盲教材,實在是太看不起人。
要是學院畢業的學生,誰看不懂這本書,那他真就是打醬油過來。
“實在是太簡單啊,即使不需要這本手冊,我都能看的明明白白。”
“誰說不是呢,我看了數眼,就知道是個什麽樣的存在。”
“你們著急什麽,先生還沒發話,亂糟糟的成什麽樣子?”
有人熱鬧,也就有人勸阻。
不過麽,雙方的核心依舊是圍繞在他們是否要學習掃盲教材這件事情本身。
“好了,就你們話多,先聽聽是什麽意思吧。”李盡忠說完,便示意史可法站在主位。
他們已經商議好,用盡可能快的時間讓這些現在已經是監稅司的稅官們,來學會如何進行掃盲教學。
“諸位,你們無需憂心,此番請大家回來,是用另一層身份掩飾各位的行動。如果是茫然的在下邊沒有目的的轉悠,說不定便會引起地方的注意,那時候,再想去查事情,可就是難於登天。”
方書安已經將掃盲教學要注意的事情和他們幾個留校的教員進行過詳細的叮囑。
至於他們能否充當教師的職責,先看看現在的授課怎麽樣吧。
沒有歡送儀式,沒有開課儀式。
簡單一番寒暄隻有,史可法很快進入狀態。
“掃盲教材與普通書本最大不同,就是他裏邊選用大量的線圖,更加形象的解釋有些難明白的事情。”
掃盲課程,方書安沒有上過,但是後世的經驗告訴他。
想要把掃盲班辦好,就要充分的利用漢字的優勢,
也就是偏旁部首乃至於他演化過程中產生或類似的東西,讓人們印在腦海,久久不能忘記。
授課內容,與其說是讓人們都明白《掃盲教材》,不如說是傳授一種教學的方法。
畢竟,在大明,教學大部分都是很嚴肅的事情,一群人都是在十分嚴格和枯燥的情況下,進行著學習。
掃盲教材的目的,就是在讓人們盡可能簡單的學會。
毫無疑問,學院的學生是什麽人。
他們都是熟練掌握書裏知識的人,在史可法的引導下,很快就掌握掃盲教學的秘訣。
方才還說著沒用的人,現在馬上改換笑臉。
“哎呀呀,你還別說,如果早些有這個東西,我當初開蒙何至於那麽難?”
“這是你現在學的通透,自然知道,如果是此前的樣子,還要兩說!”
“是啊,咱們的掃盲班,多數針對成年人,並不是對小孩子家家。所以啊,不見的是你們想想的那麽簡單。”
“能有多難,你要知道,咱們的目的是掃盲,是讓他們能認出來簡單的東西,如果能夠書寫,那就更好。”
不得不說,他們很快明白整個事情策劃的意義。
現在的工坊當中,為何每日都會有新東西產生?尤其棉布織造和羊毛布織造。
不說別的,就是新花色,都會不定時的更新,滿足終端售賣的需求。
一個熟練的掌握了各新技術的技術工人,帶來的變化是十分巨大的。
“我想問問,咱們以後的目標,會是那些來自村子裏的老百姓。或者是有其他說法?”
而這,都要從教育開始。
在冷熱兵器過渡的時間,恰好也是科學技術崛起的時間。
再保持愚民戰術,已經行不通。
需要大量具有基礎知識的工人以及士兵,需要大量能熟練掌握各種先進技術的基礎工程師。
那將是個漫長的過程,方書安不能也不會放下。
不過麽,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現在也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完成。
……
學院,畢業季,方書安知道那是什麽滋味,因此他就臨時取消所有離別,算是讓學生們不去感受離別的苦惱。
關於掃盲教學的事情,徐光啟忙碌,沒有時間參與。
那就隻要由方書安和劉綎確定好細節,再往後理順。
要說學生們,也都是先後告辭,開始自己的新征程。
不過麽,很多人在領取他們的印鑒之後,又被孫傳庭趕了回來,而目的地,還是學院。
看著笑嗬嗬的李盡忠和史可法,眾人有些納悶。
“怎得,不是說不搞送別了麽?難道說還要弄個儀式?”
“你們想什麽呢,儀式說沒有,自然是沒有的,來這裏,是培訓你們。”
“培訓?不是我說,史可法不是前兩天還在一起吹牛呢,現在怎麽就成教員?”
“張明召,你嘴裏啊,吐不出象牙了,我在你們花天酒地的時候,可是一直在突擊!”
