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方書安在床上奮戰的時間並不多,雖然他很想就這樣播種成功,但是沒有各種試紙的今天,哪怕是命中靶心,也需要時間來確認。


    所以啊,在沒有確認之前,隻能不斷的努力!


    原本是個彼此都高興的事情,但是漸漸的差點讓方書安操勞過度……


    可惜啊,好日子總算是有限,沒有兩天清淨的忙碌日子,徐光啟找上門來。


    不僅僅是徐光啟,確切的說是徐光啟和麗塔以及蘇菲婭。


    三個人還帶著另一個老外,麗塔和蘇菲婭跟自己的關係,根本就不需要再讓徐光啟開路,現在看來,應當是那個老外有事情。


    “您三位這是作甚?這位外國友人又是?”方書安明知故問,他們還沒有介紹來人,隻能自己先開口了。


    “書安,實不相瞞,此次是有事相求。”徐光啟倒也幹脆,在方書安麵前,他沒有擺架子的必要,直接開門見山。


    “您說就是,小子聽著,不過是不是先介紹一下?”


    徐光啟哈哈一笑,你看我這腦子,“蘇菲婭,你來介紹吧。”


    蘇菲婭盈盈一笑,來了個大明的禮節,朱唇輕啟,“這位是菲利普,來自尼德蘭的傳教士,他找到了我們。雖然說現在我們也有一些實力,但還是認為,來找你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菲利普?


    方書安不知道這是從哪裏來的一個人,但是說到他背後的尼德蘭傳教士,那就有些微妙了。


    因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某些人,最開始就是用傳教士的名義在世界各地活動。


    他們名義上是傳教士,實際上幹些不知道什麽勾當,有些是刺探情報,有些是間諜工作,有些則是串通當地的實力,顛覆原有的政府。


    方書安想了想,還是決定問問。


    “菲利普先生,您是東印度公司的代表麽?”


    菲利普先是一愣,隨便表情變得十分微妙,後來更是紅著臉,似乎有什麽難以啟齒的事情一般。


    “想不到,在遙遠的大明,也有人知道聯合東印度公司,十分慚愧。實不相瞞,我的確是東印度公司的代表,但是我也是地道的傳教士。”


    還真是東印度公司的,方書安心裏一沉。


    “那您是從香料群島裏,還是從東印度群島而來?”


    能來到大明的傳教士,肯定不是直接從尼德蘭本土過來。


    他們一般都是在香料群島或者是東印度群島活動一段時間,在跟哪裏的華人商人學會一些漢語之後,往往會隨著商船北上,到傳說中的中國來看看,見證馬可菠蘿筆下遍地是黃金的國度。


    荷蘭東印度公司是第一個可以自組傭兵、發行貨幣,也是第一個股份有限公司,並被獲準與其他國家定立正式條約,並對該地實行殖民與統治的權力。


    1602年荷蘭建立的具有國家職能、向東方進行殖民掠奪和壟斷東方貿易的商業公司,又叫做聯合東印度公司。其平均每個海外據點有二萬五千名員工,一萬兩千名船員。


    這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國公司也是第一個發行股票的公司。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特大公司,政府持有股份,有為戰爭支持薪水,與外國簽訂條約,鑄造貨幣,建立殖民地等權利,在世界貿易中有重要影響力,每年給政府分紅18%。


    而在發展過程中,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成為荷屬東印度,在19世紀又擴展到整個印度尼西亞群島,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印度尼西亞。


    “方大人,您對東印度公司的熟悉程度,令人驚訝,但是我不是您認為的那種人。我從尼德蘭而來,本來是打算在大明傳教,但是當我見識您印刷的那些啟蒙教材之後,我改變了想法,想來請求您的印刷廠,幫我們印刷書籍,當然了,費用有我們東印度公司承擔。”


    菲利普的漢語並不好,但是還能夠交流,看的出來,他在大明這一段時間很是努力。


    想想倒也正常,從前朝開始,進入中華大地的傳教士就越來越多,在一次次碰壁之後,他們先從中華文化入手,為此,很多人都成為學貫中西的大學問家,像利瑪竇之類的學者,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印刷?不知要印刷何物?”


