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會的另一個主題,便是北方草原的使者。
宣大那邊早就八百裏加急將消息傳了過來,是以朝廷已經做好準備。
恰好今日有大朝會,在進行完此前的議題之後,便是召見使者的環節。
雖然他們的目的很明確,但是來往的禮節不可少。
畢竟是雙方的正式場合,該有的流程要有。
兩人站在門口,心中都有些激動,身邊的禮儀官員小聲的和他們說著一會兒的注意事項。
巴達禮和撲爾蓋,都不是一次覲見大明皇帝,但是他們還沒有這次一樣,心懷忐忑。
“大明皇帝陛下,草原喀爾喀(科爾沁)使者撲爾蓋(巴達禮)向您請安。”
兩人按照標準的禮儀流程,進行完之後,便站在一旁。
吏部官員見兩人站定,總算是鬆一口氣,沒有出岔子就好,不然他們又會成為焦點。
接見使者的大朝會和一般的大議事還是有些不同,不過該到的人也都到了,不算失禮數。
“二位使者,可有什麽話說?”
泰昌已然知道他們的目的,但是依舊還是要問一問,步驟不能少。
“大明皇帝陛下,小臣此次前來,是來懇求大明能夠允許最新的白酒賣到草原去。去年的冬天,實在是冷,今年春天來得晚,秋冬來得早,隻怕是比去年更加冷。
爐子和焦炭能緩和體外的寒冷,然而牧民們還是希望能有喝下去就火熱的白酒來抵擋嚴寒。前些日子,和市還能買到,最近的日子,都賣斷貨,牧民們迫切希望,大明能夠將白酒賣給我們!不然,他們整日裏都去和市等著,實在是於心不忍啊。”
巴達禮說的話很委婉,但是有些人聽出來其中的意思。
草原人麽,以前為了些許利益,就敢南下劫掠。現在有白酒這麽一個東西,他們就更有膽子。
雖說現在人們變得比以前富有,但是為了白酒那麽好的東西,再發點瘋,也是有可能之事。
“陛下!他們這是在威脅我大明!”
泰昌還沒有說話,又有個老家夥站出來說到。
又是個清流?
泰昌心裏那叫一個後悔啊,當時用清流也就算了,好歹多選點年輕些的人。
當中的意思,大家都能聽出來,就不要明說了行不行?
而且,巴達禮的意思並不是說他們有組織的南下,而是那些人會自己組成小隊,南下去搶酒。
畢竟,蒙古的牧民組織體係,遠沒有大明那麽有效。
巴達禮也隻是在暗示,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白酒斷供,失去控製,並沒有什麽威脅的意思。
為何這個傻子非要說出來?
“話可不敢如此說,巴達禮王子是來請求售賣白酒,你那句話聽出來威脅之意了?如今喀爾喀、科爾沁與大明是是休戚與共的狀態,怎麽會有其他意思,老大人不要信口開河!”
說話之人正是禮部侍郎,他負責聯絡草原方向的外交事宜。
一句沒有什麽特殊含義的話,如何過因為這個老家夥一句話,可能破壞掉現有的大好局麵,他要瘋。
“之前你們說,喀爾喀和科爾沁不可能大規模采買白酒。現在,科爾沁的王子和喀爾喀的大人已經站在朝堂之上,你們還說他們威脅大明。難道說,你們就是不想看見這樁生意的成交?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禍心?”
戶部也忍不了,白酒的稅率很高,剛開始有銷量的時候,收上來的酒稅很是令人高興。
結果剛開始高興沒多久,就突然沒了來源。
現在,好容易外銷有了來源,那些人還要破壞,這個不能忍!
“既然對草原上的民眾有用,我大明又是糧食豐產,沒那麽送出去就是,為何還要賣?”
這句話說出來,人們當即傻了。
方才還開口的兩個老家夥,快速的站回隊伍,他們一意識到,說這句話的人不是白癡就是傻子。
你說在議事的時候,說說也就是了,現在可是當著巴達禮和撲爾蓋的麵。
難道說,非要把大明官員當中,最沙雕的那一麵露出來麽?