“快行了吧,你自己吃小灶,還說我們,呸呸呸。”
史可法是老好人,頂不住張明釗這樣的俏皮話,一張臉微微變紅。
李盡忠看見他們要像往常一樣,善意的打嘴炮,製止了他們。“好了,你們那些話,留著慢慢說。這次也是沒有辦法,原本是打算重新招收掃盲教員的,但是啊,咱們的快遞人員們還沒有辦法進行培訓,也就不能去發展新人,所以啊,隻要為難諸位一番,再多分擔一些事情。”
培訓快遞員?
人們麵麵相覷,不是說好要下去開始先試試水,半年不安排具體事宜,這就先安排上了?
不過麽,這也能理解,要是真的漫無目的,人們才不知道要幹什麽。
“好了,接下來會人手發一本書,這就是你們將來的教學內容,也就是第一個任務吧。”李盡忠指揮著兩個人抬進來一個木箱子,裏邊整齊的碼著書。
“掃盲教材?”
隻有薄薄的一本。
人們拿到以後,便迫不及待的打開,他們想知道,是什麽樣的東西,需要將他們全部招來。
但是,很明顯,上手的瞬間,便覺得有些地方有問題。
“這?就這些,要我們培訓?這不是有些,浪費時間麽?”張明釗想不明白,手裏的東西,未免也太簡單。
學院首批學生,雖然說不全是天賦異稟之輩但是當中不少都是學習的好手。
在學院都已經能將不少課程活學活用,此時麵對一個不過是入門級別的掃盲教材,實在是太看不起人。
要是學院畢業的學生,誰看不懂這本書,那他真就是打醬油過來。
“實在是太簡單啊,即使不需要這本手冊,我都能看的明明白白。”
“誰說不是呢,我看了數眼,就知道是個什麽樣的存在。”
“你們著急什麽,先生還沒發話,亂糟糟的成什麽樣子?”
有人熱鬧,也就有人勸阻。
不過麽,雙方的核心依舊是圍繞在他們是否要學習掃盲教材這件事情本身。
“好了,就你們話多,先聽聽是什麽意思吧。”李盡忠說完,便示意史可法站在主位。
他們已經商議好,用盡可能快的時間讓這些現在已經是監稅司的稅官們,來學會如何進行掃盲教學。
“諸位,你們無需憂心,此番請大家回來,是用另一層身份掩飾各位的行動。如果是茫然的在下邊沒有目的的轉悠,說不定便會引起地方的注意,那時候,再想去查事情,可就是難於登天。”
方書安已經將掃盲教學要注意的事情和他們幾個留校的教員進行過詳細的叮囑。
至於他們能否充當教師的職責,先看看現在的授課怎麽樣吧。
沒有歡送儀式,沒有開課儀式。
簡單一番寒暄隻有,史可法很快進入狀態。
“掃盲教材與普通書本最大不同,就是他裏邊選用大量的線圖,更加形象的解釋有些難明白的事情。”
掃盲課程,方書安沒有上過,但是後世的經驗告訴他。
想要把掃盲班辦好,就要充分的利用漢字的優勢,
也就是偏旁部首乃至於他演化過程中產生或類似的東西,讓人們印在腦海,久久不能忘記。
授課內容,與其說是讓人們都明白《掃盲教材》,不如說是傳授一種教學的方法。
畢竟,在大明,教學大部分都是很嚴肅的事情,一群人都是在十分嚴格和枯燥的情況下,進行著學習。
掃盲教材的目的,就是在讓人們盡可能簡單的學會。
毫無疑問,學院的學生是什麽人。
他們都是熟練掌握書裏知識的人,在史可法的引導下,很快就掌握掃盲教學的秘訣。
方才還說著沒用的人,現在馬上改換笑臉。
“哎呀呀,你還別說,如果早些有這個東西,我當初開蒙何至於那麽難?”
“這是你現在學的通透,自然知道,如果是此前的樣子,還要兩說!”
“是啊,咱們的掃盲班,多數針對成年人,並不是對小孩子家家。所以啊,不見的是你們想想的那麽簡單。”
“能有多難,你要知道,咱們的目的是掃盲,是讓他們能認出來簡單的東西,如果能夠書寫,那就更好。”
不得不說,他們很快明白整個事情策劃的意義。
現在的工坊當中,為何每日都會有新東西產生?尤其棉布織造和羊毛布織造。
不說別的,就是新花色,都會不定時的更新,滿足終端售賣的需求。
一個熟練的掌握了各新技術的技術工人,帶來的變化是十分巨大的。
“我想問問,咱們以後的目標,會是那些來自村子裏的老百姓。或者是有其他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