    一說是買賣,方書安便來了勁頭,菲利普來大明,或許是真的有什麽想法,但是在他方書安的眼皮子底下,還能折騰出什麽來?


    “舊約!我要印刷十萬冊,不,貳拾萬冊!”菲利普豪氣幹雲的伸出來一個指頭,隨後覺得似乎是不夠霸氣,又伸出來第二個。


    印刷二十萬冊舊約?


    對於外貿單子來說,那還真是大買賣,但是在大明,就有些微不足道,畢竟他們就是印刷啟蒙書籍,都是隨隨便便一批十萬冊起步。


    對於如此大的一個訂單,方書安有些疑問。


    因為古登堡印刷術在歐洲已經流行了一百多年,雖然說自己的印刷技術比古登堡的可能先進些,但是路途遙遠,經過運費抵消之後,並不是那麽明顯。


    “美因茨和斯特拉斯堡不是已經有寫進的印刷技術?為何你不遠萬裏來到大明,來我們這裏印刷舊約?”


    聽他提到美因茨和斯特拉斯堡兩個地名,菲利普神色一黯,低下頭道,“想不到,您連古登堡印刷廠都知道,天啊,您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實不相瞞,就算是麗塔和蘇菲婭殿下,她們恐怕都不知道,在斯特拉斯堡有這樣一個印刷廠,不是麽?”


    菲利普說著,將目光轉向兩個美女。


    麗塔和蘇菲婭不約而同的搖搖頭,她們還真的沒有聽說過,在德意誌有這樣新進的印刷技術。


    “既然您知道斯特拉斯堡,那肯定也知道,在我的家鄉,不隻有路德宗、加爾文宗,還有天主教,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要比大明境內的教派更加繁多,恰好,我與他們就屬於不同的教派。”


    “原來如此……”


    方書安算是聽明白了,菲利普在尼德蘭,那裏新教徒比較多,或許他們就是路德宗以及加爾文宗,而斯特拉斯堡,也就是古登堡印刷廠的大本營,或許是在天主教的掌控之下。


    在大明同時期的歐洲,不同教派間可是勢同水火,要不然,也不會有清教徒們冒著死亡的危險,乘坐五月花號去美洲。最後創立了雄霸天下的新羅馬帝國。


    如果他是路德宗活著加爾文宗的傳教士,去信仰天主教的工廠印刷自己版本的教義,那肯定行不通。


    “看來是那些德意誌鄉巴佬,不願意幫您印刷。”方書安說著。


    “不願意是一方麵,雖然古登堡不能印刷,也有些傾向性不是那麽強烈的小印刷廠,隻要給他們錢,就能辦到。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裏印刷的效果,不如您印刷廠的清晰,並且,價格要貴上很多,哪怕計算運費,也不如在此印刷合適。當然,我們也不瞞著您,在香料群島以及滿刺加等地,也需要大量的教義。”


    幾個理由加在一起,倒是很容易令人信服。


    “別的都能理解,但是你說的我們印刷的效果,會比古登堡的更清楚,這是真的麽?”


    方書安有些不敢不相信,鉛活字印刷,古登堡已經發明有兩百年,在兩百年過程中,經過各種改良,不能比他現在的效果還差吧。


    “古登堡印刷術,也不過兩百年,東方的印刷術,可是有千年。還有,您不知道,西方的紙張,那是天價,很多時候,他們寧可您在羊皮卷上,也不願意用紙張!”


    這才對嘛!


    方書安抓住了要點,這個事他是了解的,在明初期,造紙還是個投入產出比不高的行業,大規模生產柔軟的印刷紙,也是癡人說夢。


    正是在一代代工匠的努力之下,到了萬曆年間,印刷用紙已經變成白菜價。


    但是這個工藝,並沒有傳播到歐洲,因此菲利普說的還是很有道理。


    如果那些人無法降低紙的成本,那麽他們隻能用劣質的紙張或者是羊皮進行印刷,材料不行的話,很容易影響印刷效果。


    “您這麽說我就明白了,是他們的紙張質量不好,所以印刷出的效果不可。”


    菲利普搖搖頭,“據我所知,不僅僅是紙張的問題,斯特拉斯堡的墨,一直不過關。”


    墨?