也正是本別人都在愣神的功夫,他又繼續說著。“我大明富有四海,昔日有三寶太監下南洋,那時候可不是想著賣東西,是宣威與海外,如今國富兵強,不應該再現當年的盛世,讓萬國來朝麽,區區草原多少人,白酒我們送的起,何況……”
“住口!”
一直在裝悶葫蘆的方從哲,直接打斷他的話。
老方獨相多年,內閣首輔的威嚴還是有的,而且,比起年齡,比他的小官幾乎沒有。
積威之下,那人停頓下來,不敢說話。
“如今,巴達禮王子和撲爾蓋大人親自來我大明尋求購買白酒。而且目的很明確,是為了牧民暖和身子。
草原也是苦寒之地,大雪降落後,天氣會冷的可怕。如果有些白酒,至少能保證他們在活動的時候,不會感覺到從頭到腳都是淒寒徹骨。為了草原子民的考慮,我以為,應當向喀爾喀和科爾沁部出售白酒!”
出人意料的是,方從哲說完之後,再也無人反對!
東林黨眾人,一個也沒有出來。
左光鬥何曾不想站出來說幾句,但是如今的形式,擺明是沒有機會。此前反對最大的原因,就是假借蒙古的要求,說他們會將白酒在邊境販賣。
現在看來,人家蒙古人是真的需要,都求到門上了,那還有什麽好說的?
至於剛才那個說要白送的,簡直是……腦子讓驢踢了。
永樂時期是何等國力?
再者說,那時候宣威南洋和西洋,雖然有大量的賞賜,但是帶回來的好東西也不少。
現在麽,剛富足起來沒有多少時間,竟然有人叫囂著送給蒙古人白酒。
要知道,不管是方書安等人,還是方從哲和李汝華,都將白酒外銷視為重大財稅來源。
現在他們正在搞鐵路建設,需求大量的錢財。
想要斷掉他們的財源,要用能說的過去的辦法,將下的金蛋拱手送出去,泰昌不可能做到!
“好,就按方閣老的說法,盡快拿出一個章程,與兩位蒙古使節達成一致,不可耽誤!”
泰昌的命令也是斬釘截鐵,掙錢的機會擺在麵前,他不可能放棄。
相比萬曆,泰昌可是講究實際效果的皇帝,像是征潮鮮那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他的任上,泰昌會不會出兵,還難以確定。
“陛下,除此之外,來襲滿刺加、淡馬錫的波斯商人,聯合泉州之波斯商人,請求全權代理白酒在南洋的貿易權,為期三年,為此,他們願意出高價!”
泰昌剛剛說完,話尚未完全落地,李汝華便站出來補充道。
事實上,這個消息前兩天就到了,但是他故意壓製,一直沒有上報。
原因麽,自然就是想著趁機借蒙古人的東風,現在見皇帝發話,當然要趕緊抓住機會!
如果是單獨議事的話,可不敢保證是否會像今天的朝堂一樣。
他曾經想過反對派會用各種各樣的原因來否定,但是他真的沒想到,竟然有些清流會無腦如斯!
既然已經賣給蒙古人,就沒有理由不賣給波斯商人,至於說幾年獨占的經營權,那都不是問題,反正現在波斯人在南洋上和大明沒有利益衝突,也就是佛郎機人才需要注意。
議事結束,各路管員小聲議論著退朝。
現在還是國喪時間,如果有誰沒有眼力的邊說邊笑,十有八九是會被拿出來作為雞進行重點照顧的。
至於東林黨諸人,本來是打算讓清流那些人出麵,給方從哲製造困難。
誰知道,他們不出麵還好,一出現竟然是笑料百出。愣是讓左光鬥他們如同吃了蒼蠅一般,難受又惡心。
說起來,也不能說清流無用。實際上,那些清流之中的聰明人,早早的便意識到事情沒有那麽簡單。
是以站出來開口之人,都是些無關緊要的邊緣人物。
雖然一把年紀,但是仍舊是愣頭青,不然怎麽會一把年紀還是個小官。
“左大人,就這麽結束了?”錢謙益快步跟上在前邊走的左光鬥。
“還能怎樣,你們難道沒有看出來,蒙古和波斯商人的事情,他們早就心中有數。這次之所以到最後次啊說出來,就是不想讓陛下覺得,他們是以勢壓人。
這些倒好,他們不但得了好名聲,還讓陛下以為咱們和清流那幫人不懂理財,不懂賺錢,就會在關鍵時候扯後腿,以後的日子啊,隻怕會更加難過!”