    方書安差點忽略油墨問題,印刷用油墨,是一直困擾印刷水平的問題,別看古登堡早早的搞定印刷活字的工藝,但是油墨一直到18世紀19世紀才得到很好的解決。


    如此一來,菲利普過來的理由就很清晰了,宗派之爭是最基本的原因,再有就時紙張的質量和成本,還有就是油墨的技術不行。


    這些政治和技術上的原因,確實不好解決。


    除此之外,最後一條就是使用地的問題,他們傳福音的傳教士,手裏怎麽能沒有東西,隨身帶上基本教義,遇見能聊得來的,自然就送上去一本,一起學習探討。


    畢竟現在不是最初的那些年,傳教都是依靠這刀槍棍棒,畢竟現在已經征服該征服的地方,香料群島等等值得殖民的地方,已經成為東印度公司囊中之物,菲利普他們要幹的,就是讓那些殖民地的原住民,成為主的信徒。


    對於這樣一筆純粹是賺錢,不摻雜其他條件的買賣,方書安還是同意做的。何屬東印度公司雖然聽上去是個龐然大物,在和佛郎機艦隊的相爭過程中都能不落下風。


    但是在大明麵前,他們都是弟弟。


    也就是在明末風雨飄搖隻是,他們才竊取了灣灣島,現在兵強馬壯的情況下,就憑在香料群島的那些人和槍,還不夠大明一個艦隊塞牙縫!


    賣給他們一些書籍,也不算是問題。


    不過,他還有別的想法在裏邊,反正做生意是做,不如,再多加點東西進去!


    “老菲啊,我覺得,咱們除了印刷書以外,還可以談點別的生意……”方書安說著,露出奸詐的笑容。


    這樣的表情,不管是徐光啟還是蘇菲婭兩人都很熟悉,每到這個時候,一定是他又想出什麽幺蛾子。


    “您不要這個樣子,菲利普先生是正經人,他不會去幹那些違背神職的工作的。”麗塔有些憤憤不平,這就出來指責方書安要帶壞好人。


    “唉唉,我說麗塔,我都什麽都沒說呢,你怎麽就知道不知好事呢。這些年,咱幹過壞事麽?不要胡亂琢磨,再者說,老菲是傳教士,又不是神父。他也是世俗之人,做買賣還是可以的。”說著,他轉向菲利普,“你說對麽,老菲。”


    別的不說,他這一口一個老菲叫得十分難受。


    “方先生,我的名字是菲利普,不是老菲……您或許可以叫我,老菲利普?”


    “我知道菲利普是你的名字,但是大明就喜歡簡單的在前邊加個老字,這不是顯得親切麽,和年齡無關。”


    菲利普無奈的攤攤手,“好吧,如你所願。那麽,我想知道,您說的另一個買賣,是什麽呢?或許我們真的刻意談談。”


    方書安說的沒錯,菲利普是傳教士,並不是神父,他不是嚴格的教會中人,算起來不過是傳福音的信徒,在生活方麵,受到的限製並不多。


    否則,那些借著傳教士之名行著各種齷齪事的人們,早就應該被他們的主懲罰了。


    所以,對方書安提出來的主意,菲利普也很有興趣。


    在從泉州登陸之後,菲利普逆流而上,先後考察過杭州、江浙沿海、南直隸,對於大明的情況有了基本的了解。


    因此,他對於近兩年屢創奇跡的方書安還是有所耳聞。


    換成是別人,想跟方書安搭上線,都很不容易。現在有這樣的機會,為何能放手?


    畢竟,他從認識徐光啟到麗塔和蘇菲婭,背後都有著不小的花費啊!


    要不是有印書的名義,上邊也不可能給他那麽多活動經費,讓他去公關和打點。


    花出去的東西,總是要收回些成本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橫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波倚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波倚浪並收藏橫明最新章節