左光鬥現在總算是看清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按照以往的經驗,這樣的事情,根本就不用等到大朝會上來決定。
在內閣就能討論個八九不離十,方從哲、李汝華、徐光啟,都是為了賺錢能想各種辦法的人。隻要他們三個人一致,別人反對也無效。
而且現在的戶科給事中又是他們的人,隻要內閣通過,斷然不會有封駁的可能!
明明不用朝議就能討論的事情,非要拿出來讓他們說,無非就是想要讓皇帝看清楚,提拔上來的這些人根本就起不到什麽好作用。
偏生那些清流的家夥們,還是分配合的展現出自己傻乎乎的一麵,方從哲等人,想不贏都難!
為了將事情做的曲折翻轉,他們還專門邀請蒙古貿易當中最大的兩個部族前來。
並且,還跟波斯商人提前談好細節!
想到此處,左光鬥無奈的搖搖頭。
今時今日靠著東林黨那些人和才能,怎麽可能與方從哲黨人鬥智鬥勇?
事情開始的時候,他們為自己能利用清流與其之間的矛盾,來坐收漁利,等到最後的結果出現,才發覺原來都是早就挖好的坑啊!
他回頭望去,隻見方從哲和李汝華並肩站在大殿的屋簷下,笑眯眯的看著。
看樣子,分明就是在看著他們!
而那微笑,怎麽看都像是諷刺。
那麽一瞬間,左光鬥真想一走了之。今時今日內閣的勢力,方從哲的手段之高明,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他們,怎麽做都是輸啊……
其他散朝的官員們,都在小聲討論著白酒的事情。
畢竟今天這場好戲,他們可是從頭到尾的見證了。原本以為,白酒說什麽也不可能翻身,誰知道就這樣輕鬆的將反對者的聲音擋在外邊。
換做以前,凡事涉及到糧食的問題,都毫無疑問的會保證百姓的吃食。
這次,竟然是賺錢優先。
哪怕是心裏再不關心糧食產量的人,也能對今年的產量有個直觀的了解!
而其他地方的土地,並沒有變化。哪怕是常規的豐年,也不會與這麽多的富餘。
由此看來,遼東的農田,真的是和傳說中那樣,多到種不過來!
畢竟,所有人都經曆過往遼東發配犯人的事情。
一直到現在,哪怕是不夠上流配的人,也都會被塞到遼東。
現在總算明白為何遼東要那麽多的人,種糧食的人手是真不夠啊!
官員有官員的熱鬧,方書安他們卻在忙著進行調度。
此前已經釀造出來白酒,還沒有進行分裝。按照易卜拉新的意思,他們是打算和紅葡萄酒一樣,裝進木桶之後,再到目的地分裝。
畢竟木桶運輸起來很是方便,但是這個方案被否決掉了。
在方書安和一眾釀酒師傅的討論下,都發現木桶用來裝白酒的話,並不能和紅葡萄酒一樣相得益彰。
或者說,在沒有進行大量驗證以前,並不合適。
但是裝成普通的一斤或者兩斤的小壇子,又浪費空間,最後決定,普通白酒裝五斤壇子,廉價品種裝十斤壇子。至於那些品質好的,則直接進行分裝,用一斤的陶瓷瓶子裝!
他們將方案所用的瓷瓶給到易卜拉新的時候,後者直接傻了!
他們可沒有見過如此漂亮的瓶子,當然了,是一次性用來售賣的瓶子。
畢竟大明產的裝飾瓷瓶有更加好看的品種,而這些瓷瓶,哪怕用作藝術品,都能賣出不錯的價格。
現在,竟然用來裝酒賣!
雖然說整體的價格並不低,但是美酒和漂亮的瓶子在一起,讓人有種超值的感覺!
宣大那邊早就八百裏加急將消息傳了過來,是以朝廷已經做好準備。
恰好今日有大朝會,在進行完此前的議題之後,便是召見使者的環節。
雖然他們的目的很明確,但是來往的禮節不可少。
畢竟是雙方的正式場合,該有的流程要有。
兩人站在門口,心中都有些激動,身邊的禮儀官員小聲的和他們說著一會兒的注意事項。
巴達禮和撲爾蓋,都不是一次覲見大明皇帝,但是他們還沒有這次一樣,心懷忐忑。
“大明皇帝陛下,草原喀爾喀(科爾沁)使者撲爾蓋(巴達禮)向您請安。”
兩人按照標準的禮儀流程,進行完之後,便站在一旁。
吏部官員見兩人站定,總算是鬆一口氣,沒有出岔子就好,不然他們又會成為焦點。
接見使者的大朝會和一般的大議事還是有些不同,不過該到的人也都到了,不算失禮數。
“二位使者,可有什麽話說?”
泰昌已然知道他們的目的,但是依舊還是要問一問,步驟不能少。
“大明皇帝陛下,小臣此次前來,是來懇求大明能夠允許最新的白酒賣到草原去。去年的冬天,實在是冷,今年春天來得晚,秋冬來得早,隻怕是比去年更加冷。
爐子和焦炭能緩和體外的寒冷,然而牧民們還是希望能有喝下去就火熱的白酒來抵擋嚴寒。前些日子,和市還能買到,最近的日子,都賣斷貨,牧民們迫切希望,大明能夠將白酒賣給我們!不然,他們整日裏都去和市等著,實在是於心不忍啊。”
巴達禮說的話很委婉,但是有些人聽出來其中的意思。
草原人麽,以前為了些許利益,就敢南下劫掠。現在有白酒這麽一個東西,他們就更有膽子。
雖說現在人們變得比以前富有,但是為了白酒那麽好的東西,再發點瘋,也是有可能之事。
“陛下!他們這是在威脅我大明!”
泰昌還沒有說話,又有個老家夥站出來說到。
又是個清流?
泰昌心裏那叫一個後悔啊,當時用清流也就算了,好歹多選點年輕些的人。
當中的意思,大家都能聽出來,就不要明說了行不行?
而且,巴達禮的意思並不是說他們有組織的南下,而是那些人會自己組成小隊,南下去搶酒。
畢竟,蒙古的牧民組織體係,遠沒有大明那麽有效。
巴達禮也隻是在暗示,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白酒斷供,失去控製,並沒有什麽威脅的意思。
為何這個傻子非要說出來?
“話可不敢如此說,巴達禮王子是來請求售賣白酒,你那句話聽出來威脅之意了?如今喀爾喀、科爾沁與大明是是休戚與共的狀態,怎麽會有其他意思,老大人不要信口開河!”
說話之人正是禮部侍郎,他負責聯絡草原方向的外交事宜。
一句沒有什麽特殊含義的話,如何過因為這個老家夥一句話,可能破壞掉現有的大好局麵,他要瘋。
“之前你們說,喀爾喀和科爾沁不可能大規模采買白酒。現在,科爾沁的王子和喀爾喀的大人已經站在朝堂之上,你們還說他們威脅大明。難道說,你們就是不想看見這樁生意的成交?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禍心?”
戶部也忍不了,白酒的稅率很高,剛開始有銷量的時候,收上來的酒稅很是令人高興。
結果剛開始高興沒多久,就突然沒了來源。
現在,好容易外銷有了來源,那些人還要破壞,這個不能忍!
“既然對草原上的民眾有用,我大明又是糧食豐產,沒那麽送出去就是,為何還要賣?”
這句話說出來,人們當即傻了。
方才還開口的兩個老家夥,快速的站回隊伍,他們一意識到,說這句話的人不是白癡就是傻子。
你說在議事的時候,說說也就是了,現在可是當著巴達禮和撲爾蓋的麵。
難道說,非要把大明官員當中,最沙雕的那一麵露出來麽?
也正是本別人都在愣神的功夫,他又繼續說著。“我大明富有四海,昔日有三寶太監下南洋,那時候可不是想著賣東西,是宣威與海外,如今國富兵強,不應該再現當年的盛世,讓萬國來朝麽,區區草原多少人,白酒我們送的起,何況……”
“住口!”
一直在裝悶葫蘆的方從哲,直接打斷他的話。
老方獨相多年,內閣首輔的威嚴還是有的,而且,比起年齡,比他的小官幾乎沒有。
積威之下,那人停頓下來,不敢說話。
“如今,巴達禮王子和撲爾蓋大人親自來我大明尋求購買白酒。而且目的很明確,是為了牧民暖和身子。
草原也是苦寒之地,大雪降落後,天氣會冷的可怕。如果有些白酒,至少能保證他們在活動的時候,不會感覺到從頭到腳都是淒寒徹骨。為了草原子民的考慮,我以為,應當向喀爾喀和科爾沁部出售白酒!”
出人意料的是,方從哲說完之後,再也無人反對!
東林黨眾人,一個也沒有出來。
左光鬥何曾不想站出來說幾句,但是如今的形式,擺明是沒有機會。此前反對最大的原因,就是假借蒙古的要求,說他們會將白酒在邊境販賣。
現在看來,人家蒙古人是真的需要,都求到門上了,那還有什麽好說的?
至於剛才那個說要白送的,簡直是……腦子讓驢踢了。
永樂時期是何等國力?
再者說,那時候宣威南洋和西洋,雖然有大量的賞賜,但是帶回來的好東西也不少。
現在麽,剛富足起來沒有多少時間,竟然有人叫囂著送給蒙古人白酒。
要知道,不管是方書安等人,還是方從哲和李汝華,都將白酒外銷視為重大財稅來源。
現在他們正在搞鐵路建設,需求大量的錢財。
想要斷掉他們的財源,要用能說的過去的辦法,將下的金蛋拱手送出去,泰昌不可能做到!
“好,就按方閣老的說法,盡快拿出一個章程,與兩位蒙古使節達成一致,不可耽誤!”
泰昌的命令也是斬釘截鐵,掙錢的機會擺在麵前,他不可能放棄。
相比萬曆,泰昌可是講究實際效果的皇帝,像是征潮鮮那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他的任上,泰昌會不會出兵,還難以確定。
“陛下,除此之外,來襲滿刺加、淡馬錫的波斯商人,聯合泉州之波斯商人,請求全權代理白酒在南洋的貿易權,為期三年,為此,他們願意出高價!”
泰昌剛剛說完,話尚未完全落地,李汝華便站出來補充道。
事實上,這個消息前兩天就到了,但是他故意壓製,一直沒有上報。
原因麽,自然就是想著趁機借蒙古人的東風,現在見皇帝發話,當然要趕緊抓住機會!
如果是單獨議事的話,可不敢保證是否會像今天的朝堂一樣。
他曾經想過反對派會用各種各樣的原因來否定,但是他真的沒想到,竟然有些清流會無腦如斯!
既然已經賣給蒙古人,就沒有理由不賣給波斯商人,至於說幾年獨占的經營權,那都不是問題,反正現在波斯人在南洋上和大明沒有利益衝突,也就是佛郎機人才需要注意。
議事結束,各路管員小聲議論著退朝。
現在還是國喪時間,如果有誰沒有眼力的邊說邊笑,十有八九是會被拿出來作為雞進行重點照顧的。
至於東林黨諸人,本來是打算讓清流那些人出麵,給方從哲製造困難。
誰知道,他們不出麵還好,一出現竟然是笑料百出。愣是讓左光鬥他們如同吃了蒼蠅一般,難受又惡心。
說起來,也不能說清流無用。實際上,那些清流之中的聰明人,早早的便意識到事情沒有那麽簡單。
是以站出來開口之人,都是些無關緊要的邊緣人物。
雖然一把年紀,但是仍舊是愣頭青,不然怎麽會一把年紀還是個小官。
“左大人,就這麽結束了?”錢謙益快步跟上在前邊走的左光鬥。
“還能怎樣,你們難道沒有看出來,蒙古和波斯商人的事情,他們早就心中有數。這次之所以到最後次啊說出來,就是不想讓陛下覺得,他們是以勢壓人。
這些倒好,他們不但得了好名聲,還讓陛下以為咱們和清流那幫人不懂理財,不懂賺錢,就會在關鍵時候扯後腿,以後的日子啊,隻怕會更加難過!”
左光鬥現在總算是看清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按照以往的經驗,這樣的事情,根本就不用等到大朝會上來決定。
在內閣就能討論個八九不離十,方從哲、李汝華、徐光啟,都是為了賺錢能想各種辦法的人。隻要他們三個人一致,別人反對也無效。
而且現在的戶科給事中又是他們的人,隻要內閣通過,斷然不會有封駁的可能!
明明不用朝議就能討論的事情,非要拿出來讓他們說,無非就是想要讓皇帝看清楚,提拔上來的這些人根本就起不到什麽好作用。
偏生那些清流的家夥們,還是分配合的展現出自己傻乎乎的一麵,方從哲等人,想不贏都難!
為了將事情做的曲折翻轉,他們還專門邀請蒙古貿易當中最大的兩個部族前來。
並且,還跟波斯商人提前談好細節!
想到此處,左光鬥無奈的搖搖頭。
今時今日靠著東林黨那些人和才能,怎麽可能與方從哲黨人鬥智鬥勇?
事情開始的時候,他們為自己能利用清流與其之間的矛盾,來坐收漁利,等到最後的結果出現,才發覺原來都是早就挖好的坑啊!
他回頭望去,隻見方從哲和李汝華並肩站在大殿的屋簷下,笑眯眯的看著。
看樣子,分明就是在看著他們!
而那微笑,怎麽看都像是諷刺。
那麽一瞬間,左光鬥真想一走了之。今時今日內閣的勢力,方從哲的手段之高明,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他們,怎麽做都是輸啊……
其他散朝的官員們,都在小聲討論著白酒的事情。
畢竟今天這場好戲,他們可是從頭到尾的見證了。原本以為,白酒說什麽也不可能翻身,誰知道就這樣輕鬆的將反對者的聲音擋在外邊。
換做以前,凡事涉及到糧食的問題,都毫無疑問的會保證百姓的吃食。
這次,竟然是賺錢優先。
哪怕是心裏再不關心糧食產量的人,也能對今年的產量有個直觀的了解!
而其他地方的土地,並沒有變化。哪怕是常規的豐年,也不會與這麽多的富餘。
由此看來,遼東的農田,真的是和傳說中那樣,多到種不過來!
畢竟,所有人都經曆過往遼東發配犯人的事情。
一直到現在,哪怕是不夠上流配的人,也都會被塞到遼東。
現在總算明白為何遼東要那麽多的人,種糧食的人手是真不夠啊!
官員有官員的熱鬧,方書安他們卻在忙著進行調度。
此前已經釀造出來白酒,還沒有進行分裝。按照易卜拉新的意思,他們是打算和紅葡萄酒一樣,裝進木桶之後,再到目的地分裝。
畢竟木桶運輸起來很是方便,但是這個方案被否決掉了。
在方書安和一眾釀酒師傅的討論下,都發現木桶用來裝白酒的話,並不能和紅葡萄酒一樣相得益彰。
或者說,在沒有進行大量驗證以前,並不合適。
但是裝成普通的一斤或者兩斤的小壇子,又浪費空間,最後決定,普通白酒裝五斤壇子,廉價品種裝十斤壇子。至於那些品質好的,則直接進行分裝,用一斤的陶瓷瓶子裝!
他們將方案所用的瓷瓶給到易卜拉新的時候,後者直接傻了!
他們可沒有見過如此漂亮的瓶子,當然了,是一次性用來售賣的瓶子。
畢竟大明產的裝飾瓷瓶有更加好看的品種,而這些瓷瓶,哪怕用作藝術品,都能賣出不錯的價格。
現在,竟然用來裝酒賣!
雖然說整體的價格並不低,但是美酒和漂亮的瓶子在一起,讓人有種超值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